之前详细的说了一下关于操控方面的,这次讲讲操控以外的方面,就先称之为操控以外的杂七杂八。
加速:没有VBOX,也没掐秒表。凭感觉,150以下的各速段,放大了变速箱终传比的GTS都要稍快一点儿,估计暴烈的老款X5 4.8IS在GTS面前也讨不到便宜。极速也是GTS更高(呵呵,252VS240,没胆儿试还没胆儿查资料吗?)
油门:普通模式下的GTS油门响应没有X5灵敏,猛踩油门后有些迟滞,然后动力才喷涌而出,X5在普通模式下也有少许迟滞,但相较GTS而言迟滞要短些(呵呵,这种油门迟滞也许是变速箱强迫降档的响应速度问题,没细研究)。运动模式下的GTS油门反应骤然敏感,与相应运动模式下的X5比较,一样直接,狂躁,难分伯仲。
变速箱:保时捷同ZF及爱信(AISIN)的关系都很暧昧。我总结出的规律是手动用ZF,自动用爱信(好像TIPTRONIC也有爱信的贡献)。中规只有自排,即爱信的TR-6(途锐也是)。 E70 X5用的是升级后ZF 6HP26(Q7也是)。我在使用过程中没感觉到这两款变速箱在性能及平顺度方面有何差别:GTS的TIPTRONIC拨片与X5的手档反应旗鼓相当。同处运动模式下,GTS的全油门强迫降挡响应似乎不如X5快,而降档后的瞬间推背感则强于X5。因油门配合问题,GTS的变速箱在D档低速拥堵行驶时曾出现过一次搓档,朋友说他这辆X5也曾遇到过逻辑升档问题,而我在3天的试驾过程中未曾遇到。
刹车:感觉上GTS的前段略弱于X5,而后段稍强于X5。总体刹车效果应该差不多,特别对于2.3+吨重的SUV来说,都算是不错了。
油耗:温柔地跑高速,GTS的100升油箱显示续航里程760公里,合百公里13个多点儿。X5是开朋友的,只走了300公里多点,没留意油耗,估计半斤八两。GTS在运动模式下的油耗着实令人揪心,若是狠狠地猛开,估计续航里程也就300出头,百公里30个油。
机油消耗:都说卡宴的V8烧机油,但GTS在过往的2000多公里消耗不到半升。X5不清楚。
排气声音:运动排气是GTS的标配,运动模式下,管内旁通阀开启,排气背压降低四尾管喷射出来的声浪远比X5来得震撼。但就我个人喜好而言,老款X5 4.8IS的排气声浪要更胜一筹。
行驶噪音:两车高速行驶噪音都不小,感觉X5好像稍好点儿。我对噪音不敏感,但有一点比较肯定,两车车厢的隔音都比老款X5 4.8IS好。
动态稳定系统:卡宴的PDCC被吹得挺神,但这种液压平衡杆带来的缺陷也与生俱来。在同轴车轮瞬时压过存在高差的路面时(比如在水平路面拐直角弯进入下坡路面),PDCC会不合时宜地介入,干扰了转向反馈,使驾驶者开始较难适应。同样装备这种液压平衡杆的增压运动揽胜也有类似问题。可恶的是PDCC无法手动关闭(只在越野模式下自动断开)。而且在比较安静的地方骑沟过坎,可以听到控制油压的电磁阀不停地“咔哒咔哒”开闭,如此动作频率,令人担心其寿命。 X5的自适应系统虽然在抑制弯道侧倾方面不如PDCC,但润物细无声地默默工作,对转向反馈的干扰也小得多,这可能我是感觉X5在中低速时的方向盘操作更顺畅的主要原因。
驾乘舒适度:尽管每个人对对舒适度的认可标准有差异,但我估计50%+的人可能会觉得普通悬挂模式下的GTS的舒适度要稍稍好些。保时捷在此模式下刻意设计的较长悬挂行程和较小减振阻尼使GTS在长波起伏路面及粗糙路面的驾乘感略胜X5;而运动模式下的GTS因为悬挂相对短而硬,滤震方面反而不及X5,驾乘舒适度自然略逊;GTS的舒适模式暂时还没试过,希望尝试时能找到些揽胜的感觉。而卡宴备受诟病的后座舒适度我暂时也没找到机会体验。
越野性能:卡宴车系的越野通过性比大多数人想像的要强,像途锐那样加长悬挂自由行程后没准儿能和揽胜比划比划。但GTS标配的空气动力套件及295/35 R21的扁平胎注定它只能在公路上爽爽。即便如此,仍然比X5的越野能力好得多。这是我最佩服保时捷的地方:把一辆具备一定越野能力的SUV调校得能和X5在公路上一争高下,实属不易!
外观:若是看顺了眼,老母猪也能变成双眼皮。3年前还觉得卡宴惊世骇俗的丑,但Facelift后居然看顺了眼。特别是GTS的大嘴及蛤蟆一样宽厚的车身,很有感觉。(说到大嘴,上学时看“风月俏佳人”,总是奇怪理查基尔为何喜欢茱莉亚罗伯茨这个大嘴母猴子,现在明白了,大嘴——潮流啊) 新X5刚出来时也觉得过于圆润,不及老款刚猛,现在则觉得秀气中透着霸气,越看越爱。人的审美往往随年龄改变,20出头时西装领带亮皮鞋拼了命把自己装扮成沧桑老男人,而如今,90后的小MM喊我叔叔时,则拼了命地牛仔T恤短夹克来老黄瓜刷绿漆。从最初的揽胜换到现在的GTS,估计也是这种审美(其实是心理)使然。
内饰:GTS 在内饰用料及做工方面,明显高出一筹。相较于X5光秃秃的两个圆表盘,GTS的五环相套式仪表盘看起来舒服得多;但X5的中控显得更有战斗气息,特别是那个“一柱擎天”的新式档把,不仅好用,视觉上也更漂亮。
座椅:一直觉得卡宴车系的座椅,无论是标准,运动还是舒适型座椅都没新X5来得舒服,直到GTS配备的ALCANTARA座椅推出。个人感觉包裹性,支撑性都小胜X5。特别是椅面的翻毛皮,触感极佳,使我总有种“下身放空驾驶”的冲动。
人机工程学:建议卡宴的设计师向X5设计师学两手。GTS的PCM功能“强大”,但实用的却不多。按钮繁多难找,手感也不怎么好。显示屏位置居然与驾驶者的腰部齐平,每次都要低下头去看(看也白看,连导航都没有),我甚至觉得要是把它改成镜子都可以看到副驾MM的裙下风光;最操蛋的是那个用脚踩的“手刹”,每次都要哈着身子去释放——如果你不是长臂大猩猩,就只能当刘罗锅!X5的导航屏虽然小了点儿,却只需要驾驶者的眼球向右偏转很小角度即可一目了然,扶手箱下的电子手刹只要用手指轻轻一勾就行——MM面前,比西门庆还要镇定潇洒从容!
音响:只是据说,GTS的BOSE音效好于X5,但对于我这种有个喇叭能出声即满足的人来说,听起来一样。
关门声音:不知为何,我挺关注这个。GTS的听来厚重,相对而言X5的关门声稍显干瘪。
空调:虽然有全景天窗,X5的制冷效率仍然好于GTS。我开过的车中,空调最猛的是增压运动揽胜,哪怕厢内被暴晒得可以烤熟鸡蛋,也能在1-2分钟内凉下来。
大灯:GTS也是海拉的大灯,为什么总感觉没有X5那么亮?
车内光线:虽说可能影响整体车身刚度,仍非常喜欢X5的全景天窗,加上配备的前后无色车窗玻璃,整个X5车厢通透敞亮,令人心情愉快。GTS天窗小不说(全景天窗据说质量不过关),后排隐秘玻璃尤其令我不爽,黑乎乎的有点暗,难道保时捷觉得卡宴车主都喜欢坐后排抱着小蜜啃?
倒车影像:GTS比X5的清晰,光线暗的时候差别更大。
行李箱装载:查资料,X5行李箱容积更大(不考虑第三排座椅),但GTS的负重荷载能力更强。此点区别在于,抢国库时X5可拉走2箱金砖,而GTS则能拉走3箱。
质量稳定性:如果J.D POWER的调查报告有说服力的话,新款卡宴的质量稳定性要比X5好得多。
价格:国内卖133万的X5,在美国同等配置大概要72700美元元左右(如果我没核错的话)。我的GTS加选配后152万,相同配置在美国卖104980美元。即便考虑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原因,算来也应该是X5更黑。保时捷以销定产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销售商的垫资周期,但现在的X5也是来一辆卖一辆,资金回笼也很快,搞不懂宝马干嘛要加那么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