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代我们还没有捂热,第六代高尔夫又开始遥远的诱惑。冰岛的全球试驾再一次为我们展示德国人是如何长期占据汽车制造高端的。新高尔夫移植大级别车的总成,优质材质、精致工艺、高档车的配置再次定义了该级别的标准
刚过4年,大众就超常规地推出了高尔夫第六代,没有解释是否源于第五代成本较高等原因,但第六代仍然采用了更多新技术,造型作了全新设计。高尔夫在它1974年问世后的34年间共销售2600多万辆,年均76万辆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它是真正的道路主宰。新高尔夫配备4款汽油机和两款TDI,其中最令我们关注的是1.4TSI单增压那款,该发动机的国产货明年将配备在中国的大众品牌车型上。我感觉是引进新高尔夫的时候了,因为现在中国两厢紧凑型车市场已经成熟了,不管新高尔夫能否引进,这么一个重量级车型还是让我跃跃欲试。
延续高尔夫的历史,第六代将功夫下在了设计和技术上
北纬63°以上的冰岛主色调无疑是黑色,秋天的自然景色除了构成冰岛陆地的黑色玄武岩就是覆盖在上面的绿色寒带苔原,这个季节总是下雨,阳光是珍贵的,建筑会有一点亮色,一切都那么酷酷的。我们试的新高尔夫也是白、淡蓝、灰,把北欧简约设计和色调与德国工业品的代表作高尔夫联系在一起未免有些牵强,但这里也是日尔曼人的天下。这种别样的环境下,新高尔夫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大众汽车要在所有车型级别中强化其特有的风格特征,新高尔夫正是该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见不到速腾那样的大嘴。意大利人德席尔瓦领导的设计团队为这一欧洲最成功的汽车品牌的设计标准和理念赋予了全新定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创造未来的偶像。”在品质和舒适性上,第六代高尔夫模糊了紧凑级豪华车和一般车型的界线,再一次为这一价格级别相同的车型树立了新标准。这并不夸张,在欧洲的汽车租赁公司租车,常会以Golf Class或Polo Class来定义车型的级别,可见大众车型其地位。
与其前代产品相比,第六代高尔夫上并没有明显的风格改变,从一定的程度上保留了典型的高尔夫特征。例如,正统、独特、稳重、不受时代及流行风格的影响、可靠和广为接受的外形。
新高尔夫长4199mm,比第五代车型短5mm;宽度增加了20mm,为1779mm;高度不变,依然为1479mm。尽管如此,全新的外形以及重新设计的车身比例,令新高尔夫给人以更为伸展的感觉。前悬从原880mm缩短至现在的868mm,后悬加长了7mm,为753mm。轴距不变,依然为2578mm。这一切都力图赋予新高尔夫更多动感。
在车身尺寸和行驶系统没有更大的改变情况下,显然,此次换代将更多的重点放在设计及新技术在紧凑型车的导入上。
高尔夫辉煌的历史既是设计的基础,也是巨大的负担。设计者精选出高尔夫系列的经典基因,将其融入新高尔夫设计的过程,包括第一代高尔夫所特有的清晰简约的前部设计,以及第四代高尔夫近乎完美的C柱造型。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一汽大众生产的第四代高尔夫了,虽然形成市场主流之前就退出,但已获得良好的口碑,其强壮的C 柱令人印象深刻。速腾则是第5代的三厢版,也是该级别的佼佼者,我们都可从它们身上发现高尔夫的DNA。从前灯延伸至尾灯车肩线条被称为大众车型的特征线条,简洁而流畅,赋予了新高尔夫更多运动形象。新高尔夫设计灵感源自1974年第一代高尔夫的散热器格栅,其布局上与前大灯之间的水平线条布局相融合。
新高尔夫的尾部也以水平流线风格为主。宽大的尾灯十分独特而抢眼。借助尾灯组水晶般透明的轮廓,新高尔夫更显现出几分高档车的影子。这些设计特征共同为新高尔夫创造出更宽、更坚实、更高档的外形。
同样,高价值也体现在全新的车内空间布局及内饰设计。新高尔夫的座舱内部,无论是材料的质感和触觉,及精致的细节设计,都让人感到有档次,大众称之突破了车型级别的界线,如呈丝绸哑光色的镀铬装饰和源自帕萨特CC的圆形仪表和方向盘等。此外,车内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也下足了功夫,使所有的功能更便于操作。包括同样是来自帕萨特CC的双温区自动空调系统、新触摸屏式的音响/导航系统以及车门扶手处的电动窗升降按钮等。
导入多项新技术,提升更多的驾驶乐趣和安全性
第6代高尔夫的多项技术是第一次在这个级别上应用的。如: 118kW的1.4TSI发动机,搭配7档DSG,其百公里耗油量为6.0升,取代了前一代车型所搭配的6档自动变速器与110kW 2.0 FSI发动机的组合,后者的每百公里油耗为8.3升。两者相比,新高尔夫降低油耗2.3升,高达28%!首次在高尔夫车型上使用最新一代的高压共轨TDI发动机,取代了泵喷嘴式直喷柴油发动机,并为新高尔夫的低噪音特性作出了贡献。新高尔夫的自动档车型摒弃了传统的变矩器式自动变速箱,而完全采用6档或7档DSG双离合自动变速箱。
我们熟悉的59kW 1.4发动机经过优化,百公里仅消耗6.4升Super级别汽油——这比其前一代产品减少了0.5升。在燃油经济性方面,TSI发动机更突显优势:装备90kW 1.4TSI发动机的新高尔夫百公里仅耗油6.2升,比前代产品降低油耗0.1升。
新高尔夫是首款装备自适应底盘控制系统(DCC)、自动巡航控制系统(ACC)、泊车辅助系统以及倒车显示系统的高尔夫车型。同时,首次装备于高尔夫车型的还有经优化的ESP,其反应更为灵敏。
被动安全方面新高尔夫以标准配置的形式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包括:进一步改善的车身设计(例如,车门区域的强化和优化的行人保护措施)、包含驾驶员膝部安全气囊在内的七个安全气囊、一个已申报专利的可预防驾驶员头部扭伤安全系统(WOKS)。在装备有后排座椅侧气囊的车型上,新高尔夫成为第一款装备有后排座椅安全带监视系统的大众汽车车型。
可以预期的感受,为驾驶提供了更多保证和乐趣
如果没亲自开就下断言未免早点,但对新高尔夫而言,是因为其品牌几十年一直保持着在同级车中稳定的质量和技术前列,体现大众车未来的发展思路,况且早就发布过它基本信息了,剩下的就是我们亲自验证了。
最能代表新高尔夫的1.4TSI单、双增压型和2.0TDI试车当然不能放过。去年在北京我曾经试过试装的1.4TSI速腾,已经感到相当出色,因此特别关注新高尔夫90kW1.4TSI的表现,真是非常完美,油门响应迅速有力,DSG换档平顺利落。明年国产的1.4TSI将会更强化到95kW。在欧洲,该发动机标准匹配6档变速器,如选择装备7档DSG,其百公里平均油耗只有6.0升,比前者还要省0.2升。90kW1.4 TSI的车型在9.5秒钟内就可加速到100km/h,最高速度为200km/h。在冰岛不宽的雨路上,轻易就会超过170km/h甚至毫无知觉。从实用来讲,我最心仪的车型是那款TDI, 几年过去,感觉今天的TDI运行更加平稳,匹配6档DSG换档非常迅捷,我相信德国人说的,即便最娴熟的驾驶员,其换档速度也根本无法与DSG相比。103kW的TDI百公里油耗为4.9升,只需9.3秒就可从静止加速到100km/h。只可惜中国至今解决不了柴油质量问题,柴油轿车遥遥无期。几款动力中,性能最强的无疑是1.4TSI双增压车了,它只需8秒就从0加速到100km/h。
新高尔夫提供的驾驶环境无疑是该级别一流的,将大一级别的帕萨特CC的部分内饰设计移植到高尔夫中,除非你不喜欢它的风格,对材料、人机工程、工艺很难挑出什么毛病。驾驶舱内的感觉是安静、安稳、舒适。
静音一直是高档车特点之一,新高尔夫在降噪上下了极大功夫,这在驾驶TDI时有更强的体会,在新高尔夫车舱中第一次感到柴油机与汽油动力的振动差别如此小。新高尔夫首次使用了一种高效的消音薄膜,它几乎可以消除在3000赫兹左右频率范围的全部高频噪音;同样,全新开发的车门及侧面车窗密封条,也很好地起到了降低噪音的作用;新设计的外后视镜的外形,也明显减小了风噪;新设计的发动机支撑,有效隔离了发动机和驾驶舱之间的噪音。低噪音轮胎以及全新的发动机静音轴承,也进一步降低了噪音—这些措施使新高尔夫获得了高档车型才能拥有的静音水平。
2008年春,在帕萨特CC车型上,首次装备了自适应底盘控制系统(DCC),DCC又将装备于新高尔夫。DCC对路面和行驶状况作出持续反应,并相应地调整减振器的工作特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舒适性。由于该系统具有很大的调节减振器阻尼的能力,因而,也可通过对弹簧和稳定杆的调整,来达到优化舒适性的目的。
试车时,我用过变速杆前的按键可以在舒适、运动和标准模式间转换,可以明显感到悬架硬度的变化,尤其在弯道和碎石路上。标准模式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和车轮的转速,DCC以每秒可达1000次单独地对每个车轮的减振器进行调节,使其适应行驶路面的状况。舒适和运动模式则为了满足不同人对底盘特性个人化的喜好。在“运动”模式下,避震系统明显地要硬一些,转向助力系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驾驶更富动感。
曾经仅装备于高档车型的自动巡航控制系统(ACC),首次装备于高尔夫级别的车型中。该系统可控制车辆自动加速和减速;驾驶员可以在30至210km/h的速度范围内,设定一个所期望的车速,并可以根据驾驶员设定的数值,自动使车辆与前车保持安全的车距。 而泊车辅助系统是又一个首次应用于高尔夫级别车型的新技术,该系统几乎可自动地将新高尔夫泊入与行车道平行的停车位上。驾驶员只需控制油门、制动和离合,新高尔夫则自动泊入已经通过车上安装的传感器进行过测量的停车位上。
未来的6年高尔夫能为大众中国当家吗?
由于新高尔夫与速腾有大量通用性,国产化理所应该,何况大众在中国还没有像样的紧凑型两厢车。设想一下,如果国产会是什么样子?不确定的一个是价格,一是配置。DSG是否国产还没有定论,双增压的成本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类似ACC功能的自动车距控制巡航系统连奔驰、宝马都无法在中国进口车上实现,新技术在新高尔夫上的成就不得不打折扣。所以,高尔夫要在中国当家,价格和配置的平衡仍是决定性的。无论如何第6代高尔夫是值得拥有的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