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换装了有棱有角的新引擎盖、线条更丰富的前保杆以及新型大灯之后,小改款323i的车头造型自然流露出一股霸气,前车驾驶从后视镜看到它,都会自动让出车道、不敢与其争锋。
很可惜地,我们觉得如果BMW工程师能在小改款3系列的「大灯灯眉」加上一整排白色LED的「日间行车灯」,那它的外型就更加完美了!如此更能搭配它那强健的体质与近乎完美的直六引擎。
原本320i车系列为标配的「玻璃天窗」(附防夹功能),在小改款车型发表后改成「选用配备」,只有六缸车系列为标配。
此次提供的试驾车款为323i,诚如引言所提到的,小改款的3系列换装了新的车头钣件,虽然仅有引擎盖与前保杆造型变动,却能营造出一种「大规模变动」的感受,令人不得不佩服欧洲车厂的设计功力(尾部造型则仅更换了LED尾灯与后保杆)。插花一提,当天也同时试驾了「VW Golf TDI」与「Focus Powershift五门掀背」两车,感觉只有一个,「传奇就是传奇」虽同为掀背车,Golf硬是在操控与舒适之间取得一个绝佳平衡点,而BMW则早早走出自己的路;藉由种种高科技电子系统之助,323i拥有一种与其它车厂截然不同的驾驶风格,它与Golf相同,同样兼顾了性能与舒适,但它却多出了「高科技」的感受。
定速系统(含自动煞车功能)仅有325i、330i两款车型配置,其余车型均为选配,且320i仅能选配一般无煞车功能的普通定速。
打从1975年第一代车型至今,BMW在全球已经销售了1100万部以上的3系列,占整个集团43%以上的比例!
第一次接触323i的驾驶人一定很不习惯它那少得可怜的「方向盘左右死点圈数」,它从左打到右竟然只有1.5圈!一般的日系车大约是三圈,强调性能的欧洲车大约在2.5∼2.7左右圈,但配置「主动式转向系统」与「Servotronic,电子伺服式动力方向盘」的323i却仅有两圈不到(此系统为六缸车系标配)!看着323i驾驶者从容转动方向盘让车辆调头,并拨动配置8.8吋屏幕的「第二代i-Drive」控制80GB容量硬盘里的MP3歌曲,想必在旁的乘客将无不折服于BMW车系的高科技,而这就是蓝白厂徽的魅力!
经过修改的音响主机面板。其实透过i-Drive接口控制,BMW车系的音响面板其实已经「名存实亡」,顶多算是CD置入口而已。
小改款车型内装部分最重要的改变在于「电子系统进化」,包括「中文化i-Drive」与「原厂中文卫星导航系统」。前者是BMW自己的内装控制系统,借着旋钮与按键来控制「音响影音效果」、「卫星导航显示」等,新增的「80GB硬盘」甚至还内建了「车主使用手册」,让使用者查询时更方便。六缸车系所配置的「BMW Professional CD音响主机」还提供了USB外接音源的插槽,使用更具弹性。
「双区独立空调」一直是3系列标准配备,此次小改款则加上「活性碳微滤网」功能。我们觉得其如能加上「OFF键」,使用会更方便。
「双功能HID头灯」与附活性碳微滤网的「分离式恒温空调」均为全车系标配,这是非常实用的日常配备。小改款3系列目前仅引进四款汽油车系。
没有白吃的午餐 金钱堆积的安全
前文提到,BMW车系除了维持欧洲车原本的高刚性车体、铝合金悬吊组件传统之外,还利用了许多先进的电子系统来提升车辆操控性,例如「Servotronic,电子伺服式动力方向盘」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二代i-Drive」不但已经中文化,其还可控制80GB容量的内建硬盘,连动项目包括多媒体、卫星导航、免持听筒甚至是「数字版车主手册」。
BMW的「主动式转向系统」会依车速与路况来改变转向特性,并搭配FR车型特有的「推力」,形成一种独特的操控模式。
当日系车还在使用「速度感应式方向盘」;车速愈快、动力方向盘辅助力道愈小(反之亦然),Servotronic已经进化到「齿比可变」,当车速愈快、转动方向盘的幅度就愈大(即方向机齿比变疏),这解释了323i方向盘圈数仅有1.5圈的原因,「低速行车舒适自在、高速行车安全稳定」,同样是转动方向盘90度,但车速不同、前轮转向幅度也就不同。
位于中控台上方的8.8吋液晶屏幕具有1280?480的分辨率,它不但是i-Drive的显示面板,同时也可以播放DVD影像与MPEG格式的影片。
而为了确保驾驶者的安全,「失压续跑胎」也是3系列全车系的标配,即便轮胎完全泄气,它依然可以维持行驶功能、而不会瞬间失控,同时它也配置「低胎压警示系统」,当胎压降低时,仪表板上将会出现警示符号,当失压严重时,还会发出警示音提醒驾驶人。
「引擎启动/停止键」配合免钥匙芯片控制系统,即便没有插入钥匙也可以发动车辆。
前述科技佐以BMW引以为傲的「直列六缸引擎」,打造出一种独特的车型魅力。
入门的320i车型配置一具1995c.c.的四缸引擎,其它车系通通配置「直列六缸」引擎。当其它车厂纷纷改用V6引擎之际,BMW却一直坚持使用直六的设计,经过材质改良与系统进化,323i的引擎可以轻易地将转速拉至6300rpm以上而且脸不红、气不喘,完全不显老态。「Valvetronic,气门扬程可变系统」是BMW独家科技,利用电动马达来调整高、低转速时的汽门扬程,藉以改善车辆在各转速域下的扭力输出,便是BMW为坚持直六引擎设计所做的努力。
首次在德系车上出现的「中文化GPS」接口,由于内建硬盘容量够大,因此该系统不论是图资或是运算速度都极为出色,它甚至还有3D画面、十分实用。
试驾感言 BMW走自己的路
目前全球仅有BMW与Honda两家车厂没有走上「并购」、「共享底盘」的路子,因此它们的产品大都保持着浓厚的自我风格、市场上不乏死衷的粉丝,也因如此,这两家车厂并没有在此波风暴中伤及元气,这或许可以给其它车厂当为借镜。为了刺激买气,323i增设了许多豪华配备,如果想体验一下「驾驭科技」的快感,它将是最好的选择。
BMW车系特有的「前置引擎、后轮驱动」设计让它拥有与前驱车截然不同的驾驶感受,再加上近几年来在引擎科技上的进步(当然还包括诸多电子辅助系统),3系列除弯道性能更为卓越之外,「油门与日系车一样轻盈」则是其最显着的进化点。
「由复杂的电子系统所建构的卓越性能」是我们试驾323i后的感言。
小改款323i的尾灯除了外型更为瘦长之外,还换装了LED光源。
「主动式转向系统」说穿了就是「可变齿比方向机」,只是在计算机监控下,它变得反应迅速、也聪明许多。
不论四缸或六缸,BMW一直很坚持直列引擎的设计,因为它可以提供最佳的50:50「前后车身重量比」。
不论四缸或六缸,BMW一直很坚持直列引擎的设计,因为它可以提供最佳的50:50「前后车身重量比」。
由于BMW车主开车速度都不会太慢,因此「失压续跑胎」也成为全车系标配,避免轮胎瞬间失压所造成的失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