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佛兰已经拥有近百年历史,是最成功的汽车品牌之一;Cruze是通用旗下一款全新的全球战略紧凑型轿车,在中国市场同样是踌躇满志;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对于雪佛兰来说,中国市场都将是崭新的挑战
我们对雪佛兰品牌的认知主要还是来自美国市场:历史将近百年,有较为齐全的产品线,从家用轿车、皮卡、SUV到面包车,乃至著名的Corvette跑车,具有浓厚的平民化和个性化色彩,几乎可以成为美国汽车文化的代表。而最近几年雪佛兰品牌导入中国市场却产生了变异,基本现状就是拿通用大宇的产品进行贴牌生产——平民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个性化则相去甚远。
若要扭转这一形象,光凭公关宣传肯定是徒劳,拿来过硬的新车才是关键。通用已经有动作了:整合旗下全球资源打造出全新的紧凑型轿车Cruze,先期上市的区域就包括中国,中文名字叫科鲁兹,已经在上海通用沈阳的工厂下线;随后2010年这款车将投放美国市场。
赶在科鲁兹上市之前,来自全球各地的众多媒体记者齐聚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桑坦德率先体验这款新车的风采,我也是尝鲜者之一。
设计师虽然是韩国人,科鲁兹的造型却也算得上是全球化风格
科鲁兹既然号称是全球车,当然要在造型上考虑到全球化的审美口味,同时还必须保留雪佛兰的家族特征。这款车的主设计师是韩国人,正好擅长捏合各个流派的设计风格,加上通用在全球范围内多个设计工作室的共同协作,使得科鲁兹充分满足了大众情人的标准:典型的紧凑型三厢轿车比例、略带轿跑车味道的车顶曲线以及细节部分充满雕塑感的棱线都是十分符合当前流行趋势的设计语言,加上雪佛兰家族式的前脸和金领结标志,很容易博得消费者的认同感。
相对来说其内饰设计更体现了雪佛兰骨子里的个性。仪表板、中控台以及延伸至两侧门内板的组合设计突出了驾驶区域的控制感和前排乘客的参与感,这种设计理念据称源自于Corvette跑车——同样与Corvette跑车拉上关系的还有尾灯的设计灵感——这反映出科鲁兹强调运动化和个性化的诉求。通过内饰中色彩与材质搭配以及简洁硬朗线条的运用,我们可以真切体会到设计师所要传达出的风格。
从人机界面来看,科鲁兹兼有欧洲车和日本车的特点,操作顺手,座椅形状和支撑也都不错,也算是博采众长了;就内饰件的工艺质量来说,科鲁兹也达到了同级别中较好水平。通过对后排空间的体验,可以感受到这款车先天的欧洲路线:后排肩部、头部和腿部空间都很好,但也不是特别富裕,不是按照日本车“小尺寸大空间”路线设计,完全靠的是2685mm轴距硬撑出来的;身高达到180cm的乘客可以不受委屈地坐在后排,这要是和欧洲同级别车比较已经好到极限了,而对于一些日本车型来说却还有提升余地。
和欧洲味十足的操控感相比较,现有的动力配置还不够拉风
无论设计上如何去迎合全球化的要求,落实到驾驶特性上,终归还是要明确站队的。传统的美国车普遍偏软,日本车最大的海外市场就是美国,所以驾驶特性追随美式风格,韩国车缺乏底蕴,没有树立出持续的风格;通用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新的紧凑型车,当然会在技术上更多从欧宝下手。看看上海通用的新君威已经是欧宝Insignia的底子了,那么科鲁兹采用欧宝Astra的技术自然顺理成章,或者我们就可以把科鲁兹视为一款全新外形的Astra?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科鲁兹也会在欧洲同步上市,包括欧宝的老家德国,如果只是换个壳子换个商标的话也难免不会自伤残杀。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与欧宝Astra相同的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式悬架以及驾驶起来同样硬朗的欧式调校;与纯粹的德国风格相比,科鲁兹还是略有一点妥协,作为考虑后排乘客感受的三厢家用车,它的调校比较靠近法国风格;而且转向的反应也不是刻意追求精准的那么直接,多少还有点柔和的味道。
无论如何,其过弯时的循迹性和悬架的侧向支撑已经足够好了,配备的CBC弯道控制系统也能适时发挥作用,帮助打滑的车轮纠正错误。和纯正的欧洲同级别对手相比,这样的素质也许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比较雪佛兰品牌老家的传统家用轿车操控特性,以及中国市场上顶着雪佛兰商标的大宇车的操控特性,科鲁兹的运动本领足以称得上是脱胎换骨了。
科鲁兹的动力配置都是来自欧宝的ECOTEC发动机:1.6升排量和1.8升排量的自然进气发动机,采用双VVT技术,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是86kW/6000rpm、150Nm/3800rpm以及105kW/6200rpm、177Nm/3800rpm,与Astra相比只是调校上略有差别;搭配5速手动变速器和6速自动变速器,在目前国内同级别中还处于技术前沿地位。其中1.6车型总体动力表现还不错,提速响应以及传动系统的配合都超出了同级别入门配置的平均水准,唯有输出特性不太照顾低速扭矩的表现,在山路行驶时要时刻注意换档以保持转速不低于2500转才有良好的动力响应,如果低于2000转就干等着吃闭门羹了。驾驶1.8车型相对轻松不少,虽然输出特性近似,但凭借动力储备的优势还是能够具备更好的适应性;转速拔得过高也只是压榨出强弩之末的一点动力而已,提速效果则很一般了。6速自动变速器的换档反应和档位衔接都比较好,手动换档的表现差强人意,它的强项主要体现在油耗方面,保持100km/h速度巡航时发动机转速不到1700rpm,而1.8手动档车型同样工况的转速差不多要到2500转了;我两天分别试驾了1.8自动和手动车型,从行车电脑计算的平均油耗看基本相当,充分体现了6速变速器的优势。
如果按照运动车的标准衡量,科鲁兹显然不够拉风,而作为一般家庭用车,这两款发动机的表现已经可以得到高分了。就科鲁兹的外形和底盘素质来看,将来值得为它再匹配个更暴力的发动机:欧宝Astra的136kW 1.6T和147kW 2.0T两款涡轮增压发动机都是现成的备选方案,太过夸张的177kW 2.0T高增压版本就不予考虑了。
国内版本会有装备上的变化,价格已经没有秘密
我们试驾的科鲁兹是欧版,不过除了额外提供了柴油发动机配置外,与国产的科鲁兹基本没有区别;已经确定的是国产车型的底盘调校和发动机都没有变化,只有装备水平会因地制宜略有提升,增加了大屏幕和导航系统以及智能钥匙和按钮起动,取消了巡航,且CBC不能强制关闭,包括侧气囊和侧窗气帘在内的安全配置则与欧版相同。
价格已经不是秘密,同级别的竞争对手经过洗牌已经确立了比较成形的高中低三档价格梯队,科鲁兹基本可以确定会去贴近中间梯队,大概是10-16万元之间。当然,将入门型号标一个“惊爆价”来吸引消费者的人气也可能会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常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