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当冬季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后,各汽车厂商举办的冰雪试驾活动便陆续开始了,今年率先拔得头筹的则是奥迪。在把奥迪与冰雪试驾联系到一起到时候,人们基本上最先想到的就是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而今年也正好是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诞生30年纪念,使得此次奥迪冰雪试驾活动多了一层更深的含义。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经历30年磨练后的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通过刚刚结束的冰雪试驾活动,能给大家来带什么样的表现。
首先,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历史,让我们看看这30年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最早奥迪研发的使用四轮驱动系统的车是MUNGA,这是一款专门为军方提供的越野车,该车诞生于1956年。
由于MUNGA出色的性能表现,军方又要求大众为其推出新型搭载四轮驱动系统的车型,因此大众Iltis诞生了,虽然这款车使用的是大众logo,但仍由奥迪设计。而奥迪将四驱技术应用于轿车,也是因为这款大众Iltis。
这里就要为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了。事情发生在1977年2月,在芬兰位于北极圈内的森林中,可以想象那里是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为了测试一系列以奥迪100为基础研发的200马力前驱原型车的驱动性能,整支奥迪测试车队在这一片白色森林中辗转前行。在这支车队中,Iltis越野车是作为后勤工作车出现的,起初人们还担心这款75马力的“小”越野车会跟不上那些动力强劲的“大”轿车。在直路上情况确实如其担心的那样,但是在弯道上,Iltis总是能落下同行的队友。这其中原因当然就在于Iltis采用了四轮驱动系统,75马力的车型胜过了动力几乎是其三倍的前驱车,悬殊的动力差距却在行驶表现上产生了相反的结果,也正由此使奥迪重视到了四驱系统的重要性。
在1980年,第一辆搭载奥迪四驱技术的轿车诞生了,这是一款基于audi 80上研发的车型,同时也给奥迪的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quattro。于是这辆名为奥迪quattro的轿车在日内瓦亮相了,这也标志着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诞生,同时揭开了民用四驱轿车历史的新篇章。到此为止,奥迪的四驱系统终于从军方专用的高科技术,转而走向了民用轿车技术的道路。同时,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开始了至今30年的历程。
1986年,第二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采用扭矩感应式A型托森中央差速器。这套系统采用蜗轮式差速器结构,并利用蜗轮-蜗杆不可逆传动原理提供不同的自锁值,可实现自动锁死功能的新系统不再需要驾驶者手动调节差速器的工作状态,日常使用更加便捷主动。在正常情况下动力以50:50的分配比例传递至前后轴。
1988年,奥迪首次将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应用在自动挡车型,这也是四驱技术第一次与顶级豪华轿车的结合。奥迪V8根据不同的变速箱类型提供了两套quattro®四驱系统,两套系统的差异体现在中央差速器上。奥迪为使用自动变速箱的奥迪V8配备了带电控多片离合器的行星齿轮中央差速器,多片离合器锁死后可将全部动力传递至后轴,这种前瞻性的理念至今引领着当今四驱技术的潮流。
经过14年的不断完善,第四代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迎来了两项重大技术革新:首先,采用平行齿轮结构的纯机械式B型托森中央差速器取代涡轮蜗杆结构的A型差速器。全新的B型托森中央差速器同样具备自动锁止功能,并且可配备在自动档车型上。其次,第四代奥迪quattro系统在前后轴上首次使用了EDL电子差速锁。当单侧车轮出现打滑时,位于前后轴的电子差速锁可利用液压控制单元对打滑车轮进行制动,有效增强另外一侧车轮的驱动力。配合反应敏捷的纯机械式中央差速器,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实现了在四个车轮间高效传递动力的领先优势。
第五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基本延续了上一代的特点,奥迪工程师将突破点放在了优化扭矩感应式A型托森中央差速器和ESP电子稳定程序与四驱系统的配合上。经过优化的A型托森中央差速器具备更为出色的扭矩分配能力,同时牵引力锁止值也经过了优化。为了奥迪quattro车型应对各种极限路况,第五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与ESP系统的配合更为密切。这一改进使quattro车型具备了更高的主动安全性。
2005年,对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意义最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quattro的核心技术托森中央差速器升级到C型,采用行星齿轮结构的扭矩感应式C型托森中央差速器结构更加精巧,自动锁止功能的反应时间更为迅速。在通常情况下,中央差速器以40:60的分配比例将动力传递至前后轴。偏向后轮的动力输出特点为车辆提供了更高的操控性能,在直线加速和弯道中这一特点表现的尤为突出。
现在我们再回来看看这次冰雪试驾上,奥迪多款搭载quattro系统车型的表现吧。Q5作为奥迪新推出的车型,在这次活动中的首先出镜。在野外路面的体验中,Q5轻松地带我们完成了6公里的体验路程,这其中不乏在冰雪路面上的大角度爬坡以及越野等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在强大的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下,Q5在车内乘客满员的情况下,依旧轻松面对各种路面,而且从未出现轮胎打滑现象,让我们对这款车的性能充满信心。
虽然冰面上的漂移项目仅为试乘项目,并没有让我们亲自去驾驶TTS,但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出色的抓地力,让车辆可以很好地控制在设定的路线内漂移,不必担心车子会出现失控。
在绕桩及紧急制动的试驾项目中,A6L从容地穿行于桩筒间并能迅速地完成制动、躲避障碍的动作。通过这个项目的体验,可以明显感受到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在冰雪路面上的良好抓地力,虽然大脚给油依旧会出现车轮打滑现象,但车速仍能很好地跟随油门给出的指令迅速提升。另外,A6L在冰雪地面上的操控性也得益于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准确地绕过每一个桩筒,同时在紧急制动中可以轻松避让前方的障碍。该项目非常接近冬季下雪后实际路面上会出现的情况,使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表现出的实力更令人信服。
在最后的冰雪障碍体验项目中,Q5又再次依靠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展现其出色的越野性能。无论是爬坡、之字路、舌头路等冰雪下的路面障碍,Q5都可以毫不费力的通过,即便在某些地方出现打滑,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也会在接受到指令后,减小打滑轮胎的动力输出,在合理分配动力后使Q5继续地向前行驶。
说完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冰雪体验以及其30年发展历程后,让我们再看3个小插曲吧,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非常能展示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强大实力。
第一个是早在1986年,一辆136马力的红色奥迪100 CS quattro就曾成功登上芬兰开普拉城的Pitkävuori高空滑雪跳台。在坡度达37.5度的极限雪坡面前展现出奥迪quattro®技术带来的强大牵引力。
第二个则是在2005年,奥迪再次挑战芬兰开普拉城的Pitkävuori高空滑雪跳台。这次选定的是A6 4.2quattro,该车只做了两处微小的改动:首先是自动变速系统被固定在第一档,因为换档时哪怕产生微小的动力损失,都会令整个攀爬前功尽弃;另外是安装了带有6毫米钢钉的雪地轮胎,以保证足够的抓地力。
奥迪工程师乌维•布莱克驾驶银灰色奥迪A6 4.2 quattro从离地47米高的起点出发,成功攀上与地面成37.5度角的斜坡,将奥迪A6稳稳地停在滑雪跳台顶端,车辆倾斜角度高达80%,创造了奥迪四驱车型的另一大壮举。
第三个则是在刚刚结束的奥迪冰雪试驾活动上,虽然没有再去挑战芬兰开普拉城的Pitkävuori高空滑雪跳台,也没有那么长的大高坡,但角度依旧是37.5度,奥迪Q5从容地完成了这一挑战,为我们的冰雪试驾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其实在冬季冰雪路面上四驱系统更安全这类的话题是老生常谈了,但在实际体验中四驱系统表现出的优异性能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四驱系统在日常行驶中需要用到的机会很少,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四驱的花销以及日常油耗上的表现都不如两驱车型经济,可一旦遇到冰雪湿滑路面的时候,四驱系统的重要性就将完全展现出来。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如果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一辆四驱轿车还是完全有必要的,至少多花费的那部分钱所换来的安全性还是非常值得的,不管怎么说面对有价的四驱系统来说无价的生命更重要,不是吗?
车型图片 | ![]() |
![]() |
![]() |
![]() |
所属品牌: | 奥迪 | 一汽奥迪 | 一汽奥迪 | 奥迪 |
---|---|---|---|---|
车型名称 | 奥迪TTS 2.0 Coupe | 新奥迪A6L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3.2L 旗舰版 | 奥迪Q52.0T 限量越野版 |
厂商指导价 | 65.90万 | 69.60万 | 57.81万 | 63.50万 |
基本信息: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产地 | 进口 | 国产 | 国产 | 进口 |
车型 | 跑车 | 大型车 | 中型车 | 紧凑型SUV |
推出年份 | 2009 | 2009 | 2009 | |
最高车速 | 250.00 | 251.00 | 250.00 | 220.00 |
0-100加速时间 | 5.20 | 6.60 | 6.90 | 8.60 |
100-0制动距离 | ||||
等速油耗(L/100km) | 7.90 | 7.90 | 6.90 | |
等速油耗时速(km/h) | 90.00 | 90.00 | ||
保修政策 | 2年 | 2年 | 2年 | |
车身参数: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长/宽/高(mm) | 4198/1842/1345 | 5035/1855/1485 | 4763/1826/1426 | 4629/1880/1653 |
车重(kg) | 1395 | 1900 | 1750 | 1900 |
轴距(mm) | 2468 | 2945 | 2869 | 2807 |
最小离地间隙(mm) | 142 | 130 | 185 | |
车身结构 | 跑车 | 三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SUV |
车门数 | 2 | 4 | 4 | 5 |
座位数 | 4 | 5 | 5 | 5 |
油箱容积(L) | 60 | 80 | 64 | 75 |
行李箱容积(L) | 290 | 501 | 480 | 540 |
行李箱最大容积(L) | 501 | 540 | ||
发动机: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排量(L) | 2.0 | 3.0 | 3.2 | 2.0 |
工作方式 | 涡轮增压车 | 涡轮增压车 | 自然吸气 | 涡轮增压车 |
最大功率(kW) | 200.00 | 213.00 | 195.00 | 155.00 |
最大功率转速 | 5600-6200 | 4850-6800 | 6500 | 4300-6000 |
最大扭矩(N·m) | 350.00 | 420.00 | 330.00 | 350.00 |
最大扭矩转速(rpm) | 2500-5000 | 2500-4850 | 3000-5000 | 1500-4200 |
燃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标号 | 97 | 97 | 93 | 97 |
环保标准 | ||||
变速箱: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挡位个数 | 6 | 6 | 6 | 7 |
变速箱类型 | DSG | AT | AT | DSG |
底盘转向: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驱动方式 | 四驱 | 四驱 | 四驱 | 四驱 |
前悬挂类型 | 麦弗逊 | 多连杆 | 多连杆 | 多连杆 |
后悬挂类型 | 多连杆 | 多连杆 | 多连杆 | 多连杆 |
车轮制动: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前制动器类型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前轮胎规格 | 245/40R18 | 245/45 R17 | 245/40 R18 | 255/45R20 |
后轮胎规格 | 245/40R18 | 245/45 R17 | 245/40 R18 | 255/45R20 |
备胎 | 全尺寸 | 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安全配置: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驾驶座安全气囊 | ● | ● | ● | ● |
副驾驶安全气囊 | ● | ● | ● | ● |
前排头部气囊(气帘) | - | ● | ● | - |
后排头部气囊(气帘) | - | ● | ● | - |
前排侧气囊 | ● | ● | ● | ● |
后排侧气囊 | - | ● | ● | ● |
膝部气囊 | - | - | - | - |
电子防盗 | ● | ● | ● | ● |
车内中控锁 | ● | ● | ● | ● |
遥控钥匙 | ● | ● | ● | ● |
无钥匙启动系统 | - | ● | ● | ● |
操控配置: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ABS防抱死 | ● | ● | ● | ● |
车身稳定控制(ESP) | ● | ● | ● | ● |
升降(空气)悬挂 | - | ● | - | - |
胎压监测装置 | ● | ● | ● | ● |
零胎压继续行驶 | - | - | - | - |
动力随速转向 | ● | ● | - | ● |
主动转向系统 | - | - | - | - |
外部配置: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天窗 | - | ● | ● | ● |
运动版包围 | - | - | - | - |
铝合金轮毂 | ● | ● | ● | ● |
内部配置: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真皮方向盘 | ● | ● | ● | ● |
方向盘调节 | 待查 | 4向 | 待查 | 待查 |
多功能方向盘 | ● | ● | ● | ● |
方向盘换挡 | - | ● | ● | ● |
定速巡航 | ● | ● | ● | ● |
HUD抬头数字显示 | - | - | - | - |
座椅配置: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真皮座椅 | ● | ● | ● | ● |
座椅调节 | ||||
腰部支撑调节 | ● | ● | ● | ● |
座椅电动调节 | - | ● | ● | ● |
座椅记忆 | - | ● | ● | ● |
座椅加热 | ● | ● | ● | ● |
座椅按摩/通风 | - | - | - | - |
后排座椅整体放倒 | - | - | - | - |
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 | - | - | ● | ● |
多媒体配置: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GPS导航系统 | - | ● | ● | ● |
蓝牙系统 | - | ● | ● | ● |
车载电视 | - | ● | ● | ● |
车载电话 | - | - | - | - |
后排液晶屏 | - | ○ | - | - |
MP3支持 | - | - | - | ● |
是否有CD | ● | ● | ● | ● |
CD碟数 | 6 | 6 | 6 | 6 |
是否有DVD | - | - | ● | ● |
DVD碟数 | ||||
喇叭数量 | ||||
灯光配置: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氙气大灯 | ● | ● | ● | ● |
自动头灯 | - | ● | ● | ● |
随动转向大灯 | - | - | ● | ● |
前雾灯 | ● | ● | ● | ● |
后雾灯 | ● | ● | ● | ● |
大灯高度可调 | ● | ● | - | ● |
大灯清洗装置 | ● | ● | ● | ● |
玻璃/后视镜: | 奥迪TT S 2.0 Coupe |
新奥迪A6L 3.0T quattro豪华版 |
奥迪A4L 3.2L 旗舰版 |
奥迪Q5 2.0T 限量越野版 |
前电动车窗 | ● | ● | ● | ● |
后电动车窗 | ● | ● | ● | ● |
防夹手功能 | ● | ● | ● | ● |
电动后视镜 | ● | ● | ● | ● |
后视镜加热 | ● | ● | ● | ● |
后视镜电动折叠 | ● | ● | ● | ● |
手动后遮阳帘 | - | - | - | - |
电动后遮阳帘 | - | ● | ● | ● |
后视镜防眩目 | ● | ● | ● | ● |
后排侧遮阳帘 | - | ● | ● | ● |
遮阳板化妆镜 | ● | ● | ● | ● |
感应雨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