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X已经于去年10月份率先在欧洲上市,价格在2.27-4.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2.5-41.2万元。而本月20日,宝马X系列新贵X1即将登陆中国市场,目前北京地区的经销商已经开始接受预定。在欧洲市场,宝马X1以柴油机为主打,而在中国,当然是汽油机的天下。透过宝马经销商的言语我们很容易得知,宝马X1 xDrive28i将成为宝马在中国主推的X1`车型。在上市之前,我们有幸为国内关注宝马X1的朋友们打个头阵,率先对该车型进行了详细评测。
静态评测:大马拉小车,外观标新立异
宝马X1概念车最早在2008年巴黎国际车展亮相,量产车型在2009年法兰克福车展全球首发。对于这样一款宝马入门级跨界SUV车型(实际上,宝马X犀利车型比较其他厂家都非常标新立异),如果你是一名传统的SUV概念者,你或许并不太接受X1这样的造型,但如果你是一名喜欢与众不同的人,那么宝马X1则刚好符合你的审美要求。其前脸外观设计保持宝马家族风格,而由于采用的是直列六缸纵置发动机,前舱相比车身尺寸就显得稍长,从侧面看马上显示出它与其他车型的不同之处。
宝马X1的内饰设计风格完全继承了它X系列的兄弟们,上黑下米的主体颜色配置,双圆型仪表设计,三幅方向盘都是宝马的经典设计元素。让笔者觉得稍有遗憾的一点是,黑色的空调和娱乐控制面板被镶嵌到了米色下仪表台里,相比较其他车型略嫌突兀。在配置方面,除了一般的配置之外,超大天窗、自动启动/熄火系统以及宝马iDrive系统的8.8英寸超大屏幕(集成可视倒车雷达)都非常具有吸引力。X1并没有配置电子驻车和电子换挡系统,采用了传统的手刹拉杆和换档柄,你或许觉得不够先进,不过笔者是个传统支持者,我认为驾车时只有手握换挡杆才更有驾驶感觉。
宝马X1的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454/1978/1545毫米,比X3分别减小了115/48/129毫米。而X1的轴距为2760毫米,比X3仅仅短了35毫米。因此,宝马X1在名称上虽然比X3低了一个级别,但是在内部空间方面并没有多大差别。对后排乘客来讲,腿部空间是绰绰有余的。横向空间对三个欧洲成年人可能稍显不足,但对亚洲人来说完全是能够满足需求的。虽然中间位置乘客长时间乘坐会有不适之感,但也并非无事可做,透过X1的超大天窗,你可以随时欣赏千变万化的车顶景色。
而就后备箱空间而言,宝马X1肯定是足够的。在保证后排乘客乘坐舒适的情况下,后备箱空间为402升;如果把后排座椅靠背放竖直,空间能增加到487升;如果把后座椅完全放到,空间将达到1340升,欧洲市场3洗旅行版车型几乎相差无几。而且,X1的后排座椅可以40/20/40放倒,因此在空间组合方面会有多种选择,实用性非常强。
动态测试:动力强劲,保留宝马的操控优势
在发动宝马X1之前,我们先看看这款车型的动力数据。本次试驾的德国版X1 xDrive28i车型的发动机来自于宝马引以为豪的3.0升排量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与国内进口的顶配宝马X3 xDrive3.0i是同一款。但是两者的调教并不相同,X1在6600转/分钟转速下输出190Kw的最大功率,在2500转/分钟能提供340Nm的最大输出扭矩,比国内进口的X3大了40Nm。同时,宝马X1的风阻系数是0.33,比X3也减小了0.02.反映在百公里加速时间上,X1 xDrive28i比X3 xDrive30i要快0.5秒左右。
坐进宝马X1的驾驶舱,准备就绪之后启动车辆,发动机的声音若隐若现,噪声处理得非常好。开动车辆后,宝马的这款3.0升发动机立刻显现出优势来,虽然X1的车重达到了1.7吨,但是车辆的推背感非常强。宝马的传统操控优势也在X1上体现的非常好,六档手自一体的变速箱在自动档模式下,换挡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德芙巧克力的经典广告,用丝丝润滑来形容毫不为过,如果不注意发动机转速表的变化,很难感受到换挡的过程。
宝马X1的底盘来自于3系,显然在舒适性上X1继承了3系轿车的优势,但是它的越野性能却并非与3系轿车一样。X1的离地间隙达到了193毫米,比3系超出了70多毫米,甚至比奥迪Q5还要多8毫米。因此,当我们把车辆开到了越野路面时,我们也丝毫不担心它的通过性。同时,由于iDrive四驱系统的介入,X1在面对复杂路况的表现也让我们十分满意。因此,虽然我们不期望X1能够像陆虎等传统SUV那样所向披靡,但是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其越野性能足够了。
在试驾完成后,我们计算了X1的油耗,城市工况大约为13L/百公里,高速工况大约为7.8升/百公里。
在回程的路上,同事问我一个问题:如果让你选择,宝马X1和X3你更倾向于哪款车?确实,这是个难题。两者之间在尺寸上并无多大差别,动力性方面的数据虽然有所不同(欧版与中国进口版相比较,并不一定具有可比性,还得看未来在中国上市的宝马X1的官方数据),但对一般的驾车者来说并不会有多少感受上的差别。虽然难以选择,但是我还是给出了我的答案:我会选择宝马X1,因为我更喜欢标新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