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西欧大陆最西端,葡萄牙里斯本郊外的Cabo da Roca罗卡角,灿烂夕阳与凛冽大西洋海风,衬托着十字碑座底葡萄牙诗人Camões咏叹:陆之尽,海之初。简短却充满探险气魄的经典诗句,让人遥想起西元15世纪,由葡萄牙与西班牙所开创的大航海时代,也见证人类如何掌握趋势,进而开创属于自己的历史新章。
大航海时代以全球为舞台,掀起激烈竞争与势力拓展,背后倚赖的正是航海知识与国力强弱的延伸、汰弱存强的无情法则,对照今日全球车坛也是如此,精准掌握全球趋势、最新科技与美学潮流,推出广受热爱的新车,决定车厂兴衰荣枯,更是汽车工艺进步的原动力。
因此,飞越半个地球到葡萄牙里斯本后,决定将“趋势”设为第6代5系列论述主轴,看看立足全球豪华品牌的宝马车厂,在这款品牌房车销售主力身上,传递出哪些趋势讯息。
跨车系高比例通用零组件,5系列向7系列提升
承袭昔日的E12、E28、E34、E39与E60等世代力作,现今大步迈入原厂代号F10的第6代5系列,除在5系列家族延续血统传承之外,更在生产策略有了突破性的革新,那就是BMW跨车系高比例的零组件共用趋势,在里斯本亲身体验新5系列后,明确地感受到这项变革,已经全面性地提升新款5系列的产品层次。
原厂提供的简报资料,完整呈现历代5系列家族演进与贩售年代,这几款作品也带给不同年代的宝马5系列车主许多的美好回忆。
为展现5系列的家族传承意涵,原厂特别在里斯本试车现场,由左至右依序摆放E12、E28、E34、E39与E60等不同世代的5系列力作。
在出发前往里斯本前,由原厂先行释出的5系列产品资料中,我们能清楚看出5系列浑身散发7系列的影子,包括底盘悬挂结构、750i/550i与730d/530分别共用4.4 V8与3.0直列6缸汽柴油发动机、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高相似度的车用电子系统与中控台模组等,甚至原厂也规划5系列与7系列在Dingolfing产线混装生产,都让人对于新一代5系列与7系列之间的紧密关联,有着高度的想像空间。
趁着原厂在里斯本举办的新款5系列国际媒体试驾活动,终于有机会获得最直接回覆。针对5系列与7系列是否为共用平台设计的提问,担任新一代5系列产品经理职务的Florian Klaiber,在沉思一会后表示,5系列与7系列不应被定义为共用平台的双生车款,却也承认两车系的确有高达60%-70%比例的通用零组件,同时,也证实BMW原厂未来将朝这方向前进。这是宝马原厂主管首度在这项议题,明确地回答品牌跨车系的高通用比例,在新一代5系列甚至是未来品牌新车系,都将成为重要研发与生产策略。
其实,现今车厂在考量到降低研发与生产成本时,多会选择以共用平台与零组件的方法,达到更佳的成本控管,但是,提高共用比例后,能否同时保有产品质感,却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不过,在此次试驾5系列后,已缴出令人肯定的评价。在体验过大改款7系列与5系列后,藉由高比例的共用组件与新科技配备下放,会让人觉得5系列是向7系列提升。至于体验细节,稍后将逐一提及。
新世代家族美学,新5系列已臻成熟
初见全新5系列后,可以强烈感受宝马新世代家族美学元素,至此已臻成熟。 BMW原厂设计师在3系列小改款、7系列大改款再到同家族的5系列Gran Turismo创新作品,点滴地揭露品牌新设计的方向,到最后,终于催生出新款5系列,虽然论造型的惊喜度与新鲜感,比起抢先露出的5系列Gran Turismo是少了些。
不过,我觉得受惠于逐步尝试与修改的新造型工程,加上5系列尺码适中的设定,让这一波新世代美学作品中,稍晚诞生的5系列,反而成为目前宝马新世代美学作品中,最成熟与均衡的量产版本。
2008年前往德国慕尼黑体验小改款3系列时,新设计的前保杆两侧进气格栅与连结雾灯的镀铬横条设计,还有引擎盖更有精神的四条立体折痕与头灯侧边黄光高亮度LED灯组等,现在都出现在新款5系列车头。
新款7系列拥有的宽大双肾水箱罩、带灯眉的后掠造型头灯与车门把手拉高至车侧腰线折痕上缘的更动感设计,还有更气派的多L型粗条LED导光条尾灯设计,这些7系列的招牌美学设计,也能在新5系列被捕捉到。甚至可以说,5系列在承袭这些特征后,更近似7系列的缩小版。
以创新跨界跑旅之姿抢先露出的5系列Gran Turismo,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概念,外界透过5系列Gran Turismo,也对新款5系列的造型风格有所预感。
相较于旧款车型,原厂设计师刻意将车头修改得更为扁平化,搭配横向放大的双肾水箱罩与前进气坝,营造出更贴近路面的侵略跑格,实际欣赏外观时,很容易感受到新5系列的运动气息。至于车尾部分,新世代尾灯采用的对称L型线条设计,在灯组造型与LED导光条上彻底发挥,在后方有相当高的家族辨识度。
发动机盖上刻意拉出4条立体折痕,由中央厂徽与水箱罩后掠拉伸的设计,营造出醒目的视觉流动感,实际观赏时,引擎盖钣件的折痕更能随着环境光影条件,展现相当别致的造型变化。
宝马招牌的双环日间行车灯组,同样没有在宝马大改款5系列缺席,衬着里斯本港口的清晨天色,捕捉这张充满神韵的科技光学美感。整体来看当代宝马的设计,双环日间行车灯的设计,应该可称为双肾水箱罩之后,最具代表性的品牌造型特征。
随着大改款5系列曝光后,被完整看到的宝马新世代家族设计特点,也可以预视接下来1系列与3系列新世代家族产品,未来可能的造型演进方向。
TwinPower Turbo与8速自动档共组高效传动
以EfficientDynamics高效动能科技开创节能新局的宝马工程团队,在历年的作品中,传递出运动性能与环保节能兼备的设计坚持,这点也让宝马能持续在豪华性能车坛占有一席之地。
若观察BMW原厂近年在传动系统方面的演化,可以发现在新推出车款的传动搭配上,宝马已广泛地运用涡轮增压技术与更高档位的8速变速箱,来达到高效动能的目标,这样的趋势,在此次海外试车接触的全新535i与530d身上,也能被清楚看到。
535i搭载宝马首个导入TwinPower Turbo科技的3.0升直列6缸汽油发动机,发动机结构模型细节可以看出采单涡轮双涡流技术,单一涡流负责其中3缸,取代原有35i直列6缸引擎的Twin Turbo双涡轮增压设计。同时,Florian Klaiber也向我们解释TwinPower Turbo的名词用法,为了让消费者简单明了BMW节能科技的进化,BMW TwinPower Turbo将代表BWM采用新一代涡轮增压技术的汽柴油发动机,以作为高效涡轮增压技术的象征,因而广泛涵盖双涡轮、双涡轮双涡流与单涡轮双涡流等设计,都将统一命名为BMW TwinPower Turbo。
先提BMW TwinPower Turbo涡轮增压技术,原厂希望藉由更精进的涡轮增压技术,让降低排气量与节能表现更佳的新世代汽柴、油发动机,依然保有传统大排气量自然进汽引擎,那股令人称道的线性饱满动力输出与运作细腻度。此次试驾新款535i所搭载动力心脏,正是BMW首颗导入TwinPower Turbo科技的3.0升直列6缸汽油发动机,原厂导入单涡轮双涡流技术,取代现行335i搭载的3.0升双涡轮增压直列6缸发动机。
530d搭载的3.0升直列6缸柴油发动机,是新5系列目前柴油动力旗舰,下面还有动力调降的525d,以及2.0升直列4缸的520d入门动力。不管是柴油还是汽油动力,新一代5系列均将新开发的8速变速箱列为传动标配,这颗变速箱先前已出现在760i/Li与5系列Gran Turisom上面,具体象征BMW新世代变速箱的逐步普及。
就上面数据就能看出新发动机的精进幅度,535i的306匹与40.8公斤米最大动力输出,接近现行335i拥有的306匹与40.7公斤米,但是扭力峰值由1300转压低至1200转即能涌现,搭载8速自排变速箱后,在EU综合油耗测试下缴出11.9km/l的节能表现,成为令人瞩目的传动精进。藉由535i试驾的安排,也让3.0升TwinPower Turbo直列6缸发动机能首度亲身体验。
藉由535i试驾的安排,让3.0升TwinPower Turbo直列6缸发动机首度有机会被亲身体验,全面的操驾与乘坐体验,也成为此次5系列海外试驾的重点。
实际上路后,TwinPower Turbo果然没让人失望,不论是里斯本市区还是高速路段,真切感受到TwinPower Turbo 535i动力反应与运转细腻度,都有令人赞赏的演出,轻油门扭力涌现轻快,重油门输出奔放却也拿捏得宜,很适合性能房车的理想调性,灵敏却不失稳重。
若回想2008年在德国慕尼黑体验小改款335i的印象,535i用来取代335i的TwinPower Turbo 3.0单涡轮双涡流发动机,感觉是刻意营造自然进气风格的强悍涡轮增压发动机,新款单颗双涡流比起原本335i的双颗涡轮发动机,增压表现相形不猛爆也更显为温柔。同时,在高速路段稳定油门巡航时,当时速落在140km/h之间时,发动机转速仅有2100rpm,在日常使用的通勤车速,更是长时间落在2000转内,搭配8速变速箱的节能反应展露无疑。
BMW 535i命名上次出现在E39世代,E60世代并没有535i的动力版本,跳跃一个世代后,E39 535i搭载最大动力245匹的3.5升V8发动机(发动机代号M62B35),来到最新的F10 535i世代,排汽量与缸数同步降低至3.0直列6缸,最大动力却跃升至306匹,一来一往间,可以看出动力科技进步幅度之大。就实际的体验来相较,E39 535i自然进气V8发动机拥有的线性饱满动力,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但在低转速域扭力输出的灵敏度上,F10 535i则是明显胜出,当然,5速自排进步到8速自排后,档位更灵活运用的助益也不能被忽略掉。
TwinPower Turbo代表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克服油耗的关卡,以及改善涡轮迟滞与瞬间扭力输出的细腻度后,已经成为高效节能至上的时代,衔接传统大排气量自然引擎的可行途径。
不仅低转速有好表现,中高转速域的反应也不输传统大排气量的自然进气发动机,峰值扭力一路由1200转延伸至5千转方衰退,加上7000转的发动机高转速红线区,更让这颗单涡轮双涡流的3.0升直列6缸TwinPower Turbo增压发动机,在中高转速域的尾速仍感劲道。整体具水准的反应,让我觉得TwinPower Turbo可以这样被看待,当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克服油耗的关卡,以及改善涡轮迟滞与瞬间扭力输出的增压细腻度后,已经成为高效节能至上的时代,衔接传统大排气量自然引擎的可行途径。
新款5系列的车侧线条优美,动态时欣赏特别有感觉,尤其是车侧下方明显的折线,连结前轮拱后,便一路上扬后拉,在车尾保杆收尾时更往上翘,形成独特的视觉动感。
尽管不是此次试驾的重点车型,530d搭载的3.0升直列6缸柴油动力,同样装置全车系标配的8速变速箱,整体反应也是相当优异。尤其是这颗柴油引擎55.1公斤米的强悍扭力,虽然峰值转速域仅落在1750到3000转之间,但是拥有高达8个档位的优势,加上细腻的换档节奏,将柴油扭力峰值的延续性发挥地相当顺畅,不论是市区密集停走的行驶,还是面对爬坡路段,引擎落在中低转速即可轻松应对,传动搭配在日常行驶时,可说是十足惬意。
延续高超驾乐趣,乘坐舒适度更精进
除新传动系统的动力反应外,BMW原厂此次安排葡萄牙里斯本市区、郊区山路与高速公路等道路环境,甚至安排驾驶5系列亲上里斯本西方25公里处的Estoril赛道(Autódromo do Estoril) ,在赛道上彻底体验5系列底盘的动态反应。
高速行驶于里斯本海岸连续湾道时,密集的横向重心移动,更能感受车长与轴距放大的新5系列,巧妙地在缩减前悬与加宽后轮距后,营造出精准的转向反应,达到身型放大敏捷不减的效果。
采用铝合金前双A臂后V型多连杆悬挂,以及BMW标准50:50车身配重的搭配,现行5系列令人肯定的操驾乐趣,不仅在新款5系列成功延续,整体操控乐趣与乘坐舒适性,表现更在现行款之上。高速行驶于里斯本海岸连续湾道时,密集的横向重心移动,更能感受车长与轴距分别放大到4899mm与2968mm的新5系列,巧妙地在缩减前悬与加宽后轮距后,营造出精准的转向反应,达到身型放大敏捷不减的效果。
尤其是新款Servotronic电子伺服式动力方向,在低速与高速不同条件时,方向盘辅助力道的收放拿捏,比起现行5系列更好,在高速连续过弯时,提供明显降低的辅助力道,以及清楚的路感回馈,当然也更鼓舞驾驶加快车速接续挑战。整体而言,新款5系列底盘过弯沉稳,转向手感精准确实不含糊。
提升原有5系列采用DSC动态稳定系统搭配DTC动态牵引力控制的设定,追随7系列搭配的Dynamic Driving Control动态驾驭控制系统也出现在5系列上,这套系统只要透过排档杆旁的Sport/Comfort上下按键就能轻松控制,搭配图式可以清楚切换Comfort(舒适)、Normal(一般)、Sport(运动)以及Sport+(进阶运动)等模式,实际反应也一如原厂所提及的避震阻尼、油门感应、变速箱换档节奏、转向辅助与待命引擎转速等,都会随模式而明确变化。
后轮轴加宽45mm达到1627mm的新款5系列,动态驾驭控制系统以舒适或一般模式行驶于弯道时,会觉得车尾在稳定系统抑制下,并不容易出现外滑的活泼现象,整体反应是沉稳中性的过弯节奏,感觉这一代5系列利用更丰富的操驾模式,来满足更广泛的操驾需求。
一般道路段体验告一段落后,第二天原厂安排的行程,是驱车前往Estoril赛道进行赛道体验。全长4.36公里与13个大小弯角的Estoril赛道,正是验证体盘动态的好场地,利用几趟Estoril赛道宝贵的操驾机会,刻意将535i选择一般驾驶较常使用到的Comfort与Sport两模式进行测试,除了直线尽情加速逼近200km/h大关外,入弯前踏踩煞车后,5系列精确的煞车与底盘制动平衡性,更是在水准以上。
虽然弯道中刻意让后轮略为滑胎时,能享受到后驱车逐步转向过度的过弯乐趣。但是,此行在赛道短暂体验中,最大的收获反而是底盘结构的过弯转向的精准与稳定性,不论将5系列的Dynamic Driving Control动态驾驭控制系统,设定在Comfort还是Sport两个差异明显的悬挂条件,在正常操驾与入弯减速动作下,5系列维持底盘可靠的稳定性与良好极限值,由Sport切换为Comfort模式下,除了车身侧倾幅度加大外,循迹路线依然跟Sport模式时相近,全程下来并5系列给予驾驶充分的操控自信。
在正常操驾与入弯减速动作下,5系列维持底盘可靠的稳定性与良好极限值,前几趟采用Sport模式设定时,车身在高速过弯时悬挂侧倾的幅度明显较小,整体反应较为灵敏。
开车行驶于西班牙与葡萄牙等西南欧国家时,对于车辆底盘路感也会有不同层面的观察,特别是当地以方块石材铺设的传统路面,对于底盘悬挂机构的抑震与静肃处理,更是实路乘驾时的特殊考验。
在行经铺石路段时,可以察觉在悬挂设定在舒适与一般模式时,5系列悬挂避震对于连续震动的抑震处理相当衬职,虽然能察觉四轮行经石块的起伏节奏,但也确实消弭轮胎密集弹跳行程的避震机构,仍让车身保持应有的水平前进,整体并不会感到巅簸不适。不过,若切换Sport以上模式时,也可以感受到随着避震阻尼的强化,路面回馈的节奏加快,震动反应也更直接,悬挂模式切换差异反应精确,也是新款5系列在葡萄牙试驾的收获之一。
5系列悬挂避震对于连续震动的抑震处理相当衬职,虽然能察觉四轮行经石块的起伏节奏,但是避震圈簧与避震筒也确实能消弭轮胎密集的弹跳行程,仍让车身保持应有的水平前进,整体并不会感到巅簸不适。
新款5系列在一般道路行驶品质与舒适性,比起旧款更为进步,除了良好的引擎与座舱静肃性外,搭配支援四模式的Dynamic Driving Control动态驾驭控制系统,调性差异明显的设定对于不同操控与路面对应,也发挥的决定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