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力帆520车型于2006年1月上市,是力帆汽车进入家用车领域后的首款产品,身上的重任不言而喻,市场表现虽然不算抢眼,但是基本能达到了力帆汽车的市场预期,四年的时间已经到了产品换代的周期,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在北京车展上力帆带来了改款的520领航车型,就在近日我们也受邀参加了力帆520领航的试驾活动,同时也带你来感受一下新款520车型为市场进行的改变是否成功?
外形融合了更多时下流行的元素
与老款的力帆520车型相比外观是此次改进最大的地方,车头采用双U型一体式设计,这样的笑脸可以说是时下的主流风格,在很多大厂的车型中也屡见不鲜。为了迎合全新风格的前脸,进气格栅也由网状的变为百叶窗式。
前机箱盖与前进气格栅采用一体式设计,只是做工方面不够精细,前机箱盖和车身结合处缝隙过大,虽然只是试装车,但是在细节处也应当多加注意,希望在日后的量产车上工艺能有所提高。雾灯仍然没有作为标准配置,在使用和美观方面都大打折扣。
前保险杠也进行了调整,除了雾灯样式的改变外,比老款略显扁平的前杠对行人保护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不知道力帆520领航车型的设计初衷是否是这样考虑的。
1. 前脸融合了更多时下流行元素
由于是改款车型,力帆520领航在尺寸上没有改变。更多的还是细节处的调整。在车辆尾部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尾灯,新式尾灯的转向灯部分采用倒置U型透明样式,熟悉的造型让我们自然的会联想到一些别的车型。当然,轮毂样式的改变和增加了反光镜LED转向灯,也同样是此次改款中较为重要的细节。
虽然轮毂样式进行了改变但是在尺寸方面却没有发生变化,新轮毂的样式要比老款好看很多,只是185/60 R14的佳通轮胎表现一般。刹车保持了前盘后毂式的组合。
2. 外观细节变化及亮点
内饰改变很少,仿碳纤维材质是亮点
纯黑内饰,仿碳纤维装饰条,坐进车内一下换了一种感觉,整体营造出了运动轿车的氛围,但是座椅的颜色和几乎没有支撑的乘坐感觉顿时又会觉得很扫兴,不过仔细想想该车的定位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了。
在仔细的看过力帆520领航的内饰后发现,与老款车型相比变动的也仅仅是仿碳纤维装饰条。虽然改变不多,但是还算得上成功。
内饰大量的使用塑料材质,但是流露出的细节部分并不会感到很粗糙,没有华丽的功能,简单的功能键确一目了然,操作不复杂很容易上手。CD机头集成了AUX接口非常实用,4喇叭呈现出的音质对于不追求高音质的朋友来说已经够用。
3. 纯黑内饰 仿碳纤维材质是亮点
几处储物格设计的也恰到好处也很人性化,没有浪费有限的车内空间,门板上的储物空间更是十分宽裕。
另外,力帆520领航全系车型增加了自动落锁功能,在车速大于20公里/小时的状态下可实现,对于治安较乱的二三级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不过在体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小的设计缺陷,两个雨刷器的位置都相对靠上,在驾驶席位置上会略微阻挡视线,相信在高速行驶中也会产生不小的阻力。
内部空间并不突出,属于正常水平
力帆520领航车型拥有2540mm的轴距,一位身高一米八的乘客坐在后排也只能说是将将够用,头部与车顶只有一拳的距离,腿部已经基本紧贴前排座椅。在宽度方面,后排同时乘坐三名成年人时会感觉拥挤,在试驾过程中我们有过短暂的体验,应付20分钟左右的短途还是能够坚持的,长途乘坐还是建议只乘坐两人。力帆520领航的后排车门开口较大,方便乘客上下,只是车门限位感觉模糊,进出车辆时都需要人工来进行固定。
相比略显紧凑的内部空间,力帆520领航的后备箱空间还是比较理想的,容积达到630升,在该级别车中也处于较高水平。另外,后排座椅放倒后还能提供更大的储物空间,只是座椅的做工还不够精细,我们在操作时并不能完全将其放倒,只能通过重物的压制才能达到水平状态。
后排座椅放到后与后备箱直接相通,提供了更大的储物空间,偶尔搬运货物时也是十分便利的。操作起来十分简便,用手拉动座椅靠背中间处的机关,再将靠背向前一推即可。
4. 内部空间一般,后备箱空间较理想
公路试驾感受
上车后的第一感觉是,力帆520领航车型的离合器行程很短,可以说是我开过的最短的车,几乎略抬一点就可以起步,但是离合器很沉,女士长驾驶可能要多费些力气。而刹车相对较软,刚上手也会感觉到有些不适应。
本次试驾的1.3L车型搭载了力帆自产的LF479Q3发动机,其最大功率65kW/6000rpm,最大扭矩110Nm/3500~5000rpm,在试驾过程中我们感觉到1.3L排量车型在高转速状态下会表现出动力不足的感觉,这样的情形在开启空调后变得更为明显。
此次试驾过程中我们驾驶的是一款5挡手动变速箱车型,市面上还有CVT车型可供选择。在试驾过程中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发动机与变速箱没有进行良好的匹配,甚至在每一辆试驾上都能给我们不同的驾驶感觉。而单看变速箱本身,其齿比的设定也存在一些问题,较疏的齿比在4挡和5挡上尤为明显,从2500转开始转速的提升变得更加缓慢,动力不足现象也在此时表现出来,不过力帆520领航车型的调教更倾向节油性,所以如此调教进行调教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在试驾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噪音方面,厂家宣称的18项重要改进内,对于车内噪音也下了不少的功夫,但是在实际公路驾驶时反馈给我们的恰恰是噪音相对较大,这其中胎噪和风燥最为明显,对于成本的考虑,轮胎采用了相对较便宜的佳通轮胎,而风燥主要由于工艺的问题,在一些接缝处随着车速的提高明显感觉到会有类似漏风的情况发生,与胎噪和风燥相比发动机的噪音不是很大,也许是对发动机的静音效果信心满满就连隔音棉这样的配置也都是可以取消的。
力帆520领航的底盘稳定性较好,借鉴了PSA的底盘技术加上几年的磨练让其变的相对成熟,在高速突然并线或者行驶颠簸路面上都不会感觉整车松散,而后轮带有随动转向功能,也可以提高快速过弯时的稳定性。
虽然我们对车辆的驾驶感觉并不满意,但也并不能说明这是一款失败的车型,因为厂家主推的是其燃油经济性,所以整个车的驾驭感受打了折扣也是在情理之中,短暂的试驾活动并没有安排油耗的测试,但是在满箱油的状态下行驶了大约150公里,回到驻地时油表的位置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单从这一点看油耗应该会让人满意。
总结:可以说力帆520领航车型是在老款520车型上进行了整体的升级,但是从配置和功能上基本没有变化,更多的是对于外观和内饰细节的调整,改款的520领航车型依旧主打国内的二三线城市,考虑到目前的消费群体,初于成本的控制,我们也不能说这次改变是不成功的,但是面对自主品牌扎堆走低价位高配置这一条路的时候,力帆汽车确打出了"节油降耗"的新口号,不管结果怎么样,能够将节能路线坚持走下去都应该值得鼓励。
5. 公路驾驶感受及总结
当下,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仿佛大家都觉得,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最畅销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