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频道 > 爱卡旅行社 > 正文
爱卡汽车探秘台湾地区中华汽车生产线
 

  [XCAR 游记 原创]

  前不久,爱卡汽车访问了位于台北市郊的台湾中华汽车总部,相信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不少读者对于这个“中华汽车”知之甚少,因此多少有必要在此再做番介绍。

台湾游记之参观中华汽车工厂

  台湾地区的中华汽车与华晨的中华汽车没有任何关联,它属于台湾本地的一家企业,归属裕隆集团旗下,上世纪60年代末建立,创办之初就开始与三菱品牌展开技术合作。从最早的得利卡小货车到今天的新款OUTLANDER,台湾中华已经生产了30余年各色车型。它在台北市郊设有两处工厂,一处是总部所在地杨梅工厂,另一处则是以组装大货车和发动机为主的新竹厂。

台湾游记回顾

近期内容回顾

  在之前的台湾游记中我就提到,台湾汽车市场是一个日系品牌占据主导的市场,其中排在前六的品牌中,除了福特外,丰田、三菱、日产、本田台湾(本田独资)、马自达均是日系品牌,而其很多车型也是在马自达的基础上贴牌的产品。说到中华汽车,想必熟悉东南、熟悉菱帅、戈蓝等车型的读者应该都略有耳闻,它不但是东南汽车最重要的合资方之一,而且在东南汽车进军市场初期,很多车型都是直接从中华汽车拿来的所谓“台湾版本”。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相比大陆地区动辄百万平方米的大型生产厂,年产四五万台的台湾中华汽车规模确实有限。我们之前提到的杨梅、新竹两个工厂,加上幼狮这部分的培训区域,总共占地面积也还不到30万平方米。

taiwan

台湾游记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杨梅生产厂,杨梅厂主要负责冲压、涂装,以及轿车、RV(休旅车)和商用车的组装。轿车主要以我们熟悉的“戈蓝”和台湾版“翼神”为主,大概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至于在其本土比较盛行的RV车型,则主要以生产三菱COLT PLUS为主。当然还有SUV,也是我们熟悉的车型——“新欧蓝德”(在当地就叫“OUTLANDER”)。余下的就是得利卡这样经久不衰的小货车了。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版的翼神(当地就称之为LANCER)相比在大陆东南汽车生产的产品,与三菱原来的设计有着明显的差别。而从外观上我们也可以轻易地发现其在前脸和尾部的地域化特征。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相比国内的“蓝瑟翼神”,台湾版的车型在造型上更加中庸,没有了极富攻击性的鲨鱼嘴,至少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编辑部的同事有些诧异。相比之下,“戈蓝”和“新欧蓝德”与我们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差异倒是不大,基本维持原貌。而在其生产线上共线生产着至少4款车型。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在工厂内,我们看到了很多人性化、并富有工人智慧的小创意。比如工厂自主设计的自动化小型运输车辆。类似的工具化运输载体我们在国内的一些工厂也有见到,但作为自主设计的一个小工具,它跟随相对应的组装车辆前进,保证这么多工人在一条生产线上组装4种车型时不会出错。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还有就是由很多用进口零件的包装废木料搭成的凉亭、休息室等景观,环保而且独具匠心。相信这些景色在其它生产厂一般是很难见到的。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在数公里外的新竹厂也是一样,新竹厂主要负责压铸、变速箱等零部件加工、发动机和大中型货车的组装等等。厂房里同样有很多废物利用的典范,通过一个小乒乓球、一个小纸风车来快速检查机器是否正常运转,不但成本极低而且效果明显。据其负责人介绍,由于其追求“零故障”成效显著,中华汽车在2007年获得了由日本设备维护协会(JIPM)颁发的“全员生产管理(Total Productive Management,简称TPM )特别奖”,而他们是全世界第13家获得该项认定的企业。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对于中华汽车这样一个年产几万台规模的生产厂来说,提升效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这家工厂中走上一圈绝对不会像在国内一些超大规模工厂内“散步”那样精疲力尽,当然更不需要在穿梭厂房间时乘坐大巴或观光车辆。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的继续增长,相信本来有些错过高增长期的中华汽车必然会加大在东南汽车的投入力度,力争赶上后面的这一趟班车。

taiwan

台湾游记之参观中华汽车工厂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台湾游记

173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