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是美国品牌还是日本品牌?
雷克萨斯虽源自日本,但精确来说,雷克萨斯其实是一个源自日本制造厂的美国品牌。也的确,将雷克萨斯现有产品一字排开来看,"大排量"、"着重直路舒适性"、"偏软调的操控特性"等等产品性格,都说明了雷克萨斯的车系编成,无一不是迎合美国市场消费者的口味而设定。甚至即使是旗下的Hybrid油电混合车,也非全然以节能为唯一考虑,反倒是采取一种"大动力输出但不增加环境负担"的市场策略,来做为品牌的绿色光环。
CT 200h不是典型的雷克萨斯
不过,这次试车组远赴法国巴黎试驾的CT 200h,却是雷克萨斯品牌成立20年以来,首次推出的掀背车型。并且排气量仅1.8升,也是雷克萨斯有史以来最小排量的车款;操驾性能方面,也朝向欧洲车系风格靠拢。
以上种种,CT 200h巅覆了多项雷克萨斯品牌的既有形象,说明了CT 200h和老大哥们真的很不一样。对于具有浓厚美国色彩的品牌而言,CT 200h算是一款非常另类的新作品。
外观:LF-Ch概念成型
感觉有点似曾相识?没错,因为雷克萨斯 CT 200h的外型,其实正是来自于200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所推出的概念车:LF-Ch。
由雷克萨斯位于加州的Calty设计研发中心一手操刀的LF-Ch,车头造型明显承袭了品牌首款超级跑车LFA及高性能车IS-F的基因,透过简单的线条,便可以让人将视线不由自主的向中间靠拢,并沿着发动机盖边缘、头灯组和前保险杠往中间收合,给予更为集中的锐利风格,且搭配造型独特的大型镀铬水箱护罩边框,营造出宛如响尾蛇般的霸气造型。
不过,LF-Ch毕竟是款用来"试水温"的概念车,所以实际量产后的CT 200h,仅管线条动感依旧,且保留了帅气的5门掀背车型配置,但造型上却明显保守了许多,甚至车头正面望过去,已经修饰得与现款IS相当接近,属下一代雷克萨斯车型的L-finese设计。车头中央,镶着一颗蓝底的雷克萨斯标识,代表了它所搭载的Hybrid混合动力系统。钣件部分则以较多的折线呈现肌肉感起伏,并于头灯下缘增加了LED日间行车灯,可在白天提供更抢眼的安全警示效果。
化身成为量产车的CT 200h后,造型上似乎不如概念车那么让人惊艳。至于尺码缩小的水箱护罩与下格栅内部,CT 200h也换掉了概念车上性能味较浓的蜂巢格网,改以一般横幅栅栏处理,增添较多的豪华质感,左右雾灯则是安置于下格栅左右两侧的凹槽中,并以黑色塑料包围,点缀视觉重点。
车侧方面,CT 200h倒是相当忠实地传承了LF-Ch的模样,宛如一名已经在起跑线作好冲刺准备的百米短跑选手一样,拥有前低后高、蓄势待发的轮廓,而且A柱与C柱已连成一气,划出一道圆滑的美妙曲线。
4320mm全长,比竞争对手:奥迪A3(4286mm)及宝马1系列(4259mm)都来得稍长,但线条上却依然拥有传统欧系5门掀背车的利落,饱满的腰线由头灯边缘直接托曳至尾灯的上方,后窗则因宽大的C柱而压缩了开口,却也得以与后挡风玻璃连接,能增加后方视野。尾门上方还加装了一片附第三刹车灯的扰流尾翼,搭配轮拱内具有视觉放大效果的10幅17寸铝圈后,颇有几分钢炮的调性。
车尾设计上,虽然看起来同样不像LF-Ch概念车的造型那么不可一世,但CT 200h其实也呼应了车头的设计,同样采用了可让视觉停留于正中央的设计,波浪状的尾灯组,以熏黑色的透明灯壳为配置,内部置入科技感十足的LED灯条,两组尾灯中央并有一道明显的隆起,如同桥梁般连结尾灯内侧两端,让车尾看起来更加浑厚。
至于CT 200h的车尾下方,则是较LF-Ch概念车多了一组来自F1赛车底盘、可导引底盘气流的分流器,且保险杠下方的设计相当特别,排气管隐藏于保险杠内,两片细长的开口中央并有一段连接,让人不自觉地便会朝向车尾的中心线看过去,相当有趣。
内饰:未来设计概念
打开年轻化设计的CT 200h车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称为"未来内饰设计概念"的内饰铺陈。
尽管是目前雷克萨斯旗下编成中,定位最入门、锁定消费对象为欧洲年轻消费者的CT 200h,但即使只是一辆欧洲定价约2.9万欧元的品牌入门车,原厂在用料上依旧没有马虎。触手可及的地方,都采用了质感相当不错的皮革与金属饰板,且原厂人员在试车前所举办的新车说明会上还表示,由于欧洲地区的消费者,较偏好内装配色与用料"个性化"的量身订做服务,所以CT 200h将提供非常多样的用料选择与深浅不一的配色,让准车主可自行搭配。
CT 200h的中控台设计,则是融合了LF-Ch与丰田普锐斯的设计,以驾驶人为中心,让所有操作旋钮及控制系统都包围着驾驶座而安排,完整区分成驾驶人及乘客座两个区块。中控台中央上方并拥有一只多功能8寸LCD显示屏幕,其下则为排列整齐的空调、娱乐音响系统,左侧并置放了操作Hybrid混合动力系统的E-CVT电子无级变速系统的换挡杆。
中控台的再下方,则是 雷克萨斯的Remote Touch信息操控装置,以类似鼠标式操作接口,藉由游戏杆操控上方8寸LCD屏幕里的光标,让用户可按下侧面的Enter键选取,当光标位于选项上时,操作者可感受游戏杆有轻微震动,按下Enter键确认后则是会有声响提示,Remote Touch装置右侧的Enter按键,则是让副驾驶座乘客也能操作。
舍触控采游标:Remote Touch车用信息控制接口
Remote Touch操作接口,首次现身在2008年底推出的新一代RX。CT 200h再度搭载Remote Touch,似乎这将会是未来雷克萨斯车用信息系统的统一接口。
Remote Touch虽名为"Touch",但和"Touch"实无太大关连,且舍弃了雷克萨斯多年前早已拥有Touch触控操作,而改采类似个人计算机光标与鼠标控制的接口。
或许,对熟悉计算机操作的现代人来说,Remote Touch使用上没有太大的学习障碍,但实际使用上,Remote Touch系统并非那么就手。另一方面,自从iPhone推出直觉的触控操作接口后,引领信息产品逐渐朝向手指触控的趋势,雷克萨斯在车用信息控制接口的更新,似乎显得与信息潮流背道而驰。
iPod/iPhone联机,个人数字音乐与CT 200h的接轨
此外,随着iPhone/iPod等数字多媒体个人随身音源系统的风行,CT 200h的中控台内,原厂当然也贴心的准备了Aux-in与USB插槽,可供车主"即插即听"。
当试车人员把刚到手不久的iPhone 4以传输线插进USB插槽,iPhone屏幕上果然出现"配件已连接"字样,显示iPhone与CT 200h音响系统成功连接,iPhone在此刻也可透过USB接口所提供的电力充电,这对饱受电池续航力所苦的iPhone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然而,此时却发生了一见让笔者哭笑不得的状况。因为它虽然给了我iPhone充电的惊喜,但当笔者打算播放储存于个人iPhone 4内的174张专辑后,却惊觉CT 200h音响系统并没有办法依歌手或专辑来播放歌曲。
iPhone接上CT 200h车上的USB接口后,音乐播放的操作控制权已交由车上音响系统,iPhone上已无法再操作选曲,此刻你只能透过车用音响的"上一首""下一首"按键,来选择所要拨放的歌曲。当iPhone内有2000多首歌曲时,这样的操作方式完全不具有实用性。而歌曲选取的顺序,可能前一首是平井坚的"古老的大钟",下一首却是伍佰"你是我的花朵",播放逻辑实在让人摸不着头绪。
CT 200h音响系统对iPod/iPhone的半调子支持,相信对于全球雷克萨斯密度最高的Apple大本营美国加州当地消费者来说,想必也是难以忍受的设计。而我们只能寄望CT 200h正式上市时,可以将这个问题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色彩决定空间氛围
玩过音响接口后,再来看一般的驾驶信息接口。CT 200h的仪表盘也和LF-Ch概念车一样,在ECO经济、Normal一般驾驶模式时,以前卫感十足的蓝色冷光显示,但当动力管理模式切换至Sport跑车模式时,则会马上转变成红色的背光,同时,车内的中央扶手照明灯也会转变成红色,以色彩的改变来营造战斗气息。
至于空间表现方面,由于车长4320mm为同级掀背车之最,且轴距已达2600mm,所以在5门掀背车上较令人疑虑的后座空间部分,CT 200h倒是应付地相当轻松,坐进3名成年人也不是问题,且头部与膝部都还有一些空间,没有因为低扁的线条就因此而舍弃了空间。而且CT 200h还配备了实用的可倾倒式后排座椅,能在消费者有载物需求时,能够迅速将行李厢空间由345升扩充至700升,而这也正是掀背车或旅行车型之所以那么受欧洲消费者青睐的主因。
彻底变革,瞄准欧洲掀背车市场
与"数大就是美"的美国市场不同,在弯多路窄的欧洲,车身更小才是市场区块最大所在,所以奔驰、奥迪、宝马等欧洲豪华品牌,无一不在此当中屯下重兵,且有逐渐扩大此市场区块的共识。
而一向以美国消费者口味为导向开发新车型的雷克萨斯,既然这次想以搭载Hybrid混合油电动力系统的CT 200h,挑战欧洲竞争最激烈的掀背车市场,除了改采符合欧洲消费者需求的全新思维来设计新车外,且不仅仅只是如IS车系进军欧洲时,换上欧洲消费者偏好的柴油发动机而已。
这次,雷克萨斯彻底的从车身型式、内饰设计风格,以及动力表现、操控设定与节能水平等方面,都做出了接近欧洲主流路线的改变。至于对车辆性能及操控要求都非常严格的欧洲消费者会不会买单?下一篇试车报告:CT 200h法国试驾,动力操控篇中,试车组将有更深入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