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亦歌亦图 亦文亦武 试驾广汽本田歌诗图
 

  不想当厨师的裁缝不是好司机,不惦记着跨界的轿车不是好旅行车……一句玩笑话,但用来描述这样一款全新的跨界车型,实在贴切。很长时间以来,诸多雅阁用户苦于没有更高级别的车型作为升级换购车型,广汽本田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次终于带来了这款全新的旗舰车型。

本田

  纵观汽车的发展历程正是一段跨界发展史,当用于工业生产的蒸汽机和用于交通运输的马车跨界结合,便诞生出汽车的雏形;在以后的200多年中,汽车由于功能需求的推动产生出轿车、客车、货车、越野车、旅行车等种类,而它们又在不断地跨界融合,衍生出轿跑车、MPV、SUV等众多分支,也让人们的生活由单一形态变得丰富多彩。汽车的不断发展源于用户对汽车功能需求的一次次跨界融合,歌诗图恰恰迎合了当今车坛的跨界之风,为寻求与以往不同的全新驾车体验的车主,提供了这样一个将轿跑车、旅行车乃至MPV和SUV车型创新混搭的新车型,从而为中国用户带来全新用车体验,也让人们对本田品牌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本田

  仪表仪容向来被我们礼仪之邦的中国人视为门面,尽管古训教导我们人不可貌相,但造型的优劣往往会成为一款车型在中国市场成败的重要因素。谈到歌诗图的外形,我们很难给出一个鲜明的结论,究竟它的外形设计是否成功,恐怕就连设计师本人都不敢轻易张狂。歌诗图前卫的设计元素和整体忠于雅阁的架构,使它很容易激起一部分消费者的热情,但也很容易遭到另外一些人的质疑。所以关于优劣成败,我们不必纠缠,还是客观地看待本田设计师的手法和成果吧。

本田

本田

 

  首先作为一款跨界车,歌诗图的设计可谓高度契合产品定位,因为它并不是像某些品牌那样通过一些外形个性化套件或装饰部件来修饰原型车,从而达到跨界车的效果;以第八代雅阁的车身整体结构为基础,设计师将车顶、腰线和裙边这三条贯穿车身的主线条重新设计,并着重通过车顶线条的延伸来勾画出一个全新的,可谓标志性的尾部造型,这样的设计成果还是很值得肯定的。舒展的车顶线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车头以一条弧线贯穿至车尾,使整个车身看起来更加流畅,同时迅速下滑的尾部线条也使得歌诗图的视觉重心被吸引到了后部。宽厚的后轮眉和尾门的过渡很有肌肉感,较高的底盘设计配合了宽大的车身和18英寸大轮毂搭配在一起,营造出轿跑车似的动感。

本田 本田

  沉稳大气的前脸采用了大面积的镀铬装饰格栅,这个V形设计延续了本田车型现有的家族式设计,只是尺寸被加大了一号。从正面观察,歌诗图的脸部线条非常复杂,但只要延V形格栅的两条向外扩展的斜线梳理,从被拉长的大灯到发动机盖上的隆起和前轮眉位置的印刻弧线,我们很容易便能梳理出设计师着重敲掉的几条线条,它们都是服务于营造轿跑车氛围的设计目标。由此可见本田对歌诗图轿跑车一面的追求主要放在了外形设计上。这一点在后面关于内饰和底盘的介绍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本田

  歌诗图的尾部设计可谓个性十足,巨大的滑背式尾门与保险杠并不处于同一平面,从而突出了这个弧形尾门的视觉效果。一直延续到牌照区上方的大面积玻璃被尾翼一分为二,从而为整体造型带来了更加活泼的效果。而契合腰线和尾部表面造型的尾灯非常搭调,只可惜没有采用更加冷峻的LED光源。

本田

  在讨论过充满运动气息的轿跑化外形后,我们进入驾驶室便会被非常熟悉的气息笼罩起来,因为整个驾驶室都与雅阁如出一辙,如果不仔细观察,恐怕你很难相信自己坐进了一辆全新旗舰车型里。在经历了外形起伏跌宕的设计感后,我带着寻找如车尾那般特立独行设计的心情,努力寻找着内饰部分的独特之处,但最终这个愿望还是落空了,因为本田采取了与宝马和奥迪颇为相似的手法,让家族内的常规车型拥有了无差别化设计,只是细部雕琢上区别对待罢了。

本田

  与雅阁相比,歌诗图的内饰最大特点便是豪华氛围的营造与前者不同;虽然全黑内饰并非全部采用真皮包裹,但多数塑料材质的视觉效果还是很出色的,而大面积出现的木饰则体现出设计师意欲营造豪华氛围的想法。然而诸如中控台材质偏硬、木纹贴片的色调过暗、少得有些可怜的真皮等问题还是让歌诗图与真正意义上的豪华车存在差距,这不得不说是遗憾。但好消息是广本在配置方面为歌诗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前、后排座椅都有加热功能,蓝色氛围灯的视觉效果以及带有语言功能的导航系统等配置,使歌诗图在舒适性配置方面与雅阁区别开来,向更高级别的阵营靠拢。

本田

  在空间表现上,歌诗图近5米的车长和2.8米的轴距,保证了车内所有乘客都能得到充足的空间和舒适的坐姿。虽然先前我们很担心车顶造型会严重影响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但实际效果看来我们的担心实属多虑,因为以我1.76米身高坐在后排,笔直坐姿也能给头部留出超过三指的空间。而歌诗图最值得炫耀的空间特性并非两排座椅,因为超过700升的后备厢空间甚至超越了上个月我们刚刚试驾过的大众旅行轿车。而且平整、灵活的空间非常易于装载,暗藏在地板下面的储物空间更是锦上添花。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用于放置备胎的位置如今变成了一个可以取出的暗藏储物盒,这个53升容量的塑料盒可以承重10公斤,并完全防水,所以我把它视为垂钓爱好者的福音。此外,绒布地板还可以翻转过来使塑料面朝上,这样雨天装载时便不会被弄脏,这也体现出本田设计师注重人性化的风格。

本田 本田

  尽管广本宣称150毫米的最小离地间隙使歌诗图具备了跨界SUV的特性,但依我看来这只比普通轿车升高的几十毫米实在与SUV车型相去甚远,反而与诸如奥迪Allroad车型和斯巴鲁傲虎等车型一样只是以轻度非铺装路面为主要用途。尽管底盘被升高了一些,悬架的行程也被加长了一点,但实际驾驶中我并没有感觉到底盘操控性受到显著影响,这应该归功于歌诗图整车低重心的框架设计、减震器采用了复位弹簧等技术,以及一系列提高车身刚性的设计和工程手段。在3.5升V6发动机的驱使下,歌诗图的驾驶感觉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除了车身刚性的响应能力很强外,转向能力也保持了本田较高的水平,在车身侧倾的抑制和悬架回弹以及支撑性上,歌诗图并没有受累于超过1.7吨的车身重量,而是保持了较好的运动素质。

本田

  歌诗图采用的动力系统与最高配置的雅阁完全一样,带有VCM汽缸控制系统的3.5升V6发动机可以提供280马力和339牛·米的动力,与此同时VCM系统通过关闭部分汽缸的方式将燃油经济性保持在普通2.4升排量车型的水平上,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我几乎没有感觉到每一次VCM系统对汽缸工作的调整,无论是介入与撤出,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同样来自雅阁的5速自动变速器虽然并没有本质上的升级,但新增的方向盘换档拨片、重新调校的变速器工作逻辑以及弯道档位保持等改进,使之与雅阁区别开来。

本田

  歌诗图是本田的一次大胆尝试,这款以CR-Z为蓝本的跨界车直接以广汽本田国产的形式进入中国,可以看出本田意欲改变国内产品线较为简单的局面。尽管国产车型上并没有出现雅阁的铭牌,但我们清楚地知道歌诗图其实就是雅阁的衍生车型,通过对雅阁车型的重新设计和再次开发,我们得到了这款实用性和设计感兼而有之的跨界车,它也改变了我们以往对本田偏重技术研发而忽视设计品位的印象,赋予了本田更多感性与前卫的情感元素。不过歌诗图作为一款旗舰车型,我们还是要关注它的市场表现。虽然宝马X6和5系GT这些引领新概念的跨界车在中国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作为定位更低,更注重销量的国产车型,歌诗图能否保持雅阁一样的认可度,我们拭目以待。

70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