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爱卡旅行社 原创]
前言:相传当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踏遍欧亚大陆时,每每鸣金出兵或凯旋归来时万众兵将就会齐声合唱一种古老的音乐来鼓舞士气抒发感情,这就是蒙族的“呼麦”而如今虽然早已不是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年代,但这种古老的音乐形式却作为蒙古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而流传了下来...
在当今年代我们对于草原的向往更像是一种追逐自由与大自然的精神寄托,对于蒙古族与游牧部落文化的了解却知之甚少,而本次正直《美国国家地理》举办全球摄影大赛之际,爱卡汽车受到一汽丰田普拉多与《华夏地理》杂志的联合邀请,有机会亲身到内蒙呼伦贝尔体会草原的辽阔景致与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为期4天的精彩草原之旅吧!
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从北京抵达位于内蒙古中北部的边境重镇满洲里,相信大家对其并不会太陌生,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长久以来满洲里都是欧亚地区重要的通商口岸,作为中蒙俄三国交界之地,这里的建筑风格与文化都体现出非常独特的交融色彩,而我们此次的行程也将从满洲里正式开始。
抵达满洲里之后我们并没有太多时间在这里闲逛一番,因为组织方为此次活动安排了足够充分的游览项目,呼伦湖、国门、套娃广场都是不可错过的景点。驱车不到半小时的路程就可以来到这片我国北部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呼伦湖又名“达赉湖”在蒙语中“达赉”被译为“海”这足以证明其广阔的程度,从湖边眺望远方你无法看到尽头的确和海边的感觉颇为相似,只是相比大海而言,呼伦湖多了几分宁静却少几分澎湃。
我们乘坐快艇在湖面周游,大片的鸟类向我们飞来,这些常年栖息在湖面的鸟类显然已经与人类十分相熟,而湖中充足的食物也是它们不会离去的原因之一,我曾经向穿上的当地人求教鸟的种类,得到的回答是大多数是以海鸥为主,而捕鱼为生是它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由于已经是当地的著名景区,呼伦湖附近的商业化氛围已经非常浓郁,游人日渐增多的时候,自然水环境却也在不断遭到破坏,湖面的富氧化现象日趋明显,希望当地人能在不耽误赚钱的同时,与游客共同努力让呼伦湖的美景保持更久。
在短暂游览呼伦湖之后,我们的车队继续向前驶去,在一片开阔的草原公路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风力发电设备,林林总总的矗立于公路两边,而工作人员戏称这里为“风车之镇”从肉眼看你并不会觉得这些扇叶是如此巨大,而一旦走进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不过对于身形魁梧的普拉多来说,在风车面前的气势却丝毫不输,草原、风车与它搭配的相得益彰!
通透的空气与迷人的草原是最好的背景,在这里机会每个人都会得到效果不错的拍摄机会,普拉多自然是照片的主角,在摆出各种POSE与一阵阵快门之后,大家都很满意自己的照片与普拉多的表现,于是我们心满意足的继续赶路,下一站:国门!
返回满洲里城的路上,不经意间的转头让我们又发现了惊艳的美,它展现出了这座城市的另外一面,它就好像是存在于草原与云的夹缝中的城市,大片的羊群在这里生息繁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而牧羊人牵着马凝望远方,我想草原人的胸怀非常广阔,也许他根本不会憧憬更大更现代化的都市,因为家乡原本就已经是一个奇迹!
老实讲国门景区里满洲里市区实在是非常近,只有3公里左右的路程,驱车只需10分钟左右,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国门已经是第五代的设计了,相比过往的国门,新国门更加威严庄重,外形也更美观,并且中间的走廊可以开放给游人登高望远,在这里可以将俄罗斯贝加尔斯克的异域风情尽收眼底。
从国门上下来如果觉得口渴或者在炎热的夏天,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款海拉尔大雪糕,5块钱一大块,味道还特别纯正!经过调查得之是因为使用了“大白兔二代香精”的原因,别认为我在开玩笑!因为在之后的日子我们还买过另外一种包装及其相似的雪糕,不过很遗憾口味却相差甚远,不禁感慨“山寨无处不在”。
从国门返回满洲里的套娃广场已经接近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这里的景色烘托出了别致的色彩,远处的俄罗斯油画艺术博物馆带着强烈的俄式风格,而夕阳下悠闲的人们与这样的城市相互映衬,如此惬意的生活让长日在大城市奔波的我们好不羡慕,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在这里停留好好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情趣。
落日将整个城市都染成了金色,而我们也终于结束了在满洲里紧凑的游览,这个城市独特的交融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天我们将踏上真正的草原之旅,穿越呼伦贝尔抵达中俄边境界河,并且将探访游牧人家与俄罗斯族村落临江。
经过一夜的休整之后,我们的车队将再次集结前往草原的更深处,今天的路程主要以草原公路与土路为主,而我们对于普拉多的了解也会随着行程的渐进而越来越深刻,全新一代的普拉多LC150上市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凭借多年来积累的良好口碑,其市场表现非常不错,而相比上代产品更加大气的外观和充足的空间都是非常显著的提升,4.0L V6的充沛动力与均衡调校的底盘让普拉多成为少有的全能型SUV车型。
在开阔的草原路上我们有机会小试一下,新普拉多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转向十分轻盈,操控表现在大体型的SUV车型中可谓出色,而动力储备充足与富有韧性的底盘都会给你无与伦比的自信心,而当你在公路行驶时,可以十分明显的感觉在隔音方面新一代普拉多的提升之明显,即使是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仍然可以获得让人满意的车内噪音表现,另一方面同让让人信服的是普拉多的车身整体刚性与工艺水平,尽管经常疾驰于并不平坦的草原上,普拉多也从未有任何恼人的异响出现!
在路上我们偶遇游牧人家,由于方圆几公里内都不经常有人经过,所以游牧民对于到来的游客非常热情,这也与常年生活在草原不无关系,游牧民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家非常简单,一般来说就是蒙古包和马是必备的因素,而牛羊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图中这位大妈今天52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还很年轻,不过她的小孙女已经会叫奶奶了,聊起家庭来就忍不住开怀起来!
随着车队的前行,两旁的景色也在不断变化,直到额尔古纳河的出现又让我们从新兴奋了起来,迫不及待的将车开上了山坡上,普拉多的爬坡能力非常给劲儿,低速4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蜿蜒湍流的额尔古纳河十分秀美,各种绿色错落有致的交织在一起,景色美的让人窒息。
行驶的过程中真是什么路况都有可能遭遇,对于一般车型来说如果遇到这样一条不算浅的河流阻挡,基本就将宣告大势已去,不过对于普拉多来说则属于小事一桩,超强的通过性能与涉水能力再次尽露无遗,溅起的水花足有五米高,但我们却在车内安然度过险阻。
经过村落时,正巧遇到村民放牛归来,大片的牛群淡定的从我们车队中穿过,草原上的牛群主要以奶牛为主,这或许是因为奶牛的经济价值更高,原生态的环境有助于它们产生更好的奶源。
传言我们的路程中会遇到金黄色的油菜花海但事实却总是有些偏差,因为正值收割季节,所以不巧的是几天还在的大片油菜花已经被收割一空,只留下了这小小的一片,不过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它们任然黄的如此鲜艳,而油菜花旁的养蜂人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般情况下胳膊是径直赤裸在外部的,而面罩的作用则是防止蜜蜂蛰中头部对神经造成伤害,可以说这些人的劳动真的非常辛苦。
车队顺利的在傍晚时分抵达室韦,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俄罗斯风情村落,因为中俄界河而出名,同时这里又被认为是蒙古族文明的发祥之地,因为在隋唐时期,蒙兀室韦部落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而界河的对岸就是俄罗斯的旧粗鲁海图镇,如今的界河上已经成为旅游景点,时常有游轮载着各地的游客欣赏中俄两国边境的风景。
在室韦短暂停留,车队马不停蹄的继续前行,终于顺利的在夜幕降临前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临江村,这是一个充满淳朴气息的俄罗斯族村落,主要是以当地人的生活为主商业开发程度很浅,村民热情且朴实,由于远方客人们的到来,这里的夜晚变得热闹起来,我们受到了上等奶茶和烤全羊的款待。
尽管还存有昨晚喧嚣的痕迹,但小镇的清晨却很快恢复到了原有的寂静,远处飘起的雾气为临江增添几分诗情画意,虽然车队即将作别,但小镇的风情与人们的热情将会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中久久不散。今天我们将继续追逐草原的步伐,沿着额尔古纳河向着海拉尔进发,绿草与湿地还将伴随在我们身边。
临江村的山那边就是幅员辽阔的大兴安岭莽原,而就在山顶上一座全新的旅社正在拔地而起,相信盖好之后住在这里一定可以欣赏到更加独特的风景。而此时的天空也呈现出了奇异的云,大片紧密交织入网状一般。
经过数小时的行进,车队于正午十分抵达了额尔古纳湿地的核心区域,这里被称作为恩和,就在我们用餐的俱乐部外,便可以欣赏最纯粹最秀美的额尔古纳式的风光,草原、白云与溪流交织在一起仿佛油画一般,直叫人宁愿多停留些许时光来赞叹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
俄罗斯族的姑娘们从容貌上看与真正的欧洲人并无二般,但却能讲流利的中文,而这里的建筑也非常具有欧洲乡村的气息,异域风貌的独特魅力让人流连忘返。登上额尔古纳湿地公园的高出平台,就能俯瞰湿地全貌,随着走廊渐渐深入景色也在不断变化,额尔古纳不愧为上天赐予蒙古族的一片圣地。
抵达海拉尔时时间尚早,经过商量之后决定在这里静静的等待夕阳的到来,同时也为一路伴随我们的普拉多留下一些精彩的影像,本页的内容或许不需用文字赘述,一切尽在图中。
第四天的一大早,车队就启程前往位于海拉尔市外不远处的金帐汗部落景区,今天的行程将会变得更加富有文化色彩,我们将参与蒙古族著名的祭祀敖包活动,而观看摔跤表演也是不能错过的。经过大概30公里左右,我们抵达了金帐汗部落主营,初见大营还真的被震撼了一下,其规模非常庞大,而布局则是完全按照当年成吉思汗行军时所布,气势十分恢弘。
进入部落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长老带领进行祭敖包,所谓"敖包"在蒙古语中的含义就是“山头”的意思,高山向来是蒙古族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与祈福,这也是萨满教传统的活动之一。
在部落长老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金敖包前进行祭拜,顺时针围绕敖包行走三圈并且大声高呼“哦嘞——哦嘞哦嘞”这在蒙古语中的意思就好比我们所说的“福到”的意思,为自己以及家人祈福安康。
敖包祭拜完毕之后,精彩的摔跤表演即将拉开帷幕,不过首先主持人盛情邀请我们的队员来和摔跤手比划比划,不过一般来讲摔跤手都不会动真格的,但由于实力过于悬殊比赛很快便结束了,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真正的摔跤手之间的较量吧。
蒙古式摔跤的传统非常悠久,服装也非常华丽,牛皮坎肩和马靴都是必备的装备,其作用在图片中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了,而规则也特别简单,任何一方的身体和地面有接触就会被判负,而真正的比赛中以巧拨千斤总是要比使用蛮力来的更有效果。
午饭之后,我们就要告别金帐汗部落了,而此次短暂而充实的草原采风之旅也已经接近尾声,通过这几日的行程让我们对于内蒙的风光与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草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向往自由与自然的梦,而普拉多则像忠诚的护卫一样助我们完成了梦想照进现实的转变,一路走来让我们对它的各项性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