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每当有一款全新的产品推出时,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个品牌在未来的时间里将要用些什么,去赢得世界对它的肯定。奥迪A1,这个出自奥迪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与A7共线生产的瞪着一副凶狠眼神的小车,最大限度的诠释着奥迪这一品牌在小型车领域的熊熊野心。在A1中国正式上市之前,就让我们一起来“1”探究竟。
非常幸运的是,本次“落入”编辑手中的奥迪A1,为加装了运动套件的A1 S Line车型,不过此S Line与已经在欧洲发售的A1 S Line(也有称为Sport车型)并不尽相同,欧版A1 S Line配备1.4双增压TFSI发动机,同时在一台发动机上使用涡轮增压与机械增压,其输出功率达到约185匹马力,百公里加速达到6.3秒左右。而国内版本的S Line目前只将运动激情蔓延至外观与内饰,动力系统为单纯的涡轮增压1.4TFSI。
不久前我的同事曾经在场地中试驾了A1普通版车型,相关回顾请点击下方链接
相比“BBA”中的双“B”,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奥迪品牌的产品线要“窄”很多。直到1994年采用全新代号的奥迪A6与A8横空出世,使用“A”字头命名的众多轿车产品的不断推出,推开了奥迪高速发展的新篇章。仅仅在过去的几年内,包括Q7/Q5在内的众多新车型的巨大成功,促使奥迪向空白领域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快,A1正是肩负着开拓新市场的重任。
对于一款产品的评价,首先自然要从外观开始。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人对A1的设计风格持正面态度,而从编辑试驾A1 S Line短短三天内,在等红灯时被无数人摇下车窗询问A1具体情况,就可以看出A1外观设计有多么讨人喜欢。虽然S Line车型实际与普通版差异仅在细节,但它看上去的确凶猛了不少。
至于A1的车身尺寸,我想只要明白两点就足够了,第一:它是一款两门五座的小型车(“两门五座”之说来自于车辆铭牌),第二:大小与MINI Cooper相仿,似乎这么说来还能更容易明白它要去切谁的蛋糕。奥迪的外观基因已经深入人心,“大嘴”与飘逸的LED日间行车灯是最易识别的家族特征,当然还有一些全新的元素,比如六边形的镀铬大嘴就是未来一段时期奥迪的全新设计语言。
其实奥迪在近一段时期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对细节的关注与艺术处理,比如引领潮流的大灯设计已成为奥迪最为精彩的设计杰作。具体在A1之上,设计师巧妙将整个车顶的侧面线条,由A柱至C柱的半个车顶曲线漆成了与车身不同的颜色。这与MINI早已发扬光大的双色车身虽然看起来有些接近,但A1的视觉冲击力与想象力明显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相比于造型激进的前脸设计,A1的车尾设计则相对保守、敦实。而S Line套件则让A1短小的“尾巴”不在平庸。虽然普通版也装有小巧的后扰流板,但S Line则明显要大得多,而且设计更为精致,后保险下方配有装饰用蜂窝状格栅,视觉效果不错,而单侧双出排气筒则让A1有了几分性能小钢炮的味道。
说到A1关注细节,还有一处不能不提,就是A1的尾灯组完全设计于后备箱盖之上,若在后备箱开启的情况下行驶,后方来车将无法观测到灯光信号。而奥迪的设计师在后备箱盖内的车体上追加了两个“备用”示宽/刹车灯,这样就算司机粗心大意,也不会发生严重的由灯光导致的交通事故。
就像奥迪长久以来自我宣称的,追求科技与素质俱佳的内饰一样,A1再一次用又酷又“冰冷”的内饰做到了。为何这么说呢?由全黑内饰与哑光金属搭配而成的座舱,想必冬季置身其中会不自觉的感觉比米色内饰要更冷几度并吧。开个玩笑,A1的内饰素质,可以说塑造了此级别的全新标杆,一丝不苟的工艺与上佳的用料无不讨人喜欢。
个人尤其喜欢A1 Sline配备的运动方向盘,偏小的直径加上打孔真皮,实在让人握住就不愿离开。三辐设计的底部,S line徽标在刺激着你的神经,而背后的换挡拨片,实实在在能够为驾驶者带来优异的驾驶乐趣。
中控台的设计简单明了,诸多功能包括MMI、空调控制与一些常用按钮,被很好的简化修型,集合在不大的中空区域,没有了不少奥迪车带给人的,飞机驾驶舱般的复杂操作体验。在这里又不得不夸赞,质感优异的按键与旋钮,堪称工业艺术品级别。
能够使中控台设计简化,同时还拥有强大的功能,这主要归功于奥迪全新一代MMI多媒体/信息控制系统。与以往我们见到的MMI旋钮多布置与换挡杆附近不同,为了节省空间奥迪将MMI系统操作界面简化安装在中控台之上,同时在功能方面没有丝毫削弱,令强大的MMI系统完美融进小巧A1。
伴随着先进的MMI系统,略让人失望的是A1还仍然采用传统钥匙的点火方式,不过这不要紧,运动味十足额7速 S Tronic换挡杆会让你无暇去估计那些细节。
由于笔者在过去的几个月与全新奥迪A8L W12打过不少交道,对配备在奥迪旗舰车型上的丹麦B&O音响印象非常深刻。这一品牌的音箱极为擅长解析高音声场,适合聆听交响乐与轻音乐,但低音的表现只能用聊胜于无来形容,所以当我在A1 S Line车内发现Bose音响就不足为奇了,原因很简单:年轻人都爱低音!
很显然奥迪在出色的灯光设计尝到甜头之后,把成功的经验搬到了车内。夜晚的照明灯变为酷酷的白色冷光灯,让驾驶舱看起来似乎来自未来。而用来营造氛围的白色线条灯与车门下照明的LED灯,人性化考量与设计感兼备,又是体验好感度的加分项。
与前面已经提到的各种酷劲十足的装备相比,极富运动感的桶形座椅恐怕是秒杀性能迷的一大法宝。奥迪A1 S Line配备了卖相极佳的运动座椅,采用真皮+尼龙绒布的搭配,目的就是在容易打滑的部位设置高摩擦力面料,在激烈驾驶时提供充足的摩擦力。复杂的曲线造就了一流的包裹力,光是看上去就让人跃跃欲试。相信与这些令人激动的运动设计比起来,座椅需要手动调节并不算什么,即使靠背角度需要用手去拧那个与20年前的普桑没什么区别的旋钮才能调节。
来看看空间的表现吧,回想在文章开头处笔者对于A1大小的描述,恐怕对空间时不会有过高期望的。但实际情况是,A1的前排能够提供与国内主流A0级轿车相媲美的驾乘空间,比如大众Polo。身高174cm的体验者以标准坐姿坐在驾驶席位置,头部能够获得超过一拳的空间。
不过作为一辆双门小车,进入后排座位的确得花那么点儿力气。首先必须将赛车筒椅般的前排座位向前翻折,然后以不那么美观的姿势进入后排,接着就是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A1的后排对于成年人来说虽然十分局促,不过无论是头部还是腿部,都留有一丝余量,说不能忍受不太合适,将将可以接受比较准确。然而后排座椅中央的杯架与储物槽让A1宣称的“双门五座”似乎无法实现,相信没人愿意坐在杯槽里……
不过幸运的是尽管用A1的后座来招待客人并不是那么合适,我们却可以将它按4/6比例,或整个翻折,腾出的空间与后备箱相连。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大问题,本来小巧的A1,后备箱在放置一个登机箱后就被占去大半。而将座椅放倒后,则形成了巨大的储物空间。相信即使是衣服超多的女孩子,开着A1旅行也能装得下。
小结与预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笔者一样逐渐的喜欢上这款呛红小辣椒,A1 S Line的动力表现如何相比大家更为关心。1.4TFSI发动机能否赋予A1 S Line表里如一的运动气质?7速 S Tronic双离合变速器到底有多快?A1的底盘是否如MINI般扎实?欲知这些答案,敬请关注稍后推出的《爱卡深度试驾奥迪A1 S Line Part.2 性能测试》
同时,爱卡编辑远赴欧洲,前往车迷朝拜的圣地德国纽博格林赛道,倾力献上爱卡特别策划“实力掀背团”之朝圣纽北。精彩内容近期上线,车迷不容错过!
首先来看看A1的发动机,在本文《Part.1静态评测》笔者已经介绍过,国内面试这款奥迪1.4TFSI并不像欧洲A1 S Line一般,装备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双增压1.4T发动机,而是相对保守装备了一台单独的涡轮增压1.4TFSI发动机。最大功率90KW(122Ps),最大扭矩200Nm。可以说以这样的技术参数,推动A1约1045Kg的车重已经绰绰有余。国内1.4TFSI S Line版本的动力系统与普通版基本一致,与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大众系1.4TSI发动机相似,在较低转速下即可爆发最大扭矩,令A1具备了一定的加速爆发力,下面我们先从城市道路驾驶说起。
无论是媒体或是车迷现在都非常乐于将奥迪A1与MINI COOPER进行对比,如果说“同样都非常吸引年轻姑娘”是二者的一个共同特点,那么在驾驶感受上,二者则如泾渭分明版完全不同。了解MINI的人都会对那种直接、硬朗、如大卡丁车般的驾驶感受印象深刻。而A1则完完全全是一部典型的奥迪车,将运动与舒适极力平衡,打造出一种精心营造的驾驶感受。
对于A1 S Line来说,外观已经足够拉风与惹眼,若没有点小实力,在街上处处为人挑衅岂不非常尴尬。还好1.4TFSI发动机在大多数时间下都能够满足A1在城市中的动力需求,这主要得益于充足的低转扭力,赋予了A1轻快积极的加速感,当然7速S Tronic双离合变速器与DSG同样存在起步保护,但这之后提速带来的小股推背感,却让人有些惊喜。若平时以D档行驶,小排量涡轮增压优异的燃油经济会为车主省下不少银子。当档位挂入S档后,变速箱的升档动作立刻被推迟至转速红线附近。
当然除了动力之外,A1的车身由激光焊接,塑造了优异的车身刚性,这也是A1扎实形式质感的一项重要保证。精准的转向以及让人爱不释手的方向盘,让A1在各种变线与过弯中表现的非常灵活,不断的刺激驾驶者。在ESP系统的作用下,弯道中的A1稳定而游刃有余,短小的车尾循迹性极佳。虽然在城市中很少有机会连续高速切弯,但反应灵敏的换挡拨片会让人轻松的完成对档位和转速的控制,让驾驶变得更为简单而富有激情。
在文章开篇说道MINI与A1是多么的不同,实际悬挂系统的巨大风格差异是二者最主要的不同,MINI的底盘“直接而纯粹的硬朗”,而A1的底盘则可以描述为“精心设计的硬朗。”虽然A1的悬挂结构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但通过精心的调校仍然赋予A1优异的驾驶感受。相信有不少人会抱怨日常驾驶MINI“太硬”,而A1 S Line虽然也将悬挂设计的略微偏硬,但平日里开起来非常舒适,悬挂的包容度很高,会帮你过滤掉大部分的路面震动,流露出豪华车一般的行走质感。而在弯道中又能够提供足够支撑力,抑制侧倾;同时在高速行驶时,带来让人放心的稳定驾驶感受。
-----------------------------自动启停装置------------------------------
为了尽可能的做到节约能源绿色驾驶。奥迪为全新A1配备了发动机自动启停装置,在短暂停车时完全关闭发动机,减少行车的尾气排放,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款装置的具体运作。
首先,车辆默认条件下,发动机启停装置自动开启。驾驶者也可以选择使用中控台顶部的按钮关闭这一功能。功能开启条件下,日常行车途中,若遇到等红灯或者堵车的情况,只要踩下刹车踏板减速,待车辆完全静止后,发动机会在大约2秒后立即自动熄火。若下图所示,发动机转速为0,多功能显示屏上自动启停标识亮起。此时不需要变换档位,保持于D档,右脚不能抬离刹车踏板。
若前方可以继续通行,唯一需要做的只是抬起刹车踏板,发动机同样会在很短时间内迅速点火,恢复怠速运行,加油即可继续前行。如下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启停功能刚开始使用会有略微的不习惯,尤其在路上临时停车后,因为噪音等往往没有注意到发动机熄火。此时无意识的将脚离开刹车踏板车辆会立即启动,虽然不会向前窜出,但由于档位在D档之上,会略微让不知情的驾驶员手忙脚乱。另外当发动机自动熄火后,如果将档位从D档切换至N档,发动机也会自动重启。
0—100KM/H加速测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A1 S Line在场地测试中的表现如何。在加速测试环节,由于7速S Tronic双离合变速箱存在起步保护模式,无法进行弹射起步多少影响了加速成绩。全力加速时,早期的扭力全部释放带来了不错的初段加速,而当档位逐渐升高,随着转速的攀升1.4TFSI后期的发力稍有衰减,不过仍然做出了与原厂在欧洲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原厂成绩:7速双离合版本9.2秒/6速手动版本9.1秒)非常接近的成绩:9.28秒,若不是变速器保护,相信进入9秒内不成问题。这一成绩对于一款设计定位与城市行走的小车已经不错,若考虑到变速箱保护浪费的时间与早期扭力爆发的特性,在实际驾驶时会感到加速比成绩数字给人的印象更猛一些。
100-0KM/H制动测试
通常在制动测试中以40米的刹车距离来衡量车辆的刹车性能,显然A1做出的37.42米已经非常优秀。在全力制动下,刹车力强劲均匀,车头的下沉幅度很小,规格为215/45 R17的轮胎抓地力非常强劲,在强大的制动系统与轮胎的协同下,刹车测试表现不俗。
绕桩测试
使用A1 S Line完成绕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没有沉重车尾的负担,加上一副扎实灵敏的悬挂,让A1在桩桶阵中表现灵活自如。即使不断尝试以更快的速度发起挑战,悬挂依然很难被压缩至极限,而车身的轨迹也相对较为容易控制,精准的转向变线动作更为流畅连贯,即使轮胎开始尖叫,车身依然非常听话。
通篇结语:与A1 S Line相处的三天的时间里,笔者怀抱着“1”探究竟的心态去认真对待这个看起来很帅的小个字。无论从各个方面来说,它都非常的讨人喜欢。炫酷的外形,精美的内饰与积极灵活的驾控感受,似乎很难找出理由去不喜欢它。然而现在最让人关心的就是它的价格,从目前消息里看23-30万元会是比较靠谱的区间,直接与竞争对手MINI摊牌。那么在面对可爱复古的MINI与时尚犀利的A1之间,如何做出选择?笔者猜想主观因素最终会起决定性作用。客观的说A1已经做得足够出色,而它身上携带的奥迪对于未来的熊熊野心,也已清晰的显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