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本土玩牧马人就像骑哈雷摩托一样是一种文化】
吉普牧马人是极具历史意义的车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按照不同时期,牧马人可以分为CJ、YJ、TJ三个系列,CJ系列是吉普早期的经典车型,1987年至1996年的牧马人属于YJ系列,它一改经典的圆型大灯为方形,并正式启用了“牧马人”的名字。1997年,YJ的替代车型TJ系列又将圆形前大灯回归,并延续到今天。不过除了外形设计之外,牧马人的底盘变化不大,一直忠于最原始的越野车构造。
现在我们介绍的是牧马人的新系列——于2006年面世的四门版牧马人(JK系列)。过去的牧马人一直只有两门版本,那是源于战时吉普车的传统,优点是紧凑灵活,缺点则是坐人不方便、尾厢不够实用。四门版牧马人的推出,是吉普开拓更大民用市场之举,并于08年一季度登陆中国。
在很多越野车迷心目中,牧马人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与它很“酷”的造型、纯粹的越野性能,以及悠久的历史都有关系。但因为过去牧马人并未正式引进,只有极少数私人进口的“水货车”,价格不菲,所以它也是越野车迷的“梦想车型”。如今,正式进口的牧马人价格和同类档次、功能的SUV相当,叫价40多万,确实比过去更加接近中国的目标群体。
牧马人分为撒哈拉(Sahara)和罗宾汉(Rubicon)两个系列,前者是“标准版”,后者则有更终极的越野设计,被称为“终极越野利器”。我们此回试驾的是标准的“撒哈拉”版本。
下面就跟我们一起去感受牧马人的魅力啦。
外形设计
3.吉普牧马人 - 外形设计


当牧马人远远向你驶来,想必你在百米开外都能认出它是吉普车。经典的圆形独立大灯和竖立的七孔格栅是牧马人最具“吉普特色”的部分,直立的A柱、方正的车厢和孔武有力的外突轮拱,都显示出吉普传统的不羁个性,如同一身武艺却不作任何多于修饰的美国牛仔。


细节方面,牧马人保持了非常“原始”的风格。裸露的铆钉、车门铰链、加油口,都述说着它是“一身泥巴一身土”长大的,对它不用太斯文。不过有些细节也“原始”得过头了——发动机舱盖只用两个塑胶锁扣扣着,打开它只需直接从外面“动手”,尽管如今盗贼偷发动机舱内部件的可能性不大,但总让人不太放心。
车身上大量的黑色塑料部件粗犷之余也非常实用。前保险杠有一个大约30公分的“平台”,几乎可以坐在上面钓鱼,实际上这是为安装绞盘准备的位置,吉普原厂提供了绞盘的选装件,但由于进货价较高,经销商表示尚未引进。
Sahara版本的牧马人是比较“文明”的,有车身同色的挡泥板和原装的上下车脚踏板。而追求终极越野表现的Rubicon版本,四个轮拱均为黑色塑料,且没有中间的上下车踏板,更适合跟大自然进行粗犷的“交手”。
车身尺寸
4.吉普牧马人 - 车身尺寸


四门版牧马人长宽高分别为4751mm、1877mm、1865mm,轴距比标准两门版长了半米之多,达到2947mm。四门版为5座设计,很大程度迎合了中国买家对车内空间的要求,但这也减小了纵向通过角,对越野比较不利。从侧面看,四门牧马人拥有很短的前后悬,接近角和离去角还是不错的。
车型/尺寸(mm) |
长 |
宽 |
高 |
轴距 |
最小离地间隙 |
丰田FJ酷路泽 |
4673 |
1905 |
1830 |
2690 |
245 |
牧马人 |
4751 |
1877 |
1865 |
2947 |
258.3 |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牧马人与同样为5座但车身为双门设计的丰田FJ酷路泽相比,有更长的车身、轴距以及更高的离地间隙。不过这两者严格来说,并不是同一种设计思想下的越野车
发动机和变速箱
5.吉普牧马人 - 发动机和变速箱

四门版牧马人的动力系统是和两门版相同的3.8L V6发动机,采用传统纵置发动机布置,配操作简单的四前速自动变速器。最大功率146Kw@5000rpm,最大扭矩315Nm@4000rpm,数字不算突出,加上接近2.5吨的车身重量,让人对它的性能不敢有过多期待。
实际驾驶起来,这台发动机动力输出线性,随着转速的缓缓提高,扭矩合理地涌现,而且运转比较平顺安静。虽是硬派越野车,但它的动力对女士或新手来说都不难掌控。厂方资料显示牧马人的最高车速可达180Km/h,我们没有兴致挑战这个速度,倒是把它拉到一个好玩的野地里体验越野能力,然后以另一种好玩的方式来体验高速性能,下面会说到。
四前速自动变速器模式单一,挡闸的外表也陈旧得很。不过在公路上行驶,换档过程很平顺,没有出现顿挫的现象。它的其中一个“精髓”也恰在这里——保持越野车原汁原味的“重量感”,从踩下油门到降挡再到车速实际增长,整个过程来得不会太轻快,但只要你肯深踩油门,发力时也是颇有气势的。
底盘构造
6.吉普牧马人 - 底盘构造

牧马人的整个底盘都采用最传统的越野车结构。转向为循环球头式,这种装置如今只有在商用车上才会见到了,它的弱点是不够精确,但对越野却有着先天的优势,虚位够大,转向不会过敏。
前后都采用硬轴式的非独立悬挂,是最坚固的越野车悬挂形式。减震的设定也是预期中的扎实硬朗,但宽厚的轮胎的深厚的底盘造诣很好地弱化了震动传递。车身的扎实性让人印象深刻,无论在溶溶烂烂的水泥路上,还是坑坑洼洼的颠簸野地,始终没有半点杂音出现。你时刻会感觉到牧马人宛如一个身强力壮的特种兵。
公路驾驶
7.吉普牧马人 - 公路驾驶

对于牧马人的公路表现,相信准买家们起初也和我们一样,并不对它抱有什么期望。因为纯硬派越野车的底盘构造决定了它无法兼顾公路上的行驶性能。但是从提车的市中心将牧马人开往郊外的途中,它的表现已经获得了我们的认同。
第一个感受就是底盘非常厚实,零碎震动几乎都被底盘(相信主要功臣是厚大的轮胎)过滤掉了,只有遇到路表接缝时会因悬挂硬朗而有一些上下跳动,但置身车厢里总体并不感觉到很生硬。这对提升牧马人给人的档次感很有作用,你会觉得它不仅有坚固,而且还有精良。
第二个深刻印象来自转向系统。它在公路上的左右虚位的确非常大,直线行驶时方向盘左右摆动30度以内几乎不会引起车身的反应。以稍快速度“杀入”狭小的弯路,方向盘的指向确实相当模糊,双手很难清晰感觉到车轮正指向哪儿。这种感觉有点像开着一台体形庞大的商用车。不过高速巡航稳定性令我们喜出望外,走直线时无须不停地修正方向,接近3米的超长轴距应该是最大功臣,所以长途驾驶也是比较从容自若的。
牧马人的公路表现固然无法与那些“全能型SUV”相比,但考虑到它的传统结构、硬派越野能力,有此表现也算相当不错。如果牺牲越野能力而换来公路表现,那就与满身奶粉味道的SUV没什么区别了,这可不是吉普牧马人该做的事儿。
越野表现:动力系统
8.吉普牧马人 - 越野表现:动力系统

四门版牧马人在空载(只驾驶者一人)情况下的通过性数据为:最小离地间隙258.3mm、接近角38.4度、离去角31.7度,与两门版相比偏差不大。由于有着很长的轴距,纵向通过角是四门版的软肋。后者的实际影响就是,你在通过一些特别陡峭的“坡顶”时要小心车身中部“托底”。
在车厢里最有原汁原味硬派越野车味道的就是分动箱的变速杆了,纯机械的操作体现了了越野车的本性,也保证了四驱的可靠性。在80km/h内可以从两驱切换到高速四驱;要切换到低速四驱,则必须在3~5km/h之下进行。拉动分动箱拉杆需用到很大的力气,乃至我们起初还以为它坏掉了,但知道了这一特性后,每次使劲切换驱动模式都会觉得自己很“MAN”,操纵纯机械的乐趣十分浓烈。
牧马人的四驱系统没有时下流行的什么电子差数锁、可变动力分配等玩意儿,它分别有2H(纯后驱)、4H(高速后驱)和4L(低速四驱)三个模式。这套四驱系统名为“第二代Command-Trac”,实际上是沿用了20年的一套50:50平均分配动力系统。4H模式不适合在一般公路使用,但可以应付大部分野外行驶,此模式下以较快速度行走于野地烂路上,转向轻松,很是灵活潇洒,甚至可以“飞奔”一下。4L低速四驱模式的操控则明显生硬一些,速度快不起来,但此时车轮获得的扭矩进一步增大(低速挡的比例为2.72:1,即同一车速下转速会再增大2.72倍),这个时候的牧马人浑身充满劲力,通过起伏崎岖的沟沟坎坎毫不畏惧,将挡位挂在1档,下40度左右的斜坡都不用踩刹车,发动机制动能力相当出色。此外,完全机械式锁止的驱动力分配,也可以更从容地应对沟坎、泥泞等状况。
越野表现:底盘操控
9.吉普牧马人 - 越野表现:底盘操控

【在颠簸的牧马人上拍这张清晰的照片,其难度可比驾车越野大多了】

【不羡慕那边的公路,烂路才是牧马人的“天堂”】
牧马人的厚轮胎和大虚位转向在越野时充分发挥出它们的价值,可以将各种生硬的震动处理掉,传到车上的只有越野所需的“路感”。走在崎岖的道路上,双手无须大力握着方向盘,感觉非常从容。
硬朗而坚固的底盘再一次展现功力,快速冲过坎坷的野地,也没有半点被摧残的感觉,反而觉得这才是它表现的舞台,这时候的牧马人显得特别精神。虽然颠簸不可避免的出现,人也会被颠得东倒西歪,但那种征服自然的快感,确实是在别的车(包括大部分SUV)上都体会不到的。
总的来说,牧马人最精彩的时刻就是行走在烂路(或是没有路的烂地)时,其气势有如一辆“超级坦克”。这是它的本性,也是最大乐趣所在。如果要挑战更高难度的越野,牧马人也有很大的改装提升空间(在一些国家玩牧马人已经像哈雷摩托那样成为一种文化,有极多各式各样的改装配件供选择)。此外,短轴距的双门版通过性要比长轴版高得多,这也是买家必须取舍的。
车厢氛围
10.吉普牧马人 - 车厢氛围


牧马人的车内是典型越野风格,干练的四幅式方向盘、全黑色中控台、直来直去的仪表台和门壁板,均是功能至上。但也有一点点“入俗”的修饰,如金属质感的仪表、仪表台两侧像长着两只小耳朵似的高音喇叭等。
车厢内继续能找到与一般SUV不同的粗犷特色:车顶粗大的骨架以软垫包裹起来,以防颠簸时碰头;车门铰链没有阻尼,只有一条织物做的拉索,内含电窗电线,观感和功能都简单直接。副驾驶位前面设有扶手,在颠簸时这是个非常实用的装备。
驾驶细节
11.吉普牧马人 - 驾驶细节


坐在高高的驾驶席上能获得很好的视野,车头的一切都在眼皮底下,越野时候也是一目了然,不用因为看不到车头而犹豫不决。
没有任何按钮的真皮方向盘显得很简洁,握感也不错。方形的中控台中间是圆形的空调出风口,周围有镀铬装饰,如同炯炯有神的眼睛,整个中控台颇有几分军人的严肃。上半部分为音响控制面板,按键编排清晰容易操作,下部是空调控制区。为了简化车门,电窗的控制开关被放置在空调出风口中间,我们在初次使用时寻找了好半天。
牧马人的一大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顶棚可变。这是从二战时期的军用越野车延续下来的特色,双门牧马人如此,更难得的是四门版牧马人也如此。它的车顶分为前半截和后半截,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变成硬 顶、天窗、敞篷、软顶等状态。车顶支架呈“日”字形,整个车顶分为前后两个模块,前半部分又分为两小块,可以全部拆卸打开,也可只开驾驶席或者副驾顶上的部分。


变化步骤不算复杂,拧下中间横梁的锁定螺丝,再解开前半部分的中间的锁扣,就可以根据需要掀开一半或者全部打开。拆出来的车顶可以放置在尾箱里,旅行中都可以拆卸。

前版部分全部打开后,牧马人如同拥有一个超大天窗,副驾驶位和后排的乘客甚至可以通过这个天窗站起来沐浴车外的阳光,也便于在越野时观察前方路况。在公路上驾驶,敞开车顶更可带来极为奔放的畅快感。

【整个黑色车顶可拆掉;前风挡也可以向前翻倒】
后半部分的黑色车顶也可以整体拆卸,但操作较为复杂,需要用工具将车顶和车体之间的固定螺丝拆下,这样牧马人就变身为完全敞篷的越野车,只剩下一副粗壮的防滚架。由于后半部分车顶较大,无法放置于尾箱内,拆下之后要找地方安放,所以不能在途中变身。如果这样还觉得不够狂野,你甚至可以将前挡风玻璃向前放倒,四个车门卸掉,那时的牧羊人就和战场上的军车没有太大区别了。由于试车当天的时间和体力有限,我们并没有去体验这两部分的真实变化,就以下面这张厂方图片给各位看个大概吧。

【完全拆掉车顶的四门牧马人】
座椅与空间
13.吉普牧马人 - 座椅与空间

牧马人的座椅为浅灰色织物,中间采用网状纤维面料,显然是将耐用耐脏放在第一位。前排座椅造型贴身,承托力足够。加长的轴距造就了不错的后排腿部空间。后排座椅可以4/6分割放倒,以拓展行李空间。
要说不足的就是头部空间了,后排顶部支架两端装有两个大大的喇叭,占用了一定的空间,容易让乘客碰头。
尾箱实用性
14.吉普牧马人 - 尾箱实用性


尾箱的开启分两部分,下半部分为侧开,上半部的玻璃则必须在下半部分打开之后才能掀起。开启之后的开口比较大,但取放物品不算方便,因为收起来的软顶横置在开口处,要想搬放大见物品得将其取下。行李箱底部设有小小的封闭储物格,可以放置手电、刀具之类的小型越野工具。备胎为全尺寸。
在5座状态下的尾箱空间为1314L,收起后排后达到2322L,装载能力不错。而且后排座椅的头枕无须拆卸就可自动折叠,设计颇为细心。
装备
15.吉普牧马人 - 装备


牧马人的装备比较“素”,除了定速巡航这个美国车必备的功能外,就没什么紧跟潮流的亮点。空调为手动调节,音响系统为6碟CD兼容MP3,除了6个扬声器外还有后置的低音炮,声音层次清晰,通透有力,非常不错。
安全性
16.吉普牧马人 - 安全性

牧马人的整体构造非常传统,没有多少复杂的设计去提高被动安全性,坚固的底盘仍旧是它最大的法宝。当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俱进,例如装备了多级释放前气囊、胎压监测警告功能,以及ESP动态稳定系统、ERM防侧倾系统和TCS等电子系统。在比较严格的美国IIHS(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碰撞测试中,正面碰撞的成绩为“G”(good),侧面撞击成绩为“M”(Marginal) ,整体成绩为“M”,并不算优秀,但比旧款的“P”(poor)已经提高了一个级别。
购买分析与使用成本
17.吉普牧马人 - 购买分析与使用成本
正式进入中国的牧马人,有四门版和两门版,配置差别如下表所列。四门版的官方价格为43.99万,从装备上看,常规性价比不算高,但对于“牧马人迷”来说,这个价格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过去“水货”途径引入的牧马人的价格更加不菲。
因为是整车进口,配件价格会偏高,维修保养也因为服务网点不算多而谈不上方便。不过坚固、可靠、耐用也是牧马人的传统优点,应该不会有太多小毛病。厂家公布的综合百公里油耗是12.8L,这个数字很难考证(因为牧马人行驶的道路变化太大),但它的用户应该不会太在意油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