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自达这个品牌给人的印象是很运动,操控很犀利,属于平民的驾驶者之车,就连小型MPV马自达5都以出色的操控为卖点。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像马自达这样树立起一个鲜明的品牌个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这一点来说,马自达是很成功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人们对马自达的固有印象可能会制约它扩大顾客层面的能力。比如一些追求舒适稳重的买家,可能在选车时首先就会把“马自达”这个名字排除在外。然而中国市场是何其大,任何品牌都不会甘于局限在某一领域,产品的细分化、多样化是做大生意的必然路向。对国内市场来说,马自达8需要去开拓一个近年来马自达从未涉足的领域。
国内的中高级MPV市场竞争一直以来都不算十分饱和,在纯商务市场由别克GL8占领导地位,家用路线MPV则由奥德赛独当一面,还有低端商用市场由江淮瑞风领军。其它品牌的MPV则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难以撼动这三强的地位。马自达8的定位偏向中高端商务路线,这个级别相对来说竞争对手最少,但却有一个极为强大的垄断者,它就是GL8。
一方面要扭转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又要单挑强大的对手,对马自达8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
【左:第一代马自达MPV; 右:改款第一代马自达MPV】
【左:第二代马自达MPV; 右:改款第二代马自达MPV】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功能车型在北美大受欢迎,马自达看到了其发展趋势,果断的在马自达929的基础上开发了日本本土第一台MPV,它就是马自达8的前身,全名就叫马自达MPV。因为没有竞争对手,马自达MPV在日本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很快的,MPV之风越吹越厉害,日本几家大厂商也先后推出专门的MPV车型,比如丰田的Previa、日产的Quest、本田的Odyssey等。这些后起之秀让马自达MPV不能独美,形成多足鼎立的局面。马自达MPV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代车型,分别是1989年—1999年的第一代,1999年—2006年的第二代,以及2006年推出至今的第三代。为配合产品名称的统一,马自达MPV在海外的名称改为马自达8。
二十年前,马自达MPV在中国其实有过一小段历史。1991年,马自达与中国海南汽车制造厂签订协议,合资成立海南马自达汽车公司。1993年,海南马自达小批量生产过马自达MPV。当时海南汽车制造厂的技术实力非常有限,所生产的马自达汽车除了轮胎、电瓶外几乎全部都是进口件,几乎就相当于是进口散件组装车。关于马自达8的更详细的发展经历,可以查看《前世今生第八季 再战中国的马自达8》
【北京车展亮相的马自达8】
马自达8正式登陆中国是在2010年的北京车展,当时的消息称将由一汽马自达国产,年底就会上市。此消息不假,一汽马自达于2010年12月正式推出了国产版马自达8。国产的马自达8也属于第三代车型,目前只有2.3L发动机配4AT一套动力系统,按照配置的不同分为精英版、尊贵版、和至尊版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21.98万、23.58万和24.98万。
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马自达8属于2006年推出的第三代车型,但经过小改款以及一汽马自达的修饰之后,国产马自达8没有半点过时的迹象。相反,圆润的车头、简洁的车身线呈现出一种简约的气质。
一汽马自达的领导表示,马自达8瞄准的对手是商务MPV“一哥”GL8。不过从外形观感上看,马自达8的商务气息还是略淡于GL8,一是A柱较为倾斜显得有些轿车化,二是车身整体造型也没有GL8硕大魁梧……不过跟奥德赛、S-max等车型一比,就知道马自达8确实该跟GL8归为一类,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它采用商务MPV标志之一的滑动门(这个滑动门颇有来头,下文细述)以及中后排车窗深色玻璃。
操控见长的马自达,造MPV也不忘营造强烈的运动气息。大大的进气格栅配上闪亮的镀铬装饰,再加上黑底头灯——这简直就是运动车型的做法。这些元素应用在马自达8身上并不显突兀,相反让人觉得这辆MPV别具一格。
大幅度倾斜的A柱以及带尾翼的尾部,让马自达8多了几分轿车的味道。不过平直的车顶和简洁的尾部,加上侧面的滑门轨道,呈现出来的是家用MPV所没有的商务气息。
车身尺寸有时候就是MPV档次的象征,它关系到MPV的重要竞争力——车内空间。商务MPV“老大”GL8的长度就超过了5米,宽度、高度、轴距等都比家用的MPV大一圈。在其面前,长宽高为4868*1850*1685mm、轴距为2950mm的马自达8有点逊色,这也是马自达8商务色彩略淡于GL8的原因之一。不过与奥德赛这类家用MPV相比,马自达8仍有一定的优势。
车型 | 长(mm) | 宽(mm) | 高(mm) | 轴距(mm) |
马自达8 | 4868 | 1850 | 1685 | 2950 |
GL8(老款) | 5256 | 1878 | 1772 | 3088 |
奥德赛 | 4810 | 1802 | 1570 | 2830 |
马自达6睿翼已经用上了新一代2.5L发动机配5前速自动变速箱,我们一度认为国产马自达8也会共用这套动力系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马自达8采用的是老款马自达6那套2.3L发动机配4前速自动变速箱。再查一下国外资料,海外版本的第三代马自达8至今都有使用2.3L发动机(同时还有2.3T版本),不过在09年改款的时候更换了更高规格的5前速自动变速箱。2010年末才上市的国产马自达8却没有跟上脚步,很可能又要引起争议。
关于这个问题,一汽马自达的领导在公开场合做过解释:一汽马自达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准备国产马自达8(那个时候采用的还是4AT),但由于组建平台等等的原因,一直推迟到2010年才上市,也就是说准备量产时间太长导致产品没能及时跟上海外的变化。此外,采用更多先进技术的全新一代马自达8可能很快就要面世,与其花时间调整推出5AT版本,不如先生产已经准备好的4AT版本,以后直接引入全新一代车型,这是一个更合理的策略。
但作为消费者,他不会去管不生产5AT的原因,他们更多的是希望有更好的产品。目前国产的马自达8的4AT变速箱,放在当下规格确实有些老旧,难以给消费者好的印象。不过挡位多少并不完全是动力系统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还是来看看它的实际动力表现吧。
马自达8的车身重量超过1.7吨,比马自达6重了两百多公斤,多少会影响2.3L动力的发挥。实际表现来看,2.3L发动机头段确实不是很讨好,但对于一部商务型MPV又未必很要紧——大部分职业司机起步都不会太张狂,以免被车上的贵宾投诉。在中低转速下,这台发动机比较安静,运转声几乎不会传入车厢内部。
深踩油门,发动机转速也不会突然跳到高转,提速过程比较畅顺自然。3000转之后,动力表现积极很多,不过此时坐在前排的我能听到发动机声音明显变大,而据中排的同事说,置身中排并不觉得噪音有明显变化。
单说实际动力表现,2.3L发动机用在马自达8身上总体来说不过不失,市区行驶没有动力不足,高速上合理超车也不会力不从心。坐商务MPV的人都比较忙,很讲究出行效率——马自达8的动力虽然谈不上强劲,但绝不会成为拖时间的后腿。
不过, 假若驾驶者有点赶时间,4AT变速箱的表现确实不太讨好。大脚油门或急踩急松油门,变速箱的换挡动作会较为明显。但只要不是激烈驾驶,4AT变速箱的整体表现还是能让人满意的,换挡时机都准确而果断,没有那种拖泥带水的犹豫感,正常行进中的换挡动作对乘客基本上也没有干扰。
坐在马自达8的驾驶席上,你不会觉得自己开的是一台7座车,与驾驶GL8是完全不同的感觉。马自达8的坐姿与轿车几乎没有差别,加上低窗线以及大幅度倾斜的A柱,视野相当好。不过方向盘只有高低两向调节,多少有些照顾不周。还好座椅的调节幅度足够大,不同体型的驾驶者也能容易就找到舒服的驾驶姿势。
马自达8的转向很轻,指向清晰,但路感明显被刻意过滤了,不会像马自达3、马自达6那样直接,长途驾驶也不容易累。作为MPV,这种驾驶风格是很值得提倡的,它的着重点是要乘客舒服自在而不是要司机全情投入。不过由于车辆的重心与轿车几乎没差异,加上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调校也不像GL8那么软,激烈驾驶时的信心还是比同类车要高一些。
试驾过程我们行走了市区道路、空旷的大马路,也有尝试一下激烈驾驶。期间我们总是不断的拿奥德赛和GL8作为参照物,总体来说,驾驶马自达8比驾驶GL8要“就手”,轻松程度与奥德赛看齐,但操控性略逊于奥德赛——我们对此并不挑剔,毕竟马自达8走的是商务路线,而且它的体积也比奥德赛要大一圈。
作为MPV,尤其是主打商务的MPV,乘坐感受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马自达8在这个环节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车厢隔音出色,虽然似乎还没达到GL8的高水准,但在试车过程中,我们没少在各种噪音轰鸣的工程车队里穿梭,车厢都能凭借自身的密封性将外面的噪音隔绝。这一点是很多家用MPV无法媲美的,档次感油然而生。不过高速行驶的时候,风噪声略为明显。基于软硬适中的悬挂以及215/65R15的厚轮胎,马自达8把路面跳动和路噪都处理得很好,不会有GL8那种“行船”的感觉,同时也不像自家小弟马自达5那样容易让人觉得颠簸晕车。
从乘坐表现来看,马自达8确实是一台不错的商务MPV,隔音滤震都有上佳的表现——别忘了马自达是一家操控见长的车厂,擅长操控也意味着对底盘调校有一手。马自达8让我们看到了马自达的另一面,它不只能缔造让年轻人沉迷的操控感,同样也懂得如何讨好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
马自达8的车厢采用传统的米色内饰,配上悬吊式挡座,很有MPV车型的“范儿”,但这种“范儿”与GL8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中控台、方向盘、门壁板等大面积的镀铬装饰,完全没有沉闷的气息,甚至比很多家用MPV都要活泼。这种正式而不拘谨的氛围,应该很能讨好那些年轻朝气的商务人士。
马自达8采用2+2+3的座椅布局,第一、二排为独立座椅(可以多种变化,下文详说),正常使用情况下,前两排的座椅与座椅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有各自独立的空间,车厢也因此显得很通透,不单上下车非常方便,也让乘客备受尊重。这也是马自达8不同于家用MPV的地方之一,各个座位待遇比较平均,才能满足真正的商务用途。
银色的中控台面板将马自达8的车厢照得很亮,上面布满了各种按钮,编排逻辑很清晰,按钮也够大,操作起来很方便。不过即使是最高配的至尊版也没有提供导航,因此也缺少DVD等娱乐功能,对于在不同城市之间游走的商务MPV来说少了一些档次和乐趣。
中控台上方的蓝光背景信息显示屏,能显示空调、音响等信息,通电着车和熄火关电都有相应的问候语,颇为贴心。高配版本提供了带TCS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仪表台左下方的按钮将其关闭。
三幅式的方向盘看起来有不错的运动感,与马自达轿车很相似;蓝色背景灯光白色数字显示的仪表,显示效果科幻。握着三幅式方向盘看着炫炫的仪表盘,有开运动车型的错觉——即便是商务MPV,马自达也不忘其运动本性。
虽然商务MPV照顾的重点是第二排,但马自达8的第一排座椅也毫不含糊。坐垫和靠背都很宽厚,还有可调节高度的扶手,加上头部空间和腿部空间都很充裕,坐在上面非常舒服自然,驾驶者不知不觉的就会融入座椅的舒适而放弃激烈驾驶的念头。不过全车只有驾驶席才有电动多向调节,其它座椅包括副驾驶座都是手动调节,对于高配车型来说,我们期待它有更高级的座椅配置。
前排座椅可以调得很前,拆下头枕之后将靠背完全放倒,与第二排座椅连在一起成为一张可供休憩的床,这个模式在同类车中并不多见。马自达8的座椅亮点还不仅于此,第二排可以变化的花样更多。
在进入第二排座椅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前排的车厢便利性。作为多功能车,车厢功能尤其是前排的储物空间应该丰富才能算合格。
副驾驶座前面有两个手套箱,而且都有不错的容积,空间利用率可见一斑。
中控台下方的小储物格不是很大,只能用来放置手机和钱包;仪表台左下角的零钱格则可以放一些票据与零钱,但容积一般。
前排中间的储物格很多变实用,不过少了一个遮物帘,如果能像奥德赛那样有一个拉帘式的盖子,私密性会更好也会更整洁;门壁板的储物格可放饮料瓶和零食等杂物。
第二排是两张独立的座椅,彼此之间完全独立,有各自的扶手,全都可以独立调节。座椅宽大厚实,坐在上面比奥德赛要舒服,但略逊色于GL8,主要是坐垫前端稍微有点高,而且不能调节高低。座椅靠背也可以像第一排那样放倒,与第三排连在一起形成一张小床。除了可以前后调节,右侧的座椅还可以横向移动,收起扶手后两张座椅可以拼在一起,一方面能勉强坐三个成年人(但是中间位置没有安全带),另一方面可给第三排进出腾出更宽的通道。
由于车身够长,加上地台全平,中排座椅有着灵活的移动自由度。当第三排坐了人,中排可以稍往前移,此时前排座椅下方的空隙可以让中排乘客是双脚更舒适;如果第三排不坐人,将中排座椅调到最后,上面的乘客就可以伸直双腿,长途乘坐也会非常轻松。
MPV的中排座椅是整部车最重要的位置,除了座椅空间出色之外,装备自然也要有所讲究,力求给人高级豪华感。马自达8在这方面挺下成本的,除了MPV常见的空调控制和出风口之外,还提供了电动滑门,通过B柱上的按钮或者开门拉手,即可轻松开关车门。
关于电门的设计,马自达颇有心思。比如不常坐这部车的人可能不知道有电动门,司机通过仪表台下方的控制按钮也可以代劳开关。为了安全起见,司机还可以关掉中门的电动控制。
第三排座椅虽然是备用,但使用非常方便。上车时只需拉一下中排的拉闸即可,因为中排座椅前后滑动幅度够大,第三排进出的空间很充足。下车时也只需拉一下第二排座椅后方的拉索即可。
在中排座椅正常坐人的情况下,第三排腿部空间依然比较体面,腿部可以自然的弯曲,马自达8的第三排头顶空间达到92cm,是正常轿车的水准,实际乘坐笔者173cm的身高坐在上面头顶空间也正常。第三排车窗面积不算小,乘客不会觉得压抑。
比较细心的是,第三排还有中央扶手,座椅靠背可以调节角度,两侧设计有扶手和杯架,对乘客照顾很到位。不过由于横向空间较小,坐三个成年人比较拥挤。总体来说,马自达8的第三排座椅处理得还是比较细心周到的。
由于老款GL8是很久之前试驾的,而目前又尚未接触到新GL8,它的实测空间数据我们暂时还没有,不过与奥德赛、S-max的实测数据对比大概也能看得到马自达8车厢空间水准。
对比下面列表,马自达8的第一排顶部空间居于奥德赛和S-max中间,都属于充裕的一类;第二排座椅空间除了车厢宽度与垂直高度逊色于S-max之外,更重要的顶部空间、腿部空间和膝部空间,马自达8都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一说的是,马自达8第二排座椅采用两张独立的“大班椅”,主观感觉比S-max和奥德赛大很多。第三排的最重要参考指数是膝部空间和顶部空间,马自达8在这方面都比奥德赛和S-max好。
常规状态下,马自达8的尾厢不过不失,放三个常见的旅行箱完全没有问题,基本可以满足接送商务宾客的需求。如果第三排不坐人,轻轻拉一下第三排靠背的绳索即可将第三排放倒,放倒之后尾厢变得很大,而且地台全平,完全可以成为临时的小货车。不过第二排座椅就不能放倒了,只能将座椅调到最前来争取一些空间。
掀开马自达8尾箱的垫子,下方还有两个大大的储物箱,可以放置不少东西,由于腾出了较多的储物空间,没有空间放置全尺寸备胎了。
在欧洲NCAP官网上,我们没有查到马自达8的安全碰撞信息。不过在日本的NACP碰撞测试网站,我们看到了马自达8在2006年做的碰撞测试。从中可以看到前排人员的安全性还是做得比较到位,均得到满分。
安全配置方面,最高配的车型不仅配备车身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和前排双安全气囊,还有前排侧气囊,贯穿全车的安全气帘等,堪称丰富。不过低配车型就只有最基本的前排安全气囊,没有侧气囊/帘,也未配备车身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马自达8只有一套动力系统,共有三种配置,分别是精英版、尊贵版和至尊版,售价分别为21.98万、23.58万和24.98万。从下面配置来看,主要的差异在安全配置以及一些豪华装饰方面,考虑到最高配版本的售价还算实惠,我们还是觉得高配版本更值得推荐。
优点:
缺点:
国内中高级商务MPV市场一直以来由别克GL8独领风骚,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奥德赛、S-max等车型虽然也有七座,但无论是外形观感还是车厢布局功能,都偏向于轿车化,更适合作家用。马自达8的形象虽然还沾点轿车味,但其电动滑门、第二排独立座椅等设计,都表明它可以像GL8般适用于商务接待用途。我们实地体验下来,也证实了在国内以运动性著称的马自达,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一部座椅舒适、隔音较为出色、车厢功能强大的商务MPV,这是马自达8挑战GL8的板斧。
细细比较,其实马自达并没有直接面对新一代GL8,而是合理地找准了自己的市场空间——其21.98万-24.98万的售价正对的是2011款GL8(换用ECOTEC 2.4发动机的改款GL8,售价为22.8-24.8万),与其相比,不可否认,GL8的认知度以及口碑仍有较大优势,但马自达8车型更新,安全水准和功能实用程度都更好,光这两点就更值得推荐。也就是说,马自达8可能威胁不到新一代GL8,但应该能够抢走改款GL8的一部分客户。
试车评分(满分为5星) | |
外部形象 | ★★★★ |
动力 | ★★★ |
操控 | ★★★★ |
舒适 | ★★★★ |
驾驶区 | ★★★★ |
空间与实用性 | ★★★★★ |
装备 | ★★★★ |
价格 | ★★★★★ |
使用成本 | ★★★★ |
安全性 | ★★★★★ |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