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29日,“七见天下——新奥迪Q7强者行 青藏高原之进取篇”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顺利举行。作为“新奥迪Q7强者行”系列活动的终结站,青藏高原的体验旅程也成为七站中最有挑战性的一站。也正因如此,此站也就成为了最能展示新Q7强劲性能的一次考验。
|
|
作为“新奥迪Q7强者行”系列活动的终结站,青藏高原的体验旅程也成为七站中最有挑战性的一站。 |
|
2011款新奥迪Q7除了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更加美观时尚之外,它最大的变化就是在于动力系统的全面革新。抛弃了之前的3.6L和4.2L自然吸气发动机,新Q7开始全面采用了3.0L排量机械增压缸内直喷的V6汽油发动机,虽然排量减小了,但增压的方式却令它的动力丝毫没有减弱。
![]() |
|
|
这款3.0T发动机之前在奥迪的S4上应用,在引入到Q7上后,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有了两种调校模式:低动力输出模式的最大功率为200kW/4750-6500rpm,最大扭矩为400Nm/2150-4780rpm;高动力输出模式的最大功率为245kW/5500-6500rpm,最大扭矩为440Nm/2900-5300rpm。这两种输出模式下,它们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9s和6.9s分别比以前的3.6L和4.2L车型要快了0.6s和0.5s。
![]() |
![]() |
这次活动中我们驾驶的车辆为高动力输出车型,面对高原上“九曲十八弯”且时而舒缓时而陡峭的盘山公路,车辆的动力表现足够充裕,没有匮乏的感觉,当然,这与增压设计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起步时温柔地踩下油门,车辆会平稳顺滑地前进,若是激烈地踩下油门,动力会快速增长,但这种动力的增长是一个线性的过程,爆发点并不是特别明显,与大众旗下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稍显暴躁的加速过程有着明显的差异,新Q7的加速更加平稳舒适。
![]() |
2150-4780rpm的最大扭矩持续范围也很宽广,这就使得即使车辆已经在以较高速度行驶,也依然有着很好的再加速能力。
![]() |
![]() |
在高海拔山路上行驶,更稀薄的空气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Q7的动力输出,不过新Q7全新配备的8速Tiptronic手自一体变速器可以在爬坡中很快速敏捷的控制档位,令动力保持于较好的状态。当然也可以将变速器置于运动模式(S档),加速或爬升更有冲劲儿,不过更频繁的换档过程则对乘客的舒适性有一定影响。
![]() |
新奥迪Q7采用3.0T FSI发动机既提升了动力表现,也通过减小发动机排量和配置更先进的8速变速器有效提高了自身的节能效果,据官方的资料显示,新Q7的百公里综合油耗要优于前任车型近15%。
|
新奥迪Q7有着庞大的身躯,容易给人一种很难驾驭的感觉,尤其是在繁忙的城市街道中。不过,驾驶之后你会发现,这种想法并不完全正确,轻巧的油门和转向令驾驶的难度降低了不少,同时也消除了很多驾驶的疲劳,即使是女性驾驶者也很少会再去抱怨这一点。
![]() |
![]() |
新Q7在低速行驶中,方向盘力度颇为轻巧,十分省力,而高速行驶中,它又会变得更加沉稳,提高了高速行车的安全性。与大众旗下轿车方向盘的设置不同,作为SUV的新Q7转向的精准程度下降了一些,不过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降低驾驶中,尤其是野外驾驶中双手的紧张程度。
![]() |
![]() |
驾驶中,最需要适应的是车辆的制动系统。与大多数德国车线性的制动力变化过程不同,Q7的制动踏板前半程力度较轻,制动力偏弱一些,而后半程制动踏板则变得较硬,制动效果此时会变得更加充足有力。整个制动的过程缺少了一些轻松自如的感觉。当然,制动踏板力度的表现并没有影响Q7的完整制动效果,总体来说它还是很优秀的。
![]() |
新Q7依然配置了可调空气悬挂系统,相对于一般的机械结构,它在舒适性上的表现有着很大优势。在这次崎岖山路上的驾乘体验,更让这种优势得以突显。
![]() |
![]() |
在弯曲盘旋的山路上,电子系统可以根据时时的数据,对悬挂进行调节,保持悬挂对车身的有力支撑,通过相对更为平稳地行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同时也令车内的乘客有了更好的舒适感受。
![]() |
![]() |
|
|
在稍显颠簸的道路上,空气悬挂则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或缓冲来自地面的震动,加上车内柔软座椅的再次过滤,乘客所要经受的颠簸程度已经变得十分有限。遇到坑洼或是其它恶劣的路况,驾驶者只要将悬挂调到越野模式,升高的底盘立即将车辆的通过性大幅提升。
![]() |
另外,新Q7都配置了奥迪出色的quattro® 四轮驱动系统,高速过弯时车身的稳定性非常好,在全力加速时,充沛的动力也能被更为有效地分配到四个车轮,让车辆全速前进。它在越野通过性上同样能够发挥积极全面的作用。
|
![]() |
作为一款高端豪华SUV,新Q7自然在乘坐的舒适性方面下足了功夫,除了前面提到的通过平稳行驶提高舒适性之外,车内的充裕空间和宽大柔软的座椅也同样为驾乘的舒适感受做出了很大贡献。
![]() |
![]() |
对于前排乘客,它的设计基本都能让人满意,美观之外,功能操作的便利性也很优秀。而对后排乘客来说,我们也发现了美中不足的地方:后排头枕高低不可调,对于不同身高的乘客来说,会褒贬不一;另外,前排座椅下部很贴近底板,后排乘客的双脚无法充分地向前伸展。虽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不过我们还是对未来的Q7抱有更好的期望。
在这次体验中,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象的不仅仅是西藏的纯洁、壮观美景,新奥迪Q7的优秀舒适性和良好通过性在我们一行人头脑中的认识也同样成为一种美妙的收获。从亲身体验中,我们能够感觉到它不仅仅是科技的堆积,也是科技与产品有效结合发展趋势的成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