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试驾一汽大众2011款CC1.8TSI应市场而变
 

我们今天体验的主角是刚刚在上海车展期间上市的一汽大众2011款CC,新款主要增加了两款1.8TSI车型,并且把5座版变为标准配置,细节改变主要有新增隐私玻璃、改变了原有挡把造型、新增了座椅记忆和反光镜记忆、7速DSG变速箱以及浅色内饰,低配版售价25.38万元。

外观:保留原有配置 低配车型没有隐私玻璃

2011款CC的最大变化并不在外观上,所以如果不上手研究的话,几乎很难分辨出与老款、甚至新款2.0T车型之间的区别。1.8TSI车型继续沿用2.0T车型使用的17寸轮圈,轮胎也同样为235/45 R17的规格。

既然外观没有变化,那么就来看看网友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细节是否减配”。可喜的是,CC不仅保留了无框车门,而且带透镜的大灯组、熏黑尾灯、双排气管都得以保留,所以即便选择了低配车型,也无需关心外观面子问题。

下面来说说明显一些的变化,2011款低配车型取消了倒车摄像头,这对于车感不是很好的人来说,确实不太方便。后车门和后风挡新增了隐私玻璃,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隐私玻璃在遮挡效果方面还是相当明显的,不过在低配车型上可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试驾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1.8TSI车尾的“TSI”LOGO贴成了2.0T车型的全红样式,而经过证实,这确实是一辆1.8TSI车型。也许这只是个例,但还是希望这样的马虎不会出现在其他部位。

 

内饰空间:5座设计并没给空间带来质的提升

2011款CC内饰最大变化就是后排增加了中间座椅+头枕,也使得四座车摇身变成了五座车,而且对少数追求个性的用户来说,仍能提供四座选装服务。显然这是大众对市场、对用户做出的妥协之举,不过有如此之快的反应速度,不得不令人佩服。

也许是当初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到后排会变成三个座位,所以即便把储物格变成为一个座位,但在真正坐满三个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用尴尬来形容。尤其是腿部空间和双脚,只能借用两边乘客的空间,所以这个所谓的五座,顶多也就是应急之用。(头部空间省略200字,看图即可)

内饰方面新增了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的大众色,虽然一如既往的采用了软性材质,但缺失的是以往的个性。如果仅看内饰,我的第一反应是迈腾,而不会联想到CC。

新款CC的挡把与新款帕萨特如出一辙,比老款样式显得更秀气。高配车型门板处的迎宾踏板增加了CC字样,另外座椅连同反光镜增加了三组记忆功能,使用中变得更为方便。

也许是差异化定位的缘故,2011款CC1.8TSI低配车型取消了天窗,但一款25.38万元的中级车连天窗都没有配备,情何以堪啊,这点一定会令很多消费者不满意。另外,后排头部拉手的位置依然空着,细节考虑还有些欠妥。

 

动力操控:1.8TSI反应稍慢 7速DSG换挡平顺

EA888系列的1.8TSI发动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与速腾冠军、迈腾等一系列国内大众车上使用的1.8TSI发动机完全一样。最大输出功率118kW(160马力)/5000-6200rpm,最大扭矩250牛米/1500-4200rpm。

一汽大众第一次让1.8TSI与7速DSG配合,虽然简短的场地试驾并不能让我们更多的体会出它的更多特性,但是仅以节油为目的来说,这种搭配方案还是相当合理的。

2011款CC在悬挂方面并没做出改变,同比迈腾来说,显得更具韧性,在体验测试项目中,轻盈的转向系统让车辆显得有些过于灵活,而实际上,它所表现出的精准是值得称道的。

直线加速体验中,1.8TSI发动机明显感觉不如2.0T来的生猛,由于电子油门的限制,车辆对于油门的反应有些迟滞,这要比2.0T的CC还要明显。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为8.8秒,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数据应该有保守的成分,但是即便如此,依然超越了目前绝大多数2.4升自吸发动机的水平。

总结:应市场而变 降低销售门槛

相信绝大多数人谈到CC,一定会津津乐道它的设计和具有coupe风格的外观,但对车主而言,他们更希望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内饰、配置和动力系统,价格嘛,只要不是很离谱,基本可以忽略。

为了丰富产品线,拓展更大的用户市场,一汽大众推出了门槛更低的1.8TSI车型,而为了给价格让步,最低版本甚至取消了天窗、副驾驶电动座椅、导航、倒车摄像头等实用性配置。可以看出,这一切都是为市场作出的妥协,消费者乐意为此买单吗,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0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