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刚刚两个月的新嘉年华热度未减,依然属于较受关注的新款小型车。不同于其他的改款,这次新嘉年华玩的不是整容而是脱胎换骨,令人耳目一新。仅仅是外形,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惊艳”之作,而车内设计也更是非常的前卫。在之前的试驾文章已经大概地介绍了新嘉年华的一些特点,而这次我们同时拿到了两辆测试车(1.5升的三厢MT和两厢AT),于是有机会更仔细地对其进行体验并与各位朋友们第一时间分享。
● 两厢青春动感 三厢差强人意
我相信,以多数人的审美眼光来看,都会觉得两厢的新嘉年华更加和谐动感。一眼就可以发现它是充满现代感以及运动感的设计,没有一点低调的意思。张扬的大灯,上窄下宽的进气口更是形成鲜明对比,两侧“虎牙”似的装饰效果增添了几分另类。
新嘉年华的前脸与尾部(两厢版)都能找到与福克斯相似的设计元素,比如前大灯的神采飞扬,比如下进气的大嘴造型,比如尾部饱满的线条。不过,这些相似的设计手法并没有造成雷同的视觉效果,你可以轻易地辨别出它们的血缘关系——出自福特,但是新嘉年华比福克斯要更年轻活力也要更加张扬。
丰富的车身颜色也可以算是新嘉年华的一个特点。对于追求个性喜好的年轻人来说,选一个中意的颜色也确实是件挺重要的事。而新嘉年华全系十种颜色基本可以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如果漆面处理得更细腻些效果应该会更加理想。
后视镜个头儿很小巧,但是后视范围还并不小,样式也很别致,比较向后倾斜的角度应该能减少风阻,同时也在边缘设计了转向提示灯。
虽然都是运动版,但是两厢因为有个巨大的扰流板就显得更有运动气息。新嘉年华的后扰流板像个顶棚一样,除了高速时可增加下压力提高稳定性,没准儿还能挡点儿雨。
尾灯初看时以为使用了部分的LED灯泡,不过实际上只是灯罩样式的效果,不太理解这种做法,不用LED本来也无妨,做成那个样子岂不是更提醒人对此产生不满情绪么?
由于两款车型均是运动版身份,都使用了195/50R16的轮胎,不管从轮毂的样式还是轮胎的尺寸都能让人感到满意,既有不错的视觉效果也能为操控做出更多贡献。
按照厂商的说法,三厢新嘉年华是专为中国用户定制的,也就是说除中国以外在全球其他地区都找不到这款车型。这种“体贴”有点让人为难,决定不了是感谢还是批评更为恰当。也许,市场是各取所需的,如果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人群,就说明这样的“定制”是有意义的。
● 内饰个性,面板实用 细节不算精致
新嘉年华的车内设计是它的另一大卖点,跟车身亮丽的色彩相呼应,中控面板加车身拉手的颜色均有多种颜色可选。今天这两款车型就分别是橙色车身对应银色面板,以及银色车身对应蓝色面板。
这样的色彩搭配方案确实是别出心裁,在目前其他车型上还完全没有类似思路。对于偏重颜色喜好讲究配色的人来说,新嘉年华则可以一矢中的。不过,从整体效果来看,我还是认为比较常规的黑银双色是几种方案中最亮眼的,同时银色的面板质感也是几种颜色里最好的。
在试驾文章里我曾经说,新嘉年华的中控面板设计灵感来源于手机,而给我的感觉造型更像变型金刚。类似手机按键的分布使上手难度无形之中降低了,虽说一般小型车也没有什么太多复杂的按键,但是以大家熟悉的方式布局,再加上每个按键都设计得很大,确实令操作更简单了。
筒状仪表盘据说取自望远镜的设计思路,而从用料、盘面黑底白字以及指针样式来看,与福克斯依然会有相似之处。采用自发光设计,进入光线暗的地方会自动变亮。没有水温表,跟目前多数的小型车一样采用报警提示。仪表盘正中央的小块屏幕在锁车后防盗报警器会有小红点闪烁。
中控台顶部的显示屏虽然很小,但是在小型车中还是不多见的,而且功能也比较丰富,包括时间、音频、车辆信息和一些简单功能设置。比如可以调节音效,收音机的选台存台,CD播放等,基本上以音频信息为最有用的。此外,还有车辆警示信息,比如车门未关、自动挡挡位没在P挡等,而且警示信息显示时还有红色进度条一直在行进,进度条结束了信息也就不显示了。
如果仔细检验车内的做工,整体看都没什么特别明显的到瑕疵,但细节方面给人感觉略欠细腻。材质跟同级别的小型车一样,基本上都是硬塑料,虽然不太招人喜欢吧,但大家都是彼此彼此。
两款运动型上面都使用了同级别内不多见的自动空调,夏天就快来了,还是比较方便的,设定好日常习惯的温度就不用经常去调了。除了左右两个圆的旋钮调节温度和风度以外,其他的按键也被组合成中间的一个大圆形,于是整个空调面板就成为了三个圆的组合,看上去非常简洁,也很美观。
这里说的功能设计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一些日常使用的配置,或是一些储物方面的设计。中控台最左端灯光旋钮的小面板略朝驾驶员方向倾斜,就比较贴心。而车门扶手前的四个电窗按键就设计得偏后,正常驾驶时左手需要悬垂或回弯去按才行,感觉有些别扭,如果再向前移上几厘米就完全不同了。
新嘉年华的储物能力处于同级别车型里中等水平,没有什么出众的设计,但大多数常规该有的也都提供了。想来还是日系车在这方面最拿手,如果说飞度就像个贴心的小媳妇,新嘉年华则是有点粗枝大叶但朝气篷勃的女朋友。
中控台左下方的那个储物格是在很多车型上都有设计,而新嘉年华的这个可以开关的储物盒基本可以算是个摆设,一是容积很小,打开看着形状很不规则,里面只能放一个烟盒,其他甚至连驾照或行驶本都放不进去。二是模具给人比较简陋。虽说有总是好过没有,但如果能做得更细致更实用些不是更好么!
空调面板下面有两个卡槽和一个储物格,卡槽对于全国性的用户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因为有不少高速公路都是用卡,过收费站领卡顺手一插即可,而如果是纸票的那种就只能对折一下再插上去了。储物格的大小可以容纳一个手机,不过我觉得更适合放点零钱。
排挡座的后面是一个凹槽,槽壁上是AUX接口和电源。如果接MP3就刚好可以把播放器放在这个槽内,很方便。另外,右边还有一个更深的槽,恰好是一个手机的宽度,放进去一试果然非常合适。或者把MP3放在深槽里,浅槽内还能放些零钱票据之类的也不错。
前车门板的储物格除了放水瓶的位置不够稳当以外,还是非常实用的,开口宽度和深浅都很适中。而水瓶可以放在中间,前后都能分别再放个钱夹以及报纸杂志之类。我是觉得放水瓶的设计完全可以更妥贴一点,因为这个并不是难事,至少就不会让水瓶东倒西歪了。但是,我那个已经喜欢上新嘉年华驾驶感觉的男同事却认为,这种功能有就行了,反正他也不会不拧盖子就把饮料瓶放进去。
后车门板就完全没有争议了,因为什么储物功能也没有设计,空空如也。虽然说在正副驾驶中间的位置也给后排提供了一个杯座,但是很遗憾的是那个槽比较浅,也只能放罐装饮料,如果放瓶装同样不稳,而且普通规格的瓶子放进去有点松,像脉动那样的瓶子放进去又有点卡。
经过比较,三厢的后备厢果然要比两厢更实用,明显地要更大一些,从官方数据来看是270升和470升的差距,确实不算小。如果说“为中国用户定制三厢车型”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我只能保持沉默了,因为三厢确实更能装,可能对于不少家庭来说买一辆车总是要身兼数职,所以三厢才会显得更实用一些。
● 运动版座椅很棒 后排空间有限
这两款运动版车型的前排座椅设计得运动感很充分,深色织物材质厚实而且有足够摩擦力,两侧的包裹与支撑性非常到位,无愧于运动型的身份,座垫长度也达到了500mm,因此获得了我们几个编辑的一致好评。坐在这样的驾驶位上,再加上大面积且十分倾斜的前风挡,还挺有感觉。
前排就是普通的手动六向调节方式,没有什么可以特别说明的。而后排三人座只提供了两个头枕,头枕可以上下调节,但是过于向前探出,就会顶着人的后脑勺,使脖子部位悬空,感觉不是很舒适。而且,没有车顶拉手给乘客用来维持身体平衡让人很不习惯。
前车门板扶手是以织物包裹的,所以手臂放上去感觉没有什么不适。而后排乘客就没这么幸运了,相同位置取而代之的是硬塑料。
新嘉年华两厢版长/宽/高分别为3950/1722/1467mm,尺寸比上一代车型要更宽更高,轴距为2490mm,是比较标准的小型车身材。
新嘉年华的前排头部空间表现尚可,即使是在这款有天窗的车型上,尚有一部分余量,而像图上这位身高178cm体重150多斤体验人算是标准偏胖一点的亚洲人身材了,而之前试驾时那位身高185cm的瘦小伙也还是能轻松地坐进去。
后排的乘坐空间相对来说就比较有限了,此时按照同一体验人正常驾姿调整好前排座椅,后排腿部有一拳左右的余量。而后排头部空间原本还有一点富裕,但是被体验人竖立的头发占了大半,于是图片上我们只能看到非常小的余量了。以身高衡量的话,185cm的人坐在后排也可以,但只能正襟危坐了,除非前面换个瘦小型的司机,或者女司机。
不过准确地说,新嘉年华的空间的确不大,但也并不比同级别的对手差。因为毕竟属于小型车的级别里,车身尺寸有限。尤其是前排的头部空间,应该还是属于同级内中等偏小的水平。
体验结论:
新嘉年华的优点很突出,它有动感时尚充满活动的外观,也有个性前卫独一无二的内饰,更是有非常轻松自如灵活有趣的驾驶感觉(动态测试文章将在两天后上线),如果单看我们体验的这两款运动版车型,缺点基本是体现在功能设计的细节方面不够完善,但是瑕不掩瑜,新嘉年华依然称得上是一部惹人喜爱的动感小车。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富有青春气息的设计以及运动时尚的外表可以构成很强的吸引。如果总分10分,静态部分占5分的话,我给新嘉年华打4分。另外5分则要由我的评测同事给出评价,在此埋一个伏笔,我对新嘉年华还是很信心的。
当然,1.5升运动版已经是全系当中顶级的车型了,所以表现不错也是应该的。综合来看,新嘉年华两厢运动版手动车型10万元的厂商指导价,还是比较合理的。我忍不住在想,如果长安福特能在细节上对它再优化一下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