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以十万元为门槛 东风日产骊威最新详测
 

1.东风日产骊威 - 试车评测

日产骊威试驾评测

试车开篇

车评概要

  • 坐姿高,视野较好,前后排乘坐空间都较充裕
  • 车厢设计成熟理性,各类装备布置合理易用
  • 中低速驾驶轻便灵活,是很好的日常用车
  • 驾驶座的座垫和安全带高低都不能调整
  • 底盘的滤震略显单薄,走烂路时悬挂噪音较大

撰文:颜宇鹏
摄影:新车评网
试车时间:2007-04
测试评价基于厂方的媒体试驾活动

 

2.骊威1.6 - 车型背景

2006年7月的广州车展,日产发布了一个“首发中国的全球车系”,率先亮相的是七座MPV——LIVINA GENISS骏逸。但是无论在名字还是车型上,骏逸看起来都不像是一个独立的车型,骊威的出现令真相大白:LIVINA其实是一个车系,有五座和七座版,七座版叫骏逸,五座版是骊威。两个版本在同一平台上开发,有大量的共用部件,都选择在中国市场首发,显示出日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之前业内曾盛传东风日产要引进生产的两厢小车是日本已有的Note,但仔细研究一下Note,其实它并不适合在中国生产,Note的设计比较年轻花巧,如果要投产并保持产品的原有特性,成本和定价就可能不会很低。这样就未必能进入日产预定的十万元以内市场,并在价格上与骐达/颐达造成重叠。现在看来,日产推出这款两厢小车的首要目标就是挤进十万元市场,至于抗击飞度、Polo等两厢小车的任务,更多的是交由价格逐步向下发展的骐达去完成。

这样的布局分析就解释了为何会有全新骊威的出现——而不是现成的Note了。

 

3.骊威1.6 - 与骏逸的区别

骊威和骏逸是在相同平台上同时开发的,从两者的侧面可以轻易看出它们的异同之处。两车的前半段轮廓基本相同,从C柱打后,骏逸发育出一个长长的尾部,以容纳第三排座椅;而骊威没有第三排的负担,后部比骏逸短了一截。细节方面,两车的前后灯造型都完全相同,只有隔栅和保险杠等局部有所不同。明显的差异是骊威的保险杠下缘为黑色,没有用上骏逸的镀铬装饰条。由于两车的轮廓与神韵都非常相似,第一眼看骊威,我们都以为它就是骏逸,这种感觉相信要一段时间才能扭转过来。

 

4.骊威1.6 - 外形整体观感

由于有骏逸先入为主,骊威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一部小MPV,它那短促的车头、方角的尾部以及比一般两厢车大的C柱三角窗,都是MPV常见的设计元素。4120mm的车长以两厢经济型车来说是够大的,2600mm的轴距对七座的骏逸来说比较勉强,但对五座的骊威而言已经让它稳居同级之首。显然,跟同级或同价位两厢车相比,骊威拥有尺寸上的优势,这不仅使它的外形看起来更大气,而且带来了内部空间特别是尾厢的优势(后面会说到)。

远看骊威,它就像是一个两厢轿车、MPV和SUV的混合体。车头灰色的立体隔栅是骊威的外形亮点,配合保险杠下半部黑色的涂装,强化了它的运动风格。

尾部和骏逸几乎没有区别,尾窗和尾灯组合第一眼看上去颇有几分大众Polo的神韵。后保险杠下半部采用与车头呼应的黑色涂装,令整个尾部看起来更厚实,若能在后窗上缘加一片小尾翼,运动感会更加鲜明。

 

5.骊威1.6 - 外形细节

尽管整体轮廓比较传统,但骊威的外形细节还是有不少值得评点之处。车头的隔栅就非常特别,灰色的材质、12个“加强筋”的点缀,营造出来的运动化效果非常独特。头灯圆润而观感温和,与尾灯的性格一致。车侧后方的三角窗和粗大的C柱是辨认骊威的最好方法。骊威有较高的底盘离地距,前A柱采用比较传统的设计,这些都与一般的两厢时尚化小车有点出入。

 

6.骊威1.6 - 设计风格来源:Murano


日产Murano,主攻北美市场的一款中高级SUV


骊威的定位比Murano低得多,能学到Murano的一些神韵也算是惊喜了。

以上说到的一些细节,其实不全是骊威的独创,在它背后其实有一个现成的参照对象,那就是日产在北美市场的一款SUV:Murano。骊威的设计明显参照了Murano的风格,上图是Murano,下图是骊威,对比两车的车头隔栅、C柱造型和颜色搭配,实在想不认家门都难!

 

7.骊威1.6 - 车身颜色

尽管造型风格较平淡,但骊威通过丰富的车身颜色带来了一些视觉惊喜。厂方提供的颜色包括明锐橙、冰晶蓝、象牙白、钻石银和碧玉黑,几乎每一种颜色都有自身的特色,就算是白、银色,也比一般其它车的要特别。其实从新天籁开始,东风日产就在新车颜色上特别花心思,每款都有一个主打色,轩逸是浅蓝,骏逸是深蓝,骊威则是上图的明锐橙色。

 

8.骊威1.6 - 内饰风格与氛围

骊威的内饰维持了与骏逸相同的布局,但用料明显更加简朴。中控台采用了一整块的黑色塑料,其余部分则是浅黄和浅灰,只有很少量的银色仿金属装饰点缀,整个车厢的格调显得很平淡,但也很和谐。

前座的两种空调出风口设计差异很大,两侧的圆形风口可以360度转动和关闭,是新潮的款式;但中央的两个方形出风口却乏善足陈,有点80年代设计的感觉。骊威的整个内饰也正是给人这种平实中带有一点点潮流的感觉。

 

9.骊威1.6 - 车厢操作细节

车厢里所有的装备用起来都非常简单,这是日系车的一贯强项,何况是日产这样的大厂出品。三个圆形的仪表款式年轻,显示信息很基本,也没有多功能的行车电脑;顶级版装备了自动前大灯和前雾灯,但中低配置车型都不设前雾灯。

中控台虽然难逃廉价感,不过格局设计是非常成熟、合理的,音响、空调分区清晰,上方的储物格用于放置票据、手机等物品也会非常方便。前排座椅中间的挡杆槽较窄,加上成本局限,并没有设置手枕箱,但是挡杆前的开放式杯架还算好用。

CD音响机头和手动空调是全车系的标准配置,简单实用。音响面板布局与骐达很相似,有日产的家族特色,功能分布清晰,只是按钮较小。音响为4喇叭(最低配置只有2喇叭),播放CD的音质比较一般。空调面板采用最标准的设计,没有玩任何花样,制冷效能无须担心。

 

10.骊威1.6 - 做工用料

应该说骊威的车厢在设计方面是非常成熟的,没有任何使用上的问题。但对一款合资品牌的新车来说,一些细节上的廉价感还是让人有点不适应。在它的车厢里找不到一块皮料,仪表台、门壁板等触手可及之处都是硬质塑胶。即使是顶配版车型,方向盘、挡杆、门壁板都是大面积成型的塑料件。驾驶席遮阳板连化妆镜都没有,更不要说象征高级的照明灯了。总之,骊威的车厢在一些不涉及使用性能的方面,有比较明显的节约成本痕迹,走经济实用路线的决心十分明显。

 

11.骊威1.6 - 前排座椅
骊威的坐姿偏高,感觉基本就是MPV风格。座椅造型宽大,弧度也算贴身。头顶空间充裕,但是和近来几款日产新车一样,横向的宽度都比较一般,两个块头较大的男人坐在前排,双肩就会靠得比较近。
骏逸的驾驶座是没有高度调节的,比它更便宜的骊威也没有就不足为奇了。这点不足确实带来了一些不便,由于方向盘也只能作上下两向调节,不可伸缩,当迁就着座椅的高度调节好双腿位置后,双手就感觉离方向盘太远,笔者自认不算腿长之人,但也有此感受,因此相信这个问题对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存在的。
此外,前排安全带的上支点也不能调节高度(绝大多数轿车都可以),降低成本的用意十分明显。固定高度的安全带对体形中等的笔者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于身材特别高大或娇小的驾驶者就难保一定合适了。

 

12.骊威1.6 - 后排座椅

由于有2600mm的同级最佳轴距,加上较高的坐姿,骊威的后排纵向空间十分宽裕,双腿活动自如,长途乘坐比较自在。中央地台虽然不是全平,但隆起幅度不大,因此坐中间的乘客双腿也不会难受,只是车厢的横向宽度对于三个人来说还是有些勉强。后座不设中央手枕,前座靠背上也没有置物袋,只有前方的两个小杯架,多功能性略有不足。

 

13.骊威1.6 - 储物空间

骊威的车厢储物空间不算特别多,但都比较实用。驾驶座的门壁板有上下两层储物槽,中控台上下方都有开放式的储物格,烟灰缸是方便的可抽出式设计。在骏逸上给了我们惊喜的后座“一开二”杯架再次出现在骊威上,这也是后排仅有的一个多功能设计。

 

14.骊威1.6 - 尾厢空间
尾厢是骊威的最强武器之一,常规容积已经高达383升,达到一些三厢轿车的水平,也堪称各类型两厢车的尾厢之最。试车过程中,三人的行李箱加上大大小小几个包,随随便便就能在尾厢里平铺开来。尾厢上部设有一片结实的遮盖板,不但可作遮蔽尾厢内物品之用,长途旅行时还可以充当后排乘客的临时杂物台(见上图)。

 

15.骊威1.6 - 最大载物能力

将后座的行李遮盖板拆下,再将后排座椅靠背放倒,车内的载物空间就从383升拓展到最大的1548升。靠背为4/6分割式(最低配版为一体式),折叠一步到位,轻便简单,可惜只能折叠到图中的状态,不能再向前翻折或完全与尾厢地台齐平。但总的来说,骊威这个尾厢的装载能力在同级车中已经堪称一流了。

 

16.骊威1.6 - 发动机和变速箱
骊威沿用了骐达/颐达的HR16DE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的主要部分已国产,只有少量控制组件仍为进口。作为最新车型,骊威采用了最新的触媒催化器,使排放达到了欧4标准,高于骐达/颐达的欧3标准。为此最大功率稍微下调了3KW,为77KW/5200rpm,峰值扭矩也微降一点,为150Nm/4400rpm
这台发动机的功率数字在同级中并不是特别出色的,但它的优点是扭矩曲线很漂亮,2500转时已能输出峰值扭矩的90%。因此在日常驾驶中的力量反应很快。第一脚油门下去,23千转时已有一道韧力拉着车子加速,如果刻意将转速拉高到4000转以上,更会出现又一个小高潮,在40006000转之间发动机声势强劲,给人力量澎湃的感觉。即使是自动变速版本,从起步开始也有比较轻快的油门反应,持续深踩着油门一直加速到160km/h36000转)也没有迟缓乏力感,声音还十分雄壮。

 

17.骊威1.6 - 两种变速箱
骊威的排挡系统规格比较普通,分别是4前速自动和5前速手动。自动变速没有什么特别的功能,日常驾驶中升档动作相当畅顺,不过因34挡落差有点大,从4挡巡航时强制降到3挡,会有轻微的顿挫感。降挡加速时,随着发动机转速瞬间升高一千多转,声音的增大也会令乘客更容易察觉驾驶者脚下的动作。温柔驾驶时畅顺舒服,急加速时声音稍大,是自动挡骊威的总体驾驶感受,以整体完善性来说,这个自动变速版本还是很值得推荐的。
另一台5挡手排,开起来也是很轻松的,挡位清晰,行程也适中,虽然每挡摘挂起来略有一点阻力,但仍然轻巧到一两个指头就能拨动的水平,离合也很轻松易掌握。5挡的齿比编排偏向于紧密,加速过程力量衔接畅顺,是部很容易上手的手挡车。比较奇怪的是,骊威的手动挡最高挡齿比要略大于自动挡,100km/h行驶时,手排5挡的转速是2800转,自排4挡则是2500转左右。因此在较频繁加速或高速巡航时,手排版的发动机噪音都要略大过自排版。
据厂方透露,无论是自排还是手排,骊威的变速箱都和骐达/颐达的都是完全一样,包括每个挡位的齿比设定。骊威的车重比骐达轻30kg左右,基本可以忽略,由此可以基本定论,骊威的实际动力性能和颐达/骐达是相差无几的。

 

18.骊威1.6 - 驾驶与操控
和日产近两年推出的所有新车一样,骊威的日常操控风格偏向轻柔舒适。悬挂在弯中的功力是不错的,轨迹稳定,车身侧倾也不算大。方向在中低速过弯时还有不错的指向和比例感。驾驶座距离前风挡较远,但两侧A柱的视野比很多同类设计的车要好,在市区里驾驶,视野感觉比较开阔。不过较高的坐姿始终令人感觉开着一部小MPV,没有激烈驾驶或大动作过弯的欲望。
虽然不会令人主动寻找刺激,但在应对紧急状况时,骊威的底盘动态反应还算稳定灵敏,制动性能特别值得称赞,尽管只有前盘后鼓,但踏板反应线性、比例感好,紧急制动时减速力度持续稳定,给人足够的信心。

 

19.骊威1.6 - 乘坐感受

骊威的悬挂系统与骏逸基本是相同的,与骐达、颐达也有比较密切的关联。这套悬挂过弯表现不错,但减震效能却一般,碾过一些坑洼地面时,传到车身的震动比较直接和生硬,底盘传来的声音也比较显著。日常驾驶中,底盘的噪音隔绝表现也只是一般,悬挂声响及砂子敲击挡泥板的声音都容易察觉。评价骏逸的时候,我们曾批评过它的悬挂比较单薄,尤其是后排乘坐感不够完善,但对于骊威这部经济型两厢车,要求就不应太高,它的总体乘坐感觉还是可以接受的。

标准版的G和GE型号都采用钢圈,套上六辐式的塑料轮盖,轮胎尺寸为175/70R14,对这台1.6升的小车来说是仅仅够用的规格;顶级版GS则配有大一寸的合金轮圈,轮胎为185/65R15,高速稳定性和过弯极限会略高一点,但两款轮胎在市区行驶时的滤震感觉没有明显差异。

 

20.骊威1.6 - 高速性能与方向稳定性
此次试车,日产安排了近200km的高速公路,这很容易突出骊威的动力性能——我们在高速公路上总是大脚油门飞奔,同行的试车记者驾驶全程都没低过150km/h,到我开的时候,大部分也保持在130km/h以上。1.6升发动机用在这台小车上,可算得上是“大马拉小车”,因此骊威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能跑的。只不过长时间保持150km/h左右的高速时,乘客只能在发动机的轰鸣声和尚可接受的风噪声中度过。在反反复复的加速、挡位升降中,我忽然醒觉开这车的人不该是如此激进的吧?于是松开油门,慢慢让车子滑落到100km/h,此时整部车是比较安静、从容的,以它的级别和价格来说已经很令人满意了。
虽然动力出色,但有一个问题明显影响了我们对骊威的高速好感,那就是方向稳定性。在130km/h以内,车子的稳定性还算可以,但超过130km/h后,方向盘就开始出现虚位,再往上加速,前轮的指向就开始变得漂浮,很容易因路面波动或强侧风而偏离行车路线。试驾当天我们正好遇上较频繁的强侧风,驾驶骊威以接近150km/h的车速行驶时要特别集中精力应付它那飘忽的方向。
试驾轩逸、骏逸的时候,我们都指出过高速方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事实上,它们与骊威都采用了基本相同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日产厂方人员表示,这套转向系统的设定主要是针对日常市内驾驶,包括很多女性驾驶者的需要,因此特别注重轻便性,而对高速行驶的稳重感有所牺牲。我们当然不太愿意接受这种说法,因为中国市场的用车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而且对于平常人来说,他们更加需要良好的高速稳定性来确保安全。

 

21.骊威1.6 - 不同等级配置差异

初上市的骊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多能型G、全能型GE和超能型GS。其中全能型是主力车型,各种应有的配置都基本齐全,超能型只是多了自动前大灯、雾灯以及配合金轮圈的宽胎。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它们差价几何,但我们试驾的全能型基本已经可以满足各种使用要求了。

至于那个最低配的多能型,装备少了很多,很可能会定出一个非常低的价钱,为的是吸引眼球。不过从装备表可以看到,它不仅缺少了实用的发动机防盗系统和6/4分割式后座,就连非常基本的中央门锁、转速表、后座头枕以及后座三点式安全带都不提供,这就有些节约得过分了。因此,就算这个多能型再便宜,我们也不推荐各位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双气囊、前座安全带预紧、ABS+EBD+BA制动系统是全系列的标配,在这些内在安全设施上厂方采用了一视同仁的做法,还比较符合大品牌的形象。


 

22.骊威1.6 - 新车评网结论
优点:
  • 外形尺寸同级最大,拥有大气的形象和内部空间优势;
  • 坐姿高,视野比较好,前后排乘坐空间都比较充裕;
  • 383升的尾厢容积为同类两厢车中最大,尾厢遮盖板、折叠 后座都相当实用;
  • 车厢设计成熟理性,各类装备布置合理,容易使用;
  • 1.6升发动机技术先进,动力输出特性优秀,排放达欧四标准;
  • 自动和手动变速箱匹配都很完善;
  • 加速表现比较爽快,高速很能跑,150~160km/h都很轻松;
  • 中低速驾驶轻便灵活,是很好的日常用车;
  • 安全装备不含糊,全车系标配了双气囊和ABS+EBD+EBA;
  • 日产品牌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给人较强信心。
缺点:
  • 驾驶座的座垫和安全带高低都不能调整,未能完全适合各种体形的驾驶者;
  • 车厢用料廉价感较明显,也不提供高级配置(如天窗、真皮)的选装;
  • 驾驶证遮阳板没有化妆镜、后排缺少储物空间,多功能性略显不足;
  • 车厢内部横向宽度一般,前后排坐高大的人时,感觉会较窄;
  • 高速120km/h过后方向指向性飘忽,令人信心不足 (不适宜经常跑高速的人);
  • 底盘的滤震感觉略显单薄,走烂路时悬挂噪音较大(以该级别来说可以接受);
  • 最低配版本(多能型)的配置实在太少。
和日产要员的交流中,有一点令我豁然开朗:他们明确地指出,骊威是一个“价格目的性”非常强的产品,它的首要目标是挤进十万元以下市场,所有设计和装备都必须确保达到这个目标。当然,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是明摆着的,骊威选择了确保时尚的外形、有吸引力的内外尺寸和技术先进的动力系统,而在车厢装备和用料方面着手降低成本,成为这款外观、功能、性能都不俗,仅在档次和豪华享受方面略欠的产品。
环顾市场,经济型级别的竞争者除了拼设计、拼装备外,另一个关键是拼品牌。在十万元市场,自主品牌阵营已有多款车盘踞,但并没有哪款的产品本身说得上非常出色;再看几个合资“大品牌”的产品,如广本飞度、上海大众POLO、雪佛兰乐骋乃至铃木雨燕,它们在产品上确实可圈可点,却在价格方面缺乏强大的竞争力。
骊威的出现,可以说是“大品牌”阵营的一张新牌,它刻意在产品本身的装备、档次上有所退让,换取“低价”这个中国市场公认的杀手锏。这种做法能否成功,将是非常值得观望的。虽然执笔之日骊威的价格尚未公布,但厂方表示其主力车型的定价一定会在10万元以内(我们希望是全系列)。以此价格,我们认为它可以得到“值得推荐”的评价。从消费者角度,如果对车子的装备、精致感要求较高,骊威未必对您胃口;但对那些预算较紧、讲求实际用途、不愿意冒风险的买家,例如务实的小家庭、新潮的小企业,骊威都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理性之选。

0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