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网 试驾】东风日产有一款非常低调的车型,这就是轩逸。在日产日渐壮大的家族车型中,轩逸早已经被划到了过气的行列,日产也不再为其大肆宣传。但每月近万台的销量和多年来从未进行过大改款的事实说明,轩逸的沉默不是过气,而是真正拥有实力之后的低调。
外形:设计借鉴天籁、风雅
与天籁以及祺达那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相比较,轩逸的外形显得相对较为“主流”,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它身上的每一道线条、每一个棱角,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在车灯、进气格栅、中控台等局部部位,轩逸借鉴了天籁和风雅的设计元素,并做了年轻化的加工处理,看起来得体、颇具质感且神采奕奕,很符合车型的定位。
外观部分,轩逸由头灯贯穿至尾灯的棱线构成车侧的立体腰线,配合短截的车尾、类似抛物线的车顶以及长且低垂的车头,整个车身由此呈现稳健且蓄势待发的姿态。在细节上,轩逸的独特之处在于车头大灯上设有一个锥形的小突起,可以方便驾驶者观察车头两边相对障碍物的距离。
此外,轩逸的车门把手镶嵌了与车身同色的饰条,增加了车身的整体感,后门位置的扇形小窗取自天籁,这一设计将日式的利落与欧式的优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还拓展了后排乘客的视野。
内装:简约车厢配置贴心
在轩逸的车厢内,居家风格的内饰同样继承了日产的传统。“S”形动态曲线,遍布整个内部空间,营造了舒畅的韵律感。踏进车厢,关门的声音颇为悦耳,车内虽然也使用了一些低成本的硬胶用料,但是好在装配工艺比较严谨,车厢并不会给人“经济”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轩逸车室内大量运用的木纹饰板虽然是塑料仿件,但是经过消光处理之后,具有良好的质感。
与天籁一样,轩逸在中控台上整合了导航、信息显示、空调、影音、空气净化系统以及通讯系统,并将所有的功能键以简易的序列组合,不仅一目了然,而且也与车室简约的设计相互配合。
轩逸的配置在现在看来并不算高,但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尤其是钥匙在其上市的时候绝对算是高档配置,车主只需随身携带智能型钥匙(I-Key),走近车辆,即可触动感应系统,开启车门与行李厢盖,这对于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的车主、乘客来说是一项非常贴心的设计。
而当智能型钥匙处于感应装置的有效范围外,此时车辆若是处于熄火状态,车门将会自动上锁,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也周到地设想了车主因大意而忘记上锁的情况。在控制引擎方面,车主也只需将钥匙在口袋里,就可以启动或关闭引擎。
空间:纵向空间优秀 横向空间一般
空间方面,得益于长轴距设计,轩逸的后排空间表现非常抢眼,在同级别车型中绝对算得上乘,而拱形的车型设计也让其前后都有非常不错的头部空间。但是轩逸的车身较窄,所以后排做两个人还好,但如果是坐三个人的时候就会略显拥挤。
此外,轩逸贝壳形的座椅也依据人体设计,将乘员的重量按比例分配在座椅的各个支撑部位,让全车的乘员都获得舒适的乘坐感。同时,在2700mm轴距不变的情况下,日产的工程师还将前座的椅背厚度大幅削薄,形成内凹的曲线,为后座乘客提供了额外的膝部空间。
厂方的对比资料显示,轩逸的后排纵向空间尺寸比广本雅阁和奥迪A6还要优胜,实际乘坐,轩逸后座的腿部空间的确十分充裕,不过,轩逸的后排座椅并不能像大多数同级车一样,可以4/6分离地放倒,与后备厢连通以增加载物的实用性。
动力操控:加速顺滑转向偏轻
轩逸采用了由日产和雷诺联合开发的MR系列中最新一代2.0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沿用了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智能控制系统,动力输出相当平顺,中低转速的出力表现即使对于喜欢动力随传随到的驾驶者来说也算是相当足够。
怠速时,四缸发动机的静肃性接近V6发动机的水准,挂上D挡深踩油门踏板,源源不绝的动力传递而出,此时,驾驶者可以充分领略到CVT变速箱那种完全没有顿挫的加速过程。在时速达到60公里/小时前,轩逸加速非常柔顺,而当转速表指针越过4000rpm的刻度或是开启变速箱的运动挡,不用多少时间,速度就已达到笔者此次试驾的最高时速180公里,此时虽然感觉到速度还有提升空间,但由于高速路上侧风的作用,车身发飘,为了安全起见笔者并没有继续加油。
在试驾过程中,轩逸发动机舱的隔音水平值得一赞,只有当转速刻意拉高时车室内才会听到稍大的运转声,但也不会让车内的乘客感到不适,不过当以时速120公里以上的速度行驶时,除了路噪明显之外,风切声也随之越来越大,传入车内颇为扰人。
下了高速,经过一段乡间道路,正好检验轩逸的底盘性能。据日产的专家介绍,轩逸的悬挂系统包含三个核心技术:拉升弹簧、脉冲减震器、带有预负荷机构的减震阀。但是在几次高速过弯的试驾中,轩逸入弯时车身出现晃动,侧倾也颇为明显,手感轻盈的方向盘指向也不算明确,行驶表现很接近祺达。在行经几个高低起伏路段时由于车速较快,车身会产生轻微飘浮。
回到平路上高速行驶,轩逸的表现截然不同,保持了天籁的舒适平稳,透过脉冲减震器,颠簸路面所产生的震动都被一一吸收。刹车方面,轩逸将日本版前碟后鼓的刹车系统改为前后碟刹的装配,在ABS、EBD、BA等刹车辅助系统的配合下,能够给驾驶者充足的刹停信心。
编者小结:专为家用打造 舒适性及其出众
轩逸与之前的蓝鸟相比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甚至就算后面还挂着bluebird的标志,但却很少有人能想起它的前身,反倒是以最快的速度认可了它的新名字——轩逸。对于15-17万这个价位,轩逸是一款没有特点但十分均衡的车型,尤其适合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