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前言:皮卡本意为“亦轿亦卡”,是轿车座舱与敞开式货车车厢相结合的产物,这个车系按生产国家被分为美系与日系,玩车选粗犷且昂贵的美系,日系则是以经济实用为立市之本。我们今天的主角郑州日产锐骐ZD30正是日系的代表,换装3.0L柴油增压发动机,以达喀尔赛版车型为基础的量产车型,来头着实不小,表现如何下文为您逐一分解。
锐骐ZD30同样源自日产D22皮卡技术,相比于之前的锐骐车型,ZD30依旧延续着家族实用的特征。
外观:不张扬的硬派
ZD30与锐骐家族的外观设计如出一辙,硬朗的外观不似美式皮卡那般张扬,方正的造型中每个平面间都见棱见角,向人们传达着一股坚实可靠气息。
车头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双镀铬进气格栅设计简洁大气,方正的“双眸”同样见棱见角,黑色的前保险杠虽然没有实地的碰撞体验,但其尺寸与材质都让人对正面碰撞的安全信心十足,发动机舱盖上的进气口与发动机中冷器相连。
拥有长4980mm、宽1690mm、高1650mm的“三围”的锐骐ZD30,由于其平直的线条设计,令其看上去完全没有笨拙之感。2950mm的轴距,尽可能的满足了车身刚性的“硬”标准,以及乘坐与储物空间的“软”需求。
锐骐ZD30采用16寸铝合金轮毂,装备了四条玛吉斯M751轻型载重汽车轮(LT),规格为206/75 R16,75的扁平比应对复杂路况而生,M751对称的大块花纹,侧重于轮胎的坚固耐磨性。
正面车头有几分SUV的影子,而皮卡独有之处在尾部。皮卡的敞开式货车车厢在载物上,高度远胜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面包车,此次试驾后备箱“标配”了300kg的重物,其一是体验ZD30的承载能力,装载了300kg的情况下钢板弹簧式后悬,与空载下的状态一样,其二,是缓解颠簸路面钢板弹簧后悬带来的“跳跃”感。
内饰:皮卡车型一贯的简洁粗犷
一早见识过皮卡的粗犷的内部,进入到锐骐ZD30的车内则是再次谋面,简洁粗犷的风格在此一眼即可得见。中控区域简单的布局只有实用,较少的功能按钮可直接上手,操作起来不需要熟悉的过程。
锐骐ZD的三幅式方向盘略细,握感中规中矩,为解决转弯半径大的问题,低速时的设定异常轻盈,力度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增大,高度情况下的反馈适中。
我们试驾的低配车型采用了织物座椅,材质柔软,其舒适度尚佳,包裹感不足。
乘坐空间:头部空间充裕 后排乘坐如坐板凳
体验着身高1.78m,前排座椅最低的状态头部留有一拳加两指的空间。后排座椅椅背与坐垫的夹角接近90度,坐垫的长度也不足以支撑大腿,坐姿向下倾斜一点将腿顶在前排座椅上,能更舒服一些。
锐骐ZD30共有高低配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0.98和11.98万元,高配多的1万元多出了ABS,尾部货箱内部图层,倒车雷达以及真皮座椅。
试驾体验:3.0L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更有力 双叉臂前悬表现出色
ZD30作为锐骐家族的最新车型,换装新的发动机是其最大改变。这款型号为ZD30D13-3N的3.0L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全铝材质(缸体与缸盖),加上BOSCH高压共轨+EGR(排气循环燃烧)系统,电控多次喷油、燃烧更均匀,以达到更低油耗的效果(此次试驾最低油耗6.6L/100km)。另外更柔和的喷油,也一定程度的缓解了柴油发动机压燃工作方式噪音大的通病。
众所周知,柴油发动机的低转速高扭矩特性,而换装了新动力的锐骐ZD30,加上涡轮的辅助,在这方面的特性更加明显,1700转起(自重原因,感觉晚官方峰值扭矩数据100转左右)前冲的感觉十分明显,由于涡轮的支持,高速依旧可保持一定动力输出,衰竭感并不明显。
整个试驾过程分为高速与乡间路面(含土路)。高速路况锐骐ZD30虽无空气动力学可言,但由于双叉臂前悬与钢板弹簧后悬的出色匹配(行程适中),其时速100公里以内的行驶均十分稳定。
现有的两款ZD30均为两驱车型,其越野能力尚无法与四驱的硬派SUV相比,而面对颠簸的土路表现出乎意料,这还要归功于调校出色的双叉臂前悬。除了具备本身构造带来的横向刚度大、抗侧倾性能优异的特点,其拉申与压缩的反应并非十分灵敏,且通过颠簸路面前排乘客获得的反馈适中,韧性十足。当然,为承载能力而选择的钢板弹簧,则让后排乘坐感受与前排相距甚远。
试驾过后的牵引力展示:
总结:锐骐ZD具备皮卡灵活且更大的承载能力(比面包车),换装的新柴油增压发动机低扭强与油耗低的优势,较前款锐骐车型更为明显。由于我国将皮卡归类为货车,限制了一些城市人的选购,但在皮卡能够上牌行驶的地区,锐骐ZD30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