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马自达3两厢一直是一款口碑不错的车型,在新款马自达3迟迟国产,而老款进口马自达两厢在国外已经停产的情况下,厂家只能先把两厢的引进过来给我们“解解渴”。话说回来,老款车型的操控性有不错的表现,那么新款一定应该更上一层楼才对,所以我们对新款进口马自达3两厢充满了期待,拿到这款2.0L手动豪华型之后,我第一时间先给大家奉上静态体验部分的文章,至于动态部分,稍安勿躁!
● 外观:大嘴的英俊小生
首先大家应该明确一件事情,那就是虽然看上去变化很大,特别是前脸的改变更可以称得上是彻底“改头换面”,但从本质上,新款进口马自达3两厢与老款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因为他们的底盘、悬挂、轴距都完全一样。清楚了这点,你也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在新旧两款车型之间比较。
新款马自达3最大的亮点就是它那要多大有多大的前脸格栅,在整个汽车界,这种大嘴并不少见,但像新款马自达3这样比例的并不多,而且一般的“大嘴”都是要体现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新款马自达3的则恰好相反,它在向我们传递一个友善的信号,看到它的大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真够贫的,呵呵!
除了大嘴,新款马自达3两厢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夸张的前轮轮拱,这点我们已经在睿翼上见识过了,新款马自达3的设计完全不次于它,加上应用在更小的尺寸上,所以视觉效果比睿翼更加夸张,当然有了夸张的轮拱,就必须得有犀利的大灯,这点它也没有令我们失望。
来到车身侧面,新老款没有明显变化的感觉更加清晰,特别是后部的侧面三角窗清晰无误地传递着这种关系。在细节上,16寸的轮毂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尺寸,东洋牌的进口轮胎性能需要经过专业测试的检验,后视镜上的转向灯竟然只有2.0L车型才有,是不是有点太“抠门”了?为了照顾通过性,量产车没有使用夸张的侧裙,这在情理之中。
尾部的设计虽然没有前脸那么激进,但如果用“保守”来形容又有点冤枉它了,所以算是比较正常、也比较成功的小改款。亮点在于向外突出的尾灯造型,扰流板的尺寸恰到好处,但仔细观察,我们却始终没有发现倒车雷达,这与它的身价似乎有些不太搭配。
『倒车雷达可以有,但是真没有!』
整体上来说,新马自达3两厢的外观尽管有一些人对它的前脸有一些争议,但它还是保持了老款车型简洁、干练的风格,并加入了新的时尚元素,所以仍然是那个来自东瀛的“时尚小生”。
内饰:中控台用料不错
看到新马自达3两厢内饰的第一眼,相信99%的网友一下子就能认出来这是一款马自达车型的中控台,没错,家族特征非常明显,但似乎又让你一下子找不出有哪些十分明显的地方,所以我们还是来仔细体会一下吧。
首先十分熟悉的就是360度旋转的中控台出风口,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马自达的首创,在十年前设计的马自达6上就已经开始应用,新款马自达3当然也理所应当继续沿用。DSC不是全系标配或许会令准备购买1.6L的人有些失望。
马自达的仪表一直都是非常好看的,这点在新马自达3两厢上得以继承,但所不同的是由老款的白底换成更加运动的黑底,不过指针和刻度换成一般的样式,而没有继续老款赛车的风格,大多数人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但我有些失望。
这款方向盘可以说是睿翼“史上最强方向盘”的“三幅缩减版”,说缩减是因为没有了换挡拨片和对自动空调的调节功能,但这款方向盘从造型到手感,再到功能的设计,对于一款紧凑型车来说都是十分出色的。
新马自达3两厢的行车电脑以及一块小的显示屏被设计在中控台顶部一块背光的面板下面,这样不容易受到白天强光的影响,而它行车电脑的功能也没有因为车身尺寸和级别而受到影响,在紧凑型车中算是十分出色的。
我们接触的绝大部分车型,音响面板的开关和音量调节都在左侧,这样驾驶员右手不需要伸出很多就能接触到,但新马自达3两厢的这两项功能则是设计在右侧的旋钮上,驾驶员需要伸出更多的胳膊才能接触到,显然不利于便利性和行车安全。究其原因的话,我想这与原型车是为右侧驾驶的日本乘客设计的有很大关系,他们用左手很容易就能够碰到,而引进到国内的话,却没有进行这方面的适应性改变。
值得称赞的还有中控台的面板,厚厚的橡胶材质不管是手感还是触觉都能够令我们满意,希望未来国产的车型不管三厢还是两厢都能够与进口版保持一致。
舒适性: 蓝色气氛灯迷人
其实内饰并不仅限于中控台部分,看完了中控台上的那些细节,我们再看看车内,影响乘坐和驾驶舒适性的还有那些细节。
与中控台的材质有所不同,门板上没有继续沿用软性的橡胶,而是换成硬质塑料,但视觉效果并没有下降多少,与下部黑色的真皮很搭配。
后视镜电动折叠也是一项十分不错的功能,对于经常在城市中侧向停车的人有很好的实用度,当然1.6L车型的购车者是无缘享受的,两侧的遮阳板都有化妆镜和照明灯,新马自达3两厢并没有在这方面节省成本或者厚此薄彼,但天窗开关的设计有些繁琐了,完全可以设计成简单的一键式。
我个人不太喜欢的还有位于副驾驶一侧的手刹,当然这并不是新马自达3两厢的个案,睿翼也同样如此,而且右舵的马自达3专门把手刹设计在杯架左侧,也就是说这是厂家故意为之的,设计意图我们不是很清楚。但他的手刹需要提起得很高才能将车辆牢牢固定,这种设定令拉手刹的姿势显得更加别扭。
只有夜晚或者进入地库,你才能够发现新马自达3两厢除了漂亮的仪表台灯光,还有蓝色的气氛灯,分布在驾驶员脚窝、车门拉手和顶灯上的气氛灯在车门打开的一刹那会渐渐亮起,而音响面板的背景光会在每次调节音量之后闪烁几下来确认你的操作。
乘坐:后排腿部空间不大
首先要说的新马自达3两厢的的座椅,视觉、舒适性、包裹性三方面平衡得十分不错!座垫的侧向包裹十分柔软,甚至比座垫本身还要柔软,这样你在上下车的时候就不容易咯到大腿。
而腰部的侧向包裹则足够坚硬,几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因为在转弯时主要依靠这里来控制乘客身体的横向移动,只不过如果你觉得腰部支撑稍微有些不太理想的话,调节起来不太很方便。
或许有一些人会为此而耿耿于怀:这么贵的进口车,竟然连一个基本的电动座椅都没有。对于是不是应该有这项配置我不置可否,但对于身高超过1.75米的驾驶员来说,有没有电动座椅并不重要:因为前后调节和角度调节的话,手动的反而更快,而高低调节尽管手动的比较繁琐,但你只需要把座椅调到最低就可以了,因为新马自达3两厢的前排头部空间并不是很宽裕。
原因在于驾驶员的头顶没有位于天窗的正下方,而是再次车顶的左侧,所以受到顶棚厚度的影响比较多。后排乘客就不存在这方面问题了,因为后排的顶棚有专门的凹槽来增加头部空间。不过后排乘客也并非高枕无忧,因为他们的腿部空间不够宽敞,身高超过1.8米的乘客膝盖有可能顶到前排椅背。
是什么原因造成轴距并不算短的新马自达3两厢反而在后排腿部空间上并不算出色呢?下面这张照片能够解释一些问题:车辆后部底盘下面布置了复杂的多连杆悬挂系统,从而占据了很多的车内高度,使得后排座垫和靠背必须尽可能布置在悬挂系统的前面,从图片上能够看到新马自达3两厢的后门并不算大,也正是这方面的原因。
即便不能在空间上占有优势,新马自达3两厢却并没有在乘坐舒适性上有任何的折扣来加大空间,比如有些车型会为了增加腿部空间而把后排座垫设计得很短,紧凑型车后排座垫平均长度为460mm左右,而中型车的一半为500左右,显然新马自达3两厢490mm的长度已经接近中型车了。
储物:
在车内储物空间方面,新马自达3两厢并没有大部分日系车型那样繁杂的储物格,他只有大部分常见的储物空间,但并不是越多的储物格就意味着越实用,反而是新马自达3两厢车内的储物空间给我们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新马自达3两厢并没有设计专门的烟灰缸,中控台点烟器旁边的凹槽里也清清楚楚地写着这里不是用来放香烟的,它为每辆车配备了一个专门的移动式烟灰缸,可以在杯架中固定,而这里只是一个适合放小物品的储物槽。
挡把后面的杯架用来放饮料瓶十分称职,尺寸对于一般的饮料瓶和易拉罐来说十分合适,但挡板的设计看起来似乎有些多余:除非里面什么都不放,或者放很矮的饮料瓶才能合上。中央扶手内部的储物空间尺寸中规中矩,底部受到AUX和电源接口的影响,但把这两个接口设计在这里显然十分理想。
后排乘客也有自己够用的储物空间,因为他们一共有四个合格的杯架,对于一辆紧凑型车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新马自达3的后备厢空间在两厢紧凑型车中占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进深方面。编辑部大号的行李箱装进去没有任何难度,出游的时候,甚至一般的折叠自行车差一点就能完全放进去,最后只需要把车头折叠一些就能轻易成功。
后备厢空间方面,因为后排座椅比较靠前,所以反而给后备厢留下了比较大的纵深,经过数据对比,新马自达两厢的后备厢最小进深和最大进深两厢数据都比比较流行的福克斯、高尔夫6以及英朗长出许多,而四款车的后备厢宽度基本一样,所以与他们相比,新马自达3两厢的后备厢还是很有优势的,但也有两处小小的不足:后排座椅放倒之后地板不够平整,后备厢的门槛比较高。
● 静态部分总结:
从外观上来说,除了极为保守的个别人以外,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新马自达3两厢的外形,包括它那张开的大嘴,毕竟它是在冲你微笑,而动感的整体外形更是很容易获得年轻人的好看。
从实用性上来说,他几乎可以做到让我们无可挑剔,虽然空间不大,但座椅够舒服,内饰的做工也够精细,只不过在一些舒适性配置上稍有些不尽如人意,比如没有倒车雷达和电动座椅;从价格上来说,进口手动挡车型16.58万元的价格也不贵,所以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新马自达3两厢不错。
但是在静态的体验中,我估计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它的挡把。要知道这款车的精髓之一就是配备了一款6MT的手动挡变速箱,那么实际操作起来怎么样?加速快吗?下面我就来聊聊日常驾驶以及性能测是话题。
对于动态部分的开场白,我一直在犹豫,从睿翼轿跑、翼神2.0MT,再到今天的进口马自达3两厢2.0MT,好像最近新出的运动型车都跟我很有缘,为此对它们的评价我也只能用“更如何如何”来描述,虽说这是事实,但这样的巧合是实在有点贫了……好吧,你我再忍耐一下,看看今天的主角是如何在“更”字上做文章的。
如果说睿翼轿跑与翼神都有“视觉运动”嫌疑的话,那么马自达3肯定也逃不出这种定义!甚至它的大嘴要在感官侵略性上加个“更”字!不过这只是它有别于另外两款的其中一点,要知道它还有个“更”绝的!那就是比翼神2.0MT“更”有感觉的手动变速箱!
这回进口马自达3两厢终于推出了手挡车型!并且在2.0L款上还使用了6MT!这是老车主们的期盼,也是新车主的福音;不是我故意气大家,这套手动变速箱真是挺棒的!多一个挡位意味着什么我想所有人都知道,但你或许还不清楚它的好使是怎样的概念!
夸它好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手感清晰度高、行程短并带有吸入感,另外,挡位间距很小,男士的话可以做个试验来理解一下,张开手掌看看掌心的面积有多大,你就知道6MT整个操作范围大概是什么样子了;其二则是该款手动变速箱并非只为了经济性,密齿比的设计让换挡、动力衔接更紧凑,从而达到顺畅、痛快的驾驶体验,这才是它精髓!
使用6MT的车型为2.0L款(1.6L款为5MT),同样是MZR 2.0L发动机,新马自达3两厢在参数方面较比老款略有下降,最大功率108kW/6400rpm(147马力),比上一代低了3马力和2kW;最大扭矩182N·m/4500rpm;压缩比没变,依然是10:1,已经是93#汽油的边缘了,据了解,这是针对城市用途的重新设定。其它方面它并没有缩水,依旧保持了S-VT(顺序气门正时系统)、VIS(可变进气歧管系统)、电子控制节气阀以及TSCV(可变涡流控制系统)的技术设计。
虽说参数上低了一些,但面对日常驾驶,尤其是对全新的手动挡车型来说并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差异。从起步开始,新马自达3两厢2.0就表现出各种轻松,顺滑的挂入2挡,一瞬间右臂的摆动幅度很小,手腕上立刻得到了一种叫“运动”的力道,这种感觉很容易刺激到驾驶者,向往更快的加速以及更多过瘾的换挡动作!
2.0L发动机的日常表现还是属于线性、轻柔的风格,通常在1800rpm左右时就能满足巡航动作了,此时的提速虽说比较轻盈,但肯定的是离“猛”的状态还有很大距离。事实上,MZR2.0发动机也属于高转速类型,不过对于一般驾驶来说,能感觉出动力的强劲或是油门响应的积极还得需要更多的“放量”,或许4000rpm之后才是新马自达3两厢“凶猛”的阶段,如果变本加厉的噪音和油耗没有让你开始打退堂鼓的话,那就赶紧尽情享受吧……
6MT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让行车转速比一般的5MT更灵活,特别是在4、5、6挡之间;由于该款变速箱齿比设计的较密,即使真的频繁推入高挡位,该车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抖动、强努的现象。就拿60km/h来说,你可以选择上述的任意一个挡位。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别忘了大众的7速DSG还能在这个速度下升至7挡呢!
我们接着拿60km/h来说,5挡下1700rpm的转速并不算低了,甚至要比普通的5MT还要高一些!而推入6挡,转速仅有200rpm的落差(1500rpm),此时的经济性又回来了,不过话虽如此,我们在琢磨这套变速箱优势的同时也发现了问题!起因就是6挡间的齿比太密从而造成对高速巡航的忽略!测试中,该车在120km/h行驶时转速竟然高达3200rpm,如果是5MT变速箱,我想这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问题是,6MT在驾驶乐趣与经济性的衡量中太过偏袒,多多少少削弱了对“家用车”的务实需求。
接下来我们也对这款车进行了油耗测试,路况包括城市拥堵、环路和高速,在这种综合路况考验中,新马自达3两厢2.0MT表现中规中矩,经过270多公里的驾驶后,我们得到了该车的平均油耗数据——百公里9升。仅从字面上来看应该属于正常范围,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其实该车在城市驾驶部分是有优势的,然而一旦进入高速,6MT给予的行车支持就会微乎其微了。
我们给予的各级别车型的合理油耗参考值(非硬性指标)
纯经济的微型车:不高于7升/百公里
小型车/混合动力:不高于8升/百公里
紧凑型/轻型SUV:不高于10升/百公里
中型车/中型SUV:不高于12升/百公里
其他车型:不高于15升/百公里
<注1:纯硬派越野车、大型SUV、性能跑车、超级跑车,本站不对其进行油耗测试>
<注2:我们的各级别合理油耗参考值,是以该级别大部分车型为参考。个别非主流车型因尺寸或排量跨级,从而出现大幅度影响油耗成绩的现象,我们另当别论>
都说马自达3很运动,到底什么基因决定了这种说法?首先我们来看看书面上的介绍,四轮独立悬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强化钢梁和粗壮下摆臂的多连杆后悬架看上去也很坚固。给人的感觉,新马自达3两厢并不是很高,悬挂行程部分还是考虑到了运动性;当然在舒适性方面,设计师也并没有任何让步,它仍然属于家用轿车的风格,只不过悬挂行程并不算太长,支撑性也有着比较稳健的表现。
同样是打着运动旗号,新马自达3两厢就要比睿翼和翼神在绕桩测试中更从容一些,它主要得力于悬挂的支撑性以及短尾设计。可以看到车身的侧倾是很明显,但还不至于到夸张的地步,车辆在重心转移时,良好的支撑性是能够提供车身从容的回位。
该车的转向在初段时存在一点点空量,之后便会很规矩的进入角度。新马自达3两厢的底盘表现硬朗,在绕的过程中,车尾会受到重心被轻轻拉动,活跃的迹象比较明显,但总的来说还算很好控制,整个车身及转向清晰且比较容易掌握,这都是不错的,唯独不太理想的就是轮胎,抓地力一般,极限出来的太早!
新进口马自达3两厢2.0MT的实测噪音值比较一般,总的来说可以归结到发动机本身,从怠速开始,车内的体现就比较清晰,一旦上了高速,并不算低的巡航转速也会促使发动机进一步的加大分贝,具体噪音值为60km/h:64.8分贝;80km/h:66.9分贝;120km/h:72.8分贝;怠速为51分贝。
性能测试是我们最看好的部分!新马自达3两厢的2.0+6MT动力组合看上去要比翼神更有吸引力!尤其是行程极短的手动变速箱,想必这也是为它赢得加速时间的关键点!
测试中,变速箱给人的信心确实很足,每次换挡都干净利落,但或许是前两挡的齿比还是中规中矩,再加上它的发动机参数不及对手,最终,该车只跑出了9.4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数据方面没有想象中出色。
下图为同级别手动挡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对比。
新马自达3两厢的刹车表现还是不错的,连续几次下来平均成绩可以达到41.6米。过程中,前悬挂的支撑表现出色,“点头”的幅度控制的较好,重心并没有过多施加给车头;减少了负担,整体的水平也会更加稳定,多次下来,刹车距离基本都保持在41米出头的距离,应该说成绩很不错了。
◆ 连续刹车工况图:
新马自达3两厢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之前只有4AT的尴尬局面,另外,在不同车型的选择上,厂家也提供了多种动力组合,如1.6+5MT(4AT)或是2.0+6MT(5AT),看上去有些繁琐,但直观的理解就是“够使”与“好使”两种档次需求。
对于两厢版马自达3或是具体到2.0手动挡车型,我想它无疑都是同级家用轿车中的运动倡导者,除了要外表贴合主题外,6速手动变速箱的能力也得到了认可,用“更”出色来形容绝对不为过!至少就目前为止是可以这么说的。
不过单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让它站稳脚跟,毕竟价格因素会更大的决定产品生存空间。与老款车型横向比较,顶配车型上调了6000元;而纵向PK,有实力的2.0MT车型也不在少数,并且还都要比自己经济实惠,面对这种局面,如何才能对产品有更大的展望,我看计划国产才是真正的良方!(文/图 汽车之家 孟庆嘉 摄影 汽车之家 孟庆嘉 梁巍 胡正暘)
最后,我们再请“老”马自达3两厢的车主——小董同学来谈谈他对新品的感觉,评价很专业!并且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新老款进口马自达3两厢精美图片对比:
● 新马自达3两厢部分精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