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上高调亮相的第六代MG3想必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场以“时光机”的方式展现了前五代车型的演变历史,从第一代AUSTIN SEVEN,到第三代Morris 1300,直至第五代MG3 SW,无论时间还是标识的变化,都没有改变它时尚个性的车型定位。
如今,复兴MG品牌的重担落在了上汽MG的肩头。从目前状况来看,上汽MG没让人失望。全新MG3源于上汽发布的MG ZERO概念车,设计上融入了大量潮流时尚元素,从发布至今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新MG3到底怎么样,只有试过以后才知道。
MG3的目标客户群体是80后个性时尚的年轻人,因此在外观的设计上首先就要做到抓住眼球。车身采用非常流行的上下分体式造型,车窗和漆黑的A、B柱融为一体,颇有英伦复古车型mini的风范。其实这种设计在彰显个性的小型车上并不少见,铃木雨燕、斯柯达晶锐都是殊途同归。
前脸极富进攻气势,熏黑大灯向上挑起,锋利的拐角与细长的进气格栅融为一体,格栅上镶嵌着银光闪闪的MG LOGO。下进气格栅是倒梯形,黑色蜂窝纹理,俨然一副高性能运动车特征。这些元素综合起来,很容易看出上汽MG试图传达的家族特征,回过头来看看MG6你就明白了。
个性的车身造型设计不单为了审美需要,从侧面看,平直的车顶给后排乘客提供了可观的头部空间。相对平直的腰线则是出于车内人员视野的考虑。8辐铝合金轮毂造型也挺抢眼,规格为185/65 R15。不过前盘后鼓式的刹车系统似乎不太给力,我是指在视觉上。
从侧面先后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从车顶向下延伸的那一抹红色。没错,MG3采用立式条状尾灯,我记得这种设计在某些SUV车型上较为常见,而这一级别小型车上看见还是比较新鲜的。后车门很小巧,不过不知道实用性怎么样。牌照框的倒梯形与车头造型相“呼应”,这就像文章一样,可以加强整体感。
一个好的车内设计丝毫不比外观设计差,现在很多自主品牌都只顾着面子,里子却乏善可陈,殊不知车内才是消费者最常看见的地方。先不说MG 3的内饰设计是好是坏,不过,首先给我的第一感觉非常新颖。
车内采用非常罕见的白色装饰:主体黑米色,配以白色装饰件(也有全黑白配色,另外橙黑配色在以后上市的CROSS版上会采用)。车内各个部件的造型也都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给人既顽皮又可爱的感觉。
首先来说方向盘,虽然不是真皮材质,不过发泡材料软硬适中,摩擦力和手感都还不错。3、9点位置的握槽是运动车型专利。白色多功能按键很像某品牌MP3。不过,三辐方向盘的中间一辐是不是太粗了?中间如果镂空一些也许会更好看。
自发光仪表盘背景色为白色,样式是非常普通的双盘指针式,不过转向灯中央大大的蓝色水温指示灯比较有特点。在启动车辆时,仪表盘指针会转动自检,这一瞬间很能激发你的驾驶欲望。
中空区域亮点不断:中控上方空调出风口点缀一圈白色装饰可以活跃气氛;音响功能虽然简单,造型却很出彩,和方向盘上的多功能键相统一,对于水果电子产品的爱好者来说很有吸引力,夜间还能发出红色背景光;空调控制区的旋钮质感独特,阻尼适中,调节时内部还有彩色灯光显示,让人不解的是中控锁怎么会放在空调控制区,不觉得别扭吗?
既然是为了吸引年轻人,而且融入了大量电子产品风格的设计,那么AUX音频接口是少不了的,位置就在手刹旁边,后方的小储物格正好可以放下外接设备。变速箱的挡把也都是俏皮的圆形,自动挡的换挡区域也用白色装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黑白搭配固然好看,但是白色塑料件的耐脏能力有待检验,毕竟车是拿来用的,弄脏了看着就不舒服了。
|
|
从MG 3的定位看,我们能很容易找到几款同级车作比较。在空间这部分,我们首先还是看一下比较直观的表格对比。我们选取的飞度、POLO和玛驰是在市场表现较为活跃的车型,但是车身尺寸的确不及MG 3来得大。除了车高以外,MG3完胜。你也许会说,数据不能说明一些,对于这点我也很认同,所以还是让我们坐进去感受吧。
车型 | 长(mm) | 宽(mm) | 高(mm) | 轴距(mm) |
---|---|---|---|---|
MG3 | 3999 | 1728 | 1517 | 2520 |
飞度 | 3900 | 1695 | 1525 | 2500 |
新POLO | 3970 | 1682 | 1462 | 2470 |
玛驰 | 3779 | 1666 | 1526 | 2450 |
如果你是驾驶员,只要你身高不超过195cm,都可以很轻松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驾驶姿势;而平直的车顶也让后排乘客沾了光,加上2520mm的轴距,MG 3后排表现出色,只是相比前排稍微小了些,超过195cm身高的人坐进去才可能会感觉局促。宽度上乘坐三名乘客问题不大,不过由于中央隆起,中间那位乘客的腿就不太好放了。
来到车尾,打开后备箱,在前面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后备厢门开口和内部空间都很规整,空间利用率很高,从测量数据估算挡板下的容积大约有360L,后排座椅可以放到提升储物空间,不过不能放平。另外有一点,后备厢的门槛有点高,可能在存取大件行李的时候遇到障碍。
这辆车的内部小储物格不少于16处,而且都很实用。经过矿泉水瓶等物件的测试,完全能满足日常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四个车门都有能放下矿泉水瓶的储物格,这在小型车上并不多见。
MG 3搭载的动力系统是上汽自主研发的1.5L DOHT VTi发动机,最大功率80kW/6000rpm,最大扭矩135Nm/4500rpm。与之匹配的是一台5速AMT变速箱。
这款名为E-Shift的变速箱和传统自动变速箱不同,其换挡机理仍然是离合器式,可以简单理解成行车电脑帮你踩离合换挡的手动变速箱,这种变速箱结构相对简单,维护费用也不高。
正常行驶时车辆会加速相对缓和,但是加速力道会始终持续到120km/h以上。这是高功率小车的好处。在整个加速过程中变速箱反应稍显迟滞,但是顿挫感并不明显明显,日常驾驶舒适度很理想。在在急加速时,顿挫感就会凸显,发动机噪音也会提升不少。
MG 3采用小型车上常见的前麦佛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结构。虽然在操控上做出了让步,但是这样的后悬挂给后排空间让出了不少地方,况且不少人在买车时空间因素是首要考虑的。驾驶中感觉在悬挂调校上几乎达到合资车水平,整体紧凑扎实,通过减速带时尾部跳动也不是很明显。
既然是城市用车,舒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特地测试了一下MG 3在几种状况下的噪声大小。在怠速时车内噪声为39.4分贝,发动机隔音棉以及车门密封条起了不小的作用;行驶中,时速40km/h、时速80km/h分别对应的噪声为54.3分贝和62.0分贝,胎噪为主要噪声源。
就现阶段看,自主品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还很难达到合资品牌的水平。但是我们很高兴地发现,有这么一批厂家,他们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并且在不懈的努力中。从MG 6到MG 3,我看到了这种坚持。目标明确,看准细分市场,充分满足目标消费群体需求...这种积极的态度很值得一些自以为是的合资品牌学习。
尽管这辆小型车还有些不完善的方面,但是在得到市场反馈后我相信也会很快调整。通过这次体验,我对MG 3有着不错的印象,希望能尽快在路上见到它,并且带着平易近人的价格。
我喜欢的:个性时尚的车辆设计,内饰非常年轻化,做工扎实,悬挂扎实
所欠缺的:中控门锁按键、双闪按键布局不太合理,变速箱缺少运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