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紧跟苹果潮流—上汽MG3 1.5AMT试车评测
 

MG3试驾评测

试车开篇

紧跟苹果潮流

第一眼看到MG3内饰的人,脑袋里都会蹦出一个问号“这是不是苹果设计师的作品?”虽然很难说它模仿了苹果的哪一款产品,但曲线设计和色调搭配无不让人想起iPod、iPhone、iPad等带个“i”字母的苹果产品,于是MG3的内饰也有了一个带“i”的名字“i-style”。

苹果是许多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主要有两种模仿形式,一种是高仿的山寨产品,另一种则是简单又具有美感的设计思路。前者会被冠以抄袭的骂名,而后者适用于各行各业,MG3的设计更倾向于后者。

虽然此前我们报道过MG3的静态部分,但评车必须得开,才完成真正的车评文章。

车评概要

  • 外形年轻动感,设计有国际水准
  • 同级匹配最完善的AMT车型之一
  • 悬挂硬朗侧倾小,驾驶有信心
  • 仿苹果内饰设计,简洁美观
  • 舒适性仍没达到优秀水平

 

MG3
【1931 Austin7】

MG3
【1968 MG1300】

MG的历史不亚于其他国际一线品牌,它曾经以一些经典小车赢得了销量和口碑的双成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Austin Seven、Morris Minor 1000、MG1300等。严格来说这些车型并不是垂直换代这样的直接关系,但上汽以“传奇英伦小车”把这些知名小车划分为一个车系类别。根据罗孚25原型车改造的MG3 SW得以沾光归入到第五代”传奇英伦小车“,而MG3自然是第六代。

MG3
【MG ZERO概念车】

MG3
【2010年广州车展亮相的MG3】

与完全源于英国的MG3 SW不同,MG3是在MG品牌被上汽收购整合后,由中方和英方的设计团队共同开发的,原型车就是上面的MG ZERO概念车。因此,MG3不仅与它的前辈们的古典英伦风格一脉相承,更与时俱进地加入了很多现代的潮流因素。MG3搭载1.3L和1.5L两款发动机,分别匹配5速手动/5速AMT变速箱,售价范围是6.97-8.97万元,我们试驾的是顶配1.5L AMT版。

 

mg3

mg3

从MG6到MG3两款车已经可以看出MG重生之后的家族形象。除了MG的LOGO之外,大灯、贯穿LOGO的窄幅格栅都和MG6颇为相似,整体洋溢着青春动感的气息。

 

mg3

mg3 mg3

MG3车头的上半部分和MG6极为相似,但是配以一个大嘴进气格栅,年轻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深色的A柱是时尚小车的专利,铃木雨燕也有相同的设计手法,很能迎合年轻人的个性要求,尾部保险杠的黑色塑料装饰看起来颇有野性。

mg3 mg3

灯组设计是MG的一个亮点,大灯有一个勾折,“眼神”颇为犀利,尾灯与车身侧面的线条融为一体。车顶、腰线都以直来直往为主,这样平直的车顶有助于提升车内空间。

 

MG3

从表中可以看出MG3的车身在同级里仅比爱唯欧略小,平直的车身轮廓与晶锐有几分相似。MG3同级较长的轴距为车内空间打下基础,当然轴距长不等于车内空间大,这点我们已经多次解释过。

MG3

原厂提供了8种车身颜色选择,在车展还曾有各种个性涂装的样车展示,包括车顶与车身的双色设计。不过我们现在暂时还没有在市场上看到有双色版本现车销售,不知是不是要个性化订制。

 

MG3

本次试驾的MG3是1.5L发动机+AMT变速箱,这台代号15S4U的1.5L发动机正是来自荣威350,拥有VTi多角度连续可变正时技术,可以调整进气门的开闭时间,兼顾高低转速的动力输出,但是没有调节排气门和气门升程的功能,技术含量在同级别里不算突出。

好在发动机的参数不错,最大功率80kW/6000rpm,峰值扭135Nm/4500rpm,虽然略逊于自主品牌车型常用的三菱4A91发动机(代表车型有东南V3菱悦、中华骏捷FR、海马丘比特等),但与马自达2和嘉年华的1.5L发动机输出数字大致相当。

MG3

MG3没有传统的自动变速箱,而是以5前速AMT半自动变速箱来满足自动挡买家们的需求。AMT变速箱就是在手动变速箱的基础上加装了一套电磁离合和换挡机构,在保持手动变速箱的高传动效率基础上,可以实现自动换挡,提供更便利的驾驶感受。

 

mg3

开上MG3,它在1挡起步后给人的印象很好,一如同门大哥MG6 1.8T,起步初段的感觉非常“给力”,这要得益于AMT变速箱直接的传动效率,以及1挡比较大的齿比设置。

继续加速,升上2挡后,力度就会有明显的回落,此后的加速回归到一部1.5L自动挡小车的正常水平,发动机在3、4千转时的发力活跃度还是不错,接近红区时发动机运转平顺性依然可以接受,但后段未能带来更刺激的发力表现。

另外,试车时我们曾经在一个很陡的坡道上慢行,发现从5-10km/h的慢速下提速会有些乏力,只见转速指针慢速“悠”到2000转才开始有足够的力量去加速,这说明2000转以下的动力还是有些弱,而1挡大齿比的设置,正好非常聪明地在日常平路上起步时避开了这个弱点。

在拥堵的车流中慢行,不断踩下、松开油门,MG3的动力输出反应理想;在高速路的车流中畅顺地行进时,总体动力表现也与一般1.5L自动挡小车相差不大。只有在需要突发加速时,会发现AMT变速箱的降挡加速有些犹豫,不像AT自动挡的kickdown那样积极,这时容易给人车子加速慢、动力“肉”的感觉。实际上,MG3喜欢动作果断的驾驶者,想加速的话最好是快速深踩油门,这样变速箱才能明白你的意图,比较干脆地降挡发力。只要降挡了,转速上到3000转以上,它给人的感觉还是小有冲劲的。

与使用同样发动机,但搭载4前速自动变速箱的荣威350相比,MG3的这套动力系统给人的感觉是传动效率更高,动力传输更直接,只要转速得当,它的加速力度在同级(包括部分1.6L车型)自动挡车型中处于平均线水准。为什么要加上这个“转速得当”的前提,这就跟AMT变速箱的匹配有关了,请看下页。

 

MG3

AMT变速箱在操作方式与传动自动变速箱有不少差异,斜上方的挡位是空挡,中间位置是前进挡,右下方是倒档,这与新赛欧的EMT变速箱相似。为了防止新手上来误操作,只有踩下刹车的同时才能挂入前进挡或倒档,不然挡杆处于前进挡位,变速箱仍然保持在空挡并发出警报。

前面说过,这台AMT变速箱的1挡齿比设置得很大,2挡以上的齿比相对正常,因此加速时1-2挡间的转速落差较大,多半时候在3000多转时升上2挡,转速就会跌落到1500转左右,落差多达2000转。起步加速过程中,1挡能给人爽朗有力的加速力,但一上2挡就有点“泄气”的感觉,期间还有一次因换挡导致的明显动力中断。随着挡位逐渐上升,换挡时的转速落差逐步缩小,3-4挡间切换已经顺畅很多,4-5挡之间切换已几乎察觉不到。上到100km/h对应五挡转速为2600转左右,对1.5L发动机来说是个正常的齿比设置。

结合发动机的输出特性来看,这台1.5L发动机如果转速落在2000转以下,动力会有点疲软,用大齿比的1挡可以在起步时迅速跳过这一区域,获得爽快的加速感,不失为一个好设定。但为了照顾日常驾驶和油耗表现,后面的挡位设置都很正常,因此在低速爬坡考验发动机低扭的时候,才会出现疲软的情形。

大部分AMT都有斜坡溜车的特性,松开刹车后需要及时踩下油门起步,MG3也没有例外。开AMT车型的小技巧还不止于此,为了让1挡升2挡更平顺,可以在接近3000转时有意识地松一下油门,催促变速箱升挡。但这招的“成功率”没有预期的高,往往它还是要等转速逼近3500转才愿意升挡。因此我们发现,开MG3更适用果断地踩大油门,让转速直奔3、4千转,这时油门轻轻一抬,变速箱就果断升2挡,而升2挡后转速落在2000多转,动力疲软的感觉会减小,驾驶者也能获得更流畅的加速感。

MG3

如果你还是觉得对AMT自动换挡的时机无所适从,那么可以换用手动模式。MG3的手动模式换挡服从性高,执行的速度也不错,1挡起步后到2500转就升2挡,变速箱乖乖执行你的指令,比用自动换挡模式要听话不少。如果懂得像开手动挡一样在换挡时右脚配合松一下油门,甚至可以做到比绝大多数自动和手动变速箱更平顺、不易被乘客察觉的换挡效果。就手动加减挡的乐趣来说,MG3要比我们近期试驾过的另一款AMT车型新赛欧1.2 AMT表现更优秀,也让我们奢望如果MG3能提供一对方向盘换挡拨片,日常驾驶的乐趣会更上一层楼。

综合而言,这套1.5L发动机+AMT变速箱的动力组合有它的“小脾性”,主要是1、2挡的动力衔接需要摸索适应,但除此以外并没有其它明显的缺点。

 

MG3的底盘采用同级常见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结构,悬挂设定明显偏于硬朗风格。配合爽快的动力足以诱发你在城市道路上越开越快。MG3过弯时车身侧倾小,遇到起伏轮胎仍然能抓住地面,车身姿态很稳定精准,坐在车内感觉重心很低,这些特性感受都和它的“大哥”MG6颇为相似。

mg3

驾驶MG3最精妙的感觉源自出色的转向系统,这套液压助力转向力度适中,不像许多小车轻巧得如同玩具一般(即便是同级弯道之王的马自达2)。转向虚位又异常地小,比例也快,回转圈数只有2.7圈左右,所以只要轻微一扭,车头就敏捷轻快的指向弯心,在弯中也有清晰的回中力度,微调方向盘都能感觉到转向角的变化。

MG3的刹车头段也跟MG6颇为相似,踏板的初段比较“虚”,要深踩过半才会有减速力度。实际刹车力其实很充沛,所以市区慢行的话需要适应一下刹车节奏,开快车需要大力刹车时最好动作要快一点、大一点。

mg3

MG3淡定的车身姿态和敏捷的转向,都可以说深得同门大哥MG6真传,也令人相信MG厂里的工程师对底盘操控特性的调较是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受场地限制,我们没有挖掘MG3的过弯极限,但日常驾驶每过一个弯角,都能感觉到它活跃的性格,论乐趣,在自主品牌里已经难寻敌手,可以叫板一线品牌的合资小车。

 

MG3

MG3的1.5L发动机在3000转以内声响并不明显,车流顺畅时乘客不大会被发动机的噪音滋扰到。只是在拥堵跟车时,变速箱不轻易升2挡,发动机徘徊在3千转出头,车内声音就会大起来。如果有一个熟悉AMT特性的驾驶员(懂得利用油门控制换挡时机),车厢就会安静许多。

相对于发动机噪音,MG3的路噪是拖舒适性后腿的主要环节,一方面是胎噪,另一方面硬朗的悬挂会将不少路面的零碎震动传到车内,当遇上大的坑洞、破碎路面时,还有一种“硬碰硬”的感觉,这时候MG3这个小车难免出现几分松散的杂声。

论运动性,MG3的底盘性格是非常鲜明的;但说到对舒适性的兼顾,MG3还有提升的空间,与这方面的好手嘉年华、马自达2相比还有差距。其实我们觉得,要是MG3能强化一下底盘隔音,或者使用更软更厚的轮胎和座椅,都有可能大幅改善滤震能力,提升在坏路上的行车质素,不过话说回来,那样的MG3运动个性又会被弱化了。

 

MG3

MG3

MG3在外形上有国际范儿,内饰设计也不亚于一线合资品牌的同级车。黑黄搭配的内饰观感很清爽简洁,其中多处白色点缀又彰显了年轻气息。内饰的用料较为普通,但是做工精致,足以媲美国际水准。 除了1.3L手动挡外,其他车型还可以选择全黑内饰,观感更精致,也更方便打理。

 

MG3 MG3

MG3 MG3

MG3的内饰以“黑白配”为主题,门把手、方向盘、中控面板、挡杆、手刹,都用上白色装饰,和流行的苹果产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以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钮和音响面板,是不是很像苹果的设计风格呢?上汽为MG3的内饰取名为i-style,意义再明显不过。

MG3 MG3

白色仪表盘清晰易读,垂直向下的指针模仿自一些运动型车。 开机自检的同时指针扫描一圈,也颇有性能风范,夜色下观感更佳。 仪表盘和音响面板的灯光效果也很美观,营造了很有科技感的内饰氛围。

MG3 MG3

手动空调的旋钮设计也很酷,中间通过蓝红两种颜色来指示温度,右侧的旋钮就可以控制方向、风挡除雾,所有按钮只有风量调节和压缩机开关需要手动开关。美中不足的是看到半蓝半红的指示灯总感觉有点莫名,而且在阳光强烈的时候不太容易看清。

MG3 MG3

方向盘和挡杆上的LOGO设计很精致,这款具有国际气息的内饰很容易让人一见钟情,我觉得尤其适合那些拿着iPhone、听着iPod的年轻女生。

 

MG3

MG3 MG3

MG3的驾驶席视野很好,角度比较垂直的A柱带来了开阔的前方和侧向视野,方正的车顶线条营造了较好的头部空间。转向死角较小,泊车看位都很轻松。

座椅的椅垫偏硬,包裹性不错,激烈驾驶时提供更直接的路感,日常乘坐的话厚软的椅垫会更舒服一些。MG3的后排空间要比很多欧系同级车宽敞不少,和同级里空间较大的爱唯欧、飞度相当,只是中间地台凸起明显,缺少中央头枕,三人乘坐的舒适感会差一些。

 

MG3 MG3

MG3 MG3

MG3 MG3

之前MG6的车厢布置有点设计压倒实用的感觉,但这回MG3往理性实用方向靠拢了不少,前排座椅提供了较多的储物空间。不过需要改进的地方仍然有,比如门壁板和手刹旁的储物格都偏小,放不进罐装饮料,上汽的设计师们能再多动动脑筋就好了。

MG3 MG3

后排乘客拥有一个共用杯架,其他随身物品可以放在靠背的储物袋和门壁板上的储物格。

 

MG3

MG3 MG3

MG3的尾厢深度在同级里算中上水平,内壁工整,遮物帘也配置齐全,只是尾门设计的关系地台开口略高了一些。

1.5L车型的轮胎尺寸是185/65 R15,但备胎规格是稍小的185/70 R14(这是1.3L车型的原配轮胎尺寸)。

 

MG3

MG3尚未参加C-NCAP碰撞测试,安全装备上全系标配了前排双气囊、ABS+EBD,1.5L车型多了BA刹车辅助。在同级里MG3的安全配置属于主流水准,只是尚缺碰撞测试来证明实际安全性能。

 

MG3的1.3L车型配置不高,无CD播放器、后排座椅无法翻倒折叠。1.3L AMT版和1.5L车型则提供了比较主流的配置,驾驶席可以六向调节,后排座椅折叠放倒。不过整体来说,MG3全系车型的配置都不算很高,它应该仍是一台卖设计卖个性的小车,而不是靠单纯堆积配置来吸引人的眼球。

对于这样一台活泼的小车,搭配手动挡更能享受纯正的驾驶感受,而且还可以降低购车成本。所以除非是非自动挡不选的女士,1.5L手动挡车型既能满足动力、配置的要求,最值得选择。

 

mg3


优点:

  • 外观时尚动感,有国际风范,且有不少个性化改装潜力;
  • 发动机3、4千转时动力输出充沛,提速爽快;
  • AMT变速箱提高驾驶便利性,传动效率比自动变速箱高;
  • 车身重心低,过弯侧倾小,操控有信心;
  • 转向精准,力度适中,能带来轻松活跃的过弯操控;
  • AMT变速箱的服从度高,手动模式换挡快,老手可以开得很顺;
  • 内饰简洁美观,做工精致,具有国际水准;
  • 前排座椅包裹性好,激烈过弯支撑到位;
  • 后排宽敞,腿部空间出色,达到同级优秀水平。


缺点:

  • 发动机低扭较为疲软,后劲刺激感不足;
  • 变速箱1、2挡齿比落差大,换挡时动力中断明显;
  • 底盘悬挂滤震能力不够,零碎震动偏多;
  • 路噪偏大,遇到路面冲击底盘有杂音;
  • 座椅偏硬,后排地台凸起,3人乘坐舒适度不够;
  • 储物空间够多不够大,实用程度不高;
  • 整体配置水平不高,1.3L手动车型配置过斋。

 

上汽一直很避讳“自主品牌”四字,强调荣威、MG的英国血统,事实上荣威和MG确实已经达到了合资甚至国际品牌的水准。抛开品牌的过去,MG归入上汽后全新研发的车型都有英国团队的深度参与,在设计水准、综合素质尤其是机械品质方面,确实并不亚于合资品牌。

MG3有着时尚的外形设计,内饰的设计做工水准媲美国际水平,动力合格,操控功底不错,很有欧系小车的灵动风格,在A0级车里拥有叫板合资品牌对手的实力。虽然AMT变速箱不是很主流,性能匹配也未做到完美,但即便与合资车型摆在一起,MG3也依然不乏亮点,重视驾驶感受的人也可以选择手动变速箱的版本。阻碍它获得更高评价的主要因素是乘坐的完善感,MG3做到了特点突出,但还不够完善均衡。

MG3的市场切入点非常明确,主打80后的年轻群体。尤其是那些未成家的年轻男女,他们拥有一定经济基础,想要一款够“潮”的个性小车。对空间没有太大要求,但是一定要外观时尚、内饰精致,操控最好还能带来乐趣。MG3很好地诠释了这些需求,价格相对合资品牌的对手稍低,拥有独特的产品魅力和生存空间。

但是MG品牌经历几番波折,品牌形象和美誉度还有待建立,不可否认品牌还是它现阶段的弱点。因此,MG3适合那些乐于接纳新事物(包括新品牌),注重性价比,或者愿意为出色吸引的设计(例如那套i-style内饰)买单的年轻人。

试车评分(满分为5星)
外部形象 ★★★★
动力 ★★★
操控 ★★★★
舒适 ★★
驾驶区 ★★★★
空间与实用性 ★★★
装备 ★★★
价格 ★★★
使用成本 ★★★★
安全性 ★★★★

0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