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如果想要花50万左右拥有一辆豪华运动轿车,会有很多备选方案。但无论从何种角度去评判,眼前的这辆讴歌TL都可以算是最个性的一个:它是本田为北美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产品,但它在其它地区也想寻求突破;它与我们熟悉的八代雅阁共享平台,但要运动、豪华的多;它拥有一台性能不俗3.5L V6,但只用来驱动前轮……
如今,国内上市已经一年多的09款讴歌TL在一线城市的经销商处有着5-10万元左右的优惠幅度。也正是由于在终端销售价格上的回归理性,让TL可以在进口豪华运动轿车这一细分市场中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外观前卫,纯正的美国范儿突出的体现在“金属面具”上
尽管已经上市很长一段时间,但也许是市场保有量相对较小的缘故,TL在街上仍然拥有不小的回头率。的确,和外形略显平庸、充其量只是拉皮版雅阁的第三代TL相比,现款第四代讴歌TL在造型上绝对可以称得上前卫,尤其是那超醒目的金属面具和锐利的车身线条,实在是太“美国”、太硬朗了。
从现款TL、RL,再到刚刚完成改款的2010款MDX,讴歌全系车型,讴歌全系车型都开始应用双五边形的家族式前脸设计,相信随着MDX等销售主力的上市,讴歌的这一面孔将会被更多人熟悉。
TL的腰身线条非常简洁,但不乏肌肉感
17寸的双五幅合金轮圈相对于整车来说,形象并不“暴走”。
TL的轮胎尺寸均为245/50R17,作为一款大马力前驱车,如此的轮胎搭配兼顾了运动性能和舒适性。
TL的车尾与车身前部一样由简单的直线和切面构成,梯形的尾排装饰如今已经应用在2010款MDX上
在车身侧面,TL的腰身线条并没有像前脸那般特立独行,简单但不乏肌肉感,侧窗的轮廓进行了镀铬装饰,C柱的倾斜角度很大,非常契合TL的运动定位,而且并没有以牺牲空间表现为代价。尾箱的视觉效果相当结实,与车身前部一样由简单的直线和切面构成,“V”型的短尾翼和后备箱盖上的镀铬装饰与家族式的进气格栅遥相呼应。
TL车尾的视觉效果相当紧凑,短尾翼棱角突出,力量感十足。
在车身尺寸方面,TL也是彻底的美国标准,长、宽、高分别达到了5015、1880、1455mm的水平,相比之下,2775mm的轴距倒是与大哥RL保持了合理的差距,与宝马3系等处于同一区间。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TL的气质与另一款同样很个性的美国车CTS很像。它们都将两种不同的造车理念融合到一起,只不过CTS是一辆越来越有欧洲味道的美国车,而TL则是一台已经十分美国化的日本车罢了。
内饰很运动,装备水平属于同级主流水准
如果你已经对TL新锐的外观搭配。
说到这个级别车型应有的豪华质感,TL的车厢内部无论是用料水平,还是细节处理,所塑造的整体氛围都是同平台的雅阁所无法比拟的,这其中的差别就如同凯美瑞与雷克萨斯ES,或者大众高尔夫与奥迪A3之间的区别一样。
TL的三幅式方向盘握感不错,包括电话、行车电脑等主要功能的控制按钮均集成在上面。
方向盘拥有换挡拨片,D挡模式下可短暂介入。
方向盘的造型传统。由于没有SH-AWD四驱系统,因此仪表盘中央的液晶屏主要是用来显示行车电脑的信息。
红色的启动/停止按钮与金属质感贴面搭配,效果相当运动。
在TL上,踏下制动踏板的同时按下启动按钮可发动引擎,单独按下启动按钮全车通电。
中控台的按钮众多,看上去很琐碎,但实际上很容易上手。
无论是多媒体控制系统的旋钮还是菜单设计,与八代雅阁、新奥德赛等车型均非常相似。
具体到各个细节,TL的仪表盘、方向盘、中控台等部位的设计具有浓重的本田色彩,八代雅阁或者新奥德赛的用户过渡到TL上都可以很快上手。而在另一方面,包括金属质感的贴面装饰、鲜红色的启动按钮等设计轻而易举的烘托出了驾驶舱的运动氛围,尤其是金属质感的装饰,与黑色真皮配合的恰到好处,细节做工和视觉效果都没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对的起50万左右的价格。
更多内装细节:
从大面积的金属质感贴面和黑色真皮的搭配可以看出,讴歌希望TL拥有从内到外的运动气质。不过,联系后续的试车感受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讴歌舍得把3.7L的SH-AWD版车型引进,那么TL将运动的更加彻底……
5速自动变速箱排挡周围同样大面积应用了金属质感贴面装饰
空间以前排为主,后排和对手相比无劣势
中级豪华运动轿车的定位决定了TL的空间是以前排为重心打造的。在这里TL为驾驶者和前排乘客准备了一对同样颇具美式风格的真皮座椅,不仅尺寸宽大,支持8向电动调节,而且乘坐感舒适,虽然没有一味的强调运动风格,但好在驾驶中的支撑和摩擦力还算合格。
黑色打孔真皮的前排座椅支持8向电动调节,支持两级电动加热,舒适性印象不错。
对于TL的前排,只有两点不足需要指出:握感不错的方向盘不支持电动调节(更不要提记忆功能了)确实显得不够档次,而打孔真皮座椅如果能够增加通风功能则会更加舒适,要知道黑色的真皮在盛夏里绝对是个吸热大户。
尽管空间并不奢侈,但TL的后排座椅舒适度还是可以的。
图为后排座椅头枕收起状态,个头不小的头枕升起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方视野。
后排空间表现与英菲尼迪G Sedan等车型相仿,够用,但并不奢侈。
TL的后排空间表现合理,与英菲尼迪G Sedan车型相仿,尽管并不像A4L那般“变态”,但落座其中至少比宝马3系等更加从容一些,而且后排座椅的舒适性不错,长途行车的话不至于轻易催生后排乘客的疲劳感。由于国外提供四驱车型,因此TL的后排中央的地台还是凸起设计,乘坐三人的状态下中间乘客只能委屈一下了。
而在空间便利性方面,TL同样并没有让人失望。毕竟这是一台美国造日本车,如果细节表现不够得体的话也就没法挂着ACURA的LOGO在北美市场混了。
排挡杆前方的储物盒并非烟灰缸
推拉的盖板设计虽然在奥德赛等车型上也有出现,但在TL上处理的更加高端一些。
前排中央扶手内的上层是一个抽屉式储物盒,下层的空间布置了USB和12V电源接口
前排副驾驶手套箱采用双侧设计,容纳空间有限。
在前排,TL充分利用了门内饰风格非常协调,中央扶手的设计很巧妙,除了基本的支撑功能以外,上层还是一个抽屉式的储物盒,下层还内置了USB和电源接口。而在后排,舒适细节虽然不像前排那样丰富,但TL仍然提供了带杯架的中央扶手和空调出风口设计,可以说是不过不失吧。
TL的后备箱开口和进深不大,后排座椅不可放倒。也许北美消费者对于这些细节设计的需求并不高。
后备箱的收纳能力并非TL的强项。首先,尽管具体的容积数值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TL的后备箱开口、进深均不大,四壁也不够规整,这主要是为了容纳全尺寸备胎而做出的妥协。其次,后排座椅不可放倒,只提供了一个中央扶手位置的开口,可以放置鱼竿等物件,可塑性并不高。
在外观上,我们看到了TL前卫和运动的一面。尽管引入国内的TL没有讴歌引以为傲的SH-AWD四驱系统,但这个身长超过5米、前轮驱动的家伙究竟拥有怎样的驾控表现呢?请关注我们随后带来的讴歌TL动态评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