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大众家的小男孩— 试驾评测新POLO 1.4L
 

上海大众Polo试驾评测

试车开篇

大众的营销风格在变

2010年度最后一个国际车展开幕之前两天,上海大众在繁华的陆家嘴举行了新POLO的上市发布会(同时上市的还有1.4T新途安,本篇车评只讲新POLO),成百上千家媒体出席了本次活动。很多同行不明白上海大众为什么不在国内三大国际车展之一的广州车展正式推出新POLO,一来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有不错影响力的平台,二来媒体同行们也不用那么折腾参加完发布会之后得马不停蹄的赶往广州车展……

我想上海大众此举是有一定用意的。每一次车展都会有扎堆的新车上市,让人眼花缭乱,但真正让人记住的并不多;车展上,关注美女模特的观众比关注新车的观众多N倍,媒体传播的效果不一定会好。新POLO在车展前上市,可以一枝独秀抢眼球,避免了车展的“上市混战”;还可以车展前预热,以吸引更多关注新车的观众关注。

曾几何时,大众一直都被认为只懂造车不懂市场,产品市场表现的成功很大程依赖车辆先进技术以及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在现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市场,这种竞争方式的效率似乎低了点,大众显然也了解这一些,所以开始花心思在营销方面,于是我们看到了新POLO上市会被巧妙的安排广州车展前夕举行。

不仅如此,大众的营销思路改变还体现在产品规划,尤其是最近两年推出的换代车型,更着眼于国内消费者的喜好,新宝来(以及姐妹车朗逸)是一个典型,这次上市的新POLO,则再进一步。新POLO在凡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地方,都比上一代“靓”了许多,内里的变化反而不大。重点突出车辆的观感与触感,这并不是大众以往的作风。

上市会结束的第二天,厂家提供了几十台新POLO给想试驾的媒体试驾。虽然时间不允许我们在上海逗留太久(要赶回广州备战第二天的广州车展),但POLO很新鲜,于是不少媒体(包括我)还是抽时间开着它在上海街头溜达了几圈,几圈下来我们对新POLO有了真实的认识。

车评概要

  • 第五代垂直换代产品
  • 外观内饰与旧款相比变化明显
  • 动力系统、底盘结构与上一代相同
  • 驾驶表现以安稳为主
  • 欧洲NCAP碰撞成绩为5星

 

POLO
【第四代POLO】

POLO
【中期改款】

POLO是大众一款重要车型,从1975年诞生以来到目前为止销量已经超过了1100万辆。在POLO长达35年的历史中,有中国印记的时间并不长,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八年。

2002年,大众在欧洲推出了全新第四代POLO,随即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中国,由上海大众生产销售。第四代POLO是大众历史上首款中国版与欧洲版完全同步的车型,不单销售时间同步,车型技术配置也同步,让大众的“粉丝”们受宠若惊,并且树立了精品小车的良好形象。

八年间,第四代POLO正好经历了中国汽车市场让人惊心动魄的爆炸式增长,期间先后推出几次改款,衍生出中国特色三厢版、CROSS等版本,一直让POLO保持比较稳定的市场表现。

2009年中,大众在欧洲正式推出全新第五代POLO,上海大众追随跟进,新POLO在2010年4月北京车展亮相后进入量产准备阶段,并于12月18日正式推出全新第五代POLO,一共7个车型,售价8.59—12.39万。

 

POLO

POLO

看到新POLO,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具有传奇色彩的高尔夫,这也正是大众所需要的效果。统一旗下产品的前脸设计,大众集团应该是始作俑者,由高尔夫6最先用上新前脸,其它车型相继跟进。看到新POLO能够联想高一个级别的高尔夫,相信POLO车主们很乐意接受。

新POLO的整体设计也比上一代更显时尚,线条圆润但在车灯等细处又不乏阳刚,用在场媒体通俗的观感说就是“又一台小钢炮”。

 

POLO POLO

POLO POLO

说新POLO是一台小钢炮,主要是因为它有一副犀利的前脸,包括车头两边的切角造型、黑底头灯、细长的尾灯、还有简洁的进气格栅以及保险杠下方的小包围……新POLO有些“贪心”,追求运动犀利的风格的同时,还不忘通过上下进气格栅的镀铬装饰来凸显时尚气质,整个前脸也因此显得很“光鲜”,第一眼的得分相当高。

POLO POLO

车身侧面以及尾部则以简洁为主,透露出一股干练的气质。这种气质与操控口碑很好的高尔夫6、尚酷都颇为相近。我们试驾的1.4L高配版,采用七幅合金轮圈,匹配185/60R15尺寸的韩泰轮胎。

 

POLO

相比旧款,新POLO的车身尺寸以及轴距在同级车当中都属于中上位置。

车型

长(mm) 宽(mm) 高(mm) 轴距(mm)
新POLO 3970 1682 1462 2470
老POLO 3916 1650 1465 2460
晶锐 3992 1642 1500 2465
飞度 3900 1695 1525 2500
雅力士 3750 1695 1545 2460
嘉年华 3950 1722 1467 2490
马自达2 3905 1695 1480 2490

 

POLO POLO

欧洲全新第五代POLO提供了1.2TSI+DSG的动力版本,于是大家理所当然的认为上海大众也会引入这套先进的动力系统。但到新POLO正式上市时,配置单上依然没有该版本的信息。新POLO沿用了旧款的1.4L、1.6L两个排量的发动机,匹配五前速手动以及六前速tiptronic变速箱,这多少还是让人觉得有些遗憾,也让消费者觉得第五代POLO的到来,远没有八年前推出第四代POLO那么有诚意。

没有应用1.2T发动机的主要可能原因有两个。第一,1.2T目前并没有实现国产,采购成本将由最终售价消化,如果最终售价接近甚至高于高尔夫6,显然不会被大家接受。第二个原因的可能性较小,就是德国大众不愿意放手1.2T的技术,上海大众方面努力无果,只能继续“啃老本”。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见到1.2T版本。

虽然新POLO的动力系统没有本质变化,但它的两台发动机技术规格仍属同级主流,而且这两台发动机保有量够大,保养成本也更实惠。而那套机械质感超高的五前速手动变速箱,以及同级最高规格、平顺省油的六前速自动变速箱,皆为同级小车中的上品。

 

polo

我们此次试驾的是1.4L配6前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版本。开惯大排量车型的驾驶者开上这款新POLO会觉得动力很平淡。除了小排量发动机还要拉动六前速自动变速箱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油门行程偏长,踏板头段踩着有些虚,一如上代POLO的踩油门感受。不过熟悉之后还是很好掌控,动力系统实在匹配得非常平顺,在拥挤的上海市区,不需要多细腻地控制油门,就能将新POLO开得很“溜”。

日常驾驶,这台1.4L发动机比较安静,没有杂音与抖动。深踩油门,变速箱降挡动作细微,发动机转速上升并不算快,动力亦没有多明显的增加,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平和自然。值得赞扬的是上了高转后,发动机声音依然比较醇厚健康,这在小排量发动机上较为少见。与同级1.3L/1.4L的车型相比,新POLO 1.4AT的动力一般,但平顺性属于上乘水准,感觉特别适合女性驾驶。经验中,1.4L配上手动变速箱,就已经有不错的日常行驶感受,而1.6L手动变速版本用在POLO身上,动力会给人更多惊喜。

细细体验之下,我们感觉这款1.4L AT比旧款的动力还是要略好一些,以至于我们猜测发动机动力被调高了。后来查看厂家的资料,才发现新POLO做过了轻量化改造,重量减轻了64kg,动力推重比要比老款更好。轻量化车身是汽车发展的趋势,这也是新POLO“新”的一面。从理论上来说,降低车身重量不单有助于加速表现,还有助于降低油耗。如果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被动安全性能没有下降甚至还有提升,那么消费者就不应该为这样的“减重”感到不安——新POLO正是做到了这样。

 

POLO POLO

新POLO合理的座舱设计、小小的A柱、大大的后视镜……造就了通透的前排视野,加上车身小巧,即便是在拥挤的上海市区驾驶,也让人觉得毫无压力。此外,新POLO的刹车踏板有很好的比例感,制动力来的很线性,加上轻巧的电子助力转向,在市区里开新POLO,确实非常轻松自在。

来到一处新铺装好的路面,车流量很少,小试激烈驾驶。此时的转向依然很舒服,给人信心,但与嘉年华那样的小车操控好手相比,新POLO的转向沟通感略少了一点。不过由于重心不高,加上稍微偏硬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结构,过弯侧倾抑制得很好。

新POLO的底盘调校风格偏向安稳,悬挂虽然稍微偏硬,但并不像晶锐那样硬朗得让车上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路面的跳动。和上代一样,新POLO的总体行车感觉让人有开高半个甚至一个级别车型的错觉,这是很多A0级小车欠缺的素质。但这并不是说新POLO拥有媲美高尔夫6的表现,与高尔夫6相比,新POLO的操控灵动感和中高速行驶(无论直行还是过弯)时的淡定感还是略有差距,毕竟高尔夫6不仅比它高一个级别,而且还是操控能手。

 

POLO

此次试驾的路面相对单一,都是在铺装的柏油路面行驶。行驶在碎石路面的表现不得而知,不过在试驾过程中,我们可以压过几个下水道井盖,感觉底盘依然有这大众车型那种扎实感,没有出现异常的杂音。

在铺装很好的路面不能考验一部车的路噪大小,倒是对车厢的环境隔音表现有所体会。新POLO的车厢隔音在同级别属于中上,无论是拥挤的市区还是在车流量少的道路快速行驶,车内的交流都很轻松。

 

polo

polo polo

新POLO虽然沿用了传统米色车厢配黑色仪表台的整体配色,但车厢氛围比上一代“光鲜”很多。主要中控台设计更加“大车化”,加上闪亮的镀铬装饰,透露出年轻时尚的气息,加上严谨的做工,整个车厢满布着一种精致感。当然,我们也发现了新POLO控制成本的明显痕迹,例如门壁板的覆盖为织物材料,与皮质座椅搭配有明显反差。

从新POLO内饰的变化可以看出,大众对车厢倾注的心思比以往更多,希望能从观感、触感等方面打动消费者。这或多或少可以说大众更懂中国市场了,他们知道中国消费者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非常在乎。

 

polo

新POLO的三幅式方向盘造型与高尔夫如出一辙,皮质用料加上镀铬装饰,尤其是中间幅的镂空镀铬装饰,观感立马精神很多。不过方向盘的尺寸稍微偏大,三九点的位置也不是很贴合手型,握感不如观感那么好。

polo

老实巴交的仪表盘,有着浓郁的大众气质,在众多小型车花哨的设计面前显得有点沉闷。如果大众能多花些心思,比如将造型设计得更炫一些……车厢氛围会更加夺目。

但“老实巴交”也不见得全是缺点,它的读数就很清晰,左边是转速表,右边是速度表,中间红色显示屏则是里程与油量显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哪怕光线很强,都不会有反光耀眼的现象。

polo

将车厢氛围“点亮”的大功臣就是这款中控台面板,镀铬装饰、钢琴烤漆面板、红色灯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新POLO提升车厢内饰质感的用心。从面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豪华”装备,比如两段式加热座椅、蓝牙、SD卡槽与AUX外置音频结构,配置也有“大车化”的表现。

 

一直以来,欧系小车的车厢便利功能与日系小车都有一点差距,这与各自的用车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但是便利的车厢设计往往并不增加成本,只是需要设计者倾注更多的心思,就能给用家带来更多方便。近年来,我们看到大众的设计师在这方面已经“开窍”了不少,新POLO又是一例。

polo polo

polo polo

副驾驶座手套箱开口够大,容积在A0级小车当中属于中上水平,里面还设计有独立的卡槽,可以放置一些零碎或贵重的小物品,不至于凌乱。中控台下方的储物格与老款相似,只不过新POLO的中控台重新设计了,下方的储物格小了一点,但有更好的隐秘性,大小也不错,可以轻松收纳各种随身物品。

前排中控台下方的两个杯架有不错的实用性,但应对一些大型的瓶子可能就要邹眉头了,这种情况则可以交给前门壁板来应付,前门壁板大大的储物格可以容纳很多的杂物。

前排座椅中间没有储物格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是A0级的惯例,这主要受限于车厢横向空间。不过新POLO还是开辟了两个小小的储物槽,可以用来放小本子之类的东东西,后方的杯架是给后排乘客使用的。

polo polo

后门壁板储物格大小也有不错的实用性,但与飞度这类车厢功能可以用“变态”来形容的对手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不过配合前排座椅靠背的储物袋,后排乘客可用的储物空间是比较充足的。

 

polo

polo polo

我们试驾的1.4L高配版,提供皮质座椅。座椅设计得比较宽大,也有很不错的包裹性。因为是米色配饰,运动气息少了点,如果换成黑色调,运动感肯定成倍增长,年轻人也会更加喜欢。

最令人赞赏的是座椅靠背调节方式,大众终于放弃原来费力费时的旋钮调节方式,改为很方便的拉匝式,对于经常轮换不同驾驶者的用户来说,无疑大大提高了便利性。手动调节座椅高低,使用起来也很方便,这个级别的小车,一般都不会提供电动调节座椅。

前排头部空间与腿部空间与老款差别不大,笔者173cm身高坐在上面一点都不觉得压抑,人机工程做得很到位。

 

polo

后排座椅同样比较厚实,坐姿比较直,空间与上代感觉没有明显差异,腿部空间在同级车中不算出色,不过因为是坐垫比较长,对大腿有不错的承托,实际长途乘坐还是比较舒服的。

后排地台并非全平,座椅的中央位置也不贴身,坐在中间的乘客不会好受。不过这种级别的小车,横向空间本来就比较有限,即便地台全平,后排乘坐三个人走长途也不见得有多舒服。

 

新POLO的尾箱开口大小一般,而且有些高,实际使用与那些低开口低地台的小车相比欠缺一些便利性。此外,常规状态下是尾厢容积在同级车当中也属于一般水准,好在提供了遮物盖,保证物品私密性。

上代POLO的后排座椅必须整张放倒,而新POLO可以4/6分割放倒,是一个进步。但放倒座椅的程序依然繁琐,需要先将靠背头枕卸掉,抽起坐垫,再将靠背放倒。此时地台趋于全平,装载能力提升不少,但还是未能跟飞度那样的大空间对手相比。尾厢下面的备胎,虽然是钢制轮圈,但也是全尺寸的。

 

polo

从配置表来看,新POLO的安全装备比较齐全,除了全系标配常见的前排双安全气囊,3个配置中的2个拥有前排侧气囊,头部安全气帘和弯道辅助照明则在顶配上出现。第五代POLO在严格的欧洲NCAP新标准碰撞测试中,取得了最高的5星成绩,安全水准让人放心。

 

新POLO一共有四种动力系统:1.4L五速手动与六速自动、1.6L五速手动与六速自动。从试驾感受来看,如果选择1.4L,我们比较推荐手动挡版本,因为1.4L AT动力表现确实平淡了一些。如果是1.6L版本,动力则不成问题,可以按需选择不同的变速箱。

按照配置等级的划分,新POLO一共只有三个版本,从低到高分别致乐版、致尚版和致酷版。从下配置表可以看到,高配版和低配版的主要差别是在一些豪华配置方面,实用性装备差别实际上并不是很大,如果只是用来代步,低配版本足以应付。在我个人看来,买A0级的小车,追求高配置的必要性并不大,因为这个级别的小车更多的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身份的象征也不是享受的场所。当然,前提是安全装备差别不要太大。

 

POLO


优点:

  • 外形设计新潮光鲜,在十万元小车中依然很具价值感;
  • 内饰设计工整时尚,用料更精致,触感更好;
  • 手动和自动变速箱日常驾驶都非常平顺;
  • 底盘调较注重行车安稳,日常行驶有“大车”感;
  • 车厢功能丰富,车内储物空间使用便利;
  • 座椅宽大厚实,而且有不错的包裹感;
  • 欧洲NCAP安全碰撞成绩为最高的5星;
  • 可选装的豪华配置很丰富;
  • 车型版本多,消费者选择余地大。


缺点:

  • 没有应用先进的1.2T DSG动力系统;
  • 1.4L AT的动力表现较为平淡;
  • 尾厢空间小,装载能力略逊于竞争对手;
  • 后排乘坐三人较为拥挤。

新POLO的观感(包括外观与内饰)与上一代有着较大的差异,时尚动感的外形非常吸引眼球,与高尔夫相似更会让年轻的大众粉丝心里暗爽;车厢内饰设计光鲜,观感非常精致;豪华花哨的配置也很多,比如加热座椅、蓝牙、外置音频接口等等……这些改变都是针对国内消费习惯而来,于是我们看到了全新第五代新POLO的“中国式”进化。

坊间对于新POLO的争议不少,尤其是它沿用第四代国产POLO的1.4L和1.6L动力系统,最让人诟病。而早些时候,大众每次谈论发展战略的时候,总会提到TSI+DSG组合,经过不少大众车型的应用,也已经建立不错的口碑。然而国产新POLO没有及时引进这套动力系统,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会让人觉得新POLO的新意不够,这次换代的“含金量”也就不如预期。好在新POLO依然保持了自己底盘厚实、行车安稳(它依然是同级小车里开起来最具“大车感”的车)的传统优势,在储物空间、人性化装备等方面又有所提升,自身的完善进化还是值得肯定。

从购买角度看,新POLO 1.6L的整体技术仍为主流水准,是打动那一群德系小车忠实拥护者的主力。而我们本次试驾到的新POLO 1.4L,则负责争取更实惠的售价。尽管没有叫人眼前一亮,但维持传统优势的新POLO,依然是一台值得推荐的A0级小车。

试车评分(满分为5星)
外部形象 ★★★★★
动力 ★★★
操控 ★★★★
舒适 ★★★
驾驶区 ★★★★
空间与实用性 ★★★
装备 ★★★★
价格 ★★★★
使用成本 ★★★★
安全性 ★★★★★

3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