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不可小觑的小马 宝马120i130i详细测评
 

宝马1系试驾评测

宝马1系试车开篇

宝马1系车评概要

  • 后驱布置形式在同级别里独树一帜
  • 悬架调较功力深厚,转向、制动俱佳
  • 手动变速操作利落,非常适合激烈驾驶
  • 后座空间局促,实际乘坐易受前排乘员身材影响
  • 储物空间不及同级对手便利

 

宝马1系

2004年宝马开创了一个全新系列——1系,稍微熟悉宝马的人,从“1”的编号就可猜出这是宝马的小车,没错,这就是目前宝马品牌尺寸最小的车型。2007宝马对1系进行了小改款动作,三门掀背款式、敞蓬等款式也随之推出,丰富了产品线。2008年中,五门版宝马1系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动力配备分别是2.0升四缸的120i和3.0升六缸的130i。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延续了宝马家族新一代的设计风格。夸张的腰线设计,还有熟悉的大灯设计,前面视角跟宝马3颇有几分形似,换句话说,1系很好地继承了宝马家族特征的DNA。不过也许大家都未见过宝马的两厢车型,所以初次看到1系可能会有些陌生,特别是从后方看,一下子很难联想到这是宝马。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

作为高档品牌,每个设计细节都应值得推敲,也必须耐看,宝马1系正是这样的车子。车身很多细节都将宝马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格所倡导的大胆新风表现无遗,尽管它是一部小宝马,却没有在设计语言上有半点马虎,摆在眼前的1系给人一种“高贵”的观感。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

当然,线条设计再有功力,也无法掩盖1系先天体形上的“弱小”。宝马开发1系就是为了做一部紧凑型车,所以和同级对手相比,1系的车身比较短,不过轴距却是同级最长,这与宝马对底盘设计的坚持有关。

  长(mm) 宽(mm) 高(mm) 轴距(mm)
宝马1系 4239 1748 1421 2660
斯巴鲁翼豹 4415 1740 1475 2620
欧宝雅特GTC 4290 1804 1435 2631

 

宝马1系

宝马1系
【白色为130i,蓝色为120i】

宝马1系 宝马1系

120i和130i的外观差别微小,从前方细看,130i的双肾型隔栅内部有镀铬装饰,而120i的隔栅内部是全黑;氙气灯泡和后部的双排气管,也是130i身上为数不多的可识别之处。轮胎搭配比较复杂,120i手动、自动分别为205/50R16和205/55R16,130i则为205/50R17,如此精确的轮胎匹配大概能够反映宝马底盘设定的精确程度。轮圈也有三种款式,尽管差异不大,但每个车型的款式都有细微差异。

 

进入中国的1系有两款动力,分别为2.0升四缸的120i和3.0升六缸的130i。规格差异如下:

车型/性能项目 120i MT 120i AT 130i AT
汽缸/排量(毫升) 4/1995 4/1995 6/2996
输出功率(千瓦/马力/转每分 ) 115/156/6400 115/156/6400 190/258/6600
最高车速(公里/小时) 215 213 250
0-100公里/小时() 8.6 9.2 6.3
综合耗油量EU2(/100公里 ) 7.9 7.6 9.2
宝马1系

我们先试的是130i。这台3.0L直六发动机正是330i的那一台。即使在3系上,330i也是性能很强的型号,用在1系上自然更加充沛,基本上任何转速下都没有乏力感,动力异常充沛,随叫随到。此次试车的环境是宽阔空旷的上海F1赛车场,更能令人领教到130i的实力:在弯道上,130i可以强势出弯,毫不迟疑,一气呵成;而在上赛道那条著名的1.2公里大直道上,可以轻而易举的让时速表爬升到200km/h。你需要考虑更多的是在直道尾之前的哪个位置开始刹车,好让后驱的130i可以安全地进入直路尾的发夹弯。

宝马1系

宝马1系

毫无疑问,130i的动力等级已经不仅是充沛,而是进入了性能车的范畴。它让我想起前不久测试的斯巴鲁翼豹WRX STi,与之相比,130i的自然进气发动机在中后段仍不如STi般疯狂热血,但这台宝马直六发动机浑成天然的醇厚感,却在强大之余更有亲和力,它好像时时刻刻都在通过油门和你亲密沟通一样。

 

宝马1系

宝马1系

130i在上赛道上实在强劲,让人不由得在试车前对120i产生“动力不足”的预期。但老实说,这是一种对比的错觉而已,以尺寸来考量,宝马1系用上2.0L发动机已经非常“门当户对”了,按它的大小,即使配上1.4L发动机也是可以接受的。实际驾驶起来,120i的动力也是很足的,这台2.0L发动机在3000转以内,比那台3.0L发动机要安静、老实一些,但中高转高亢有力的表现仍然会骄傲地诉说它是一台宝马发动机。

 

宝马1系 宝马1系

120i提供手动和自动变速箱,130i则只有自动变速。此次厂方安排的试车流程都颇为激烈,未能全面地体验道两种不同变速箱的特性,但经历激烈的驾驶后,我的发现如下:

首先,六前速自动变速箱的手动模式服从性很高。宝马1系的动力系统里没有Z4和MINI那个狂野的“Sport”模式,但实际上想更好地在赛道操控车子,不容易捉摸的Sport模式还不如一套服从性高的手动模式来得实用。宝马的自动变速箱在手动模式下,转速踏入红区会自动升挡,这样的设定对于赛道驾驶可以少操一份心,出弯只要踏尽油门车子就会自动升挡一直加速,你可以专注于转向的控制。

至于手动变速箱,一开上手就知道是功力深厚之作。离合踏板偏硬,但动作精确且比例很好,最讨好人的是离合的结合点清晰,操纵感觉敏捷而且很容易上手。挡杆操作同样是精确为先,我们曾在车评里多次提到大众POLO手动变速箱的“迷人”手感,而120i这台手动变速箱给我的感觉是在POLO那种“迷人”的基础上,行程更短、手感加硬,同时又很顺滑,没有任何虚行程,很适合激烈的驾驶。

 

宝马1系 宝马1系
【前后悬挂的下摇臂都用上铝合金,可谓不惜工本】

宝马1系

宝马1系虽小,但却是同级绝无仅有的后驱底盘,这也是它自认无愧于“宝马”品牌的原因。在上赛场,1系面对我们完全极限的“蹂躏”,底盘丝毫没有招架不住,特别是动力强劲的130i并没有过分躁动的特性,这是让我十分惊喜的。入弯前强悍而线性的制动、过弯时精确敏锐的转向、弯中积极淡定的动态,都给人干净利索的感觉。即使偶有错误判断,导致入弯速度过快,轮胎抓地极限来到时,底盘的反应还是很线性渐进,给人信心和时间去修正。1系的底盘极限很高深,其DSC动态稳定系统不会轻易介入,这也是建立在高底盘极限的基础上。

关于底盘的舒适性,无法在这回赛道试驾中体验得到。不过开着它几次出入赛道,辗过几段减速带,1系都保持了宝马的一贯特性:速度越快,悬挂动作越利落帖服,慢速下反而有些生硬,确实是一部典型的宝马。

 

宝马1系

宝马1系

相比3系和5系,1系车厢的造型没有那么棱角分明,更为柔和一些。但线条风格依然不甘平庸,设计感还是很强。120i有两种内饰可选,既有传统的深内饰,也有浅灰内饰。其中浅内饰不是此前国产宝马惯用的米色,而是略带蓝灰色,营造了比较年轻活跃的车厢氛围。

宝马1系

130i由于定位更高端,内饰氛围也特意营造高级感,用上米白色皮质搭配。如果嫌这个车厢色调不够运动,宝马还准备了升级方案,请看后面。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

120i的座椅为织物,真皮只在130i上出现。两种座椅的造型无大差异,攻弯时包裹性良好。坐进去后的坐姿一如所料的自然,这不仅是座椅设计的功劳,还包括方向盘、油门踏板、刹车踏板、挡杆、手刹等位置的出色人机工程布置,这些都是宝马功力到家的展现。

130i配有记忆电动座椅,120i则为手动调节,其中高度调节的方式颇怪异:拉动一个拉手后,要以臀部发力向下压,才可将座垫调低,这个动作不仅有些费劲,也不够雅观,女性消费者相信不会喜欢。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

在之前的北京车展上,我们留意到很多人看过1系后的评价都是“太小了”,这当然与大家对宝马车的固有印象有关。1系的身材紧凑,加上宝马向来重视底盘布置多过空间运用,宁可牺牲一点乘坐空间,也要确保底盘机械部件的位置全部正确,所以1系的内部乘坐空间比较逊色,是情理和意料之中的。

坐进1系后座,发现腿部空间比较紧张,而且受前排乘客影响较大,因为前排的坐姿较低,坐进较高的人后,座椅就势必要大幅度后退,导致后排腿部动弹的余地很小。此外,后驱布局导致后排中央有个无法移除的大鼓包,所以后排坐3人是非常窘逼的。基于种种对空间利用的不利因素,1系的后排确实比同等外形尺寸的两厢车更狭窄,我们认为要么接受它的空间大约只等同于大众Polo的程度,要么不妨视之为拥有两扇后门、后座出入更方便的2+2轿跑车。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的车厢强调设计感,储物空间也是“以美为先”,一些储物格的形状并不规则,使得实用性打了折扣。造型漂亮的杯架也只有一个,生活便利性有不少缺失。另外,前排中央手枕箱也只有130i才装备。

 

宝马1系 宝马1系

尾厢的常规容积为330L,考虑到1系是后驱车,方方正正的尾厢内部造型已是一个成就。如同大部分掀背车,1系的后排也可4/6分割放倒,放到后尾厢容积变为1150L,地台近乎全平,实用性不错。

 

宝马1系 宝马1系
【左:120i中控台,右:130i中控台】

作为入门之选,120i的装备种类比较简单,天窗已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中控台观感则比较简朴。看不见的高价装备要数全系标配的DSC动态稳定系统,对后驱而且强调操控的宝马来说,这是比自动空调和高级音响更有必要的装备。

宝马1系 宝马1系

130i的方向盘款式比120i高级很多,而且有一对极具乐趣的方向盘换挡拨片。拨片操作方法与Z4一摸一样,双手拉是升挡,按下是降挡,类似F1赛车,非常适合攻弯,也彻底展现了130i的性能取向。

 

宝马1系

宝马1系在欧洲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了五星级评价,全系标配DSC、前气囊、侧气囊,安全性可谓优异。

值得一提的是,1系由于采用了铝制撞击吸能器,保险杠在经受4km/h以下撞击后能恢复原状,在经受15km/h以下的撞击后,可以方便地更换前部变形元件,这是易于修理的设计,也能为新手节约用车成本。

 

1系按动力系统不同,分为三个型号,每种动力对应的装备只有一种,例如120i MT就是最简配置,你无法同时获得豪华装备和手动变速箱。单独来看,120i的基本配备已经不错,但我们给120i的准买家一个忠告,就是倘若你真的觉得120i已经不错,就千万不要再去对比130i了。

实际上,由于120i尤其是手动挡车型的价格很有吸引力,20多万能够买到原装进口的宝马,我们也认同120i应该是1系的主力。130i实在贵太多了,除非买下来还打算自己改装成超级名厂“小钢炮”,否则买130i实在是很奢侈的事。

以豪华品牌的标准来说,宝马在国内的网点建设已经非常不错。不过,也由于它是一个豪华品牌,即使尺寸小如宝马1系,其售后服务成本也是“豪华”标准。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引入1系本身已需要勇气,他们还作了另一项创举:同时引入一个“BMW Performance”高性能改装品牌。众所周知,M Power乃宝马的高性能车部门,最高性能的车系也被直接以“M”字头命名。但并非每一部宝马车都能有幸晋升到最顶级的M系列,这个BMW Performance高性能系列就应运而生。它是宝马原厂推出的、针对部分车型提升性能的改装套件,针对1系推出的就有车身动力套件、18-19寸轮圈、多功能跑车方向盘、赛车座椅、碳纤维后视镜、车厢饰板、进气管道等大小部件。作为原厂套件一大好处是,顾客换上这些部件后也能享受新车的保修条款。这回厂方在试驾活动上就高调展出了1系的BMW Performance版示范车,而且还安排了试驾。

宝马1系

宝马1系

宝马1系

换上全套外形动力套件,为小巧的1系增添不少“杀气”。这些套件可根据用户的喜好全套或者部分改装。

宝马1系 宝马1系
【18寸大轮圈的款式类似M3,后下扰流板也是碳纤维材质】

宝马1系 宝马1系
【碳纤维材质的尾翼和后视镜,不但扰流而且轻量化。】

 

宝马1系

图中的示范车用上了多功能跑车方向盘、金属踏板,并改用碳纤维的车厢装饰板,虽然还未装上赛车座椅,但视觉上的性能感觉已很强烈。

宝马1系 宝马1系

改装的多功能跑车方向盘环身上方有个小显示屏,双手按紧环身两处的隐藏按键即可启动,能显示油温、瞬时G值(水平的四个方向)、单圈计时等数值,其中在攻弯时查看瞬时G值的变化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显示屏两侧则通过一串闪灯来显示转速变化,当转速到达红区时,环身上的显示条也会变红,以提示换挡,F1赛车的方向盘也有这项功能。三九点用上高级反皮,握感极佳,不易打滑,有利于激烈驾驶。

宝马1系

此次试驾的一台130i Performance车型,并未对底盘部分进行改装,而且沿用130i原有的真皮座椅。唯一可带来差别的就是换上18寸的宽薄胎。1系的转向系统已经很“大度”,原装16寸或17寸轮圈的操控感并无大差别,但遇上18寸轮圈,转向系统还是像找到了知音一般,在弯中变得极其直接清晰,攻弯时的车身动态也更稳扎,那个握感充满F1氛围的方向盘更令人兴奋投入。

 

宝马1系

优点:

  • 外形紧凑,适合城市里使用,又具备宝马一贯设计风格;
  • 后驱布置形式在同级别里独树一帜,换来纯粹高级的操控感;
  • 悬架调较功力深厚,转向、制动俱佳,过弯动态表现一流;
  • 两款动力都令人满意,130i更达到性能车水准;
  • 手动变速操作利落,非常适合激烈驾驶;
  • 130i的换挡拨片增添驾驶乐趣,很适合运动化驾驶;
  • 130i的车厢装备很齐全;
  • BMW Performance原厂改装套件带来了个性化的空间;
  • 120i的价格吸引力前所未有。

缺点:

  • 后座空间局促,实际乘坐易受前排乘员的身材影响;
  • 储物空间不及同级对手便利;
  • 手动座椅高低调节方式比较怪异,不易适应;
  • 120i舒适性装备不算足,日常使用缺少高级感。

作为车评人,我们一直都了解宝马的车是最大程度为驾驶考虑的,他们并没有单纯地追求性能化、赛车化,把车造得不近人情,而是将驾驶乐趣的理念融入到汽车的每个细节中,让用户可以在生活中深刻感受到宝马的“驾驭”本质。1系虽然是最小的宝马,但经过实地驾驶,我们验证了之前全球车评人已经一致得出的结论:1系是“真正的宝马”。它面对激烈操控淡然不惧,每个细节依然为驾驶激情而考虑,而且全家族里最紧凑的身段,还赋予了它最灵活的身手。

如果只议论驾驶层面的含金量,这台小车在掀背车级别里绝对拿第一。但看车还是需要看全面,尤其是1系所处的紧凑型两厢车市场,在欧洲乃至中国,都被视为“家用车”的主流品种。而在这回的初步接触中,我们已经发现1系的全面性不足,后座空间、储物空间,乃至120i作为一款宝马车型在豪华感上的缺失,都是容易为人诟病之处。是否介怀1系这些缺点,很视乎你买它的心态和用途。作为个人驾驶机器,1系绝对是高性价比首选。但如果你只打算拥有这一部车,恐怕就要多权衡它的一些不足了。

说到对手,宝马引入1系的目标,应该是填补国内相对冷门的高品质小车/高性能小车市场空缺,两个细分市场的现有代表车型是欧宝雅特和大众GTI。拿120i和130i分别对撼上述两个车型,1系的胜算都不低。但不可回避的是,1系的出现也会分散掉一批来自宝马内部的、原本看中了3系或者MINI的用户。因此,我们估计1系的出现未必会给宝马在中国的总销量作出多大贡献,但它的确是对中国现阶段车市一个非常积极、不可多得的补充。

0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