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了多长时间,由国内生产的第一款法系中级轿车雪铁龙C5行将上市。我受厂家之邀远赴德国对欧版车进行了先期试驾,并在此行中也获得了一些国产版的信息
法国车向来不缺乏吸引力,即便在中国,同样有着不少拥趸。不过这些年法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似乎没有跟上大部队。就拿东风雪铁龙来说,经历了近30年,现在人们提起它,往往还是首先和经济型家轿联系在一起。
现况需要改变,这是此行中与几位法国雪铁龙高层座谈后获得的最强烈的信息,他们希望雪铁龙在中国也能树立起像欧洲一样的品牌形象。一方面销售、服务这些软件要提高。另一方面,先进的拳头车型不可缺少。C5便是振兴计划中重要的一环。
车内大量使用了软质覆盖材料,档次感很好
现在才引进中级轿车是不是有些晚了?不该这么说。凡事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若是几年前就将设计过前卫的第一代C5拿进来,多半会落个赔本赚吆喝的结局。眼前的第二代C5摒弃了很多前身太过个性的设计手法,从观感上应该更符合国人的审美口味。
车头宽大而厚实,由车标引出的平行线向两侧舒展与前大灯自然融合,延伸了视觉。侧面的腰线很高,并且向后上方微微挑起,看上去有种向前俯冲的动感态势。但整个车侧轮廓和车尾造型并没有失去那种中级轿车应有的稳重感。而一些雪铁龙传统的设计手法在C5上得到了保留。比如长前悬、短后悬的搭配,再比如行李厢上端的隐藏式尾翼。更值得一提的是向车内凹陷的后风挡,它有很强的实际用途:既能降低风噪又令后窗不易附着灰尘,更重要的是,行李厢因此拥有了一个很大的开口,取放大件行李很方便。
侧面线条流畅,长前悬、短后悬是雪铁龙的特征
C5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雪铁龙未来的方向——回归主流,在和它的主设计师交流中我捕捉到了这样的讯号。他还告诉我,今后雪铁龙上海设计室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因为中国已经成为雪铁龙第一大海外市场,以后的新车会越来越多地采纳中国设计团队以及顾客的意见。
变速箱顺畅,主动悬挂因成本问题不会进入国内
而在C5国产化的过程中,中国设计室已经发挥了作用。他们对外观和内饰进行了改进,等到国产C5亮相时将会与本文图片上有些不同。外部会增加些镀铬装饰条,车内将有木纹饰板做点缀,后排乘客还能拥有一个更宽大舒适的中央扶手。另外,为了让后排乘客得到更大的腿部空间,前排椅背在国产版上会被削薄。
座椅十分舒适,感觉角度和承托力都很好,后来才了解到它在设计时采用了波音客机座椅的技术。真皮材质细腻柔软,车内的覆盖物也大多使用了软性材料,手感颇佳。经验告诉我们:对法国车的工艺质量别报太高的期望。不过C5却已经称得上带给人惊喜了,大体上很严谨,挑不出毛病,只是些细节的地方还有提高的余地。
屏幕显示效果好,导航也很好用
试驾中我感觉真正需要改进的是中控台,其上繁多的按键和部分不常见的英文缩写很是让人眼花缭乱。我一个从业多年的汽车媒体人尚且如此,更别提普通的用户了。不过多数功能的控制都被集中在了中央集控式方向盘上,只要把它搞明白,基本上就能自如地指挥车辆了。方向盘尺寸适中,圆环粗壮,握在手里感到充实,转动也十分顺畅,与运动风格的纯黑内饰非常搭调。国产时,这套运动化的内装将得到保留,另外还提供双拼色给那些不太爱运动的人。
中控台有些复杂,操作不算便利
欧洲媒体将C5称作“最像德国车的法国车”,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在称赞C5的操控性能,厂家将试驾环节安排在纽堡北环上也显示出对C5操控性的信心。在这条最苛刻的赛道上,C5表现出了很强的易控性。车身侧倾循序渐进,并影响不到攻弯的信心。在连续转弯和变曲率的弯中,车辆重心的变换也是自然、顺畅。方向盘的回转圈数稍有些多,不够直接,不过好在力度均匀、指向准确,并且路面反馈颇多,因此调动起车身来也给人胸有成竹的自信。总体来说C5相当稳健,只是在弯中过早或过猛加油才会引发转向不足,可就算驾驶者不主动调整,ESP也能及时介入,将动态控制住。
仪表清晰,提供的信息丰富
得益于清晰的离合器以及精准的挡位,北环上驾驶的那辆手动2.0型C5给我很容易上手的印象,几乎不需要适应。140马力的发动机在中高转速段有不错的爆发力,只要挡挡拉入红区,便能迫得前面的R36安全车不断提高速度。在最长的直路段超过时速180公里,也并不费力。3.0自动型我只在城区内短暂驾驶,粗浅的感觉是发动机很平顺,变速箱换挡没什么顿挫,只要较小的油门开度就能获得不错的动力输出。
波音飞机座椅设计的概念被引入到C5,很舒适
等到国产后,这两种车型承担的是入门和树立形象的任务,真正的销售主力会是搭配2.3升发动机的车型。此发动机由PSA集团设计,在中国生产。截止到完稿我还没有获得详细的技术资料,据厂家说,它针对国内的路况和油品进行了优化,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较为均衡。
长时间的乘坐让我对C5的舒适性有较深的体会。坐姿放松,车内噪声很小,让我可以静心地观赏小镇上的风景。而此时路面上的颠簸也不会来打搅我,悬挂系统在尽职尽责地吸收它们,包括碎石路段和较大的破损在内,均不能对舒适性构成威胁。出于成本原因,Hydractive III主动液压悬挂肯定不会被引入到国内了,颇为遗憾。作为雪铁龙的顶级悬挂技术,这套系统能够调节底盘高度并主动改变减震器硬度,让舒适性和运动性更理想。
另外一些高端装备,比如双氙气大灯、导航系统、车载电话、倒车影像、自动泊车等等将会悉数引进到国内。只是目前还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作为选装提供,还是会被分配到各款型的车上。当然,被引进的还应该有欧洲NCAP 5星级的碰撞安全性能。
现在,钟情于法国车的人们就可以对C5抱有5星级的期待。它也有足够的吸引力将顾客从别的阵营拉过来,盘算是否将20万到30万元投到东风雪铁龙那里。别着急,再过两个月就能看到国产C5的驾驶报告了,相信那时会给你的消费带来更详实的依据。
驾驶初评
优点:外形设计时尚,配置丰富,驾驶轻松,舒适度高
缺点:中控台操作复杂,细节处工艺欠佳
上市时间:2009年11月(国产)
售价:预计20万~30万元人民币(国产)
竞争车型:迈腾、凯美瑞
中国市场预测:初观C5的整体品质不错,法国车在国内又不乏拥护者。目前看,只要东风雪铁龙能够做好前期市场宣传和提高服务质量,就应该能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