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说起自主品牌的精品车型你首先会想到哪些,荣威350、帝豪EC7或者是长城C50,的确这些都算是近年来表现出色的自主车型,不过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有人再问起同样的问题时我会脱口而出另一个答案:长安逸动!没错,这条研发历时3年多融合了多国研发人员精华的“美人鱼”已经轻歌曼舞般的游来,我们又怎能拒绝她呢?
逸动诞生于长安意大利设计中心,也正是由2010年北京车展惊艳亮相的“美人鱼”概念车演化而来,设计师为它注入了十分夺人眼目的外观特点,而这显然不是全部,搭载了长安全新的BLUECORE节能发动机、STT智能启停技术以及不久之后要到来的1.5T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与双离合变速器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让人遗憾的是即将率先发售仍旧是自然吸气车型,甚至我们此次试驾车之中连自动挡车型都没有,不过这并不影响我把对于这款车的直观感受带给大家,接受现实的同时或许能收获以外的惊喜。
从车型尺寸来说,逸动属于非常标准的A级车,4620mm车长与2660mm的轴距为它提供了优秀的身体素质,而在前后轮距这个指标上,逸动更是达到了1550/1569mm,已经不逊于一般的B级车标准了,较宽的轮距也为逸动提供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行驶稳定性,可以说在外观尺寸上逸动相比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来说有着一定的先天优势。
长安逸动绝对属于“第一眼美女”的类型,在我们试驾的过程中不时有路人向它投来亲睐的目光,显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肯定是撩人的柳叶形前大灯与弧度恰当的电镀中网,与长安全新的品牌LOGO组合起来十分和谐,只是下进气格栅的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福克斯...
逸动侧面造型同样显得很精神,轻轻上挑的腰线贯穿至尾部,为逸动带来了明显的动感姿态,而下半部分的腰线设计也进一步增加了侧面的层次感,另外,电镀防擦条与车窗装饰条也起到了很好的提神效果。
得益于较宽的轮距,逸动后尾部看上去非常扎实,上下两条横向扰流线起到了不错的拉伸效果,而同样上挑的后尾灯自然的向两侧延展而去与前大灯遥相呼应,总体来说逸动车尾部的设计并不复杂整体感很强并且做到了整车风格的统一。
逸动原厂搭载了规格为205/55 R16的轮胎,品牌来自玛吉斯,对于一款自主品牌车型来说应该还算是合格,而轮毂则选择了一款多条幅式的"V"型铝合金轮毂,对于这个造型来说应该是见仁见智,不过我个人愚见以逸动这样的外观来说搭配如此复杂的轮毂视觉上的叠加感有些明显,不如简洁的造型来的更加和谐。当然如果厂商能在后期增加几款不同风格的选装轮毂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说逸动外观设计的还是有一些动感前卫的元素包含其中的话,来到车内我们明显就能够感觉到它还是回归到家用车型的本质中了,整体风格的确非常接近日系车的感觉,中控造型规整大气,配色也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对于国人来说也应该算作是投其所好的选择,好在点缀其中的银色装饰条与钢琴漆的面板还是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些新意。
逸动内饰的装配工艺相比过往的产品来说提升还是相当明显的,接缝以及细节上的处理都基本符合合资车的标准了,只是用料这一环节上由于成本所限,还无法做到和高端车型相抗衡的趋势,车内主要材质仍旧是硬质塑料件为主,不过通过介绍我们大可放心,对于选材长安也有着自己的标准并且不会低于国家新推出的车内环境质量标准。
逸动方向盘造型沉稳大气,真皮材质包裹让其拥有不错的握感,而左右两侧的多功能按键使用也很方便,另外炮筒式仪表板视觉效果也非常出色,蓝色冷光背景让人感觉很舒服,长时间注目也不会有疲劳感,对视觉的刺激较小。显示内容也较为全面,除了四块主参数之外,行车电脑还可以显示平均油耗等功能。
大尺寸的中央多媒体机是另一个亮点配置,不仅尺寸够大而且人机界面设计的也非常时尚,显示效果出色,绝对比我们在汽配车自行加装的山寨货要好太多了,如果有条件的消费者非常推荐购买原厂的这项配置。当然大屏幕固然好也不是没有任何遗憾,由于不支持触摸操作,所以所有的功能切换与调节都只能通过下方的按键区来实现,我想对于这些密密麻麻且没有中文提示的按键来说,初次上手的用户很难搞清楚它们吧,尤其是在GPS导航输入拼音时略显繁琐,希望厂商能在今后的升级中帮助我们解决这个小小的烦恼。
空调控制区在按键区的下面,虽然只是使用了手动空调,但是调节旋钮的手感还不错,加上钢琴漆提供的优秀质感,还是让这个区域挺显档次,而点烟器、USB接口以及车载电源等实用的小功能则被隐藏在了最下方,并且具有收叠功能,不用的时候也不会影响车内的美观程度。另外逸动的主驾驶车窗还采用了一键下降功能,也为用户提供了一些便利。
作为一款主打家庭用户的紧凑级轿车来说,车内的储物空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衡量标准,而逸动在这一环节上做的还是非常足够的,储物功能的分配丰富并且灵活,尤其是随车附赠的可移动烟灰缸使用非常便利,而驾驶席左侧的手机格也采用了下潜式的设计,避免了平行式储物格可能带来的不稳定性,而在传统位置上的储物容积也很足,不论是手套箱。门板储物格还是中央扶手都足以满足一般家庭用户的要求了。
在座椅方面,逸动同样下了不小的功夫,由负责宝马3系座椅设计的德国CRH公司为逸动定制的骨架及滑轨保证了足够的乘坐舒适度,真皮包裹的座椅厚重感十足,支撑也比较到位,并且可以进行6向调节,而更加先进可靠地滑轨技术也从侧面提升了乘客的安全系数。
逸动后排座椅的设定同样比较具有人性化,中间地板平坦满足对于后排乘坐三人时的舒适度需求,并且在中央扶手后方增加了一个直通后备箱的拉手,方便车上的乘客随时拿去放在后备箱的物品,这在于同级别车型之中时比较少见的。
通过实际体验我们可以确认2660mm的轴距的确给逸动带来了较为宽敞的乘坐空间,即使是身高接近185cm的体验者来乘坐,后排的膝部空间仍旧可以达到4指左右的空量,只是头部空间略显不足,不过相信这样的数据表现对于一款A级车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说完了空间我们再来关注一下逸动在安全配置方面的表现,可以说在这方面逸动还是非常厚道的,至少在我们试驾的车型之中6安全气囊与ESP都是标配,而另外的亮点在于可视倒车系统,这套系统已经十分接近于高端豪华车型的功能了,具有模拟道路预判提示,并且灵敏度也还不错,对于生活在拥挤的城市中的人们来说这是省了不少心。
正像文章最开始提到的,在此次试驾的车型中并没有引人关注的1.5T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车型,不过对于这款搭载了长安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的新车型来说,在行驶表现方面还是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惊喜的,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款全新的BLUECORE 1.6L DVVT发动机,它的最大功率可以为92千瓦,最大扭矩可达到160牛米,这样的数据在当今的主流紧凑级车型中也属于领先位置了,而更加强劲的1.5T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也将在明年面世。
之所以说惊喜,主要来自于这款5速手动变速器与发动机之间的匹配相当出色,它的换挡行程比较短并且带有较强的吸入感让人印象深刻,这种感觉和铃木的手动变速器有很大的相似程度,另外由于离合器的接入点非常明显所以虽然是手动档车型,但是上手并不困难,并且可以非常容易的找到驾驶的乐趣对于生活在并不算十分拥堵的城市用户来说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长安逸动另外一个创新功能就是STT智能启停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我们将档位推入空挡并且抬开离合器的时候自动熄灭发动机,而当我们需要继续前进的时候通过电动机自动启动发动机进入工作状态,这样在燃油油经济性方面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发动机来说肯定有所节省,尤其是对于一线城市的人们来说,在大家等待红灯时可以使用这个功能降低污染与油耗,当然STT的工作也存在一定逻辑,不间断的走走停停是不会启动的,这一点并不必担心。
逸动的刹车踏板相对来说比较灵敏,轻点既有制动输出,这种风格也和许多日系车型有类似的地方,不过发动机的表现却与之相反,在低转速区间的活跃度略有欠缺,低速扭矩并不是随叫随到,如果想要干净利落的超车最好把转速控制在3000转以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逸动对于静音性的处理,通过此次的试驾我们比较深刻的感觉到在这方面逸动的表现还是非常出类拔萃的,即便是发动机处于高转速时仍然能够维持一个较为理想的车内环境,当然这和多项技术工程是分不开的,据厂家介绍逸动怠速时只有38.2分贝,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很多合资品牌的车型。
逸动的转向十分轻柔,对于行走城市之中当然不是件坏事,可是到了高速还是没有太大变化,或多或少会让人有些不太适应,还好逸动的悬挂调教比较扎实,虽然只是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的传统结构,但是真实的路感却要比想象中好不少,在能够提供一定韧性的同时还保证了舒适度,当然对于这样的悬挂类型我们并不指望它的极限有多大,以一般家庭用户驾驶方式来看逸动足以胜任。
总结:虽然在传动系统上此次逸动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超前化元素,但是其整体的车身素质还是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长安汽车作为自主的标杆企业对于汽车本身质量的追求与消费者需求上的感知能力,相信真诚的付出一定会得到认可和回报,对于逸动来说我只能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