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试驾体验 > 正文
不容小视 腾翼C50与主流合资车对比体验
 

[XCAR 试驾 原创]

作为自主品牌的先驱者,长城汽车近年来一直以超低价位以及良好的性能表现总是能够让消费者叹为观止。而在这其中,几乎是颠覆以往一味的“仿冒”似乎在长城身上已经变得很淡化了,这也是为何在当前的车系产品中,我们似乎已经摸索到了专属于长城品牌的精髓所在,而这个定义也在进一步促使着该品牌未来更加优异化的实力拓展。

腾翼C50与主流合资车对比体验

之所以说长城汽车品牌在近些年来对于自身产品的发力之大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设计。从文中图可以看到,腾翼C50的外观明显“自主化”的韵味更浓郁了,特别是车头。我个人认为,C50的车头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长城品牌“男性化刚烈”的一面。不仅于此,它在细节的处理之处也能够传达出现如今为之主流的设计形式。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我们不能说它的竞争对手在设计上已经落伍了,确切的说法只能说它的对手要比C50更早推出。而作为当时的流行风格,那些譬如“U字型”的前脸设计潮流以及五幅式放射状轮毂自然是当时运用最为广泛的时尚元素。此一时彼一时,或许这就如同IT、数码类产品的更新速率一样,腾翼C50的模样是在潮流设计不断更新当中应运而生的。

 

内饰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当然了,腾翼C50在内饰的细节设计上依旧让我们看到了“效仿”的痕迹,而这里面最明显的点位自然是分离式仪表。抛开这个方面不谈,我们依然就目前的现状加以分说。不难看出,C50的内饰整体呈现出一种十分流畅的设计形式,线条感非常圆滑。虽然在用料上没有再一次令我们吃惊,但总体感觉很“规整”,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更高一个级别的味道。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关于上一段落的说法,或许网友朋友们会提出一些质疑,主要还是对于我们对C50的评价过高了。当然了,对于一款售价还不足十万元的自主车型来说,无论是设计、用料还是做工,自主车型以往带给人们一贯的感受自然是需要大刀阔斧式的进步才行,至于可接受程度,或许只有车主才拥有发言权吧。但是话说回来,面对眼前依旧拥有“效仿”痕迹的C50,我们自然不排除这种“近于求成”式的做法,但是长城品牌还是做到了“主之于我,次之于辅”的态度。也就是说,虽然细节充斥着部分模仿动作,但主观味道及氛围依然还属于长城汽车腾翼系列。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顶配车型售价不足十万元的腾翼C50,它的性价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上述文章里提及的那些配置以外,从配置清单上我们可以看到定速巡航、车载蓝牙、座椅加热以及带导航/倒车影像的DVD娱乐系统,当然了,随着竞争对手不断的改款/更新,或许其中会有一些也能够加装这些功能的车型。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明一点:腾翼C50是以一个高姿态面世的高性价比车型,因此我们对于该车型在未来的进化升级持高度关注的态度。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腾翼C50目前所应用的动力系统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1.5L四缸汽油发动机配备5速手动变速箱(目前还未推出自动变速箱版本)。悉数目前的主流A级车,广泛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品牌莫过于大众了,然而涡轮增压+双离合也让自身的身价高出一筹。而价位处在十万元左右的车型能够运用这个技术的却又寥寥无几,因此腾翼C50可以说是A级车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的价廉物美型份子”。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由于腾翼C50的1.5L发动机融入了涡轮增压系统,因此它的动力表现堪比那些1.4T、1.6L以及1.8L排量的潜在对手。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这台1.5L四缸汽油机在涡轮机的加持下变得有些躁动,特别是当你深踩油门的时候,涡轮介入时的动力爆发十分明显。关于这种现象,有的人喜欢而有的人就不喜欢。不喜欢的原因或许是突兀的情况会使舒适性大打折扣,不过动力爆发突兀的情形在长城旗下的众多涡轮增压车型上或多或少都是普遍存在的,当然了,这里面是以柴油车型居多。因此我们希望长城人能够借鉴那些所谓的先进技术,至少应该将汽油涡轮机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再润化,使之真正成为消费者眼中趋于完美的自主高标准运动车型。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长城腾翼C50与主流A级车对比体验

总结:腾翼C50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打造一款运动型轿车的内在能力,暂且抛开模仿不谈,这台C50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对于车身设计的进步脚印,至少该车型在多数人眼中是过目不忘的。说到模仿,借鉴日系车很温馨的风格自然不言而喻,但C50并不是将这个概念一味进行照搬,而是在保证一个长城核心造车理念的基础之上附加以效仿而已,而显得有些“呆板式暴躁”的动力表现也能够印证它来自长城汽车,不过更重要(可喜)的是,长城人将底盘调校得更加紧实了。

2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