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陈庆峰 摄影│徐敬昕
首度在2011年日本东京车展上现身的Toyota Aqua,乃是Toyota旗下最新的油电家族成员,而其在日本以外的新车市场,则是冠上了Prius车系名号,并以Prius C进行命名。根据原厂的数据显示,其车名Prius C,乃是要传达出节能(Clean)、掀背小车(Compact)、及适合都会驾驶(City)的特性,希望透过动感的外观造型以及充满乐趣的操控性能,带给年轻世代追求乐趣,可看出其与现行Prius家族截然不同的车型诉求风格。
对于Toyota或市场消费者来说,Prius C是一辆具有突破性的油电动力车款,因为其除了搭载Toyota输出动力及排气量设定最为迷你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外,小型五门掀背车款的车型设定,更是以往Toyota油电车型从未出现过的车型设定,而此款车型也在今年的台北车展上正式登场,并在3月正式于岛内发表,将成为岛内售价最低的一款油电混合动力车款。
大胆创新外观科技风格
为了突显出Prius C年轻化的车型诉求设定,并带给消费者以往从未接触过的油电车款新风貌,Prius C仅有车长3,995mm、车宽1,695mm与车高1,445mm的车身尺码设定,较新一代的Yaris尺码略微放大,而承袭了Prius车系的科技风貌外观,则是为了塑造出其油电车款的科技形象。在紧凑的车身尺码下,可明显感受出原厂放大了头灯灯组的面积,而湛蓝的油电车款专属厂徽,便安置于车头的中央部份,下方的水箱进气栅将线条沿伸至保杆下方,塑造出更为动感的视觉形象。
在小型掀背车款的级距设定下,Prius C拥有来自Prius家族的全新世代外观风貌,试驾车款更采用了大胆的橘色外观,成为路人注目的焦点。
大型化的头灯配置、线条丰富的保杆架构及湛蓝的油电车款专属厂徽,都是Prius C车款外观上易于辨识的造型特征。
车侧由前门板下方一路沿伸至后轮拱的钣件线条,搭配后门尾窗的上扬设计,塑造出Prius C灵巧动感的年轻化外观造型。
将视觉沿伸至Prius C侧部份,自车头线条向车顶沿伸成为一平滑柔顺的弧线,至B柱上方成为线条的顶点,而顺着车尾又渐趋而成一平缓下滑的线条,Prius C侧并未以锐利的折线刻划出车身腰线,而是以突出的圆滑造型修饰车侧线条,并自前车门下方拉出一立体的弧线向后轮拱上方沿伸,并与后保杆整合成一立体的钣件线条,搭配后车窗尾端刻意上拉的设计,打造出Prius C巧轻快的视觉感受。
车尾大型化的直立式尾灯造型及突出的保杆线条设计,具有浓郁的Prius家族设计风貌,也强化了其车身外观的视觉形象,而车尾更拥有Prius C特殊的金属徽饰。
为了降低风阻提升车辆油耗上的表现,Prius C外观上处处可见为了导引气流所特别设计的导流槽,除了车尾可见的大型扰流尾翼外,包含车顶、头灯、照后镜内侧、尾灯侧甚至是前轮下方,都可见到特殊的导流设计,如此也为Prius C带来Cd值0.28的风阻表现。
车尾的线条是Prius C外观造型上的另一特色所在,特别是几乎涵盖了车尾两侧边角的直立式大型尾灯组,更是成为整个车尾的视觉焦点所在,灯组内部并特别以透明的灯组设计,搭配红色的内崁式圆形尾灯,车顶更拥有大型固定式尾翼,搭配突出线条的立体化保杆造型,赋予Prius C一般掀背车型截然不同的外观风貌,而从其车尾的线条架构看来,也可嗅出老大哥Prius车系的家族造型风貌。
以实用性为前提的车室机能
打开Prius C前车门,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采双色设计的车门饰板,让以黑色为基调的内装架构增添了几许活泼气氛,并加入了银色饰板于车门部份,强化配色的多元性表现。若是对于第三代Prius车款较为了解的读者,看到了Prius C内装架构想必会有几分熟悉的感觉,特别是其方向盘采用了相同的四幅式造型,而安置于方向盘上方的圆形触控按键,也与Prius的使用操作方式相同,只需将手指轻触其上,中控台上的多功能显示屏,便会显示与按件相同的图案,并将触控位置填满颜色,显示驾驶者正使用按键功能。
沿续外观科技化的造型诉求,Prius C内装构成也以前卫丰富的线条为基础,并以驾驶人作为控键的操作导向设计。
沿用自Prius车款造型的四幅式多功能方向盘,上方同样具备了圆形触控式的按键控钮,可操作音响系统及安置于中控台上的MID多功能显示屏幕。
中控台上的MID多功能信息中文显示屏,除了拥有油电车款不可或缺的能源监视器外,并整合Hybrid系统做动指示器、ECO油耗评分、行驶距离及平均油耗、瞬间油耗、恒温空调及室外温度、时钟等显示机能。
Prius C用偏向驾驶位置的中控台机能配置,安置在中控台上方的数字式仪表亦较为偏向驾驶者,仪表内可显示时速、油量、档位及简易的车辆机能讯息。而镶崁在仪表右侧、具有3.5吋TFT液晶显示屏的MID多功能信息中文显示屏,除了拥有油电车款不可或缺的能源监视器,可实时显示油电动力的运作及电池回充状况外,并同时整合了Hybrid系统做动指示器、ECO油耗评分、行驶距离及平均油耗、瞬间油耗显示以及恒温空调的温度及室外温度显示,具备了相当丰富的显示机能,而车辆警示灯号则配置在MID显示屏右侧位置。
中控台上方的音响仍采独立控制,并未与MID多功能信息系统进行整合,而靠近驾驶人设置的大型旋钮式恒温空调系统,在使用上更具便利性。副手座前方具有USB外接音源插孔,在使用上较一般中央扶手内置式更具便利性,而方向盘前方亦具有开放式的置物空间可供使用,强化置物的便利性表现。
为了获取更为宽阔的车室空间表现,Prius C并未沿用 Prius车款悬浮式的排文件座造型,而是改采传统的锯齿式排档座设计,另外单区恒温空调也采旋钮式温度控制设计,并将操作面板配置在驾驶座侧,强化使用上的便利性表现。而在副驾驶座的前方,除了拥有大型手套箱可供放置物品外,并设计了一开放式的置物盒,左侧还具备了USB外接音源的插孔,在使用较一般设计在中央扶手的插孔更为便利。而值得一提的、则是副手座前方具有与座椅相同的花纹设计,增加了车室内的设计质感表现。
不因油电系统牺牲的空间表现
Prius C国内现行或是新一代的Yaris车款,都拥有更为宽裕的车身轴距设定,如此也为其带来更为宽扩的车室空间表现。虽然为了因应车顶凹槽导流设计,而必须牺牲些的头部空间,但藉由前后座头部刻意向上削薄的设计,仍可提供实用的头部空间表现,特别是后座车顶向下的外观沿伸线条,容易让人有后座头部空间不足的错觉,但实际乘坐仍有足够的头部空间表现,而膝部空间表现也符合一辆小型掀背车款应有水平表现。
Prius C座椅采用真皮及织布交互混搭的材质运用,中央采用布质部份可提高乘坐者身体止滑性的表现,后座车顶线条虽因应外观而刻意下压,但藉由头顶刻意削薄的设计,仍可提供合宜舒适的乘坐空间表现。
Prius C将镍氢电池模块安置在后座椅下方位置,不占用行李厢空间,让Prius C可提供与一般掀背车款相同的实用行李厢空间变化机能,后座椅背并具有6/4分离可向前倾倒设计。
以往油电车款较无法与汽油车款相比拟之处,便是为了容纳电池系统后而不得不牺牲的置物空间,而对于Prius C这类小型掀背车款来说,车室空间机能的利用更显得格外重要,于是原厂设计师利用小型化的镍氢电池模块,巧妙的安置在后座座椅下方,使其无论是车室空间或是行李厢空间表现,都完全与一般汽油车款相同,并具备后座4/6分离的折迭设计,让行李厢空间的运用机能更为灵活。
轻快灵活的动力输出特性
Prius C所采用的新一代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具有以往Toyota油电车款以往从未出现的排气量设定,这套油电复合动力系统中的汽油引擎部份,采用一具原厂代号1NZ-FXE的1.5升汽油引擎,在引擎转速4,800转时可输出73匹最大马力,并可在4,000转时低提供11.3公斤米最大扭力,与之相互搭配的则是一具拥有520V最大输出电压的电动马达,拥有61匹最大马力输出与17.2公斤米的最大扭力表现。
在1.5升汽油引擎与电动马达的混和输出下,Prius C可提供98匹的纵效最大马力表现,变速箱则维持E-CVT无段变速系统配置,并提供ECO节能及EV纯电动模式选择。
透过中控台上能源监视器的显示机能,可以清楚了解Hybrid油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让驾驶者了解目前车辆是属于汽油引擎驱动、电动马达驱动或是两者并行,而在车辆剎车的状态下,则可透过马达将电能回收至镍氢电池模块内。
在汽油引擎与电动马达的相互结合之下,可输出98匹的纵效最大马力,变速箱则采用Toyota油电车款惯用的E-CVT无段变速系统,储存电力的电池模块则交由最大输出电压144V的镍氢电池。即使Prius C并分强调性能诉求,且原厂1,136公斤的车重设定不算特别轻盈,但据原厂数据显示,Prius C仍具有在10.7秒完成0到每小时100公里的加速性能表现。
Prius C拥有轻快灵活的起步加速特性,而行进中再加速的动力输出表现也颇为顺畅,已符合一般驾驶者对于小型掀背车款的动力需求。
有别于一般Toyota小排气量油电车款较为温文儒雅的低速输出特性,Prius C虽采家族中最小的排汽量设定,但藉由较为迷你的车身尺码设定,相对在车重上也较其它车款更显轻盈,采下油门的瞬间即可感受到轻快灵敏的油门反应,而与其它Toyota油电车款相同,在市区低速行驶或是停车的状态下,只要电池的蓄电量足够,皆会将车辆的驱动采用纯电动模式节省燃油耗费,而排档座后方也具有ECO及EV纯电动模式按键,在ECO状态下可抑制油门反应,达成更佳的油耗表现,而EV纯电动模式则须在电池电量超过三分之二的状态下方可使用。
超乎预期的操控乐趣呈现
Prius C配置了前麦佛逊后拖曳臂的悬吊设定,转向系统因应节能诉求改采EPS电子动力辅助型式,不过有趣的是、Prius C在转动方向盘时,并未显现出与 Prius相同略显轻盈的转向辅助力道设定,反而显现出较为直接、利落的转向手感表现,搭配小盘径的方向盘设定,更能显现出其轻快而利落的转向特性表现。
Prius C配置的EPS电子动力辅助方向盘,在原厂刻意的设定下仍提供了不错的转向回馈反应,并未显得特别轻手而牺牲了转向锐利度表现。
以往强调节能表现的油电动力车款,特别是以小排气量引擎相互搭配的油电动力系统,较难以令人在操控乐趣表现上做出联想,此与车型的诉求与设定有颇大的关联性,而Prius C为了强调其年轻化的车型风格,不但刻意的降低引擎摆放位置及电池模块,藉此获得更佳的车身低重心表现,在悬吊的设定上也与Toyota车系向来强调舒适化的设定有明显差异性,较为直接的路感回馈,也给予了驾驶人更多的操控信心表现。
藉由车身机械结构的配置降低了车身重心表现,使得Prius C在维持轻快操控特性的前提下,车身的操控稳定性亦有着不错的表现。
即使悬吊设定及胎圈配置并未刻意的强调操控性能上的呈现,但在与动力的适切搭配之后,Prius C整体操控特性仍提供了预期之外的操控乐趣承现。
虽然考虑到节能上的诉求,Prius C仅采用了15吋的轮胎及175的胎宽设定,但与车辆的悬吊及动力设定相互搭配之下却是恰到好处,适切的轮胎抓地力与悬吊回馈反应,再加上方向盘的转向回馈,让驾驶Prius C除了在节能诉求之外,更多了一分驾驭上的乐趣表现。在实际的道路试驾过程中,纵合了市区道路、高速公路及山区道路,Prius C仍具备平均每公升可行驶21.1公里的平均油耗表现,在节能上的表现仍是一般同级汽油车款难以望其项背之处。
油电动力科技的全新思维
Prius C可说是国内小型掀背车款中、首度采用油电动力系统的一款车型,除了价格上较一般油电车款更易亲近外,其藉由油电动力系统发展的成熟化及占用车身空间小型化之后,也在车室实用机能上拉近了与汽油车款的差异性表现,让油电动力车款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级距与世代,而灵活轻巧的操控及动力表现,更为其带来了额外的车型吸引力,也让人见识到未来油电动力车款发展的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