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导语读者很可能会产生误解,以为本文的主角福特翼虎是一个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另类SUV。其实不然,之所以并没有把运动性和舒适性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主要是因为和这些比起来翼虎聪明的头脑显得更值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来说说。
说到智能,硬邦邦的机械装置很难搞出像样的智商来,所以能够体现福特翼虎聪明的部分全部来自它的电子配置。作为福特车型SYNC 系统当然是必须要有的,这一点早在先前的进口锐界和新福克斯上都已经成为现实。如今的SYNC 系统不再像之前似的,必须得用英语发出命令,新翼虎已经完全可以听得懂普通话,甚至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拨动方向盘后方的小按钮以后,电话、空调和娱乐系统都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甚至空调温度,调频频率可直接口述,系统都可以识别。因此整个系统的易用性有了很大提高,除了不如通过按键控制速度快外,很难再找出什么不足了。
感应尾门对于双手提物的情形非常实用
新翼虎不仅听得懂语音命令,高配车型上标配,1.6 升高配及2.0 升低配车型上可以选装的“人性科技选装包”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智能。这个选装包除了无钥匙进入和一键启动这两项现在已经看来不怎么新鲜的配置以外,在大众和宝马一些车型上已有的感应式电动行李厢门也出现在这个选装包中。感应式电动行李厢门能感应到两样东西,其一是在行李厢门附近的车钥匙,另一样是划过车后部的脚。说通俗点就是当你双手提物不方便打开行李厢门时,只有车钥匙在兜里,走到车后抬脚在车底一划,行李厢门便会自动打开。物品放置好以后如果愿意的话,即可以通过按钮也可以用脚关闭行李厢门,对很多人来说都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SYNC 已经成为福特汽车的标志之一
除了“人性科技选装包”外,翼虎的智能还体现在了安全性上。当我看到配置表上安全那一栏11 项字母缩写后,就知道这辆车上装备的传感器和相应的电子配置已经达到了大约50 万以上轿车的水平。高配车型除了通常的气囊、电子稳定系统和坡道起步辅助之外,同价位车型中几乎没有的主动巡航、车道保持和盲区检测系统也都具备。不过刚才说的这个系统只有在最高配车型上才是标配,特别是主动巡航系统在其他车型上甚至连选装也不可以,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尽管在事关安全的高科技配置上不同车型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在紧急救援方面翼虎却提供了几乎一视同仁的待遇:SOS 道路道路以外紧急救援报警和紧急救援呼叫服务( 需要手机与SYNC 系统连接) 基本上所有车型都具备。
多边形的炮筒仪表代表了翼虎典型的内饰风格
关于福特翼虎智能配置的说明先暂时告一段落,因为除了智能以外,可说的东西还有不少。其实通过上面说的这些配置就可以看出,翼虎绝对是一款以城市公路为主要战场的车型,所以在动力和底盘方面也尽量为这一主要功能服务。翼虎共有两款发动机,前面已经说过分别是1.6 升和2.0 升涡轮增压机型,这两款发动机均采用了燃油直喷和双独立可变气门正时(Ti-VCT) 技术。
2.0 升涡轮直喷发动机运行噪声低
由于时间有限,两天时间大约500 公里的路程我们驾驶的都是2.0 GTDi AT 运动型。这款发动机240 马力的最大功率和350 牛米的最大扭矩和蒙迪欧致胜之前的发动机一样,但从数据上来说还是相当给力的。在实际的驾驶中我们发现,2.0T的机器和6 挡自动变速器配合的情况下动力还是够用的,但还说不上强劲。其实动力留给人的印象远没有整车的安静更吸引人,其安静程度可以达到静止时如果不看转速表就很难知道发动机是否在运转的地步。
作为一款SUV 车型,尽管要求不会很高,但四驱系统还是大多数人都很看重的,这一点低配的2 款1.6T 车型就显得不那么厚道了。在我们试驾的车型上,尽管没有差速锁的硬件,但是通过传感器和制动系统的配合,AWD 智能四驱系统还是能应付简单的越野,比如单论悬空状态下可以明显看出制动系统动作锁止车轮。能有这样的四驱能力对于轻度的越野体验也就够用了。
大触摸屏没有导航功能是个遗憾
试驾报告说到现在对于外观控们来说可能有些嚼蜡的感觉,因为包括智能、发动机机动力系统以及四驱系统都是不太容易看见的部分。与各种配置给人留下的聪明印象不同,翼虎的外观与传统欧美车型的设计不太一样,从发动机舱盖一直到侧面的种种折线,以及突出的轮拱都很容易让人想起最近很流行的韩国设计风格。采用这种繁复的设计可能真的是最近中国市场的流行趋势,因为韩系车这两年的崛起与此就有很大关系,一向对市场有着敏锐嗅觉的美国人当然也会紧紧追随着中国这一全球最肥的汽车市场了。
内饰设计线条复杂,更显科技感
复杂的外观设计不仅体现在车外,整个中控台以及方向盘上也延续了这一设计风格,空调出风口、仪表罩以及中控台上下区的分界部分都采用了多边形或是折线设计。如此的设计科技感很浓,倒是和前面所说的众多功能比较匹配。尽管设计上稍显复杂,不过翼虎车内的储物空间很多,粗略一数就有超过20 处。可是与储物空间的人性化相比,换挡手柄挂入P 挡时与空调面板距离过近,手刹拉杆与驾驶员过近都会让驾驶者多少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这些还能够接受的话,手动控制挡位的按钮竟然和通用系一样设置在换挡手柄头部侧面。这个位置在山路需要频繁更换挡位的时候,并不便于操作,真心希望美国人能够改进这一设计。
运动版翼虎尾门上有明显标志
坐在翼虎内部时候繁复的设计容易让人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但是如果抛开视觉感受,翼虎前后排的空间却是非常大。尽管2690 毫米的轴距让人觉得整车并不很长,超大挡风玻璃撑起的车顶却能为车内乘员赢得了宽敞的头部空间,美中不足的是副驾驶的脚部空间偏窄,长途乘坐时会有些许不适。除了乘员空间以外,960 升的行李厢空间在放倒后排座椅之后可以瞬间增加到1915 升,这样的容积可以很容易的放下大件货品,甚至整台自行车也不在话下。
换挡手柄头不动换挡按钮不太方便
福特翼虎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错,尽管外形和内饰的设计用我的眼光看来有些复杂,好在还属于可接受范围。当真正开始驾驶特别是行走于云南的山路上时,我对它的这一点不满也逐渐消失。翼虎的驾驶感受基本上以舒适为主,尽管油门到底时会有一定的推倍感,但不强烈。这种动力表现再加上6 挡变速箱顺畅的换挡表现基本消除了驾驶中的顿挫感。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在采用定速巡航下长陡坡坡时,变速箱基本上不会自动挂到太低挡位上,因此也就会偶尔出现不能将车速控制在预设值的情况,而且在这种情况出现时变速箱频繁的加减档操作也对舒适性有些影响。
现在市场上的几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中小型SUV 车型,而福特在这之前除了进口的锐界之外似乎并没有那么敏感,直到这次广州车展才一口气拿出翼虎和翼搏两款车型来,其淡定不得不让人佩服。尽管翼虎不论在做工品质还是做工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可是在面对已经在市场上浸淫多年的竞争对手面来说,多少还显得嫩了一些。因此卖车之余的品牌建设便成为了福特SUV 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评价:
翼虎来的还是稍微晚了一些,尽管拥有不错的性能以及更高的配置,但是让人们熟知来自福特的SUV 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