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专业测试 > 正文
运动气质男 爱卡测试奔驰A200 都市型
 

[XCAR 评测 原创]

如果不是车尾上清清楚楚标识着“A200”的金属logo,估计不会有谁能将眼前这辆低趴的五门掀背小车与前两代的奔驰A级联系在一起。可事实就是如此,W176——即眼前这辆第三代A级的平台号,证明了其正统的继承身份。只是尽管延续了前置前驱的设定,但曾经的 “三明治”车身结构已不复存在,前两代车型那种又高又短、类似小型MPV式的造型也被如今低矮、跑味十足的动感设计所取代。只是新A级如此运动的外形之下是否有足够的实力与之匹配?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运动气质男 爱卡测试奔驰A200 都市型

品牌 试驾车辆 试驾里程/路况
 奔驰 A200都市型

200公里/公路

试驾地点 试驾时间 天气

北京

2013-7

晴/雨 21-30℃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外型:颠覆从这里开始

如果说第一、二代的A级在设计上还严格遵循着车系延续性的话,那么全新的第三代A级已经与前两代彻底割裂。更低更长的车身一举摆脱了前两代MPV般的设计风格,而变身为一款时尚、动感的两厢掀背车。考虑到全新A级竞争对手锁定为宝马1系和奥迪A3,那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破旧立新、完全不受前代约束的第三代奔驰A级从外形上相比竞争对手要更加激进。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三代奔驰A级车身尺寸对比
车型 第三代奔驰A级(W176) 第二代奔驰A级(W169) 第一代奔驰A级(W168)
车长(mm) 4292 3838 3606
车宽(mm) 1780 1764 1719
车高(mm) 1433 1593 1587
轴距(mm) 2699 2568 2423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不过尽管与前两代车型相比车身尺寸增长了不少,但与同级几款竞品相比,新A级并没有优势,唯独轴距一项要稍占上风。

奔驰A级与主要竞争对手尺寸对比
车型 第三代奔驰A级 宝马1系 奥迪A3 Sportback(第三代MQB平台;国内尚未引入) 沃尔沃V40
车长(mm) 4292 4324 4310 4369
车宽(mm) 1780 1765 1785 1802
车高(mm) 1433 1421 1425 1445
轴距(mm) 2699 2690 2636 2647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测试奔驰A级

尽管尺寸不大,但全新的家族式设计在新A级上并未有丝毫缩水,双横幅式前格栅与大尺寸三叉星标的组合毫无疑问的为这款小车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在展现运动之余更多出了几分难以被模仿的雍容感。

测试奔驰A级

为了与颇具侵略性的前脸相匹配,新A级的大灯也被设计的异常犀利,尤其是日间行车灯的设计和位置,点亮后似足了两道怒立而起的白眉。

测试奔驰A级

从车侧角度看去,新A级车身显得尤为低矮。当然,这样的设计有利有弊,低趴的造型不仅看上去运动气息浓重,同时也能起到降低风阻的作用(新A级风阻Cd=0.27,算是相当优秀,新1系Cd=0.31),但付出的代价则是A柱倾斜角度过大进而造成驾驶者盲区面积增大。

测试奔驰A级

新A级的尾部设计相对简洁,LED尾灯尽管面积不大但视觉效果非常提神。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我们手上的这台A200都市型配备的是邓禄普SP SPORT FASTRESPONSE MO ROF防爆胎,尺寸为225/45R17。这套轮胎是一款偏重排水性的四季胎,在邓禄普产品序列中位列中档。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从国内的邓禄普官网上并没有查到该型号轮胎,这意味着如果车主需要更换轮胎很可能需要前往奔驰4S店进行更换。另外由于防爆胎的使用,备胎则相应的也被省去。

测试奔驰A级

 

内饰:全新家族化设计风格

如果说奔驰全新的家族内饰风格出现在B级上还略显跳脱和过于活泼的话,那么其与全新奔驰A级的组合完全称得上是相得益彰,更富层次变化的中控台以及在奔驰车型上已经普及的十字形空调出风口设计都非常符合这款掀背车运动时尚的气质。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三幅式方向盘尺寸适中,选用Nappa真皮缝制,针脚细腻,握感出色,3点和9点握位还采用打孔处理,摩擦系数更佳。按照奔驰的惯例,新A级的方向盘功能集成度同样非常高:音响调节、蓝牙、行车电脑控制、换挡拨片、定速巡航以及电子怀挡…几乎与车辆相关的绝大部分操作都可以通过方向盘来实现。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新A级的仪表盘采用白底银色字体配红色指针的设计,内环为深色方格图案,在样式上与铺设中控台的主要材质相匹配。整个仪表区在白天营造出浓郁的复古风,一到夜间泛着橙色光芒的指针搭配烈焰红背景光,运动效果一流。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新A级的运动座椅使用了皮革和织物的混合面料,白色缝线针脚细密,做工上乘,座椅的支撑度和包裹性相当出色,同时配置也算得上丰富,包括电动调节、座椅记忆、座椅加热、腰部支撑等功能一并供应。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我们试驾的这款车配备的是手动空调,同时并没有提供后排出风口,这一点似乎与其身价并不匹配,毕竟座椅提供了如此丰富的配置,却只提供手动空调难免让人心理产生落差。

测试奔驰A级

与沃尔沃V40的全景玻璃车顶相比,新A级提供的全景天窗面积也只是略小,但胜在可打开为车内通风换气。

测试奔驰A级

在安全配置方面眼前这台A200都市型可谓相当全面,被动安全配置包括主副驾正面气囊、侧气囊、驾驶席膝部气囊、后排侧气囊以及前后头部气帘;主动安全方面则有ESP、胎压监测、注意力辅助系统等为驾驶员保驾护航。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空间:后排空间超出预期

尽管大部分选择豪华品牌紧凑级掀背车的买家对后排空间的要求并不高,但新A级接近2.7m的轴距从一开始还是给了我们不小的遐想空间,在实际体验过程中,身高1.7m的体验者坐进驾驶席,调整好坐姿后头部有1拳的余量;前排座椅保持不动,该名体验者挪进后排,头部空间略多于1拳,腿部空间则明显超过1拳。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新A级后排地板中央突起比较高,后排的第三名乘客可能会面临无处下脚的窘境,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会比较低。

测试奔驰A级

储物空间方面,电子怀挡的设计为前排杯架腾出了空间,同时还配备了卡槽;前后车门内侧的储物槽也都足够容纳两个标准饮料瓶,绒面的手套箱质感不错但进深较浅,前排扶手箱尺寸较小,更适合放置零钱票据等零碎物件;后排乘客可用储物空间较少,没有中央扶手和杯架可用,除了后门内侧储物槽外,也只有在本应出现后排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处有一个容积一般的储物格可用。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加速低于预期/制动极出色

动力方面,A200配备的是一台型号为M270的四缸1.6L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对于这台发动机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去年试驾的奔驰B200也同样搭载的是这台发动机,甚至连动力参数都完全一样(A180同样搭载此发动机,采用低功率调校,动力略有下调):最大功率115kW(156Ps)/5300rpm,峰值扭矩250N·m/1250-4000rpm。

测试奔驰A级

变速箱也同样是7G-DCT的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最大可承受扭矩350N·m,此次是作为第三代A级全系的标配变速箱而出现的。

测试奔驰A级

既然是双离合变速箱,那么采用全油门弹射起步时毫无疑问会受到变速箱保护程式的干预,不过好在这种限制并不像大众和福特双离合车型那样严格,奔驰似乎对自己的这台7G-DCT的耐用度颇为自信。

关闭ESP将驾驶模式切换至S挡,全油门转速指针会在2100转附近停留2秒左右,旋即回落。在转速达到最高位时松开油门,经过短暂0.2秒发动机即已达到最大G值输出,前轮出现短暂的打滑后获得抓地力,此时的提速感非常明显。这种调校可以说比较巧妙,既不会对变速箱的多片离合器造成过大损耗,同时也对加速成绩影响甚微。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7G-DCT在时速45km左右完成首次换挡,从加速曲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此次换挡G值波动较大,从峰值的0.6G跌落至0.25G后缓慢爬升;直到75km时速进入第二次换挡之前,整个加速过程都相对平滑,加速G值始终在0.3G左右徘回。最终A200在3挡车速破百,成绩定格为9.03s,老实说这个加速成绩低于我们的预期,排除起步时出现了短暂的变速箱保护会对加速成绩略有影响外,A200的整段加速过程都相当连贯且推背感明显。

相比加速,A200的制动表现则带来了更多的惊喜,无论是初段的爆发力还是整个制动过程的稳定程度,A200都表现得无可挑剔,G值初段就超过了-1.1G,之后始终稳定在-1.1G和-1G之间,这一点与我们前段测试的DS5有相似之处,只是A200最终的制动成绩还要更加抢眼,达到了37.12m。事实上A200配备的SP SPORT FASTRESPONSE轮胎在运动性能上并不算非常突出,如果能够更换一套性能取向的轮胎,这项成绩理应更为出色。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A200在绕桩测试环节中的表现也非常有趣,其硬朗的避震调校和灵敏的转向设定很容易带给驾驶者一种极强的信心去高速穿桩,可真正在绕桩过程中会发现其实际极限并没有预想的高。不过A200的优势也恰在此时得以体现:其转向的精确性和重心较低的特性让驾驶者在高速状态下对车身进行修正变得更加容易,其实这也可以算作是极限较高的另一种表现。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测试奔驰A级

 

驾驶体验:乐趣十足 风格更接近竞争对手

尽管加速成绩稍稍有些不尽如人意,但在日常驾驶过程中这辆A200还是能够提供足够的驾驶乐趣,一坐进驾驶舱,低矮的坐姿首先就会博得你的好感(当然是在不刻意将座椅调至最高点的前提下),这种与地面近距离接触的感觉非常像是在驾驶一辆跑车。紧接着向你邀宠的就是那套造型运动的座椅,尽管其材质只是真皮与织物的混合面料,但包裹性和支撑度都相当出色,尤其是绒面坐垫,摩擦性非常出色,在激烈驾驶时对身体的固定作用要明显强于皮革材质。

测试奔驰A级

除了头段有小幅的迟滞(涡轮启动前),新A级的油门设定还是比较灵敏且线性的,即便在E(经济)模式下,中低转速动力的输出也相当积极活跃,250N·m的峰值扭矩带动接近1.4吨的车重毫不费力,提速感明显。而7G-DCT在整个加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很难让人察觉到,换挡平顺冲击小且传动效率高是其优势所在。与之相比S(运动)模式带给我们的惊喜就要小了很多,除了换挡时机有所延迟外(同时带来的是更明显的换挡顿挫),其动力输出的方式并无更激进之处。

测试奔驰A级

如果说新A级的动力还只是一个小惊喜的话,那么其底盘扎实程度完全配得上一个大大的赞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整体感非常强,无论是低速缓慢的通过减速带,还是高速疾驰过突然横亘在路面上的坑洼沟坎,新A级都绝难让你听到和感受到代表松散的杂音与多余摆动;同时其避震调校也很有特色,尽管与人们印象中奔驰车型那种偏向舒适、柔中带韧的调校方式有较大区别,但一贯的厚重感依旧被继承了下来硬朗且行程较短是这套避震的整体基调,而在此基础之上,低速状态下过滤路面细碎震动时,你甚至可能会对那种坚韧而不失弹性的独特质感上瘾,就像我一位同事所形容的那样——“路感清晰的可以察觉到减速带上的细小棱线”;而在高速行驶时,这样的调校方式带来了出色的车身稳定性,并且确保了以较高速过弯时侧倾被抑制到最小;得到这些的代价是需要驾驶者对新A级舒适性的诉求有所妥协,尤其是在路况较差的路段,避震弹簧长时间的反复短程形变可能会让习惯坐在奔驰后排的乘客感到不适。

测试奔驰A级

灵敏精准的转向同样是新A级的特色,有过驾驶上代A级经历的朋友一定会对那轻盈且缺乏回馈力度的转向质感记忆犹新,在这一点上新A级似乎是在刻意与上代车型形成对立:转向力度沉稳紧致、方向指向准确敏锐且路感清晰,不过如果与竞争对手1系相比,新A级的转向系统对驾驶者的宽容度更高,并没有那么极端。

测试奔驰A级

正如测试环节中所表现的那样,新A级的制动性能非常强悍,这不仅体现在干燥路面上:近期北京的雨量相当丰沛,驾驶A200穿梭在京城大大小小的积水路面上已经成了常态化,事实证明即便是在湿滑路面,新A级的制动距离依旧短的令人发指,而制动过程亦如测试中那样四个车轮稳稳紧贴地面、制动力度均匀线性,让人安全感陡增。

新A级的动态表现也并不是完美无瑕,虽然没有测试数据支持,但仅从感觉上判断其隔音性似乎比我曾经驾驶过的1系和V40都稍有不足,问题主要体现在高转速下发动机的噪音过于突出,这还有待我们日后对这几款车型进行噪音测试后才能给出结论。

几点问题:

1. 没有配隔热棉让全新A级的发动机舱盖非常烫手,熄火后需要等候20分钟甚至更久才能勉强去尝试掀开发动机舱盖;

测试奔驰A级

2. 十字形空调出风口设计非常炫,但长期开着冷气会让金属外壳变得非常冰凉(冬天开热风有可能会烫手?),用手拨动风向时触感过于刺激;

测试奔驰A级

3. 后排地板中央突起的过于夸张。

4. 电子手刹的位置过于靠下,使用时需要弯下腰才能够到,不够便利。

测试奔驰A级

结语:前两代A级偏重家用的车型定位与B级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这也让奔驰流失了许多没有家庭负担、更多注重驾控乐趣的年轻客户群体。很明显奔驰希望利用第三代A级来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而从产品本身来看,足够时尚运动的外形设计和出色的操控质感让新A级达成了臻于完美的内外统一,也确实具备了挑战1系的资本。

31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