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纳智捷这个台湾裕隆与东风集团的合资品牌,由于进入国内时间不长而尚未尽人皆知,但此前的两款“大7”以及纳智捷5,媒体以及车友都给出了不错的反馈。今年纳智捷将继续扩大产品覆盖面,年中推出名为“优6”的紧凑级SUV,这款全新车型已在台湾率先开售,我们也得到了赴宝岛体验优6的机会,而据悉即将登陆内地的版本会在一些细节与配置上作出调整,所以本文只是先睹为快,供各位网友参考。
外观:跨界融汇多处设计亮点 尾部处理出众
作为一款全新车型,优6在外观方面作出了大刀阔斧的革新,除了家族式的前脸很难让人现有的3款车型联系到一起,如果简单概括一下优6的整车造型,那么这是一款多处设计亮点有机融合的跨界SUV。首先,优6跨界设计理念衍生出了低矮的车身,结合超越同级别SUV的轴距(2720mm),带来了视觉上更趋向于掀背风格的两厢轿车,更令其风阻系数达到了很多轿车都无法企及的0.33。而在这一跨界理念之中,从B柱就开始逐渐下滑的车顶轮廓,让我们看到了些许宝马X6的影子,随着宝马X4与奔驰GLA等问世,越来越多SUV采用类似的设计,这是一段时期的设计潮流,还是一个开辟更为细化的产品分类?猜测还需要时间来印证。
其次,作为纳智捷早已明确定位的主攻年轻消费群体车型,优6并未以诸多凌厉的线条来凸显年轻特质,除了贯穿侧面的腰线,其它线条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切削式处理,而是充当了调剂与点缀的角色,很好的平衡了平滑流畅的整车轮廓与目标定位的年轻特质。
跨界理念之下,为了让低矮车身的车顶能更平滑的向下延伸,优6乃至更多类似车型的尾部都只留下了很小的发挥空间,有的车型选择了平直的简单收尾,而优6却在小“空间”作了不小的文章,弧面与线条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让同一个维度产生了极具层次感的视觉效果。要说跨界并不难,但无可避免的收尾难题,优6的设计解决并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顶配车型配置奢侈 氙气大灯或国内版本引入
外部配置方面,我们体验的台版U6顶配车型可谓奢侈,全车360度摄像头,DRS+(驾驶警示系统)更是能在全速度区域给予驾驶者预碰撞的提醒。而台版全系均未配备的氙气大灯,据悉或将出现在国内版本的高配车型中。
内饰:环抱式式中控布局再改进 HTC系统功能出众但有局限
此前的纳智捷5上环抱式布局就有所体现,但视觉效果并不明显,而优6则将这一设计思路继续延展,带来从一侧车门一直延伸到另一侧的全新环抱式布局。另外,优6还将中控功能全部集成在同一区域内,并辅以两侧银色装饰独立而置,视觉上更富层次感。
优6的方向盘采用同级别罕见的NAPPA皮质包裹,手与之间的附着感上佳且十分细腻。而除了方向盘常规位置集成的功能按钮外,其它位置还衍生出了控制HUD抬头显示的按钮,以及换挡拨片。
优6并未采用纳智捷5的一大块大数字屏幕,而是选择了三块数字仪表,从显示功能来看,更多信息汇聚于中间的仪表,两侧占据不小面积却只显示油表及水温表,这一排布方式让较为有效的信息眼睛一次变焦即可全部了然,却也牺牲了各自的显示大小。
纳智捷车型提供的多媒体系统来自与HTC的合作,这套系统的亮点在于除了常规的四大功能(影音娱乐、电话通讯、行车安全、系统设定)外,提供专门的HTC模式:通过USB接口连接HTC手机,即可在屏幕中实现安卓系统的诸多应用程序(导航等),需要网络时同样是WiFi(用到机会不多)和手机流量两种方式。不过HTC手机也只是部分机型适用,其它操作系统的手机,只能通过蓝牙来完成打电话和听手机里的音乐等功能。
说到手机互联系统,不得不提此前一些汽车媒体人对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讨论:在如今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的时代,安卓或苹果系统已经成为了伴随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音乐、导航、调频等用车时需要的手机均能实现,而汽车厂商是该向这方面发展?还是继续坚持“各自为战”?对此的讨论并没有结果,而各位网友觉得如何?欢迎参与一下投票。
台版优6全系标配的真皮座椅皮质上佳,中间区域填充物柔软以保证舒适,相比之下两侧固定区域要硬一些,以求能给身体提供一定的支撑与包裹。模仿飞机头等舱的“蝴蝶式”头枕对头部与颈部有着不错的固定,后排乘客睡觉无需担心头随着车大幅度的晃动,堵车时两侧凸出的部分还可作为按摩颈部的工具。另外,椅背右侧肩部位置还提供了扬声器与蓝牙麦克风二合一的设计。
而无论是驾驶席座椅下方为折叠雨伞的预留位置,还是副驾驶下的小储物格,都加高了坐垫的高度,这一设计让储物能力得到了的扩展,却也制约了驾驶席座椅高度的调节范围,副驾驶甚至牺牲了高度可调这一功能,减小了不同需求和习惯的选择余地。
空间:最大化拓展后排空间 储物空间人性化
相比于前排乘客的“鱼与熊掌”,优6的后排空间远超于同级别任何一款SUV。后排座椅尽量靠后布置以及前排椅背“削薄”设定,将2720mm轴距这个先天优势再次放大,换来相当奢侈的腿部空间;而头顶更大弧度凹槽的设计,则很好的解决了低矮车身的“先天不足”,同样给后排乘客的头部带来了较大的余量。
除了上面提到的前排座椅底部储物格,如常见的前排座椅外侧的小储物格、副驾驶左侧的挂钩,乃至于不多见的专门放置抽纸位置,均让我们看到了优6人性化的储物设计。
动力与试驾感受:油门轻灵 后悬挂硬朗 减挡不够积极
优6的两款动力总成与纳智捷5相同,1.8T配5AT,2.0T搭档6AT。我们试驾的2.0T车型,发动机型号为G20TE,涡轮增压器来自三菱的3号涡轮,125千瓦的最大功率和256牛米的峰值扭矩,相比我们常见的2.0T发动机,动力参数上要略逊一筹,2400-4000转峰值扭矩区也要窄了一些,而台版优6的这款2.0T与国内在售的纳智捷5调校有所差异,峰值扭矩转速下被限延至2400转。与2.0T发动机匹配的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来自爱信,其成熟的机构与稳定性毋庸置疑。
试驾过程中,能够感觉到涡轮增压特性的分水岭出现在2000转,这一节点前后的动力变化较为明显,灵敏的油门反馈能让涡轮介入的顿挫感一闪即逝。轻灵的油门虽然带来了很好的动力表现,但想要平稳加速需要很好的控制深度,否则发动机会快速攀升至3000转,来体现油门深度的变化。
纳智捷调校的这款爱信6AT,换档的过程干净利落,加挡的平顺性同样值得肯定,不过也许是对于发动机有着充分的自信,其D挡模式下减挡并不积极,在垦丁山区的上坡路段,感觉应该能够减挡的油门深度并不会成为现实,转速会缓慢攀升后才完成减挡。
试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优6这台2.0T发动机扭力矩对车速的影响十分小,松开油门的“溜车”车速回落十分缓慢,手动模式减挡带来的发动机制动效果也不明显,这种调校的好处同样是省油,而前车同样松开油门时追尾的隐患,则被DAS+系统很好的解决了。
优6延续了纳智捷非独立悬挂的传统,不过与全新的外观设计一样,明确定位年轻消费群体也带来了操控方面的改变,其后悬挂的避震阻尼明显大于在售的3款车型,带来了较为硬朗的调校,面对车身振动的毫不拖泥带水,高速转弯时避震筒拉拽弹簧的表现也给驾驶者带来了足够的信心。
【总结】即将在国内上市的纳智捷优6,预计还将在细节之处作出一些调整,如今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多处设计亮点融于一身的外观,同样亮点颇多的内饰布局,高配车型奢侈的配置,以及充裕的后排空间,足以表明优6产品方面的竞争力,而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还要看上市的最终定价,参考台湾地区售价以及与大7 SUV之间的产品阶梯,优6在国内的定价区间很可能在17-24万元。更多关于纳智捷优6的后续消息,敬请持续关注爱卡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