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12月的内蒙古海拉尔,昼间气温-27℃。我承认这是我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此生去过的祖国最北方的地域。和历经4天时间,由北京驱车一路艰辛跋涉至此的爱卡同事及网友们相比,我只用2小时便空降至此的行程的确算是幸运。虽然交通方式不同,但我们此行仍有着统一的目的——2014梅赛德斯-奔驰冰雪驾驭体验。要知道,曾先后于2009年、2011年和2013年成功在此举办过冰雪驾驭体验盛会的梅赛德斯-奔驰,今年再次创下了多个之最,其中包括举办规模最庞大、车型款式最丰富以及驾驭体验最刺激等。
临行前,尽管从媒体同行的言谈和厂商邀请函的字里行间中,对于“海拉尔”这个名字我已经有了十分深刻的记忆,但当我踏出机场大门,感受到巨大温差和随时随地都会倒吸一口凉气所带来的阵阵寒意之后,心底的陌生感再度油然而生。
寒冷挡不住我对这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的全情投入,不过在大自然如此美轮美奂的盛景之下,人们在这里的生活和出行其实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显然一部性能优越且品质可靠的座驾,便可让你轻松涉险、从容应对。
在位于呼伦贝尔草原陈巴尔虎旗的呼和诺尔湖畔,来自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的17款车型共计超过100辆试驾车,将为本次冰雪驾驭体验提供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车型阵容。它们当中不乏越野领域的顶尖高手,自然也少不了性能家族的优秀代表。每一部都堪称是人们心目中的梦想座驾。并且云集了中德两国业界精英的试驾工程团队的出色指导,也使本次活动的参与者们获益非凡。
对我而言,本次驾驭体验活动的破冰之旅起始于一条由G级越野车专用测试的山峰命名的越野路段——“舍克尔山”。试驾车型涵盖奔驰G-Class、GL-Class以及M-Class在内的多款以越野性能著称的主力车型。
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和最小离地间隙这些常被用来衡量一款SUV车型道路通过性能的指标,在这项体验中基本得到了客观真实的验证。在坑洼不平且白雪皑皑的草原上行驶,拥有足够的底盘高度可以使你放心大胆的催促油门。而当遭遇明显的地势起伏时,只需放慢车速小心通过,车辆良好的接近角和离去角设计自然会保证你的车身毫发无损。
接下来要面对连续的炮弹坑交叉轴路段,对车辆整体刚性和脱困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尤其在两个异侧车轮同时悬空时,电子系统对打滑车轮的及时制动并快速将动力转移给有附着力的车轮,得以让体验者们驾驶的数款越野车型做到真正的如履平地。
最后,大角度的坡道上下为低速四驱和陡坡缓降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检验平台。下坡时,仅需利用低挡位的发动机牵制作用,陡坡缓降系统便能辅助驾驶者获得安全的下坡速度。而上坡时,随着坡道角度的增大不断加深对油门踏板的下压力即可轻松实现登顶。
和这些性格粗犷的“硬汉”间的交流暂告段落之后,我终于如愿坐进了自己心目中的梦想之车。在“斯帕”赛道,这里拥有来自奔驰AMG家族的三款性能钢炮,A45AMG、CLA45AMG以及它们的最新成员GLA45AMG。
没什么比这些更能吸引我,强劲的动力、灵活的车身、硬朗的悬架支撑和精准的操控感受。当然,在如此低附着力的冰面上行进,为了维持好正常的进出弯路线,起初,车辆的ESP(车身稳定系统)都被默认限定在开启状态。在此状态下,只要车辆稍有打滑或失控的征兆出现,电子系统就会立即向你施以援手,通过对车轮的制动和发动机输出的限制,来纠正你的行驶路线,从而确保车辆的安全驾驶。第二圈,ESP系统可以被设置为运动模式,此时,电子稳定程序会允许车轮在小幅范围内的滑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车辆的娱乐性。
直至第三圈、第四圈,当体验者们对驾驶的车辆和赛道都建立了足够的了解,ESP系统终于被获准关闭。是的,在没有任何电子辅助程序的管控下,车身尾部的灵活性会让你体会到久违的驾驶乐趣。尽管奔驰4MATIC四驱系统和雪地轮胎都赋予了我足够的抓地力,但只要在入弯时对方向盘的弯心方向稍加力道,并在脚下补充一定的驱动力,突破轮胎的抓地依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时车尾产生的侧向滑动已经令我感到兴奋不已。
只不过,想要练习完整的漂移动作,你还需要足够的速度为基础。因此,驾驶着相同款式的车型,我们移师至“霍根海姆”赛道。相比“斯帕”它的赛道宽度更宽,同时被允许的行驶时速也更高,从而也更适宜驾驶者领会漂移过弯的技术要领。
在保持一定的速度入弯前,无论是松开油门还是轻点刹车来制造车身重心的转移,对于一辆四驱车型,坦白说它在选择漂移入弯时的转向特性都并不容易被捕捉。也就是说,它并不像后驱车型那样一味的偏重转向过度。而是以你方向和油门的配合默契程度为基准,在转向过度与转向不足之间轮换出现。显然,这与车辆的入弯角度和油门深浅的把控息息相关,我认为,这是一辆四驱车型完成漂移动作最基本也是最具难度的技巧。
然而在逐渐掌握了入弯时的方向和速度感之后,迅速的反打方向并持续施加油门动力,便可使车辆以漂移的形式顺利通过弯角。但在这一过程中,针对车头与弯道的夹角变化,不断修正反打方向的幅度同样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熟练完成的技术动作。但在今天这样得以肆无忌惮的练习模式下,偶尔的成功经历仍是作为漂移爱好者的我宝贵的经验积累。
蛇形绕桩测试,这项在媒体同行们眼中形同家常便饭的测试项目,因如此特殊的道路环境,而具有了特别的体验价值。这条被命名为“雪邦”的全场距离最短的赛道,却提供了今天最丰富的车型选择,它包含有M-Class、GL-Class、GLA-Class、SL-Class、SLK-Class、E-Coupe、CLS-Class在内的三款四驱车型以及四款后驱车型。
在这条赛道上的所有试驾车辆的ESP系统均被强制保持开启。这也表明了它与此前的漂移练习在驾驶方式上有着本质区别,即充分保持轮胎抓地力以尽量避免车辆的侧滑和失控的同时,又在不断的提速过程中探寻车辆的极限,从而获得最快的通过时间。
毋庸置疑,搭载了4MATIC四驱系统的三款SUV车型,凭借出色的抓地性能得以获取更有效的动力输出,自然也在穿桩时拥有更高的速度极限。而在驾驶其余四款后驱车型时,由于车尾的灵活性较强,平稳的转动方向,轻柔的踩踏油门都是用来降低ESP系统工作几率的不二法门。进而你才有望获得理想的通过时间。
为进一步验证ABS与ESP系统工作的重要性,一条以意大利著名赛道名字命名的“蒙扎”赛段将携M-Class、GL-Class、GLA-Class、E-Coupe、C-Coupe和CLS-Class共同完成在紧急状态下对障碍物体的成功躲避。
除了同样保持对ESP系统的开启状态外,驾驶者需要在临近障碍物前将车辆的时速增加到80km/h。并通过瞬间改变方向的规避动作躲过虚拟的障碍区域,随后全力制动使车辆完全静止。没错,这与我们常见的麋鹿测试有着十分接近的目的性。
在高速躲避障碍物时,ESP系统的迅速反应使车身始终稳定在驾驶者的可控范围内,同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也被有效限制。而接下来的全力制动状态下,ABS(刹车防抱死)系统的成功介入不仅提升了刹车效率更进一步缩短了刹停距离,对雪地驾驶的行车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最后的体验环节中,我们如愿以偿再次回归了玩乐主题。在以俄罗斯“索楔”赛道命名的两个环形赛段中,来自奔驰品牌的五款后驱车型将成为体验者深度感受甩尾及漂移驾趣的绝佳也是最后的机会。
相比此前在综合赛道上驾驶的四驱车型,后驱车在进弯角度和油门把控的技术掌握上都具有更高的宽容度。即便是相对平稳的车速下,由于轮胎附着力较低,只需向弯心给予更多方向的指示,车尾便会自然的向外侧滑动。
此刻,把握住反打之后稳定的车头指向,根据车身摆动的变化适当调整油门开度,即可享受到持续漂移带来的激情与乐趣。当然,要将这些从试驾教练口中听来的技术要领真正熟练掌握,至少我自己还尚需更多时日。
结语:坦白地讲,经历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冰雪驾驭体验盛会,究竟能对个人在极端路况条件下的驾驶技巧产生多大提升。我想,就我个人的体验效果来看,并不如大家想象中的进步程度。因为车辆的驾驶技术从未有速成的方式和办法。但这样的体验过程却真正使驾驶者建立了对车辆安全性及操控稳定性的充实信心,想必其意义也要远大于在光滑的冰面上不断摸索漂移技巧的那份娱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