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斯威“这个品牌,估计大多数网友都会是一脸茫然的表情,而我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其实也是同样的状态。不过,如果你了解到这并非是个新品牌,而是源自欧洲,有着一段辉煌经历的品牌之后,你也许就不会对这一切感到陌生了。因为再早之前的宝沃也是在沉寂几十年之后,由国人用一针“强心剂”亲手复活的品牌。那么这个重新复活的品牌其首款车型斯威X7表现又会如何呢?
由于斯威X7前期上市车型只有1.8L排量,因此,我们本次试驾的车型属于1.8L排量中的次顶配车型,斯威X7的预售价区间为9-11万元。
前世:SWM成立于1971年意大利,是一个专注于越野摩托车生产制造的品牌,曾经与KTM、Husqvarna并称为世界三大越野摩托车品牌,(现Husqvarna品牌已被另一欧洲摩托车大厂KTM收购)。
SWM在当时的比赛成绩非常不错,自身产品的可靠性也表现出色,因此获得了欧洲不少用户的支持,但由于产品定位以及自身转变速度过慢,受销量制约于1984年全面停产。
随后SWM品牌就此谢幕,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随后宝马成功收购了胡斯瓦纳,并将原胡斯瓦纳位于意大利米兰的工厂花重金进行升级。
今生:随着宝马在“off road”摩托领域的失礼,出售这家工厂以及胡斯瓦纳品牌就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虽然胡斯瓦纳品牌没有落到鑫源控股手里,但在2014年2月,鑫源控股集团斥资2500万欧元却成功收购那家位于意大利米兰的原胡斯瓦纳工厂和生产线。在获得了大量技术和相关图纸之后,在2014年10月,鑫源控股决定复活意大利SWM这个品牌,并将其贴牌在转让的胡斯瓦纳车型进行量产。不过鑫源并未推出以“SWM”为品牌的摩托车车型,而是启用了新的“SRM”品牌。这匪夷所思的举动,最终在这部斯威X7身上得到了答案,从这里你也能感受到龚老板对打造汽车的重视程度。
从远处看过去,SRM三个字母组合在一起的字样真容易让人认成是另外一个精通造摩托的公司“BMW”,不过,这并非巧合,就像开头提到的那样,这个品牌始终都与宝马有着千丝万缕得联系。
纵观整个车史,造过飞机的车厂一般发动机制造能力都超乎寻常,而造过摩托车的车厂往往产品都拥有着一股魔性。虽然,目前斯威的第一款产品并非什么性能车、甚至连钢炮都不是,仅仅是一部面向普通家用的SUV,但按照目前斯威汽车与摩托双管齐下的发展下态势,以及前期稳扎稳打的产品,能生存下去并发展起来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华晨鑫源还为SWM斯威汽车规划了M、S、SL三大平台10款车型,涵盖了MPV、SUV、休旅车、皮卡等各个市场。未来SWM斯威汽车每年都将至少推出两款全新车型。未来斯威车型将通过现有华晨鑫源的渠道网络进行销售。
外观:德系与意系车型元素的融合
斯威X7车型整个外形缺乏了意大利品牌艺术与动感相结合的设计,也很难看到狂放不羁的气质,倒是一身的“德系车”味道,明显走的是一条保守的“国民审美”路线。作为试水产品,我更希望未来斯威品牌能够推出一些外观更具野性的具备一定越野性能的SUV车型来丰富产品线,也会让斯威品牌的形象更加具体化。
内饰:12英寸电容屏领衔
相比外观,斯威X7的内饰设计倒是原创度颇高。简洁明了的布局,带有商务气息的内饰配色,让它可以很好地兼顾家用和商用。这对于二、三线城市的个体经营者来说比较适用。而且,“特斯拉”般的中控多媒体大屏无论从实用度还是从内饰效果提升都没得说。另外,如9声道扬声系统、后视镜加热、后排空调控制等等这些功能非常满足日常实用需求。
空间:全系7座大空间体验
座椅采用了很多MPV车型常见的“2+3+2”式布局,第二排座椅可以向前进行翻折,第二排座椅中央头枕,斯威X7的车内空间设计明显考虑到7人满载的状态,第二排平整的地板以及座椅中央头枕,而且车内宽度适中,就算第二排同时坐进三个标准身材的人,也完全不在话下。车内的储物空间非常丰富,而且当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全放倒时,用来拉货物都不成问题。
动力和试驾:动力基本满足使用,车型还有调教余地
试驾路线方面包括路况非常好的高速公路和省道,还有一段通往景区的非铺装路面可以考察车辆的通过性。
首先我们说说动力表现,这台代号为DLEG18的发动机动力输出明显偏向于低转速区间,虽然性能参数上给出的最大扭矩输出185Nm对应的区间为3600-4200rpm,但在你实际驾驶过程中,你却基本感觉不到在这个区间扭矩输出爆发有多强,可以说发动机在转速超过3000rpm之后,转速的攀升不够积极,会给你一种“漫不经心”的表现,可发动机在此时的声音却异常的响。如果再打开空调之后,该发动机的整体动力输出表现比较柔和。
虽然在整个试驾过程中,斯威X7的表现还有那么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作为该品牌的首款车型,其多变的空间搭配、不错的外观设计,以及“出彩”的配置,对于城市普通家用需求的人群而言还是非常实用的。剩下的就看最终的售价以及后续1.5T车型的推出了。
编辑点评:其实我们更多关注的还应该是产品本身,因为很多的汽车品牌背后都有着一段复杂的历史,众人皆知的兰博基尼品牌在创办之前一直是欧洲著名的农具生产商,更别提丰田、标致等等那些更复杂的百年车企。是常年的产品更替行程了其长远的品牌定位。所以,对于这个源自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且曾经有着一段辉煌造车历史的斯威品牌来说,刚刚复活不是问题,之前从未涉及汽车制造也不是太大问题,关键在于,中国自主的力量能否用持续过硬的产品来重新定位它的风格和发展方向,能够向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那样“百花齐放”。目前我们暂且不要对这个品牌下一定论,这完全需要时间去证明,就让我们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