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虽然这款车还没有正式上市公布售价,但从它的定位、理念以及整车制造平台来看,价格一定会是东风悦达起亚KX7(以下简称KX7)最有力的一块市场“敲门砖”。何以见得?它是专为国内市场需求打造的车型,其定价的策略可以参考同样理念打造的起亚K4。而从其以老款索兰托平台为基础所打造来看,在成本控制上相比汉兰达等车型更是有着先天的优势。而至于「料足」,这个大体格就已经让你先入为主了不是吗?
价格只是我“不负责任”的一些猜测罢了。而根据论坛网友里的反馈来看,大家也都普遍认为KX7应该在价格上体现出优势。对于看得见的“料”来说,这个霸气的大块头外观给它的产品整体形象加分不少。
在家族式设计的应用中,起亚自然不甘落后,虎啸式的中网格栅贯穿了其全部车系,这辆KX7当然也不例外。高大,是这辆车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在国内市场这个天下武功唯“大”不破的地方,气势和面子很重要。至于它来自老款索兰托平台这件事,能找到的线索似乎也仅剩略微有些相似的腰线了。
KX7给人的第一印象很不错,除了较大的尺寸所给人带来的厚重感外,车头以及车尾的设计也表现出了中型SUV应有的气势。
前脸遵循了起亚家族式的设计元素。宽大的虎啸式中网搭配两侧雾灯框宽厚的镀铬饰条营造出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我们试驾的中配车型采用了带有透镜的卤素近光灯,远光则采用不带透镜的卤素灯,并配有LED日间行车灯。而高配车型则采用了氙气近光灯。
侧身的腰线较为平直,能隐约的看出老款索兰托的影子。整体设计不浮夸,没有太多冗余的线条,干练而沉稳。
车身两侧的后视镜提供了电动收折功能,高配车型的后视镜下部配有全景影像所需的摄像头。
车尾的设计与车头的理念如出一辙,同样是一副厚重、大气的面孔。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730x1890x1730mm,轴距为2700mm。完全超越了价位相近的紧凑级SUV车型。
尾灯造型并不单调,双“L”型的示宽灯采用面发光,点亮后的视觉效果很醒目。
车尾的排气口采用双边单出共两个排气口的设定,也算得上是近年来国内消费者最喜爱的布局方式了。
轮圈采用双色多条辐铝合金轮圈。轮胎则采用了锦湖品牌,尺寸为235/60 R18。
内饰的设计比较周正,平直以及横向拉伸的线条占据了内饰的主基调。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感,一定程度上让车内氛围不再单调。中控台的整体工艺水准并无惊喜,与同级别合资车型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中控台的上部采用硬材质,中部则采用了软性材质。
内饰遵循稳重理念,分层的设计并不会让简单的线条造成审美疲劳。而悬浮式的多媒体屏幕区域则为车内注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
中控台的上层采用了硬材质,而下部则采用了带有缝线点缀的软性材质。
方向盘采用四辐式设计,配有真皮包裹,左右两侧还应用了打孔设计。方向盘可支持远近调节,且范围很大,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坐姿。
仪表盘依旧是起亚简单易读的风格。中央的彩色多功能显示屏可以提供行驶里程、车辆信息、油耗、多媒体等多项内容。
我们所试驾的这台2.0T车型算是个中等配置的车型。它提供了全景天窗、皮质座椅、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多媒体娱乐系统(不带导航)、前排座椅加热/通风以及后排座椅加热、倒车影像等功能。但令人不解的是,这台车提供了前排座椅加热/通风以及后排座椅加热但却配置了手动空调。只有在顶配车型中我们才见到了双区域自动空调。另外顶配车型相比中低配车型还多出了方向盘加热、全景影像、后窗遮阳帘等配置。
8英寸的多媒体系统采用触摸以及物理按键双操作方式。其内置了多媒体音乐、视频、图片、蓝牙、互联网接入等主要功能,但中低配车型不提供导航功能。
除了支持Apple CarPlay外,它还能够连接百度CarLife这类车联网App。
中配车型提供了倒车影像,并配有可随动的辅助线。顶配车型则提供了全景影像功能。
我们试驾的中配车型就已经提供了前排座椅加热/通风以及后排座椅加热,这也是起亚在配置方面一贯的优势。
我们试驾的中配车型就已经提供了皮质座椅(真皮与皮革混合包裹方式)以及主/副驾驶座椅的电动调节。而且主驾驶位置居然还配备了两级座椅记忆功能,还有刚刚提到的前排座椅加热/通风以及后排座椅加热功能,KX7在座椅方面的配置可谓超高。
KX7的坐垫以及靠背都十分宽大,且填充物十分厚实,舒适性很棒。而且还提供了主/副驾驶电动调节(副驾驶高低可调),主驾驶还配有腰部支撑。
第二排座椅可按照4/6比例进行前后调节,靠背也可单独调节角度。图示为后排座椅的两种可调极限位置。
我们试驾的是7座版车型,第三排座椅在不用时可放倒与后备厢形成一个平整的地板。
KX7在乘坐空间上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首先是车内的横向空间十分宽裕,其次它的第二排由于前后调节幅度很大,所以能够很好的规划第二排与第三排之间的空间分配。当然,大家更关心的还是第二排空间和后备厢空间。
将主驾驶座椅调整至最低后,身高175cm的体验者可以获得一拳的头部空间。
将第二排座椅调整至最后,身高175cm的体验者可以获得一拳四指的腿部空间。
而第二排座椅前后调节的幅度很大,所以可以向前调整到紧贴第一排座椅靠背。
第三排座椅的腿部空间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若是将第二排座椅向前调整至一个合理的范围,则图中的两名体验者均可以获得一拳的腿部空间。但第三排乘客的头部空间的确非常压抑。
第二排座椅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它不能向前整体翻折,而只能将靠背放倒。这样一来没点好体格还真别想坐进第三排。
顶配车型在后排车窗还提供了手动遮阳帘。不过第二排隐私玻璃全系车型均没有提供。
后备厢在第二排以及第三排座椅全部放倒的情况下可以获得1648L的超大空间。
车内储物空间一览:
KX7共提供三款发动机,分别为2.0L自然吸气,2.4L自然吸气,2.0T涡轮增压。但不会像索兰托那样再提供柴油发动机。而这三款发动机全部搭配了6AT变速箱。其中2.4L以及2.0T车型都提供了前驱以及四驱版车型,2.0L车型只提供前驱。我们今天试驾的车型为2.0T前驱版。
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77kW(241Ps)/6700rpm,最大扭矩353Nm/1450-3500rpm。
KX7的体重其实并不算大,至少这台2.0T前驱版车型1720kg的整备质量在同级别中算比较轻的了。那么这台2.0T发动机在低转速时的乏力表现应该不完全怪罪于体重。实际上你能感受到涡轮在1500rpm左右就开始建立压力了,但真正等到动力喷涌而出的时候却已经到了2000rpm以上。不线性的感觉比较明显,但并不严重,还好它的变速箱调校把这个问题大幅削弱了。
老实说它的低扭表现的确一般,低转速下欠缺些灵活感。但涡轮持续建压时的衔接感并不突兀,动力并非陡然喷涌而出。
2000rpm以上发动机的活力被明显调动起来,此时涡轮的压力达到了一个峰值。不线性的感受还是有,但动力爆发出来时能够跟随你的右脚收放自如。
日常加速时多用到2500rpm这个转速,在此工况下动力的维持还算比较有利和稳定。这台2.0T发动机出力比较细腻,没有廉价的粗糙感。而且在高速情况下后段发力也非常值得肯定。
2.0T发动机的力道对于一台如此尺寸的SUV来说已经足够了,虽说没有太强的推背感,但只要转速到位,中途的加速超车十分轻松,而且后段发力也很不错。
6AT变速箱的调校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发动机发力时的不线性感。它拥有四种驾驶模式,但使用后感觉驾驶模式似乎只作用于变速箱,对于油门踏板以及发动机的出力并无明显改变。其中SMART模式很有意思,在日常驾驶时它会尽量维持低转速换挡,并且变速箱对于油门踏板的指令也不敏感。但如果你突然深踩后它马上会连降两挡好让你完成加速超车,并且在后续的一小段时间内将变速箱的降挡敏感度大幅上调,挡位会正常升降,但油门稍有动作变速箱便会马上予以回应。
让发动机变得更线性一些多亏了变矩器的帮助。这台6AT变速箱在轻踩加速时会选择先开锁,让变矩器滑动起来从而迅速的升高转速并维持转速,待建压完成后再锁止变矩器。
底盘的调校用“工整”二字形容十分恰当。既不会太硬到让你感到不适,又不会软塌塌的让你晕车,是个相对成熟的调校方案。行驶质感很不错,细碎震动是以一种“绵柔”的方式向你袭来。中等幅度的起伏抑制得不错,大的起伏就比较一般了。另外底盘的路感比较模糊,支撑和反应速度都比较慵懒。但初段偏硬一些的感觉能为你营造些许的“运动感”。另外,这台前驱版的车型在大力加速时会偶有明显扭矩转向的情况,方向会变得有那么点“抢手”。
整车NVH是KX7的一大优势,所有的噪音都被控制得十分出色,加上较好的底盘质感,它的驾驶体验颇有高级感。但底盘在过滤细碎震动时却又败下阵来。
运动感只局限于悬挂初段较硬所带来的假象,实际在激烈驾驶时车身的回摆以及侧倾都较大。在过减速带时前后悬挂都有明显的小余震。
转向实在太轻巧了。不过这很好,这个定位的车不需要太多的路感和回馈,做得轻巧且简单的执行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就好。
编辑点评:其实根本不会有人纠结于它是什么老款索兰托平台,因为即使我不去说,就驾驶体验来看,它的底盘表现也足够与时俱进了。足够的高级感对于KX7来说是个很好的优势项目。动力表现来看,2.0L发动机的确不值得购入。2.4L以及2.0T是很好的选择,有更高需求的话2.0T发动机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满足你。空间和外貌才是决定KX7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就实际体验来看,这两点表现得都很不错。而对于“料足”这方面,中配车型真的是非常超值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