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作为奥迪粉丝的我前不久刚刚听闻RS 6即将退出中国的噩耗。虽然我们都很推崇旅行车,或是高性能旅行车,但你不得否认的是,旅行车这个车型在国内的确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存在。所以当我看到有厂家不顾亏本的风险引进各种各样的旅行车时,都会默默的为它竖个大拇指,因为它们为了国内真正喜爱旅行车的消费者付出了太多。而我面前的这辆A6 Avant就是奥迪又一次冒着亏本的风险,为广大旅行车爱好者献出的一份特别的爱。那么特别的你准备好接受这份特别的爱了么?
在文章前,我依旧为您奉上了简单的说车视频,带您快速了解这辆A6 Avant。
A6旅行车的样子我们已经并不陌生,因为目前进口到国内的RS 6以及A6 allroad都是以A6 Avant为基础打造的。而这次,奥迪终于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旗下第一辆纯纯粹粹的旅行车——A6 Avant。
而A6 Avant则基于A6标准轴距车型打造,在轴距方面小于国产的A6L。原汁原味的轴距和造型以及旅行车诱人的“大屁股”相信能够打动不少怀揣个性与信仰的“瓦罐”拥趸者。而我本人正是这样一个拥趸者,但价格嘛,还是有点情怀的成分。
本次试驾的车型的配置为奥迪A6 Avant 2.0T S-Line,该车型配有S-Line运动外观套件。
它的外观我们已经再熟悉不过了,A6家族的各种车型已经在国内销售已久。你可以把它看作是RS 6的回归理性版,或是A6 allroad的常规版。总之,记住它是一辆无比稀有的A6就好。
为了能让你一眼就认出它是一辆不一样的A6,A6 Avant标配了造型更犀利的LED大灯。而在A6L上这可是高配车型的身份象征。
车侧造型相比A6 allroad更加低矮,整体线条极为顺畅,比例和谐而饱满。而基于标准轴距车型的后门则相比A6L更短一些。
车尾依旧是意料之中的设计,不偏不倚的中性设计让人心生愉悦。而“大屁股”造型的旅行车样式则是它的精髓所在。
2.0T车型采用了多条辐的19寸轮圈(1.8T为18寸),轮胎采用马牌旗下的CSC 5P系列,尺寸为255/40 R19。
试驾车型选装了可进行两挡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挂(图为空气悬挂调至最低/最高状态)。
进入到车内就更熟悉不过了。毕竟也属于A6车系,与国产A6L完全相同的造型以及功能区域布局无可厚非。但在装饰面板上还是能看到一些小新意的。同时在配置方面,由于我们这台试驾车的选配过多,并不具有实际参考价值,但一些基本的配置还是可以确认的,例如自动大灯、自动雨刷、多功能方向盘、无钥匙进入/启动、带有触控面板的MMI多媒体系统(内含导航以及蓝牙)、倒车影像、四区域自动空调等,满足日常驾驶完全有富余。
中控台的样式我们已经看了很多年,它在造型与功能布局上与A6L基本一致。做工并没有表现出超越国产A6L的水准,但在装饰面板上还是有些许个性的。
木纹带有金属拉丝点缀的装饰面板制作工艺复杂且考究,但是否能够免费选装这一饰板目前还不得而知。
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带有换挡拨片,仪表盘的样式与A6L一致,中央配有彩色多功能显示屏。
2.0T车型标配了前后四区域自动空调,而我们这台试驾车还额外选装了座椅加热以及通风功能。
这台试驾车的选配相当丰富,价格不菲的B&O音响能够提供相当出色的音质。而在其它方面,它还选装了自适应巡航、夜视系统、全景影像、自动泊车等高阶配置。
带有触控面板的高配MMI多媒体系统拥有导航、蓝牙、Audi Connect等主流功能,而且为标准配置。
作为以标准轴距A6打造的车型,车内乘坐空间的表现我想也是很多中意这款车型的消费者所关注的。就我的实际体验来看,面对家庭使用环境,它的后排空间完全够用,完全不用担心后排空间狭小的问题。
由于选装了座椅加热以及通风功能(同时选装座椅按摩),所以这台车的座椅也相应的采用了打孔真皮的材质。而标配的座椅则采用Alcantara材质。
我们注意到这台试驾车的车内顶棚采用了Alcantara材质,而这一配置也需要选装。
将主驾驶座椅调整至最低,以我175cm的身高来看,可以获得四指的头部空间。
而坐进第二排,我可以得到一拳两指的腿部空间以及四指的头部空间,还算不错。
后排中央地板凸起还是比较高的,加上没有加长的轴距,所以第二排中央的位置并不理想,至少以我的身高来看有些难以接受。
而这台A6 Avant的精髓所在,也就是它的后备厢空间,而我们此前已经在RS 6以及A6 allroad上领略过了。它标准状态下的容积为565L,而放倒第二排座椅后则可以拓展至无比巨大的1680L,且纵深接近2m,趟个人是绝对没问题了。
若是两人出游,这放倒后排座椅所得到的1680L容积几乎有些奢侈。而接近2m的纵深也能够让你在放置滑雪板等超长物品时更加从容。
由于这台试驾车选装了高度可调的空气悬挂,所以当我们将悬挂降至最低时,后备厢地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为640mm,对于搬运重物来说很友好。
后备厢内的伸缩隔板可以随着后尾门的开启而向上抬起,省去了每次打开后备厢都要手动收折的麻烦。
不过有一点做得不够完善,那就是在拆掉隔板后无处安放它。不像很多SUV或旅行车有专门放置隔板的槽。
我们在后备厢还发现了隔网,在使用它时可以将后面的物品隔绝于后备厢内,而因此避免了急刹车时物品窜至前舱而伤及成员。不过这个隔网并不是所有车均配备,由此我们推断这是一个选装件。
车内储物空间一览:
此次推出的A6 Avant共有两款动力配置,分别是1.8T(35TFSI)以及2.0T(40TFSI)车型。其中2.0T车型采用quattro四驱系统,而1.8T则为前驱。两款发动机均匹配的是7速S tronic双离合变速箱。1.8T车型官方标称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8.2s,2.0T车型官方标称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7s。
2.0T EA888 GEN3发动机。最大功率185kW(252Ps)/5000-6000rpm,最大扭矩370Nm。
本次试驾车型为A6 Avant 2.0T S-Line,搭载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该车型配备共4种驾驶模式,但实际驾驶感受差异并不大,区别在于空气悬挂和转向力度会随着驾驶模式的改变而稍做调整。
动力表现方面,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初段动力稍显欠缺,但涡轮在1500rpm左右介入后随之便可带来充足的发力感,随着转速的提升,在2000rpm左右,动力便能发挥到淋漓尽致。
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换挡速度依旧迅猛,处于手动模式时,将发动机维持在中等转速下,整体活力依旧很强。这种使得近乎2t的体重依旧能在高转速时保持良好的延展性。
双离合器变速箱在低速时仍会存在轻微抖动,但顿挫感已经难以察觉了。虽然变速箱对于油门的反馈却稍显迟缓,但从A6基于豪华车定位来看,我还是可以理解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A6 Avant上选配的空气悬挂表现优秀,整车侧倾被抑制的十分到位,在山路驾驶时,近2t的车重对于悬挂的压缩也并不严重,同时,一种熟悉的行驶高级感会一直与你相随。
经过多种路面的行驶体验后,整车良好的NVH表现令我印象深刻,这种优秀的表现完全达到了目前行政级轿车应有的感觉,完全没有因为是一台旅行车而对细节放松要求。
电子味道很浓的转向手感仍是奥迪的一贯表现,随速转向的反馈也是十分明显。如果你开过A6L的话……恩!就是那种感觉……
编辑点评:经过这两天的接触,使我倍感欣慰的是,奥迪为中国热爱旅行车的人们,不惜成本的引入这款A6 Avant,我深知这台A6 Avant定会像其同门师兄A6 allroad一样,成为一台难以走量的车型,只能以个性的方式屹立于奥迪全系车型中国销量榜的后几名。但不管怎样,即使A6 Avant只能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处境在中国市场尴尬销售。但难掩的是它给每一个喜欢旅行车的人带来的那一个又一个惊喜。同时,A6 Avant并不会因为旅行车的属性而丧失那份与生俱来的高级感。总而言之,2.0T的动力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大部分用车需求。虽然基于A6标准轴距打造,但后排仍能拥有良好的空间表现,1680L的行李厢空间为长途旅行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支持。价格方面,基于小众不走量的定位来看,也还是非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