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试驾 原创]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下雪是入冬以后同学们最期待的事儿。有了雪,同学们上学从家到学校的那几步路都会变得有趣起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见到雪的那股兴奋劲儿并没有因为自己长大而渐渐退却。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黑龙江镜泊湖,与大众途锐邂逅在林海雪原之中。
本次试驾体验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越野穿越和冰面试驾。首先从越野穿越说起,我们驾驶的是一辆2017款途锐,搭载一台3.0L V6机械增压发动机,并采用托森中央差速器的全时四驱,同时还配备有支持软硬高低调节的空气悬挂。凭借着如此优异的底盘基础,途锐让我对这次的穿越有了更强的信心。
在前往穿越路线起点的途中,我们需要穿过镜泊湖。虽然眼前一片开阔,但是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时需要控制好车速,并谨慎驾驶。因为你无法看到雪下面隐藏着什么。
途锐换挡杆后方左侧的旋钮用来控制ON ROAD(公路)和OFF ROAD(越野)模式,操作方便快捷。在进入越野模式后,仪表盘会显示出车辆的悬挂高度和车轮转向角度,并自动开启陡坡缓降。
在寒冷的北方冬季,方向盘加热是一个能让驾驶者幸福指数倍增的配置。
丛林穿越的路线通常都比较狭窄,在行驶时需要注意路面两侧石块、木桩一类的东西,它们很可能划破你脆弱的胎壁。沿着前车车辙走,是一个稳妥安全的方法。
途锐配备有全景影像,并且流畅度清晰度都不错。在越野时可以打开该功能用作参考,降低车辆剐蹭的概率。
穿越路程过半,前方的炮弹坑会让车辆形成交叉轴。面对这样的路面,坐在一辆途锐里的你只需顺时针旋转右侧旋钮,将车辆底盘升至最高,以提高离地间隙、接近角、纵向通过角和离去角。
交叉轴首先考验的是车辆的悬挂行程,途锐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挂的结构更加倾向于公路性能,在悬挂行程方面并不占优势。因此当悬挂行程不足导致车辆形成交叉轴时,就需要电子限滑系统及时介入,帮助车辆脱困。
较深的车辙可能会突然将车辆导向一边,让你的车滑入沟渠。如图当穿越途中遇到比较深的车辙时,一定要扶好方向盘保证车头的正确方向。
总的来说,这次越野穿越的难度并不高。主要以体验途锐的各项越野配置为主,陡坡缓降、电子限滑、空气悬挂、全景影像都在穿越的过程中给予了车辆和驾驶员很大的帮助。
越野穿越结束了,也许你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没关系,接下来迎接我们的就是更激情刺激的冰面试驾,跟着我的镜头一起来看看吧。
在广阔的镜泊湖湖面上,三条桩桶赛道已经准备好。第一条赛道体验蛇形绕桩、直线加速和冰面刹车;第二条赛道称为Dog Bone(狗骨头),顾名思义,赛道的形状像一个狗骨头。主要用来体验四驱车辆的长距离漂移和重心转移;第三条赛道则是一条Mini WRC赛道,由多个组合弯构成,考验驾驶者的综合技巧。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并没有来得及体验这个赛道,有些遗憾。
与之前穿越使用的雪地胎不同的是,冰面试驾的车型均采用钉胎,以提高车辆在冰面上行驶的摩擦力。
第一个项目蛇形绕桩,主要是用来让驾驶员初次感受车辆在冰面上驾驶时的动态。换装了钉胎的车辆能够以40km/h的速度通过桩桶。冰面上的途锐轻巧灵活,车尾还会在绕桩过程中轻微摆动。
车辆通过桩桶调头后便来到一个两车道的直道上,两车在直道上PK直线加速和冰面刹车。
车辆刹车停稳后,车身必须处在四个桩桶的区域内才算有效成绩。作为头一次感受钉胎和冰面的我,并不能很好的预判刹车时机,总是不能快速完美的将车停到指定区域。
在冰面加速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右脚,并不是油门越深车越快。需要掌握好轮胎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这样才能平稳快速的将车速提高。如图左车就是大脚油门的后果,轮胎空挠车不走。
从第一条赛道出来进到Dog Bone,类似“8”字的赛道设计让途锐的动力有了施展的空间。
将变速箱放到手动2挡,用右脚与双手间的配合让车辆画出优雅的轨迹。由于四驱车型无法持续的反胎漂移,因此如何让车辆在正胎情况下滑动的偏角更大,成为了体验中的一个难点。
随着车尾扬起的雪沫重回冰面,我们这次的途锐冰雪驾控体验也圆满结束。
编辑点评:十五年前,第一代大众途锐重新定义了硬派豪华SUV。十五年后,在这个途锐即将迎来换代的时期,性价比成为了它的杀手锏。在指导价七十万出头的前提下,它能为你提供V6发动机、空气悬挂、全时四驱,兼顾了公路操控和非铺装路面行驶。今年,全新一代途锐即将亮相,它将怎样进一步诠释途锐的精髓?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