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SUV频道 原创]
相信每一个人都对于“经典”二字有着自己的解释,不过无论如何想要成就经典都需要时间的传承。对于奔驰G这样的经典车型来说,即使是最新的W463车型也已经上台演出了20余年。我想也是时候为大家重新演绎一下那始于1979年的“一代传奇”了。
奔驰G系列历史回顾
说起全新一代奔驰G,不妨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奔驰G级的历史,回到39年前的1979年。由于军用市场上的需求,迫切需要一台全能的硬派SUV,这也就促成了奔驰G系列的诞生。虽然奔驰G的历史相比于其他硬派SUV显得有些短暂,但是和其他硬派SUV一样,奔驰G系列同样诞生于战场的背景之下。这也为奔驰G系列定下了牢固可靠、超强越野性能的基调。
奔驰G系列和大多数硬派车型一样,起初都是因为军用市场上的需求而诞生的。这样的历史背景也为初代奔驰G(W460)奠定下了牢固可靠、超强越野性能的基调。
不过奔驰G的军用市场之路并不顺利,在丢掉军方大单后奔驰G迫切需要转向民用车市场来收回成本。所以除去继续主攻军用市场的W461车型,奔驰还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了面向民用市场的W463。
由于失去军方订单,奔驰G系列走上了民用化的道路。除了W461之外奔驰还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了全面面向民用市场的W463车型。W463车型虽然看上去离我们太过于久远,但是如果仔细了解一下的话,你会发现按照极为严谨的标准,W460/W461/W463以及在售的2017款奔驰G都属于奔驰G的第一代车型。所以全世界车迷对于全新一代奔驰G已经翘首以盼了太久,随着时间的临近我们终于在等待了40年之后,得以初探第二代奔驰G的芳容。
奔驰G系列也开始在W463车型上开枝散叶推出了各种分支。我们所熟悉的AMG系列就是在W463车型上推出的。从90年代上市时开始算起,即便是W463车型现如今也在市场上延续了20余年的香火。
如果不说,又有谁能想到2017款奔驰G500还属于奔驰G的第一代车型呢?全世界对于全新一代奔驰G已经翘首以盼了太久。不过好在全新一代奔驰G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不过从底盘代号的角度上来看,全新一代奔驰G依旧沿用了W463的底盘代号。虽然我对此表示非常疑惑,不过既然官方已经将新款车型定义为全新一代车型,我们也大可不必在底盘代号方面过多的纠结。
何以称为全新一代?
看过了奔驰G级的生平事迹,你就会发现原来每代奔驰G在外观上的改变都不算彻底。相比于那些习惯将车辆外观完全革新的车型来说,奔驰G级就像是一棵生长缓慢的云杉。接近四十年的风霜没有改变太多的容貌,但是却让它的内在变得越发坚硬。那么本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奔驰G,又何以称为全新一代呢?
奔驰G的发展史就像是一棵生长缓慢的云杉,近四十年的风吹雨打并没有彻底改变它的容貌,但是却让它的内在变得越发坚硬,全新一代奔驰G正是如此。不过既然如此,我们又何以称之为全新一代呢?
硬派SUV车型也许外观总在变化,甚至于车辆的动力总成都全部换新,但是车辆的底盘悬挂,也就是“大梁”结构,却总是历久弥新。纵观现如今硬派SUV市场,有多少车型的大梁结构已经许久未换了。所以对于硬派SUV车型来说,车辆的底盘结构才是决定其能否称为全新一代的“必要条件”。
决定硬派SUV车型换代的关键并不是外观的变化、动力总成的换新,而是车辆钢筋铁骨般的“大梁”结构。全新一代奔驰G在车辆底盘悬挂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决定它成为了全新一代车型。
对于全新奔驰G来说,其最大的变化之处就是在于车辆底盘悬挂方面的改变。如同将奔驰G的骨骼全部拆散再重新打造一番,这就使得全新奔驰G由内而外变得不同。
全新一代奔驰G弃用了之前的前整体桥设计,转而使用了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挂。这样的变化让全新一代奔驰G像是甩掉了枷锁一般,拥有了更快的悬挂动态响应以及更好的操控性能。
先说奔驰G的“骨骼”方面, 全新一代奔驰G弃用了之前的前整体桥设计,转而使用了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挂。这样的变化让全新一代奔驰G像是甩掉了枷锁一般,拥有了更快的悬挂动态响应以及更好的操控性能。毕竟不是所有奔驰G的车主都会拿奔驰G去越野,所以更出色的公路表现也是大多数车主们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我们把车辆的底盘悬挂比作于车辆的骨骼,全新一代奔驰G在启用前双叉臂独立悬挂之后,如同将奔驰G的骨骼全部拆散再重新打造一番。这样的举动无疑会有这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车辆的后悬挂依旧是整体桥,不过从原先的三连杆整体桥更换为五连杆整体桥。这样的变动让全新一代奔驰G的后悬挂具有最大142mm的悬挂自由行程。
再来说说全新一代奔驰G的“肌肉”部分。全新一代奔驰G成功瘦身了167kg,这些甩掉的“肥肉”全部来自于白车身上。之所以能够如此大手笔的瘦身成功,其功劳要归功于钢铝混合的车身结构。全新一代奔驰G在发动机盖、车门等位置全面使用了铝合金材质,甚至在车辆尾门上使用了铝镁合金,在内饰部分的金属也使用铝镁合金来代替传统的金属材质。我们常说“宁减1斤、不加1匹”由此可见车辆白车身上大幅瘦身给奔驰G带来了质的提升。
全新一代奔驰G成功瘦身167kg,这样的数据即便对奔驰G这样的硬派SUV来说,也是巨大的成功。并且我们注意到这167kg的重量大多数出自车辆的白车身上。这主要归功于钢铝混合的车身结构。
相比于老款车型,全新一代奔驰G在车身高度以及最小离地间隙方面都有所提升。我们知道这两项数据的提升对于车辆的越野能力至关重要,但又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公路性能。不过全新一代奔驰G又希望在公路性能上有所建树,面对这样的“悖论”,全新一代奔驰G能否给出出色的解决方案呢?
通过白车身减重并且增加大梁重量的方式,让全新一代奔驰G的底盘悬挂部分在整车中重量的比重有所提高,尽管车辆的高度和最小离地间隙变得更高,但是车辆的重心实际上是降低了许多的。
这两项数据并不是和公路性能直接划等号的。事实上,车辆的公路性能好坏取决于车辆的重心高度。所以,全新一代奔驰G从这方面着手出发。前文中我们说过,车辆的白车身大幅度瘦身,而车辆的大梁结构却又增加了重量,所以车辆大梁的重量在车辆整备质量中的比重有所提高,这也就使得车辆的重心高度降低了许多。
综上所述,虽然这一代奔驰G在外观方面变化不算彻底,但是在“骨骼”、“肌肉”全面进化的情况下,称之为全新一代车型应该并不为过了。
对于全新一代奔驰G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攻克技术的壁垒,而是需要在这样经典的车型中,选择出哪些元素需要保留、哪些元素需要革新。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从1979年开始,奔驰G的设计师们就在一直延续着第一代奔驰G诞生时的轮廓。所以对于全一代奔驰G来说,我们认为它在外观上的变化说不上翻天覆地,更像是一座“丰碑”经过时间的雕琢后所呈现出的模样。
全新奔驰G的外观变化说不上翻天覆地,而是在保留经典设计的同时,也满足车辆性能上的需求。所以全新奔驰G就如同一座“丰碑”那样。经过时间的雕琢表现出了历史的痕迹。
事实上,奔驰G是整个奔驰家族中,唯一不被限制换代时间的车型。这样独特的“待遇”固然和奔驰G硬派SUV车型的定位有关,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它在奔驰家族内如图腾般经典的存在。
事实上,奔驰G是整个奔驰家族中,唯一不被限制换代时间的车型。这样独特的“待遇”固然和奔驰G硬派SUV车型的定位有关,但是更多的却是因为它在奔驰家族内如图腾般经典的存在。所以如果将一切全部推翻重来,便将彻底摧毁消费者们心中那一代经典的形象。结合这样的背景,奔驰G的设计师们选择了“渐进式”的改变,在保留经典的同时,又让奔驰G始终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车辆在中网以及前保险杠部分变化非常明显。从这一代奔驰G开始,奔驰G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方正”造型演绎出了新的变化,前保险杠不再是一条直线,两侧变得略微后掠。
全新一代奔驰G的设计师们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举个例子来说,车辆位于翼子板上的转向灯是一直以来奔驰G所坚持的设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设计并不利于在碰撞时保护行人。所以在保留经典设计的同时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全新一代奔驰G经过了大量实验之后,优化了转向灯灯壳造型及材质硬度,尽可能大的满足时代对它的全新要求。
车辆前大灯全部更换为LED光源,并将之前分体式的LED日间行车灯融合成环状LED灯带。造型上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车辆灯组位置和中网并不再处于一个平面,而是更加后掠以换取更好的风阻系数。
相比于上一代车型来说,全新奔驰G更加重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表现。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全新奔驰G在车身尺寸上有了明显的增加。全新奔驰G车身尺寸为4817/1931/1975mm、轴距2890mm。相比于现款车型来说提升明显。按照我们传统的理解,车身尺寸的增加并不利于车辆通过性能的营造,但是全新奔驰G却用数据告诉了大家:“这不一定”。
全新奔驰G在车身尺寸上有了明显的增长,更长的轴距以及更宽的车身都让全新奔驰G更容易的营造出舒适的乘坐空间。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全新奔驰G的通过性尺寸相比老款车型来说还有所提升。
全新奔驰G的最小离地间隙提升为241mm,接近角为31°、离去角30°、最大涉水深度700mm,最大爬坡角度45°。所以如此来看,全新奔驰G在整体车身尺寸增大的同时,车辆的通过性能相比于老款车型也有所增加。这符合了全新一代奔驰G在设计之初就定下的目标:越野性能不低于老款。
新老奔驰G车身尺寸对比 | ||||||
车长(mm) | 车宽(mm) | 车高(mm) | 轴距(mm) | 接近角(°) | 离去角(°) | |
全新奔驰G | 4817 | 1931 | 1975 | 2890 | 31 | 30 |
老款奔驰G | 4764 | 1867 | 1960 | 2850 | 30 | 30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在全新一代奔驰G的细节上,我们随处可见经典与革新之间的碰撞。对于消费者眼中的经典元素,全新一代奔驰G保持了足够多的敬畏,而对于那些需要改变的地方,又毫不手软。
上一代车型方正的后视镜设计并不利于减少盲区以及风阻,所以我们看到全新奔驰G采用了流线型的后视镜设计,一方面减少了风阻系数,另一方面,更宽的后视镜也给驾驶者营造了更好的视野。
车辆标志性的机械把手、裸露在外的门铰链等经典设计,都在全新奔驰G上得以保留。
全新奔驰G在车辆的B柱上还隐藏了schöckl Proved徽章。这枚徽章代表着全新奔驰G通过了奔驰G系列一直以来专属的测试场地:奥地利schöckl山峰的测试。
V8标识依旧是这一代奔驰G级的顶配标志,在全新一代奔驰G身上,无论是奔驰G500还是奔驰G63 AMG都将采用这颗4.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大“心脏”。
为了更好的平衡公路和越野之间的性能,全新一代奔驰G采用275/55 R19轮胎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毕竟G500不像G63那样,可以为了追求更加极致的公路表现而牺牲车辆的越野能力。
额外增加的车身尺寸并没有给车身设计上造成什么困扰。尽管相比于老款车型来说全新奔驰G看起来更高了,但是实际上车辆的重心比老款车型明显降低了。
相比于车头来说,全新奔驰G车尾的变动不算明显。依旧保持了方正的盒子造型,并且额外设计了上方的长条型高位刹车灯。对于消费者们喜闻乐见的外挂式备胎设计依旧得以保留。
和其它非常经典的车型一样,全新奔驰G在内饰方面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量取自于奔驰S、E级元素的运用,让全新奔驰G级变得从未如此豪华又具有科技感。
全新奔驰G在内饰部分的变化是巨大的,大量奔驰S、E级元素的加入,使得奔驰G在内饰部分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双12.3英寸液晶屏幕以及E Coupe上出风口的设计,让奔驰G从未如此豪华。
我们已经在奔驰S系上感受过12.3英寸液晶屏所带来的科技感,当这一切原原本本的移植到了全新奔驰G身上时,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传统和新潮在全新奔驰G的体内产生了非常完美的碰撞与融合。
传统的双炮筒仪表盘也被12.3英寸的全液晶屏幕所代替,也借由此全新奔驰G可以为驾驶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驾驶数据以及信息。
已经采用多年的四辐方向盘被全新的三辐方向盘所代替,并且两侧也设计有操控更加方便的多功能按钮。
由于全新奔驰G回归于奔驰传统的怀挡设计,所以原先挡把的位置已经被奔驰全新COMAND系统的“小鼠标”所代替。
全车配备的15扬声器的柏林之声立体音响系统也是一台顶级SUV身份的象征。不过这项配置并不是全系标配,只有高配车型或者通过选装才能获得这样更加高级的“悦耳之音”。
奔驰G的灵魂莫过于车辆前、中、后三把机械式差速锁了,所以三把锁的控制按钮自然不会缺席。还是熟悉的位置,还是熟悉的味道。
原先方正的出风口造型也被源自于奔驰E Coupe上的扇叶形出风口所取代,周围附以铝镁合金盖板进行装饰。正是这些细节上的不断改进,才换来了全新奔驰G在内饰豪华性上的提升。
车辆后排出风口也同样采用了和家族内其他车型相类似的设计。我们注意到全新奔驰G在后排只配备了单区独立空调。
如果各位觉得单凭文章和图片无法完全了解全新奔驰G的话,那么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全新奔驰G外观内饰部分的视频。
得益于车身尺寸的增加,全新奔驰G也有更多的资本更加注意车辆空间和储物空间上的营造。车辆增加的车身长度被全部用于提升后排乘客的乘坐空间,而怀挡的设计也让前排乘客有了顺手的地方去储存杂物。
依旧方正的车身造型让全新奔驰G在车内乘坐空间方面无需多言。充裕的头部空间以及宽大的中央扶手箱都为前排乘客营造出了非常出色的空间表现。
全新奔驰G这种方正的造型,其最大优点就是我们从不用担心车内的头部空间,并且全新车型增高的尺寸也进一步扩大了这方面的优势。即使是身高1.85m的体验者也能够保证一拳左右的头部余量。
车身经过加大处理之后,车辆后排空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官方宣称后排的腿部空间增大了150mm,这还是在座椅坐垫被加长的情况之下。后排座椅靠背也支持角度调节功能。
经过实际体验之后,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后排腿部空间的增长,头部和腿部各自一拳的余量都比老款车型好了很多。此外我们能够看到全新奔驰G后排的座椅座垫已经能够提供很好的腿部支撑了。
全新奔驰G后排地板的凸起也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这使得后排中央位置也能够长时间且舒适的坐人。这主要归功于全新底盘设计所带来的优化。
由于全新奔驰G怀挡设计,使得原先机械式挡把的位置能够空出来布置额外的储物空间。要知道在老款车型身上,我们确实很难找到这样顺手的储物空间。
对于这种硬派SUV车型来说,“侧开门”式的尾门设计会显得更加实用。全新奔驰G的后备厢设计依旧非常规整,横平竖直的后备厢能将空间利用率发挥到极致。
经过统计,奔驰G的车主在长途出行时大多数都会将后备厢填满。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如何在一个被填满的后备厢中翻出随车工具以及三角反光牌?”面对这一问题,作为老牌硬派SUV车型,奔驰G深知消费者的一切需求。所以我们看到奔驰G选择将三角反光牌和随车工具设计在了后排座椅座垫下方,并且在新一代车型上将座椅座垫和靠背单独拆分出来。所以无论后备厢处于何种情况,驾驶员都可以迅速、便捷的从座垫下方取出三角反光牌和随车工具。
座椅座垫和靠背单独拆分是全新奔驰G特有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后排座椅在放倒之后形成了十分平整的后备厢空间,也有助于乘客快捷的取出位于座垫下方的物品。
将三角反光牌设计在后排座椅下方也算是奔驰G的传统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乘客在后备厢被完全填满的情况下,迅速取出车辆的三角反光牌。
车辆的随车工具包被隐藏的更深,位于一层海绵之下并且固定的非常牢固。
前文中我们说过,全新奔驰G最大的变化就是车辆的底盘悬挂方面,而这一切都将通过车辆的驾驶性能来得到最终的表达。所以我们非常有理由相信在车辆的动态性能上,全新奔驰G会给我们不同以往的感受,尽管我们本次试驾的全新奔驰G500在发动机排量上没有变动。
4.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是近几年刚刚登陆奔驰G身上的全新发动机,所以延续到全新奔驰G上也并不意外。全新奔驰G的发动机参数和老款车型没有区别,最大功率310kW(422Ps)、峰值扭矩610Nm。
事实上这台4.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奔驰G500同期上市的全新奔驰G 63 AMG也采用了这台发动机,只不过其发动机参数经过了进一步压榨,达到了430kW(585Ps)、850Nm。
AMG部门亲自操刀设计的前双叉臂独立悬挂以及降低的重心让全新奔驰G在多弯的山道中也能保持体面。灵活的过弯表现完全不像是一台笨重的硬派SUV。车辆在操控性能上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车辆降低的重心也是在驾驶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的。当我驾驶着全新奔驰G500行驶在法国多弯的山道之中,原以为这并不会是一段舒适的旅程,但我却忘记了这也是AMG部门参与设计的前双叉臂悬挂的主场。更低的重心让车辆在弯道中显得更加灵活,完全不像是一台2t多重的硬派SUV。当我尝试开启Sport模式之后,却发现全新奔驰G并不像其他奔驰性能车那样难以驾控。
本次试驾车型所选配的自适应减震器,可以根据路况、车速等一系列条件,进行非线性的阻尼调节以匹配出当前最适宜的悬挂支撑力。
除了在悬挂结构上的变化之外,本次试驾的全新奔驰G500选配了一套自适应减震器。该减震器的阻尼可以自适应调节,但并非完全线性。减震器会根据当前路况、车速等一系列条件,自行配对出最适宜的阻尼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全新奔驰G同样具有多种公路驾驶模式,各种模式之间对于方向盘回馈力度、发动机响应以及排气声音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奔驰G终于放弃了已经可以进入博物馆的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转而采用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相比于循环球结构来说,齿轮齿条转向器效率更高、转向更加直接,可以清晰的反馈路感。最重要的是,这种结构可以配合电子转向助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全新奔驰G可以配备自动泊车功能以及转向助力调节了。
全新奔驰G使用了电子转向助力系统,转向结构上的变化让全新奔驰G的转向回馈手感更加清晰,并且增加了助力可调功能。这使得在城市路况上行驶时全新奔驰G要比老款车型轻松了太多。
全新奔驰G在舒适性上也有着长远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了车辆NVH表现和车辆平顺性上。作为家族中顶级SUV的存在,全新奔驰G在隔音用料方面也几乎是不计成本的。车辆四门都采用了双层隔音玻璃,其他隔音材质也是非常厚道。所以在行驶的过程中,除了V8发动机的咆哮声外,车内显得非常安静。
作为家族中顶级SUV的存在,全新奔驰G在隔音用料方面几乎不计成本。车辆四门都采用了双层隔音玻璃,其他隔音材质也是非常厚道,所以车辆在NVH性能上进步了很多。
前悬挂更换为双叉臂独立悬挂之后,车辆在舒适性上有着明显的进步,可变阻尼减震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使得车辆不再像前一代车型那样出现悬挂频繁的晃动。此外由于车辆的变速箱从7AT更换为9AT,全新的9AT变速箱解决了之前7AT变速箱在低速时偶尔出现的换挡顿挫感,并且全新的9AT变速箱在换挡速度上也非常迅速。这一系列的进步都让全新奔驰G在行驶品质和舒适性上加分不少。
全新的9速自动变速箱相比于前一代7速自动变速箱,解决了车辆在低速时偶发的顿挫感,换挡速度也大幅度提高。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该变速箱还额外设计了一个低速模式。
说到车辆的变速箱,全新奔驰G增加了变速箱的Low Range功能。在开启该功能或者锁止中央差速锁之后,全新奔驰G会自动进入“G Mode”。“G Mode”可以理解为专用的越野模式,在该模式下车辆的方向盘会更加清晰的反馈路面情况,在越野路段时会让驾驶者明确的感受到自己到底压过了什么。车辆的油门和变速箱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油门踏板变得更加不敏感,以符合在越野路况下的动力需求。而变速箱则会长时间保持在低挡位上,不会轻易尝试换挡。这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在我看来都是非常符合越野时,车辆最适宜的工作状态的。
“G Mode”可以理解为专用的越野模式,当该模式开启之后车辆的一系列调校都会完全转向越野方面。更加清晰的方向盘路感、不敏感的油门响应和变速箱,都完全侧重于车辆的越野性能。
上一代奔驰G就已经将车辆的越野性能做到了标杆级别的存在,所以全新奔驰G在越野方面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能比前一代车型差”。在实际体验过后,我认为车辆在越野方面的硬实力和老款车型没有明显的区别,由于配备了更多的辅助系统,使得全新奔驰G的越野性能甚至超越了老款车型。
事实上在提升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并且保持车辆原有四驱系统之后,全新奔驰G的越野性能就已经超越了上一代车型。而更加全面的辅助系统,则对那些越野新手显得更加友好。
车辆悬挂系统上的变动,在越野状态下也产生了让人出乎意料的化学反应。全新奔驰G在越野时舒适性上的表现也有着显著的提高。自适应减震器以及全新悬挂结构,让整个越野过程变得更加舒适,降低了通过沟沟坎坎时那么直接的冲击感。这也是全新奔驰G对于消费者们需求变化的直接回应。
全新奔驰G全面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能,在条件最为恶劣的越野路段下也是如此。自适应减震器以及全新悬挂结构,让整个越野过程变得更加舒适,降低了通过沟沟坎坎时直接的冲击感。
在四驱系统方面,全新奔驰G并没有做出太多的改动。依旧是由中央大型多片离合器组成的全时四驱系统,并且配以前中后三把差速锁的最强越野配置。在正常状态下按照40:60的比例分配前后桥扭矩,车辆偏向于后驱行驶。在极端状态下,如果三把差速锁同时打开,理论上只要有一个轮胎具有抓地力,就可以成功脱困。
更多电子元件的加入使得全新奔驰G可以通过图形化来全面显示车辆所有的越野状态,包括差速锁状态、车辆倾角以及轮胎抓地力情况。此外车辆前置摄像头也可以让驾驶者在爬坡时观察前方路况。
全新奔驰G采用的全新车身设计,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将车身刚度提升了50%以上。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担心全新奔驰G的越野性能,全新奔驰G依旧如同刚刚诞生时那样,是我们在穿越时最为可靠的伙伴。
我们本次体验的越野路段,由于碎石路面摩擦系数较低、坡顶较陡以及非常复杂的路况,使得该路段具有很大的难度。不过在全新奔驰G锁止中央差速锁真正驶上该路段时,全新奔驰所带给我的信心是很多其他车型所无法比拟的。
本次越野场地由于坡度较大、路面摩擦系数较低等原因,还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不过对于全新奔驰G来说,在这块场地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我甚至都没有机会将三把锁完全开启就通过了测试。
整个过程中轮胎没有出现太多明显的打滑情况,即便出现了打滑情况也会被车辆的电子辅助系统迅速限制。即便我刻意去营造一些交叉轴障碍,也不能阻止全新奔驰G前进的脚步。
许多人对奔驰G不设计全路况选择模式产生疑问。事实上对于全新奔驰G来说除了沙地路况外,各种路况都可以通过控制差速锁的方式顺利通过。相比于全路况模式,奔驰G已经通过三把差速锁给出了最为直接、最为简单的解决方法。所以奔驰G也就不用像路虎那样,设计太多的全路况模式。
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全新奔驰G500的越野视频,相信这段视频可以更加直接的表现出全新奔驰G的越野性能到底有何变化。
在本次的试驾过程中,我还有幸体验到了全新奔驰G63 AMG,该车也将同奔驰G500一样在第三季度登陆国内。所以不妨让我们借此机会,看看比全新奔驰G500更加凶悍的奔驰G63 AMG究竟是什么模样。
全新奔驰G63 AMG通过融入更为运动的红黑元素以及全新的中网样式,成功拉开了和G500间的差距。相比于现款G63 AMG,全新车型显得更加张扬。当然全新奔驰G63 AMG确实有着这样做的本钱。
直瀑式造型的中网是全新奔驰G63 AMG和G500最大的区别之处。镀铬加熏黑处理的中网给全新奔驰G63 AMG营造出了更为凌厉的“攻击姿态”。
车辆反光镜也加入了代表运动的红色装饰条,全新奔驰G63 AMG在外观设计上可以说是非常张扬,毫不收敛。
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熏黑轮圈以及红色AMG卡钳更能突出车辆的运动性能了。当然295/40 R22这样尺寸夸张的运动取向轮胎绝对是这套轮圈的最佳拍档。
侧出排气也是奔驰G63 AMG的标志性设计。虽然这样的设计并不利于车辆的越野性能,不过谁让G63 AMG有足够的资本这样任性呢。
车辆尾部的围标设计也符合AMG车型惯用手法。车辆尾部左侧为AMG标识,而右侧则对应了G63车型的名称。
车辆内饰部分也和全新奔驰G500有了明显的区别。通过红色缝线、运动方向盘和包裹性更强的双色运动座椅,让全新奔驰G63 AMG在内饰部分营造出了更加运动的氛围。
全新奔驰G63 AMG使用了AMG专属方向盘,下方平底设计以及上方的红色竖线,都是运动车型为了让驾驶员更好的掌握转向角度而采用的独特设计。
全新奔驰G63 AMG采用了比普通版车型包裹性更好的运动性座椅,并且该座椅还支持侧翼包裹调节功能。
我们在全新奔驰G63 AMG的车内可以发现大量的AMG铭牌、红色缝线以及红黑运动配色。
在12.3英寸的仪表盘上,也通过独特的UI界面设计,为全新奔驰G63 AMG增加了和全新奔驰G500的区别之处。
如果说你认为这就是全新奔驰G63 AMG和奔驰G500之间的全部区别,那就大错特错了。AMG部门从未有过虚有其表之徒。AMG永远都是代表着奔驰最高等级的公路性能,这点在全新奔驰G63 AMG上也是如此。
全新奔驰G63 AMG和G500一样,都采用了4.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过G63 AMG对其进一步的压榨以爆发出更强的扭矩。而AMG部门标志性的“一人一机”也出现在了G63 AMG身上。
相比于全新奔驰G500来说,G63 AM额外“赠送”了一副大尺寸的金属换挡拨片,以满足驾驶员在激烈驾驶时手动快速加减挡的需要。
全新奔驰G63 AMG在驾驶模式选择上,比全新奔驰G500增加了Sport+模式。该模式下这台被“封印的野兽”将会完全解开枷锁,配合着850Nm的最大扭矩,将其百公里加速时间定格在了4.5s。
从轮胎的选择上,我们不难看出这台全新奔驰G63 AMG更重视公路性能的调校方式,毕竟AMG部门向来以公路性能著称。所以全新奔驰G63 AMG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去挑战车辆公路性能的极限。
在全新奔驰G500已经大幅优化过的公路性能基础之上,全新奔驰G63 AMG拥有了更好的平台将AMG部门的全部实力表现出来。所以相比之下操控性比老款车型有了质的飞跃。
总体来看,全新奔驰G63 AMG在内外饰、操控性能、电子设备、仪表UI界面以及功能上全面和奔驰G500拉开了差距。所以为了“AMG”之名所多花费的钱,也绝对会值回票价。这种更加明显的级别差距,对G500和G63 AMG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编辑点评:39年弹指一挥间,全新奔驰G依然保持了W460所具有的“世界上最强大的越野性能”。在即将步入“中年”的时候,全新奔驰G似乎领悟到了什么。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硬派SUV舒适性能上的需求越发高涨,所以全新奔驰G也顺势将更加舒适的公路表现划入到自己的“优点之中”。现如今限制人们将全新奔驰G收入囊中的困扰,就只剩下了钱包的厚度和漫长的交车时间了。不过好消息是,随着全新奔驰G第三季度国内上市以及奥地利工厂产能提升至一年3万台,全新一代奔驰G离我们不再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