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试驾 原创]
豪华品牌中型SUV市场一直以来竞争就异常激烈,奔驰GLC、宝马X3、奥迪Q5三位佼佼者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加长战略来谋求更强的竞争力,而英菲尼迪QX50在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个性。在英菲尼迪QX50的诞生地,我对这款车型进行了体验,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款车型吸引我的四个方面。
吸引点一:极具设计感的外观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外观美丑的评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于我个人来讲,英菲尼迪的外观设计相比BBA品牌要更加大胆、更加开放一些,年轻化与运动感是其外观明显传递出来的信息,在汽车消费者日趋年轻化的中国市场,英菲尼迪QX50的外观设计毫无疑问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豪华品牌车型所具有的独特气质一方面来自长久的品牌积淀,另外一方面就来自外观的设计感,而支撑设计语言表达离不开背后的制造工艺,英菲尼迪QX50凌厉的腰线设计、半月形C柱等设计元素对于冲压等制造工艺有着严苛的要求,而这也意味成本和心思。
吸引点二:出色的内饰材质
在今年年初,英菲尼迪QX50的这套内饰设计荣获了沃德十佳内饰奖项,但于我个人而言,其内饰设计相比外观带来的冲击感要稍弱一些,毕竟在以特斯拉为主的新造车势力冲击下,英菲尼迪的内饰设计还是要传统保守一些。不过视觉冲击归视觉冲击,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与整体豪华氛围的营造显然这套内饰要更加到位,尤其是当你亲身坐进车中,考究的用料带来的愉悦感和豪华氛围很容易让你忘却掉那些冰冷冷的科技范儿内饰。
吸引点三:黑技术应用
当年在Q50车型上首次应用的线控转向技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和热议,如今QX50首次应用的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影响力显然要更胜一筹,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英菲尼迪近些年走的很坚定。如今,线控转向技术已经进化到了第二代,在整体调校和控制选择上要更加完善,全球首次量产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技术解析)有着非常亮眼的动力输出数据,其最大功率为200kW(272Ps),最大扭矩380Nm,实际体验下来完全不会让人失望。
吸引点四:出色的驾驶质感
优异的静谧性符合这个级别车型该有的水平,这是整体驾驶质感的基础所在,NVH性能优异也是豪华感的另外一种体现。在此基础上,英菲尼迪QX50提供了差异非常明显的三种驾驶模式,其中节能模式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在节能模式下,整车的动力输出会非常慵懒,谈不上好与坏,开始驾驶可能会跟你自己的预期相差较多,不过熟悉之后倒也还好,最有趣的是,在节能模式下,能明显感受到车辆的油门踏板设置了两个段落,阻尼感明显不同,存在阶跃感,在踩下油门踏板前半程,踏板回弹力度很小,在此范围内,车辆的动力输出会不徐不疾,温温和和。而随着开度增加,能明显感受到一个临界点,回弹力度要明显更大,越过此临界点,车辆的动力输出才会又明显增加,这无形中暗示了驾驶者要多采用轻柔的驾驶脚法,很有意思。
编辑点评:如果你看腻了满大街的BBA,需要一些新鲜感,不妨关注一下这款车型。无论是从技术应用还是从设计来看,其都称得上是一款诚意之作,此番接触,年轻动感的外观设计、豪华氛围非常到位的内饰设计、先进的黑科技应用和多元丰富的驾驶感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之前,我们的同事对英菲尼迪QX50已经有过多次体验,需要更多详细信息可以查看相关内容回顾。
相关内容回顾:
我真是服了奔驰了!你看看现在国内某些品牌的碰撞测试,除了基础的碰撞,就是卡车碾压啥的,把消费者的用车场景“往*里弄”,而你却弄得这么“低调”。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今时今日,全球主要国家早已开始针对燃油车出台排放法规限制,同时给予新能源车鼓励,来自吉利集团的雷达地平线EM-P正是国内新能源皮卡代表车型之一。传统燃油车对高原生态破坏严重,而雷达地平线EM-P作为科研指定用车承担往返珠峰核心保护区的人员物资运输任务。为了验证雷达地平线EM-P的强悍实力,针对高海拔极端场景进行了续航、馈电油耗以及满载爬坡三大专项测试。
最近梅赛德斯又有新动作了,奔驰全新GLC纯电版车型马上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了!现在预热搞得挺热闹,首席执行官都亲自下场试驾伪装车了,透了不少有意思的信息,那我跟你们好好唠唠重点部分。
法拉利Roma的确是年轻富少以及精英阶层的第一台性能车,新车于2019年正式推出,至今已上市销售了6年之久,让我想想看也改迎来中期改款工作了吧。
日前奥迪旗下全新一代RS6 Avant车型已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开启道路测试!注意啊这可是一台即将量产的路试伪装车,其外观部分也采用了全新设计元素,提供大尺寸格栅以及宽体包围套件等,车尾依旧选用了经典的粗壮双边单出式排气布局,这可和之前曝光的S6 Avant车型区别可太大了!不过人家奥迪官方之前也说了,新车将继续定名为RS6 Avant,而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RS7 Avant”,这下你们都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