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试驾 原创]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越来越多人接受新能源的出行方式,不过依旧有一小部分人,依旧热衷于燃油发动机,对于传统机械所带来的驾驶体验津津乐道,他们对于续航焦虑、驾驶乐趣、安全性这些新能源汽车的痛点,并没有太高的接受度,这其中也不乏我自己。不过当我真正的了解,真正的接触到了很多新能源汽车后,却在无形中让我的认知发生了转变,确实有很多新能源汽车,更多只是担任出行任务,但也有不少产品在续航、性能、实用性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出行的要求,就像我们今天试驾的主角儿——Polestar极星2。
Polestar极星2是品牌的第二款车型,与极星1的高端定位不同,极星2直接杀入了20-30万元级的新能源细分市场,对标国内外传统、新势力等众多产品,而作为曾经专注于高性能的Polestar来说,这方面依旧是它的核心优势,也是很多品牌车型所缺失的,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赛道当中,去感受一下它带来的性能优越感。
所试驾的车型为全系顶配,动力方面前后轴各搭载一台永磁同步电机,两个电机的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300kW(408马力),峰值扭矩660Nm,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要4.7s,参数上看算得上符合它高性能电动车的定位。
试驾车还选装了高性能套装,其中关系到车辆驾驶的有Ohlins双流阀减振器、前轮Brembo四活塞刹车卡钳、20英寸锻造铝合金轮圈,轮胎也升级为马牌SportContact 6运动轮胎,规格为245/40 R20,这些都是后面在赛道中驾驶,赋予极星2驾驶乐趣和更高极限的关键。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车辆性能,品牌方包下了整个浙江国际赛车场,并设置了多个场地项目体验,让我们充分的去感受极星2的动态表现。和普通道路试驾不同,赛道对车辆的机械素质有着更高要求,对车辆的综合动态特性是不小的挑战。极星2并不是为赛道而生的车,但是作为高性能主打的产品,既然有胆量来到赛道试驾,可见它对驾驶方面的底气之足,而它所带来的实际表现,也确实能让驾驶者直呼“爽”,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解。
动力性能,前边的参数已经足够有说服力了,极星2双电机的加持下,以及电动车的输出特性,没有了传统变速箱动力传输的迟疑和损耗,让极星2的性能毫无保留的爆发出来,带来体感极强的推背感,即便是在真正开上赛道前做了心理准备,它的绝对加速能力还是带来不小的惊喜。
速度是赛道出成绩的绝对保障,极星2的直线加速能力完全不用担心,只要舍得踩加速踏板,它都能带来足够好的加速性能。在浙赛最后并不算长的大直道上,全力加速时Polestar 2的尾速可以接近170km/h。
而极星2由于电子辅助的介入控制,我们在弯道中如果出现轮胎打滑,出于安全考虑电机的输出会受到限制,并不能获得像直线上那样强的加速性能,需要轮胎恢复抓地力,电机才会输出全力来加速。
转向系统提供了三种力度,轻、标准、重,不同模式下力度确实会有一定差异,但是转向比并没有区别,对于转向的响应也就没有太多影响。极星2的转向比设定也不像纯粹的性能车那样灵活,完完全全属于日常驾驶的标定,依旧是在城市中驾驶轻松顺手。
而在赛道中,这样的调校并不受用,转向响应虽然没有太多的拖沓感,但是较大的转向比,和不太灵敏的转向回馈,让极星2在赛道中的可控性打了折扣,较大的弯道中方向盘要超过半圈,双手很难保持在3、9点位置,需要腾出手来打更多的转向圈数。
跑的足够快当然也要站得住,选装的Brembo刹车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进一步减轻前轮的簧下质量,对车辆的动态响应也有着不小的影响,打孔的通风刹车盘进一步提升散热性能,保证车辆高速频繁刹车时的可靠性。
伴随着刹车踏板的高灵敏度,初段就能释放很充足的制动力,不过踏板的初段脚感偏硬,中后段会更加线性,整段的刹车效果都足够出色。在车辆几圈连续的试驾下来,刹车的抗热衰减能力也很强,刹车系统带给驾驶者的信心,可以让极星2更放肆的在赛道中激烈驾驶。
Ohlins的双流阀减振器堪称完美,要知道Polestar 2的最小离地间隙达到了151mm,要比一般的轿车高不少,甚至接近同价位的SUV,这对于它的极限动态有着不小的影响,但在这套减振器的作用下,完全弥补了高底盘的不足。
减振对于车身的控制非常优秀,首先是行程可变度,调校的风格并不是傻硬的支撑,阻尼在不同的压缩行程和速度上会呈现不同的效果,高速制动对于车头重心转移的支撑,高速弯侧向倾斜的控制,包括轮胎压过路肩的连续跳动,都处理的游刃有余,这套减振都会让车轮死死的贴着路面,极力的控制车身保持最佳的稳态,很难完全试探出底盘的极限有多高。
同样,选装得到的马牌SportContact 6运动轮胎,胎面更宽获得更好的抓地力,不过在如此强的动力,和高制动力的刹车面前,打滑现象在所难免,好在电子系统及时的介入,尽可能的去保证轮胎抓地力,合理的控制油门和转向,让车身时刻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几圈的赛道试驾过后,Polestar极星2确实让人印象深刻,相比同价位的电动车,确实具备一定能够让人津津乐道的驾驶乐趣。当然,这其中一部分功劳来自高性能套装,减振、刹车所发挥的作用,成为了今天赛道中的关键,大幅提升了赛道中车辆的极限。
编辑点评:一天的赛道体验,充分的感受到了极星2的运动基因,优点非常鲜明,搭载的双电机带来足够强的动力性能,选装套件中的Ohlins减振器和Brembo刹车系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因素,让极星2在赛道中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有意订车的朋友一定要考虑。当然它也并非完美,转向系统拖了一些后腿,转向比的设定比并不适合赛道驾驶,不过对于日常驾驶更加友好,毕竟这也更符合多数车主的用车场景。
精彩内容回顾:
根据海外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2025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28个国家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7231辆,同比增长169%,而特斯拉的销量为7165 辆,同比下降了49%。这一微小却又意义重大的差距,终结了特斯拉长达十余年在欧洲纯电市场的统治地位。
各位听说了没,红旗也要造越野车了!今年上海车展,红旗发布了旗下首款硬派越野车,目前名字还没定。官方也只公布了一部分信息,包括非承载式车身、三把差速锁还有自研的矢量控制四电机。
皮耶罗法拉利,法拉利品牌创始人恩佐法拉利的儿子。为纪念他的生日,法拉利于5月22日推出了一款特别定制的绿色Purosangue。同一天,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雷军带着宝石绿配色的YU7亮相,其外观确实和法拉利Purosangue很相似。法拉利咱买不起,小米YU7努把劲还是够得到的。今儿来唠唠这款SUV三个版本咋选。
5月22日,小米YU7 正式发布,这款车被官方定位为 “豪华高性能 SUV”,中文命名为 “小米御7”,将于7月正式上市。从外观上看,小米YU7延续了小米SU7的设计语言,前脸封闭式造型搭配独特的银色车标,极具辨识度。前包围两侧三角形通风孔与同色装饰件相得益彰,大灯轮廓似曾相识,却又有创新,180度超广角照明加上镂空风道设计,不仅实用还很酷炫。车身侧面溜背式造型搭配电动内翻门把手,运动感十足,而高亮黑色材质覆盖的细节之处,又增添了几分精致。车尾部分,贯穿式对称C字形尾灯组搭配镂空式扰流板和 “小鸭尾” 造型后扰流板,时尚且富有层次感。
猛龙燃油版搭载2.0T发动机,匹配9DCT变速箱,最大功率175kW,最大扭矩385N·m。这套动力H6和二代大狗也在用,哈弗还拉着燃油版去参加环塔拉力赛,它的可靠性应该是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