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法系小钢炮 试驾标致207GTi 1.6T【图】
 

  路面上每一个小坑都扎实的从车身传递到桶型座椅,两手则不时随着方向盘而震动;前方防火墙内的引擎咆哮声,以及行李厢传来的雄厚尾管声浪,也让车室没有一刻称的上安静。相当硬派、甚至不算舒适的乘坐感受,可是对此我却甘之如饴。

  国内开手排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那种锻炼左腿肌肉、右手享受齿轮囓合的操驾乐趣,随着国内手排车市场的萎缩而逐渐凋零。上次试驾采单一手排设定的207 HDi,简易上手的手排接口,加上灵活稳健的底盘表现,虽然称不上激情十足,但仍具有相当的驾驭乐趣。

在以前总代理的操作下,206车系小钢炮RC车型曾导入国内贩卖;
而随着车型改朝换代,如今Peugeot总代理也依循国外地区命名,
以207 GTi之名再次向国内手排小钢炮市场扣关。

  而此番换作207 GTi,延续206 RC小钢炮的性能威名,在207的底盘架构下,身为车系的动力旗舰,207 GTi强调性能化的动力和悬吊设定,则让我不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跑胎、尾翼略增性能形象

  不仔细观察207 GTi,一时间还真看不出来其与一般207在外观上的差异。在207业已动感的外观下,原厂并未替207 GTi的外观大刀阔斧;与F1赛车类似的明显车鼻,饱满、夸张的线条使207 GTi拥有强烈的视觉张力;而猫科动物般的一双大眼,也让207 GTi显得活灵活现。此外207 GTi头灯也具备转向辅助功能,并可依车速不同自动进行转向角度调节。

207 GTi的外型并未夸张突显性能车格:
金属质感处理的栅状水箱护罩和左右后视镜是其辨识方法之一。
狭长的猫眼头灯线条、类F1式车鼻和大面积的水箱护罩,
让207 GTi的车头显得活灵活现。

 

  207 GTi维持相同的大面积水箱护罩,不过与一般车型相异的,原厂特别将栅状水箱护罩施以金属质感处理,使其在视觉效果上更为明显突出,强化性能钢炮的身份。

三门设定的207 GTi,在车系一贯的圆润线条勾勒下,外型相当动感;
而与一般207车系相异,207 GTi的车侧护条也采用车身同色处理。
17吋Pitlane样式铝圈搭配BridgestonePotenza RE050A跑胎,
虽然尺码够大,但是杀气略显不足。

  三门设定的207 GTi,浑圆的车侧线条承袭自206车系的设计基因。而面积宽大的前三角窗,也是Peugeot车系常见的设计手法。为了与一般207车系区别,207 GTi在左右后视镜的外壳,也采用类金属的表面处理;在轮圈部份,虽然207 GTi未采用大秀碟盘的样式,不过九幅设计的Pitlane 17吋锻造铝圈,搭配Bridgestone提供的Potenza RE050A跑胎,也为尺码不大的207 GTi增添许多气势。

207 GTi车尾区隔较明显:除了尾翼和尾管不同外,
保杆上的防撞护条也改为车色同色烤漆。
原厂宣称,207 GTi的尾翼在200km/h的时速下可产生25公斤的下压力道;
而单边双出尾管不仅造型特别,同时排气声浪也相当悦耳。

 

207 GTi全身上下最显眼的空力套件,即是尾门上缘的扰流尾翼。
为了追求高速时的下压力道,207 GTi采用较一般车型更大面积的尾翼设计,
据原厂数据所示,此一设计更可在200km/h时速下产生25公斤的下压力道。

  在后保杆的部份,原厂将原先塑料原色的防撞饰条,改为车身同色处理;而排气尾段也改为单边双出样式,独特的梯型设计也别具特色。

  桶型座椅让人爱不释手

  拉开长度颇长的车门,207 GTi为了方便第二排乘客进出,车门开口的面积可说相当宽广。而映入眼帘的,则是两张让人热血奔腾的桶型座椅。一扫略嫌内敛、不够热血的外型设计,207 GTi车室的两张桶椅,瞬间让操驾的欲望直逼满点。

  207 GTi搭载的两张桶型座椅令人爱不释手。由Alcantara麂皮、真皮和网眼织布交织成的桶椅,加上手动六向调整功能,不论在外型、防滑性和包覆性上皆表现优异。此外在安全考虑下,座椅侧边也内藏辅助气囊之配备。

  凹凸有致的造型设计,椅面中央以Alcantara麂皮包覆,两侧支撑大腿和上半身的部位则用上网眼织布,而座椅边缘处则采用真皮材质。此组座椅不论在视觉效果、包覆性能或是防滑效果上的表现,皆让人爱不释手;此外为了提升安全防护,座椅侧边也内藏了车侧气囊。

在铺陈竞技氛围上,原厂在207 GTi的车门上也用上大片Alcantara麂皮,
同时金属材质也成为驾驶与车辆接触的主要接口。

  两张桶型座椅为207 GTi堆栈出浓厚的竞技风格,而此一铺陈也持续在车室内发酵:与桶椅相同的麂皮材质,也沿用于车门饰板之上,并以缝线加以装饰;而在踏板组和排档头等处,则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打造,使整体竞技氛围更显完整。

 

  竞技铺陈仍具配备水平

  有别于一般车型的白底仪表板,207 GTi采用清一色黑底配色。乍看之下似乎略嫌无趣,不过细看才发现,原来207 GTi仪表板并非单纯黑底,而是采用有浓烈赛事特色的方格旗底纹,让人不禁会心一笑;而6,500rpm的红线转域,以及时速表底的250km/h,也题点驾驶不容轻忽其性能实力。

中控台上的配备维持207车系水平,
并加入德国Blaupunkt五片式CD换片机;不过三幅式方向盘造型仍嫌不够热血
除了表底时速直指250km/h外,207 GTi的仪表板底色也采用独特的方格旗纹样式。

  尽管视觉和触觉所及之处,207 GTi都流露出强烈的技竞风格,不过在配备方面,原厂仍有一定程度的着墨。诸如双区恒温空调、定速/限速系统、光感应头灯、雨滴感应雨刷、倒车雷达等配备,维持207 GTi在乘坐舒适和驾驶便利性上的水平;而在207车系标配的CD/MP3音响以外,207 GTi也另增德国Blaupunkt五片式CD换片机,带来更丰富的听觉享受。

  1.6升增压引擎市区驾驭相当惬意

  所有的性能化铺陈,都不及转动电门、引擎发动的那一瞬间。轰然一声,207 GTi引擎盖下的动力就此苏醒。与过去206 RC采用大排气量自然进气引擎的方式相异,207 GTi搭载母集团PSA与BMW共同开发的1.6升涡轮增压引擎;而这款原厂代号EP6DTS的小排气量增压引擎,也连续两年在国际引擎大赏中拿下1.4至1.8升级距的最佳殊荣。

由PSA集团和BMW共同开发的1.6升涡轮增压引擎,
舍弃206 RC所奉行的大排气量自然进气准则,
以涡轮增压搭配小排气量引擎的方式,
榨出175匹最大马力和24.5公斤米最大扭力。

  引擎发动之后,车尾隐约传来的脉动声浪,鼓催着驾驶不要再原地停待。左脚踩下离合踏板,右手推动排档杆,离合器渐放,207 GTi便即刻滑出向前。市区驾驶片刻,感觉207 GTi并非一辆难以亲近的钢炮车款。离合器的踏板行程虽长,不过适当的辅助力道让左脚的负担不显过重。而各档位的咬合也称顺畅,驾驶可以轻松找到手排和离合器之间的操作节奏。

207 GTi拥有宽广的扭力高原:24.5公斤米最大扭力可在1.600rpm至4,500rpm均匀输出,
双涡流设计的增压涡轮也有效消弭涡轮迟滞的现象,
使其在低转速域驾驶时也能相当轻盈迅捷。

 

  而207 GTi搭载的1.6升增压引擎,也给人不俗的第一印象。一般涡轮增压引擎在市区行驶时,涡轮未开让脚步略嫌沉重、涡轮开启后动力上涨的幅度又难以捉摸;而这具屡获国际大奖肯定的1.6升增压引擎,则藉由双涡流涡轮设计,让增压涡轮可以在低转速便启动,以消弭涡轮迟滞所带来的困扰。在引擎转速甫突破1,500rpm,随着排气声浪渐高,便可感受推力逐渐涌出;而涡轮迟滞的感受也难以察觉,整体加速表现反倒感觉线性,但低转速域的扭力输出则更胜自然进气引擎。

  超增压模式

  而这具小排气量增压引擎在高转速的表现上,也让人不容小觑。来到宽阔路段,刻意补油退档来一探207 GTi的高转表现;这款1.6升引擎具有超增压的功能,在引擎水温到达90度、三至五档位全油门下,最大增压压力会提高至1bar,扭力峰值则成长至26.5公斤米,并自1,600rpm至5,200rpm形成丰厚的扭力高原。而此时驾驶也能尽享浑厚的排气声浪,随着身体陷入桶型座椅,享用207 GTi的加速魅力。

原厂代号EP6DTS的1.6升涡轮增压引擎具备超增压模式:
当水温到达90度以上,档位在三至五档时,
全油门下涡轮增压压力会达到1bar,
并使扭力峰值提高至26.5公斤米;
对于高速时的再加速有相当帮助。

  取道北宜公路,蜿蜒多变的山路则是一探207 GTi的最佳场地。207 GTi的转向系统有Peugeot一贯的调调:低速时辅助力道甚大,感觉偏向轻手;而在车速追高后,路感回馈则便得清晰许多,而转向也随之敏锐而精准,对于弯道内的指向性有相当帮助。

随着车速增高,207 GTi转向系统的回馈力道浮现;
而车头指向也变的敏锐和精准,加上短轴距的优势,
使其在山区弯道内相当灵活。
变速箱二、三档位间的切换,便足以应付一般山区路段。
而在跟趾操作上,略有落差的油门和煞车踏板,
在重踩煞车下则较方便偏点油门踏板。

  在北宜路段,变速箱大多在二档和三档之间切换,便可从容应付各式弯道。眼见弯道入口逼近,踩下煞车欲作跟趾:高低稍有落差的踏板组设定,需要驾驶以较深的幅度踩踏煞车。最佳的方式是延后煞车点,以重踩的方式煞车,而车头下沉的情形也称稳定,并不会失掉既定的过弯路线;而此时右脚偏点油门,即可实时将转速补上,完成退档动作,以预备出弯后的大脚加速。

  底盘沉稳取代滑溜

  207 GTi刻意强化的悬吊系统,几乎撇除舒适上的考虑,除了短促直接的阻尼设定外,原厂也换上高磅数弹簧和全车底盘硬橡皮;换得的是微乎其微的弯道内侧倾,驾驶不需特别顾虑重心转移的问题,即便是错估弯道幅度,也能尽管加大方向盘角度以进行修正。

 

  不见过往法系车种弯道内后轮的滑溜特质,207 GTi在强健的悬吊支撑下,微乎其微的车身侧倾使车身重心转移轻微,而后轮的反应也可说是闻风不动,相当稳健的循着前轮导向而去;少了些许乐趣,但也让一般驾驶人更具信心。

  一改过去法系车种,在弯道内略带狡黠、灵性的后轮特性,207 GTi扫过弯道的感觉十分稳健。尝试过中规中矩的过弯路线,也刻意跑开路线,看看能否让后轮略微滑移,发出一丝抗议;不过207 GTi后轮表现出来的,仍是一派沉稳。前轮指向何处,后轮也十分快速地跟上到位,毫不拖泥带水。

过激的悬吊设定,在面对台湾地区的拉力级路面时,
往往让207 GTi弹跳过大,失去原有动线。

  唯一要挑剔的,直接、硬派的悬吊系统,对于支撑车体、抑制侧倾有相当功效;但在压过坑洞或非平整路面时,过于激烈的悬吊反应,却有将车轮稍加弹开路面之势。特别在弯道之中,驾驶可感觉某轮的抓地力短暂消失;再回到路面时,原本的走线也已偏离,需再费心进行修正。

  舒适,可以妥协

  说实在的,以舒适的角度来看,207 GTi可说是完全不及格。硬得出奇的悬吊系统,几乎不对路面坑洞作出修饰;而隔音工程在207 GTi上彷佛也只是聊备一格,不是前方的引擎声频、便是后方尾管的轰隆声响。但是牺牲掉舒适性,207 GTi再次为驾驶带来的,则是法系小钢炮的操控乐趣;在台湾车坛日益罕见的手排性能车市场下,我想舒适性的妥协,相当值得。

12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