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当经典融合科技 宝马X5 3.0si详细测评
 

1.宝马X5 3.0si - 试车评测

宝马X5试驾评测

试车开篇

车评概要

  • 车厢精细程度显著提高,用料具价值感
  • 七座设计,功能性比上代大增,不牺牲尾厢
  • 全景天窗设计出色、功能齐全
  • 电子挡杆日常驾驶仍会出现换挡混淆
  • 车头包围离地低,在越野时容易刮地损坏

撰文:颜宇鹏
摄影:新车评网
试车时间:2007-11
测试评价基于经销商提供的试驾车
鸣谢车辆提供--------------------
深圳市宝创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2.宝马X5 3.0 - 车型由来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47次 评论(5)


图为2004年经过小改款后的第一代X5。

第一代X5诞生于2000年,是宝马史上首款SUV。作为宝马应对全球SUV风潮之作,X5很好地体现了宝马的品牌精神——注重操控乐趣。其纯公路化的底盘设计,虽被一些业内人士所不屑,但市场却证明了这样的SUV更受城市人的爱戴。


第二代X5线条更圆润,风格更运动。

首代X5的成功催生了更小一级的X3,以及更多其它品牌的公路型SUV,其中一个典型就是保时捷Cayenne。第二代X5于2006年亮相,它所面临的强敌已比第一代多得多,宝马必须为它注入更强的技术、更多的卖点,才能再续辉煌。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X5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美国生产的。由于美国是SUV的最大市场,宝马和奔驰一样,都选择了在当地设厂生产SUV,提高成本竞争力。结果奔驰第一代ML就因为品质欠佳而饱受批评,但宝马X5却品质优异,证明宝马的美国工厂有一流的管理水平。如今,我们也看不出X5跟其它德国本土生产的宝马车型在用料、装配上有任何的不同。

在新X5全球登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宝马就将它引入了中国。有3.0L六缸和4.8L八缸两个车型,售价分别为89.5万和133.6万元。本篇测评的是销售主力3.0si车型。

 

3.宝马X5 3.0 - 外形观感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48次 评论(5)

上代X5是宝马设计总监Chris Bangle进入宝马的第一个作品,它虽然整体偏于保守,但也确立了很多宝马SUV的家族特色。眼前的第二代X5,很大程度就是延续了第一代的风格,第一眼你可能分不出它是新一代,因为整体的大小、轮廓乃至前后灯的造型,都是以第一代为蓝本的。这可以在客户心目中营造一种产品的延续性,是高级品牌确立顾客忠诚度的一种惯用做法。

新X5的与时俱进,表现在车身线条更丰富,曲面更饱满。从前方看,整部车显得更加饱满;从后方看,上窄下宽的比例营造出更强的动感。不过和保时捷Cayenne相比,X5依然是比较理性的,适合家用,不会太过张扬。

新X5的车身尺寸实际上比上代大了一圈,车长从4667mm增加到4854mm,轴距从2820mm增长到2933mm。尺寸的增大使得新X5可以容纳第三排座位,从实用性上回击尺寸更大的奥迪Q7。不过设计师显然并不希望X5看起来很臃肿,于是通过设计的手法让它“瘦身”,轮圈和轮拱更大的同时,C柱侧窗比上代显著缩小,使新X5的侧面更像一部紧凑的掀背车,这是一种视觉效果上的伎俩。

 

4.宝马X5 3.0 - 外形细节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49次 评论(5)

新的外形在细节上没有很大突破,车头和X3一样,采用了多边形的头灯、多层符合的保险杠,感觉精致但也复杂。车身钢板的曲面和折线,已成当代宝马车型的特色,没有什么稀奇了。L型尾灯作为宝马SUV的特色,虽然也被双环CEO“吸取”了,但X5的LED光管亮起来光度十足,科技感和身价感都不是次货可以模仿到的。

尽管是百万级别的豪车,但X5的全车底部以及轮拱边缘,都坚持采用黑色的塑料包边,避免被砂石打花而增加维修成本,是个很理性的设计。

 

5.宝马X5 3.0 - 内饰氛围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0次 评论(5)

车厢延续了上代的横向格局对称式,但打开车门,可以感觉到内饰的整体气氛明显高级了,主要来自更加考究的材料,仪表和按钮等细节也精致了不少。我们过去曾说,宝马的内饰就是缺乏精致的豪华,新X5对这方面是有所加强的,但仍比不上奥迪Q7的程度。

已成宝马家族特色的横向中控台,装备布置一目了然;坐在驾驶座上,有SUV的高高在上感,视野很好,宽大的舒展空间则是它与X3的最大不同所在。

 

6.宝马X5 3.0 - 驾驶细节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1次 评论(5)

宝马的精髓是驾驶,近几年的宝马设计师一直在试图围绕“驾驶”建立一些功勋,带来一些新意。例如从5系开始应用的轻触式方向灯控制杆,尽管使用起来还是需要时间适应,有时候免不了出现混淆(特别是手动将方向灯回中时),但从5系到3系再到新X5,宝马坚持要用,大家也只好努力去习惯。新X5就连下方的定速巡航控制杆也统一为轻触式,逼着你与时俱进。

宝马的方向盘握感是差不了的,4向电调是标准装置;落地式的油门踏板,能适应不同脚板大小的驾驶者;按钮式点火、i-Drive系统,已经是3系以上车型的标准装备。

新X5采用了电子驻车系统,在中控台上以一个按钮取代了手刹手柄。不过奇怪的是这个电子手刹并没有自动解除功能,即使系上安全带、D挡加油,电子手刹还是不会解除,一定要手动按钮才能解除。换言之,它只是将手柄换成了单触式按钮,并没有自动控制驻车的功能。

提到中控台,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有点特别……没错,下面就来看看

 

7.宝马X5 3.0 - 轻触式挡杆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2次 评论(5)

轻触式的挡杆,又是宝马在驾驶方面的一个创新。这种以电子触点代替传统机械卡位的挡杆设计,首次出现在宝马7系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手柄,只需指尖就能操作。其后这个设计被奔驰S级乃至丰田Prius仿效。在新X5上,宝马再次拿挡杆“开刀”,这回是将传统位置的竖立式挡杆,改为轻触式电子操作。

这个弧度貌似香蕉、卖相十分有科技感的挡杆,底部没有传统的卡位或轨道,只能轻触式小范围活动。向后拉一下是D挡,向前推一下回N挡,按住释放钮向前推是R挡;向左拉是进入S运动挡和手动模式;停车则是按下挡杆顶部的“P”按钮。挡杆的手感一如想象中清脆,手动模式的推拉也非常就手。起初使用,难免会有点不习惯,尤其是在前后调头时容易发生没切入挡的状况。但是上手之后,相信你会认同这确实是个有科技感的设计——何况厂方还表示电子挡杆有防盗作用,它给盗车贼设置了一道很难逾越的关口

 

8.宝马X5 3.0 - 车厢装备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3次 评论(5)

之前的X3车评中,我们曾批评它装备太“寒酸”;而比起X3,X5的装备高级得多,算是应有尽有,没有什么可挑剔的话柄。音响是单碟机头加6碟转换器(位于手套箱内),音质已达豪华车应有水准,比X3好上很多。双区自动空调还带自动内外循环功能,简单易用。

i-Drive系统几乎在每篇宝马车评里都要被我们数落一次,随着和它接触、相处时间的增加,这种感受进一步被确定。宝马是知道i-Drive的问题的,于是在X5上加入了最新版的8个快捷按钮,位于音响下方,你可以将它们设置成i-Drive菜单里8个自己最常用的功能,例如空调特定模式、导航到常用的地址(如回家)等。这8个按钮具有触摸感应,把手指轻放在上面,屏幕就会显示对应的功能,按下才会激活该功能,是很高科技的产品。

其实通过i-Drive来控制行车电脑、空调模式这类功能,已经问题不大了,但新X5标配了宝马原装的NAVI导航。我们也说过数次,用i-Drive来操作导航实在是太考验人了。输入字母、换行、上下级菜单,全都是一个键,用起来很难不混淆,而且简单的功能都要在几级或几层的菜单里上上下下、进进出出。实话告诉大家,在我们试驾的两天里,就没有成功设定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目的地。

X5上最进步的地方是新增了倒车显示屏和声纳距离显示,前者是日系豪华车惯用的,后者是德系车(如奥迪)惯用的,宝马将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了,还真是比较周到。尽管那个倒车显示屏的画面质量很一般,尤其是在黑暗处颗粒非常显著,但视像配合声纳图像,泊车几乎可以万无一失,对X5这种有“杀伤性”的SUV来说是很值得表扬的。


倒车时会同时显示后方影响及四个角的障碍物距离。


i-Drive对于一些车载基本功能的控制已经不是大问题。


用i-Drive来输入地址,绝对是高难度动作。


导航画面清晰,但是拖动地图、放大缩小这些基本的功能,通过i-Drive操作都很麻烦。

 

9.宝马X5 3.0 - 前排座椅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4次 评论(5)

作为一部全尺寸SUV,X5的空间充裕,坐在前排活动自如。3.0si的驾驶座“只有”八向电调和四向腰托调整,4.8i版本则有宝马独门的超多角度调节功能。

座椅造型宽大,软硬适中,能提供不错的支撑;另一大好处就是座椅高低调节幅度很大,配合宝马特有的落地式油门踏板,可以让你选择高高在上的越野式坐姿,或是比较低矮的跑车式坐姿。同时也让高大的男士或矮小的女士,都能很舒适地踩到踏板。

 

10.宝马X5 3.0 - 中排座椅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5次 评论(5)

中排的空间也对得起X5的级别,宽度和高度都很充裕,地台是全平的,坐3个人不会有什么尴尬。和大部分SUV一样,座椅的靠背角度可调,座垫还可以调前后。三个头枕、后座出风口等细节,都带来了不错的舒适性。

 

11.宝马X5 3.0 - 第三排乘坐感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6次 评论(5)

第三排座椅是新X5给买家送的“礼物”。从工程角度说,以X5那4.8米多的车长,要布置三排座椅并不是很充裕的。坐进第三排,感觉纵向空间确实比较勉强。虽然头部空间足够,可作为“后座能够乘坐成年人”的理由,但实际上座垫还是很小很薄的,腿部空间在中排乘客作出迁就的情况下也只是刚刚足够,成年人在这里坐长途,肯定谈不上舒适。当然,小孩坐是没问题的。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X5的用家很少会用它来接载超过5名乘客的。新增的两张后座,其实是提供了一家大小同车出游的可能性,这就是个不小的卖点。而且工程师已经让这张第三排可以轻易折叠后隐藏在尾厢地台内,不对行李空间构成影响,所以用不着7座的买家也大可当作它们不存在。这样看来,新X5的第三排是绝对值得肯定的。

 

12.宝马X5 3.0 - 特大天窗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7次 评论(5)

宝马SUV的超大天窗我们已经在X3上见识过了,X5的设计基本和X3一样,天窗占整个车顶的三分之二,中间全无阻隔,充分展现车架刚性的高强。该天窗功能完备,顶棚和玻璃都是电动一键式开关,隔热、隔音效果都很好。敞开不透明的顶棚,可以给车内带来明亮的光线;前三分之二的玻璃还可以完全敞开,非常有开扬感

 

13.宝马X5 3.0 - 储物空间(一)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8次 评论(5)

我们即将花上整整两页来介绍X5的储物空间,这对一篇宝马车评来说算得上是怪事。但X5确实是宝马造车史上,便利性设计最为周到、用心的作品,值得褒奖一番。

X5的储物格有个鲜明的设计主题,就是“对开”——手套箱、中控台储物格、手枕箱以及后座手枕杯架,都采用两瓣对开式的盖子。最特别的是手套箱的上下对开门,按一个按钮对开后,里面是个很深的储物箱,足可立着容纳几瓶水。虽然这么深的手套箱,可能会造成寻找零碎杂物不方便,但设计上却是新意十足。

 

14.宝马X5 3.0 - 储物空间(二)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59次 评论(5)

除了对开式储物格外,X5还有很多随手可及的零碎储物空间,例如门壁板、后排前方、中控台挡杆旁,这些心思都是在过去的宝马车上很难见到的。便利性设计根本不违背宝马追求驾驶乐趣的原则,后者也不是车厢不够人性化的理由,所以我们应该为宝马的醒悟而高兴。

 

15.宝马X5 3.0 - 尾厢和载物空间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60次 评论(5)

X5的尾厢大小和同级的SUV不相上下,但它有一个独家特色,就是上下对开的车门。这种车门有两个好处,一是上部单独掀起时,占用的空间不及一般整片式的车门大,也没有那么重手;二是下半部分的“甲板式”车门,足可承受两个人的重量,可以坐在上面钓鱼嬉戏,搬运货物进出也更加方便。

新增的两张后座可以完全藏在地台之内,对尾厢容积影响不大,折叠后的地台也不算高。中排座椅折叠时座垫能自动潜滑,形成一个很不错的全平式后部地台。七座模式下的尾厢不大,则是意料中事。

 

16.宝马X5 3.0 - 发动机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61次 评论(5)

X5有两套动力系统,分别是入门级的3.0升直六,以及高级的4.8升V8。V8是X5的绝佳搭配,动力从容,霸气也十足,不过它的油耗和售价也是同样“高级”的。

所以我们选择试驾这款更平易近人的3.0。事实上,这是X5在国内销售的主力型号。这台发动机运转超级顺滑、高转超级迷人的特性依然健在,配合宝马一贯高效能的6挡自动变速箱,依然能提供很运动化的驾驶感受。

发动机吸入最大量的新鲜空气,提高升功率。但这样就必须采用大型的空滤器(引擎上方),用来过滤可能从前方吸入的灰尘。

 

17.宝马X5 3.0 - 日常驾驶感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62次 评论(5)

坐在X5的驾驶座上,第一感觉是车体比上代更庞大,不但因为坐姿高高在上,而且新的发动机舱盖造型波涛起伏,也让人觉得所开的车子“肌肉发达”。

3.0升的X5虽然听起来比4.8L V8逊色很多,但它的实际表现一定比你想象中好。宝马的传动系统效率确实很高,起步完全没有乏力迟滞感,发动机的性格是越高转越欢快,所以中后段加速十分有力。即使在120km/h时再深踩油门,依然有不俗的后劲,这样的表现不但足够日常使用,而且能让你在弯中有兴致去加速,在高速上有底气去超车,根本不用介怀3.0升在同级的SUV中只属“入门级别”。

 

18.宝马X5 3.0 - 过弯表现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63次 评论(5)

上代X5给我的操控印象中,其中一个遗憾是方向盘比例偏慢,最左到最右要打3圈多,这在宝马的转向系统中是不多见的。新X5将宝马独创的主动转向系统作为全车系的标配,最左到最右只有2圈,中低速度时,打很小角度的方向就能让前轮转动很大的角度,因此车头指向的反应非常快。起初开它,在路口调头时很容易一下把转向打到头;适应之后,你就会发现它所带来的好处:双手动作量明显减少,冬季穿多衣服时更能感到方便。

主动转向用在SUV上的一大好处是反应更智能化,不管是什么速度下,双手很快地乱摆方向盘,车头是几乎没有反应的,电脑会分析你的转向举动是否正常,然后才指令前轮作出正确的反应。因此高速行驶时,转向更加从容了,也解决了方向在On-Road(公路)时要准确、在Off-Road(越野路)时要虚位(否则会打手)的矛盾。它甚至会在失控时起到主动救车的作用,但我们并未去验证这个功能。

X5有着庞大的车体,但侧倾非常小,以120km/h过一个高速弯,帖服的底盘、清晰的转向和稳定的车身姿态,让你还敢在弯中继续加油。走高速弯是它的强项,而在低速窄弯,虽然主动转向使得入弯动作异常敏捷,但毕竟车体庞大,特快的转向反而将过多压力转移到轮胎上,使得它容易响胎,与X3相比,车体的动作也来得大一点。不过,悬挂对路面还是保持了宝马一贯的帖服感,仍能给人挑战、征服弯道的信心。

 

19.宝马X5 3.0 - 高速表现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64次 评论(5)

X5的底盘是全世界人都不用担心的。它的滤震保持了一贯的宝马特性,能传达丰富的路面信息,又会将不好的杂讯过滤掉。行驶在变化的路面上,底盘声音淡定自若,没有任何松散。不管是开的车还是坐的人,都会很舒服的。

高速100km/h上下行驶,车厢里并不如想象中安静,能听到发动机声音是悦耳的,23千转时车内就能听到它的动静,56千转是它最催情的时候,任何人亲临其境听过,就会立即明白宝马的魅力所在。风噪则在120km/h以后线性增长,总体还是可以接受。

高速驾驶中,我们发现了X5的一个有趣细节。新的定速巡航采用一根轻触式四向手柄来控制,设定好巡航速度时,速度表外围会升起一个白点,固定在所定的速度刻度上,仪表中央则有数字式的速度显示。这是一个很有机械感的设计,宝马似乎是要证明给大家看,他们虽然反对仪表花哨化,但绝不会在科技含量上逊色。

 

20.宝马X5 3.0 - 越野能力

www.xincheping.com 2007-11-3 9:37:00 本文累计点击225665次 评论(5)

上图可以看到X5拥有一个非常平整的车底,这是一种工程成就,最大的得益就是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能降低风阻、提升贴路性能。以越野的角度看,平整的车底也可以在一旦发生托地时,把机械损伤减到最低。它的离地距不算高,轴距也不算短,前保险杠还有厚大的扰流造型,这些都是在进入野地之前,让我们担忧的问题。

关于X5的越野实力,除了底盘通过性,还必须考量它的四驱系统。宝马用在第一代X5上的X-Drive四驱,被无数测试证实不能应付烂路,会出现打滑而无法通过的状况。但从第二个SUV作品X3开始,宝马已经着手改进X-Drive系统,让它能更精密地控制动力输出。

X-Drive属于纯电子化的四驱,它采用DSC(动态稳定系统)控制车轮单独制动,来制止车轮打滑,强逼动力输往不打滑的车轮。这种方式在不算非常极限的越野时,可以确保动力的传送。上图的X5在上坡中,左前轮和右后轮其实都已离地,但仍有动力继续爬坡,就是X5四驱效能的一个实力表现了。

下面四张图,是我们驾驶X5去挑战一个土坡。虽然没有大传动比的低速挡,但3.0发动机的低转扭力应付陡坡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有时候个别车轮有打滑迹象,但你不用管,只要继续轻轻点油门,电子系统就会自动制止车轮打滑,车子稳稳当当地向上爬。车身中部的通过性比我们想象中要好,最令人担心的还是车头那套漂亮的扰流器会刮到地面(事实上已经很接近)。


看X5 3.0如何从容地爬上这个土坡。

X5的四驱是“傻瓜”型的,车厢内没有任何关于四驱模式的选择按钮,唯一一个用户可以自己控制的功能叫做DHC(Down Hill Control,下坡控制系统)。顾名思义,它的作用是辅助你下陡坡,原理是以电子精密地控制刹车,将车速保持在8km/h的低速,避免下坡过程中人为刹车过猛而锁死车轮导致失控。在下陡坡时,我们发现宝马设定的这个8km/h对越野来说还是快了一点,但对于用户日常驾驶的环境,例如积雪的小路来说,8km/h则是一个很合理的车速。

0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