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试驾] 提起Wagon车型,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从几年前上市的马自达6 Wagon,到前不久刚刚上市的中华骏捷Wagon,都是这一车型在国内的代表之作。倍受国人关注的骏捷Wagon终于于2008年12月28日正式上市,而编辑也有幸第一时间试驾了该车,我今天就把我试驾的感受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Wagon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三厢车的操控性和MPV车型的大空间于一身,既满足了对载人储物空间的需求,又不会损失掉驾驶的乐趣。
Wagon的本意其实是“四轮马车”,后来逐渐演变成专门一种轿车车型的代称,这种车是以轿车为基础,将后备厢加高到与车顶齐平,从而大大增加了行李空间。Wagon车在欧洲非常的流行,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三厢车的拓展车型,Wagon车型不仅具有三厢轿车的所有通用性能,而且还能为消费者带来传统三厢车所不具备的优势。一般来说,Wagon车型拥有普通三厢车三倍左右的载物空间,这样在外出旅游、运动的时候,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优势显而易见。
『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展现出惊人的1400L后备箱空间』
虽然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均有自己旗下的Wagon车型,但是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对Wagon车型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虽然近些年来人们对车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代步工具,多用途、大空间的车型也正在被人们一步一步的所接受,但是Wagon车型“叫好不叫座”的现状确实让各厂商都很尴尬。马自达6 Wago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上市之初的大肆宣传,以及在日本及欧美市场的成功销售,都没有使这款车在国内市场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以至于新一代马自达6睿翼即将上市的时候,厂家也没有把睿翼的Wagon版本一并带回国内,当然上市伊始过高的售价也是很多消费者不愿意掏腰包的一大原因,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Wagon市场正处在一个逐渐被消费者认知的时期,而骏捷Wagon选择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上市,可以说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赌博的意味在里面。
马自达6 Wagon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这次经历似乎并不成功。这也使马自达,乃至其他各个厂家对于向中国国内引入Wagon车型望而却步。
我们还是来直接说说我们今天的主角骏捷Wagon吧,从北京车展上面第一次看到骏捷Wagon,我就被它整车的流线造型所吸引。编辑个人认为,骏捷Wagon的外形与BMW 328i Sport Wagon非常相似,可以说在造型方面骏捷Wagon设计的非常成功。
该车与骏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尾部的全新造型,经过意大利平尼法瑞那汽车设计中心的全新设计,骏捷Wagon给我的感觉是饱满而不厚重,B柱的改变不仅没有影响整车的流线造型,而且还显得更加协调。
骏捷Wagon的车身尺寸与骏捷一模一样,均为4700mmx1800mmx1450mm,而且轴距也为2790mm,如此大的整车尺寸与轴距,比之前的马自达6 Wagon的4670mmx1780mmx1435mm还要强一些,可见仅从车身尺寸来讲,骏捷Wagon确实非常有优势。
关于骏捷Wagon的详细实拍。我们汽车之家之前写过详细的介绍文章,大家可以点击下面的图片详细观看一下,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说到骏捷Wagon,相信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厂家一直大力宣扬的后备箱和整车使用空间了,1400L的行李箱,足足有普通三厢版骏捷的3倍,而在实际使用中又感觉如何呢?下面就跟随我一起来看一下吧。
『骏捷Wagon的后排腿部空间还不错,只是椅背有些偏直,时间长了会觉得累』
后备箱的可用空间共分为三层,每一层都被利用的非常不错,尤其是第三层的储物格,可以存放一些扁平的怕挤压物件,可以说是个不错的设计思路。
第一层所用的隔板是可以拆卸的,而且拆装起来也很容易,只是拆卸后的份量稍重,而且接口的位置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我判断如果多次拆卸后,会影响到正常使用。
骏捷Wagon后排座可以4/6分折放倒,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而当后排座放倒之后,1400L的超大储物空间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其他方面骏捷Wagon与普通三厢版骏捷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依旧配备了1.8L,2.0L以及1.8T的三款主流发动机,分别匹配了5挡手动,4挡手自一体以及6挡手动变速箱,可以说骏捷的良好的动力性能在骏捷Wagon身上没有打任何折扣。
骏捷Wagon 1.8T车型标配为205/55 R16的米其林轮胎,备胎是195/65 R15的非全尺寸轮胎。
后遮挡帘、车辆碰撞被动安全保护系统、倒车雷达、电动天窗、多功能方向盘(带音响控制,高配车型带蓝牙功能)、车顶行李架(选装配件)、可翻转座椅、仿石楠木装饰条、以及窗框外部黑色装饰条等配置都出现在了骏捷Wagon上面,可以说配置方面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骏捷Wagon标配的是无骨雨刷,也是相当的有档次。
『门板的储物格设计的过于窄,仅能存放一些票据等物品,而且很难顺利取出』
在介绍了这么多骏捷Wagon的外形和配置之后,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是试驾环节,因为只是短暂的赛道试驾,所以编辑着重感受的是骏捷Wagon的加速、弯道以及制动性能,更为深度的试驾感受,请耐心等待我们以后的详细试驾报告吧。
评价:
外观:对于骏捷Wagon的外形我个人非常喜欢,虽然前脸造型与普通三厢版骏捷没有任何区别让我有点失望,但是加宽加大的尾部造型并没有影响到整车的美观性,相反还有一种融合的感觉。评分:★★★
内饰:内饰依然沿用了骏捷的老样子,没有任何改变,人性化的设计相对考虑的不是很周全,比较失望。评分:★★
空间:宽大的后备箱以及4/6折倒的后排座椅,使整车的可用空间达到了1400L,这个成绩可谓是相当惊喜,编辑我个人最喜欢的也就在这里。评分:★★★★★
外形、内饰与空间结论:
骏捷Wagon在外形上面的改变可以说比较成功,前后搭配也比较和谐,让人看上去比较容易接受;在内饰方面因为没有什么大的改动,所以令编辑本人感到有点失望。Wagon车型在国外广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其空间大,外出旅行时不仅可以拉人载物,而且在休息的时候后备箱空间也完全可以当做一张大床来使用。而对于在繁忙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来说,一款大空间的都市旅行车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能在周末的闲暇时光,载着全家人去郊外旅游,原理城市的喧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下,也是很多上班族的理想消遣方法。而中华骏捷Wagon想带给人们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所以编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样类型的车的,因为日常家用中更多的是要考虑舒适性和实用性,而且相信这样的一款车不久以后一定会成为国人购车时的重点考虑车型。
骏捷1.8升4G93发动机的性能指标还是不错的,5000转爆发165N·m的峰值扭矩,6500转达到100Kw的最大功率,但是编辑之前通过广大的社区网友的回馈看到,很多网友反应这款发动机有些“肉”,所以我也着重的感受了一下这款1.8L发动机搭载到骏捷Wagon后的实际效果。
之前我们的专业评测团队对骏捷1.8L发动机进行过详细的测试,得出的结论是这款4G93发动机最大扭矩爆发转速3000~5000,4G93如果在2000转换挡时候会出现轻微较杆现象。而笔者实际驾驶时,也是在3500转左右才换挡,而且基本会把行驶转速稳定在2500转左右,编辑旁边的赛车陪驾教练也指出,其实这样的转速下,虽然百公里油耗会比起低转速换挡有些许的增加,但是实际使用却可以换来成倍的效率提升。
骏捷Wagon与骏捷一样,方向盘的力度稍沉,而且有些许的滞后,但是指向性很好,而且在这样的力度之下,让人也没有什么激烈驾驶的欲望,取而代之的是沉稳、踏实的驾驶感受,这也正好与骏捷Wagon的休闲风格想匹配。5MT的档位行程依旧很长,我估计厂家此举一是为了减少驾车的紧张感,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适合更广泛的人群。挂档时,会明显感觉到推入1、3、5挡时的感觉还算正常,但是往回拉挂入2、4挡时,就会明显感觉到档位行程确实很长了。
虽然档位行程很长,但是档位的清晰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准确,而且手感和吸入感都不错。骏捷Wagon的离合器也属于行程较长的那种,需要开之前稍微适应一下,我的感觉是:结合点比较偏低,所以起步时油门和离合器的配合还是需要一定准确度的,不然很容易出现“抖动”的情况。
高速过弯也是来之前我比较关心的一项,因为作为一款Wagon车型,虽然骏捷Wagon的前后配重比要比三厢车型更平衡,但是肥大的尾部还是会使尾部的惯性明显增大,而极限状态则会到来的更早。而实际驾驶时也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转弯时极限状态来的要比三厢版本更早也更直接,但是弯道平衡性确实经过了仔细的调教,让人感觉非常的踏实,骏捷Wagon的侧倾也完全属于可接受范围,多出来的尾部并没有使该车的弯道性能打折扣。不过以上状况仅限于驾驶的极限状态,90%的日常状态下,是感觉不到骏捷Wagon和普通骏捷三厢版本的差别的。
之后我又试驾了骏捷Wagon的1.8T自动挡车型,虽然4AT的变速箱略显陈旧,与华晨自主研发的1.8T发动机有些许的不搭调,但是毕竟作为一款居家休闲为主的旅行车,配备一款自动变速箱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这款自动挡车型的1.8T发动机表现还算不错,虽然厂家宣称从2000转开始就有涡轮开始介入,但是我们实际感受到有一定推背感时的转速基本已经在3000转了,而且还比较强烈,此时这款发动机就会告诉你它和1.8L的自然吸气有什么区别了。
手自一体的加减档也与一般车型的反应时间和灵敏度没什么两样,我感觉大约在0.3~0.5秒之间,也是“上加下减”的换挡方式,只是4速的自动变速箱确实对这款1.8T的发动机有些许的制约。
以上就是我这一天的试驾对于骏捷Wagon的感受,可以说这是一款让我个人非常满意的车型,不论是外观、动力还是厂家引以为傲的空间,都着实让我惊喜不小。虽然骏捷Wagon除尾部外与骏捷没有任何差别让不少人有点可惜,但是出自宾夕法尼亚设计团队的整车造型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
旅行车目前在市场上的份额确实很小,这首先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关,其次就是与车本身的性价比有关了。就如当年两厢版富康进军国内一样,从当年根本无法被大众接受,到目前市场占有率和保值率都首屈一指的车型,可以说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身边生活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
相信华晨公司也是看准了这一点,骏捷已经为其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份额和口碑,我对骏捷Wagon的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也许近一两年国民的购车观念还不能一下子转变过来,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和国人消费意识的转变,旅行车迟早会像现在的三厢车一样走进寻常百姓家,而到那时,大家在选择这一类车型的时候,中华骏捷Wagon也就会成为大家优先考虑的一部车。骏捷已经为华晨开创了一个销量奇迹了,中华骏捷Wagon又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