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五代高尔夫】
大众汽车身为一线大厂,旗下车型众多,但要说旗下最经典的产品还是非高尔夫莫属,自1974年面世以来,高尔夫的累计销量早已超过另一经典车型甲壳虫,成为大众的历史之最。
虽说高尔夫在全球大部分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风光无限,但中国市场却是高尔夫至今都没有征服的阵地。第四代高尔夫曾经进入过中国市场销售,但由于车型过于老旧,且定位过高,所以遭遇了滑铁卢,以致于后续的第五代高尔夫也不敢轻易进入中国市场。
但近几年来,高尔夫的大两厢对手们却逐渐拓开了市场,向来处惯了胜利者位置的高尔夫焉能罢手,就在第六代高尔夫海外正式推出不久,一汽大众接着在2009年上海车展上明确表示将国产第六代高尔夫,很快在10月份就正式上市。为了跟以往高尔夫有所区别,这一代高尔夫被坊间称为“高尔夫六”,我们在下文也将沿用这个称呼。
虽然高尔夫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沉沦,但高尔夫六的到来,仍引来了广泛的热议,这里头固然有高尔夫的经典地位这个因素,更重要的是高尔夫引进了最新的1.4T加七前速DSG动力组合,我们也在上市后第一时间试驾了高尔夫六1.4T DSG。
可能大家都会注意到,现在很多大两厢车造型都有点类单厢车——车头越来越高,车顶轮廓和腰线都越来越动感,而且这种潮流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比如已经上市的新一代马自达3、标致308,还有已给出概念形态的新一代福克斯。但高尔夫似乎受此影响不大,从第一代发展现在第六代,它那车身比例形态的变化都不大,外形设计坚持走平稳路线,这也符合大众的一贯作风。
当然,如果具体到外形细节,我们又可以看到高尔夫六的新变化。
前大灯与进气格栅连成一体,这样的设计从大众尚酷开始,已成为大众新车的一个新特征,高尔夫六上也看到了这样的设计。
前脸的新变化还包括U形大嘴设计,第五代高尔夫上的U形大嘴(国内的速腾也是如此设计),已演变成保险杠上的U形线条。
来到尾部,宽大的C柱设计还是延续了高尔夫系列以往的风格,但在平实的C柱下方,我们看到了不怎么妥协的尾灯,还有双口的排气管设计。
虽然海外市场景象万新,但高尔夫六在国内市场的对手还是福特福克斯、标致307、马自达3这些对手。即使跟这些老对手相比,高尔夫六的尺寸都完全属于紧凑,这跟高尔夫六沿用了PQ35平台有关,下文会有详说。
车系 | 长(mm) | 宽(mm) | 高(mm) | 轴距(mm) |
高尔夫六
|
4199 | 1786 | 1479 | 2578 |
福特福克斯
|
4342 | 1840 | 1500 | 2640 |
标致307
|
4212 | 1762 | 1531 | 2608 |
马自达3
|
4415 | 1745 | 1465 | 2640 |
国内上市的高尔夫六配备了两种动力。一是入门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不过已不是一汽大众原来那台古董级的两气门发动机,转而用上了上海大众那台1.6L发动机,相对先进一些。二是最新的1.4TSI发动机,虽然只有1.4L的排量,但在涡轮增压的支持下,它可以达到96kW的最大功率,而最大扭矩220Nm可以持续在1750-3500转,所以它可作为高尔夫六的高端动力。当然,即将推出的高尔夫GTI装备的是2.0TSI发动机,已到达性能范畴。
再说回1.4TSI发动机。跟大众1.8TSI一样,1.4TSI也已经实现国产,如今正式装在国产高尔夫六上,至此有两点已经明朗。一是大众全球取消了分层燃烧技术,这个技术细节早在试驾进口版本速腾1.4T时我们就已经向厂方求证过,原因是分层燃烧技术给三元催化器带来很大压力,不能保证其工作寿命,具体可点击查看这里。二是国产的1.4TSI为单增压版本,而不是进口尚酷上的那台双增压1.4T,即便如此,单增压1.4T的数据也已经远超国内大众那台老旧的2.0发动机,跟市场上众多主流的2.0发动机相比,虽然功率稍有不如,不过在最擅长的扭矩上却要胜出很多。
相比发动机,高尔夫六配备的变速箱更加引人关注,因为它更新鲜。不就是DSG变速箱嘛,为何说它更新鲜?
我们知道,DSG变速箱的中文解释叫双离合器变速箱。顾名思义,它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双离合器,目前世界上能制造双离合器的零部件商其实并不多,博格华纳应该是最早掌握双离合器技术的零部件商之一,大众那台六前速DSG的双离合器就出自博格华纳。
在用上六前速DSG变速箱不久,大众很快又推出了七前速的DSG变速箱,这台DSG变速箱跟我们之前所认识的DSG又有不同。当然挡位数不同只是表面的,最为核心的区别是六前速DSG采用了湿式双离合器,而七前速DSG为干式双离合器,供应商也不是博格华纳,而是来自德国的著名零部件商舍弗勒。
两种双离合器有本质的不同,湿式双离合器是在离合片之间充满了液体,帮助离合器冷却,但液体的存在终究使得动力传递有损失,而干式双离合器则不同,结合后它的传动会更直接,据大众官方资料称,能比六前速DSG节省10%油耗,而且七前速变速箱的结构也因此紧凑了不少。不过,这套干式双离合器能承受的最大扭矩只有250Nm,不如湿式双离合器能承受的350Nm最大扭矩。所以,我们就看到大众对于两台DSG变速箱的不同安排——承受扭矩大的六前速DSG用在2.0L以上排量,而更节能但承受扭矩小的七前速DSG则主攻小排量动力系统。
实际上,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体验这套动力系统,在08年底就曾试驾过进口版本的速腾1.4T,当时它那平顺快捷的变速箱,和毫不示弱的发动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番试驾已经正式国产上市高尔夫六,会有什么不同吗?
实际体验后,我们在高尔夫六上找到了相同的感觉,这套动力系统不论在日常驾驶,还是在激烈驾驶中都给出了让人折服的表现,如要细说,那就应该将发动机和变速箱放在一起来说,因为它们合作得犹如一体。
日常驾驶中,这套动力系统表现出非常温和的一面。如在斯文起步时,变速箱总是很愿意升挡,行车在时速60公里上下,变速箱就已经悄然推升至7挡。这个过程中,七前速DSG齿比编排很紧密,发动机总能保持在2000转以下,不断地换挡也没有激起发动机太多的声响起伏,加上这台DSG换挡极平顺,所以整个提速过程非常自然、舒服,颇有点CVT的感觉。如果要再往上提速,只要油门动作不大,甚至可以保持7挡状态稳步提速,上到100km/h对应的也不过2100转。
当然,想要提速稍快一些,变速箱还是会降挡,DSG一旦换起挡位来又变得很活跃。本来七前速的齿比编排就比较紧密,即使比较“温柔”地踩油门加速,连降两挡是常见的,真正急着加速的话,变速箱连降三、四挡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试罢大马路还不够,我们来到山路,在这里车子的速度起起落落更是频繁,对动力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过这也没有难倒高尔夫六——首先是发动机的最大扭矩非常宽泛,不管在2000转还是在4000转,发动机发力都同样游刃有余;DSG变速箱也在非常“勤奋”地选择合适挡位——蜿蜒山路上DSG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不停地换挡,照常理我们比较“头痛”那些过度活跃的自动挡车,但高尔夫却没有这个烦恼,因为它的换挡真的够快够平顺,使得高尔夫六的山路行走非常自然、得体,令人折服。
当然,如果真要细致比较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表现——发动机的动力虽可满足大部分场合,提速的持续性也让人赞叹,但终究说不上迅猛,即使在S挡让转速保持在2500转以上,发出的力量也没有“用力过大”的感觉;DSG变速箱则非常“聪明”,用起来很舒服、自然,给人的印象确实要深于发动机。
油耗方面,在我们整个试车过程中,行走快速路时电脑显示油耗7.5L/100km上下,山路激烈驾驶时超过了9L/100km,这样油耗水平跟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相近,已经相当厉害了。
虽说高尔夫六为全新一代,但平台技术并没有太大革新,也就是说跟高尔夫五代一样出自PQ35平台。所以,高尔夫六的轴距没有变化,它的悬挂结构也没有变化,这些底盘的“主心骨”都没有变化,已经为高尔夫六的研发省下了不少成本,加上又从PQ35上衍生出PQ46平台,这样大众就很好地优化了内部资源,更加合理地降低了成本。
当然,高尔夫六没有改动底盘,是否就一定意味者落后呢?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其实PQ35平台的技术规格依然不过时,那实际表现又如何呢?请往下看。
由于没有机会试驾到普通的第五代高尔夫(试过的只是高性能版本的GTI),我们的认识更多来源于速腾。发现高尔夫六的表现跟速腾有类似地方,底盘同样传递出一种稳重,高速行车非常平稳,只是电动助力转向在高速加重并不算很明显,在上到140km/h以后,虽然下盘还相当稳定,但驾驶者还是要多注意把握自己的方向盘。
弯路上,高尔夫也体现出前后平衡的过弯表现,就算不去做激烈的攻弯(当然我们还是尝试了激烈攻弯),日常行车做个普普通通的转弯动作,高尔夫六那足够的侧向支撑,不会过于灵敏但足够听话的转向,还有扎实的下盘这些特点都已经能体验到七八分,加上力量并不会过头的动力水准,发现这台高尔夫六的底盘和动力之间协调得很平衡。
除了相同之处,还有更多的不同。先说说转向,同样是电动助力转向技术,高尔夫六转向的路面信息会丰富一些,回中力回馈过来的质感更好,每打一下方向,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跟车子进行着沟通,而不像速腾、迈腾那样除了精准执行转向意图外,没有任何人车沟通,显得比较冷冰冰。
高尔夫六的底盘调较也颇有心思。它是够稳当,却不像马自达3这些过弯高手般纯粹地刚硬无比,高尔夫六应对路面的头一下冲击总能缓冲掉一些,真正入弯后又能支撑起良好的姿态,同时悬挂动作反应很快,又带来了给人信心的贴服表现。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能从高尔夫六上得到驾驶乐趣,它有平衡、聪明的动力系统,规格不变的底盘却有更多的驾控感受变化,驾驶它行经不同路面,进入不同弯道,速度快慢不同,都能给驾驶者不同的感受,比之同级中福克斯的驾驶乐趣来得更足,更接近马自达3。相比同门,大一号的迈腾没有太多驾驶乐趣可言,即使速腾也稍逊色,不知道是大众对打造“当家花旦”更得心应手,还是说大众对底盘调教的思路有所变化,这些疑问还是留待大众后续新车来回答吧。
前面就说过,高尔夫六的底盘并不是直接无比的类型,所以车厢内乘客在颠簸路面也不至于太难受,但滤震终究不是高尔夫最侧重的环节,乘客要是了解到这换来了高速行驶时的良好稳定贴服表现,在承受颠簸时也就宽慰多了。
静音性方面,高尔夫六在各方面都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环境隔音、发动机噪音、轮胎噪音都能让人满意,行走颠簸路面,车子的扎实表现令人称道,没有多余的杂音传出,相比同为国产的迈腾表现更优异。
车厢设计保持了大众向来的稳重设计,尤以中控台设计最为典型,当然也不是没有比较花哨的设计,高尔夫六的门壁板设计就显得特别,灵感应该是来自同门Tiguan。另外也有很显心思的地方,高尔夫六车厢的内饰设计很聪明,虽然仍为典型的上深下浅色调,但高尔夫六在地板、门把手、挡杆台这些手脚容易触碰的地方,都用上了黑色,更加耐脏。
虽然整体的设计比较简约,但也能看到一些跟随潮流的细节。比如方向盘,原来大众车上那个统一的而又设计简单的方向盘,已经让我们彻底厌倦,高尔夫六使用的方向盘跟帕萨特CC有些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有自己的特点。另外,车厢内多处细节也镶上了金属装饰边条,观感更精致了。
高尔夫六的尺寸比较紧凑,车内乘坐空间也比较紧凑,无论宽度还是纵向腿部空间都不是十分出色。
座椅方面,在我们试驾的这款舒适型上,装备的是织物座椅,乘坐椅面偏硬是大众向来的特色。这套织物座椅在乘坐接触部分使用了网格布,有利于透气,是个运动化的小细节;而前排座椅坐垫的造型比较能包裹住乘员的大腿部,也是个运动化的细节。
虽然各处储物空间都不大,但高尔夫六的前排已有足够的杯架,随手储物的格子,前门壁板的储物格还细心铺有绒布,已经足够。
反倒是后排,高尔夫六后排的杯架共有四个,已经完全足够,但却没有一个靠背后储物袋,也没有中央扶手,使得很多物品比如杂志都不能找到安置的地方,这样的缺失不应该。
高尔夫六的尾厢的开启方式,仍然延续了尾部logo可以当门把手使用的设计。
高尔夫六1.4T只有两种配置款式——舒适型和豪华型。彼此的配置差异在于自动防眩目后视镜、模拟可视倒车雷达、真皮方向盘、真皮内饰、真皮座椅、驾驶座电动座椅、前排靠背储物袋、后排手枕、双区自动空调、自动雨刮、自动大灯、高级行车信息系统、定速巡航这些装备,差价1.7万元。
而标配的配置,则主要有电动天窗、ESP、坡道起步辅助控制、侧气囊、外后视镜加热功能、转向辅助灯这些装备,在同级中这个装备水准比较平淡。
作为欧洲明星车,高尔夫六很早接受了欧洲NCAP测试中,获得了了五星的最高评价。安全装备方面,高尔夫六全系标配了ESP电子稳定系统、前气囊、侧气囊,但没有装备侧气帘。
近期在中国进行的C-NCAP碰撞,高尔夫同样得到五星的评价。除了100%正撞得分不算高以外,其余两面得分都表现很好,尤其是侧面碰撞得到了满分的16分。总的来说高尔夫依然是一辆可以让人放心使用的车。
优点:
缺点:
虽然第四代高尔夫曾经来到过中国市场,但它注定只是个匆匆过客,此番高尔夫六的到来,几乎是全球同步的新车,并携最新的动力技术而来,才让人真正感觉到这部世界经典车型来到了中国市场。
从实际体验来看,高尔夫六的新技术不仅填补了大众在国内小排量发动机的落后,还有着令人折服的表现——这套新颖的动力系统竟有着无比亲和的性格,无论快开还是慢开都透着一股聪明劲;底盘规格虽没有变化,却带来了更好的驾驶乐趣,这也是我们在以往众多大众车上没有寻获到的。
再者,国内的大两厢车市场格局已多年不变,既没有更多的新车加入,本来就不多的在售车型也没有去做更新换代,比如标致307和马自达3,其实海外市场已经更换为新一代车型。一边是新鲜出炉,另一边则是国内市场平静多年,高尔夫六的到来,无疑给几个对手来了个技术性击倒——即使是做了改款的福克斯,其技术含量也跟高尔夫六有不小差距。
当然,高尔夫六的到来也不是叫好声一片,由于1.4T的配置款式偏少,装备差异偏大,引起了众人的热议,看来“做产品”不光是拿出高素质的新车,一汽大众要想在高尔夫六身上获得成功就要全面到位,目前来看还有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