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新车评网 东风雪铁龙C5 2.3 - 试车测评
 

雪铁龙C5试驾评测

雪铁龙C5试车开篇

 

东风雪铁龙C5
【第一代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中期改款的第一代C5】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对雪铁龙的认识更多地来源于紧凑型车,尤其是实现国产的几个车型,而定位较高的雪铁龙车型虽也有进口销售,但声音偏弱并不为很多人所熟悉,如雪铁龙的C5、C6。进口销售的C5为第一代车型,在2001年推出,然后在2004年进行了中期改款,进口销售的C5和C6都装备了雪铁龙特色的主动液压控制底盘。

东风雪铁龙C5
【雪铁龙Xantia】

雪铁龙C5的历史并不长,液压控制底盘技术也非C5首创,其前身雪铁龙Xantia,同样具备液压控制底盘技术。实际上Xantia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来到过中国,但东风雪铁龙只是小批量地组装销售,所以能见度极低(一起进来的还有更高端的雪铁龙XM)。

在2000年之后,雪铁龙逐渐将旗下车型命名统一为“C”系列,所以C5成为固定名称,目前已发展到第二代,2008年在欧洲上市。

东风雪铁龙C5

而东风雪铁龙也在经历此前高端车型的“曲折”后,于2009年将第二代C5正式国产,共有2.0L、2.3L和3.0L三种排量,其中最引人注目无疑是主力的2.3排量,新车评网也在第一时间试驾到了东风雪铁龙C5 2.3新车,就看其实际表现如何吧。

 

东风雪铁龙C5
【2007年的C5 Airscape概念车】

第一代C5的外形设计颇显丰腴,引来一些异议,诟病其失去了雪铁龙以往所坚持的动感形象。说到设计,近年来雪铁龙设计团不乏惊艳的设计作品,所以要让C5回归动感形象不是问题,他们就在2007年用跑车形态展示了C5的设计方向。

而在最终的量产版上,我们看到设计师为C5保持了大胆动感的外形设计——较低矮的车顶大幅度溜背,加上短尾设计,一派当年雪铁龙Xantia的动感比例身段。

东风雪铁龙C5

这时再来看看雪铁龙C5的车身尺寸,其实它的尺寸已经超过了第一代C5,而变得更大,但观感反而变得“苗条”,不得不说是设计师的功劳。即使相比很多同级对手,雪铁龙C5的车身尺寸都超越了它们,尤其是轴距和车身宽度,比八代雅阁都要大。

车型 长(mm) 宽(mm) 高(mm) 轴距(mm)
雪铁龙C5 4805 1860 1458 2815
第一代C5 4745 1780 1476 2750
标致407 4676 1811 1445 2725
别克新君威 4830 1856 1484 2737
大众迈腾 4765 1820 1472 2709
马自达睿翼 4755 1795 1440 2725
本田雅阁 4945 1851 1480 2800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看到雪铁龙C5的前脸设计,可能觉得它跟新爱丽舍有几分相似。确实,新爱丽舍的前脸设计模仿了C5,还抢在C5进来中国之前向大家亮了相,反倒让C5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不过实际站在C5面前,你就会发现C5前脸设计的大气,还有精致感,是新爱丽舍不能比的。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相比前脸的花俏风格,尾部的第一观感要简约一些,即使是潮流的尾翼设计,也没有新君威来得夸张。但换个角度细看,你会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请往下看。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雪铁龙C柱位置窗线设计很大胆,即使是宝马一直坚持窗线收折设计,也没有C5这样来得锐利,只看局部(左上图),甚至会有跑车的错觉。

C5的后风挡设计更是有特色,这是一块双曲面的后风挡玻璃,其上部往外凸,而下部却往里凹。按官方说法这样的设计出于空气动力学考虑,可以提升高速稳定性,同时也更利于气流清除雨水(确实三厢车的后风挡在下雨时最让人头疼),另外也可以增大尾厢开口的面积。我们不否认双曲面后风挡带来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够明确的方面,比如用户贴膜的可操作度,还有一旦破碎后的更换成本。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看雪铁龙C5的侧视图,同事笑称它那流畅运动的体形,却穿了一套肥厚肥厚的“棉鞋”。我们此番试驾的雪铁龙C5尊雅型,配备的是16寸轮胎,轮胎胎身很高,而顶配的17轮胎(右图)观感会更运动些。虽说观感不够犀利,但这套16寸厚胎有其实际优势,下文会提到。

 

东风雪铁龙C5

雪铁龙C5共有三台发动机,分别是2.0L、2.3L和3.0L。其中2.0L发动机是东风雪铁龙已有产品,3.0排量V6发动机目前仍为进口状态,而最先为中国市场推出的2.3L发动机才是C5的重点型号,我们此次就是试驾到了2.3L发动机。

在欧洲市场,雪铁龙也跟很多欧洲同行一样,更专注于柴油发动机。欧洲市场的C5,其汽油发动机要么是2.0排量,要么是3.0排量,就是没有这个级别里常见的2.3-2.5排量汽油机。中国轿车市场目前大家的共识都是不适合发展柴油发动机,为此,东风雪铁龙推出了这款目前还是中国市场特有的2.3排量汽油发动机。这台2.3L发动机与标致407的2.2L发动机有一定渊源,最大功率126kW@5875rpm,最大扭矩230Nm@4150rpm,具备VTCS气门正时可变技术,数据规格完全不逊色于同级的2.4/2.5排量对手发动机。

 

东风雪铁龙C5

光看排量,C5的2.3看似处于弱势,但有兴趣研究数据规格的人,又不难发现这台发动机的升功率强劲,能将对手抛开一截。何须如此纠结?先将数据放一边吧。

以往PSA的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发力不算充足,这台2.3L发动机也保持了类似的第一印象,在日常行车时经常用到2000转以下转速,车子的动力反应比较温文、平淡;不过从2000转往上走,动力反应就变得相当活跃,而且越往高转,发力感觉越明显,4000-5000转更是一个发力的高潮区域,用这段力量去超车,力量足够充沛和爽快,即使在120km/h时再往上提速也有底气,这时候C5的2.3L排量,跟众多2.4/2.5L发动机并没有差距,甚至其中高转的“长气”表现还胜出不少对手。

除了动力表现不俗,雪铁龙这台2.3L发动机的静音完善性也相当到位,中低转不会有突兀的噪音,日常行车整个发动机给人的感觉很平顺。上到高转时,声音在保持细致感的同时也更加高亢,属于比较讨好的一类,颇有一些V6发动机的细腻和雄厚感。就静音和细致度来说,这是近期表现相当出色的一款四缸发动机。

 

东风雪铁龙C5

以往对国产PSA车的印象里,自动变速箱总是一个薄弱环节。法国人似乎不懂得如何匹配自动变速箱,过去PSA用的4前速变速箱,行车时挡位选择不够聪明,导致顿挫感明显。东风雪铁龙C5明显有意改善这一顽疾,采用了一台来自爱信(日本著名的自动变速箱供应商)的六前速自动变速箱,有别于雪铁龙紧凑车型用的四前速自动变速箱,让人对C5的变速箱表现有了期待。

高速行车在80-120km/h之间,刻意进行一些快慢变化,C5的变速箱动作相当平顺,配合发动机的良好发力,颇为爽快。在市区道路行走,变速箱的换挡已能够做到平顺好用,挡位的选择也足够聪明,斯文驾驶时总偏向于升挡提高经济性,需要发力时也会及时地降挡发力。在山路行走时,路面上下起伏,左转右拐,变速箱也没有不合理的挡位变换。

要说不足,就是偶尔kickdown降挡还是不够平顺。日常驾驶时,油门稍微大一点就会引发变速箱的降挡发力,转速从不到2000转蹿升到2000多转,这一下带来不同的发动机力量增幅,使得车子会稍微“顿”一下,开车人还是能明显觉察到这下动作,有时心里也会咯噔一下。不管是拥堵路况,还是畅顺路况的市区道路,都会偶尔遇到这个情形。所以刚接触C5时,可能需要时间来适应如何掌控油门,有些时候不宜踩太深以避免引发降挡,方能让它开起来、坐起来更平顺。

如果觉得变速箱这一下动作会影响开车节奏的话,也有解决方法。将变速挡杆旁边的S键按下,启动S挡之后,变速箱会更晚才升挡,发动机转速基本会被保持在2000转以上,这时候车子油门反应更加直接,发力更爽快,随时加速超车都更有信心。当然,长期使用S挡会带来更高的油耗。

总的来说,这台自动变速箱已经改变了我们对于PSA自动挡车的旧印象,总体表现已达到主流可以接受的水准。值得提醒的是,C5的2.0L排量车型仍使用旧有的4前速自动变速箱,所以仅有2.3L以上的用户有幸享受到这份进步。

 

东风雪铁龙C5

作为雪铁龙的高端产品,欧洲市场的雪铁龙C5具备主动液压控制底盘技术。关于雪铁龙这套招牌底盘技术,大多数人熟悉的是它那底盘高低可调功能,实际上通过液压系统主动控制减震器,不但可以调节离地距,还能改善车子过弯侧倾的同时,又兼顾行车的滤震舒适性,当车子载重较多时,还能保持车身水平。主动液压悬挂比我们介绍过的电磁悬挂功能还要丰富一些,相对更接近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效果。

不过,国产的东风雪铁龙C5没有用上这一特色技术,原因不外乎是考虑到国产C5的务实定价,以及纯机械悬挂更高可靠性、更低维护成本,如此选择也是无可厚非之举。

抛开特色技术不谈,实际上C5的底盘规格不低,尤其是多连杆后独立悬挂,其中一根横臂和一根纵臂都采用铝合金材质打造,会让悬挂系统的响应更快,在同级里属于高级用料。另外在C5后悬挂上看到一根很有PSA特色的横向加强杆,它连通了左右车轮,应该也能起到类似扭力梁的调较作用,看来工程师们不忘PSA经典的扭力梁悬挂。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在顶配C5上发现后轮轴位置有一小装置“挂靠”在横向加强杆上,后向法方工程师求证,该装置为主动大灯的传感设备】

 

东风雪铁龙C5

此次试驾涵盖了日常道路和山路、高速等路况,让我们领略到了C5这套纯机械悬挂的调较功力。

C5的身型够“大块”——轴距超过2.8米,但在山路奔跑起来,C5并没有给人大车的感觉,底盘对车身的支撑足够,过弯侧倾在合理水平。在狭小的山路上,虽然我们没有将C5推到极限,但过弯时能感觉到C5的车头入弯非常轻快和积极,尾部则不失灵活的感觉。相比我们心目中操控出色的欧洲对手,如新君威和蒙迪欧致胜,C5激烈过弯时的底盘感觉有点“软”,但这实际上是一种“柔韧”,没有德系的对手那么硬朗,却依然有着很不错的循迹性。这很大程度上和C5 2.3车型采用的16寸厚胎(高配车型为17寸)有关,过弯时能感觉到轮胎过滤了较多的路面信息,虽然过弯车速不慢,但传达给驾驶者的路感却不及德系车那么清晰。

虽然C5主观上不会给驾驶者弯路高手的感觉,但论底盘过弯功力,它肯定还是处在国内中高级车的上游水平。

除了悬挂,转向也是值得称赞的环节。在弯中调整时,指向性细腻精准,高低速度下的回中力都很自然。配合安静的动力系统、柔韧的底盘调较,C5带来的驾驶感受配得上“高级”一词。

 

东风雪铁龙C5

C5的车身设计偏低矮,好在窗线也不高,侧面的视野不错;后视镜面积够大,独特的内弧形后窗也有比较宽广的视角,所以后方视野也不错;唯一要熟悉的是车头的长度,C5的车头前悬特别长,而驾驶位一如近期大部分新车一样看不到发动机盖,所以在狭窄处转弯调头时,记得要给车头多留出一点位置。

方向盘是另一个要适应的地方。中央集控式的方向盘,设计仍跟世嘉类似,环身直径有些大,喇叭按键则特别小而且不随方向盘转动,不熟悉雪铁龙的人还真要花点时间去适应它。C5的转向在快速行车时足够稳定精准,但倒车和掉头时略嫌重手,液压助力转向确实不能像电动助力转向那样两头兼顾。

C5的底盘在弯路操控上经受了考验,而在舒适性方面,也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水准。行经多变的路面,底盘震动被相当出色地过滤吸收,有一份讨好的厚实感。走烂路时底盘柔韧、安静的特质也更能展现出来。过减速带尤其令人满意,吸震干净柔顺,既绵软又富有韧性,堪比一些更高级的豪华轿车。上到高速公路以150km/h巡航时,底盘的贴服表现也让人放心,高速过坎时悬挂软硬程度适中,偶有大的冲击,悬挂总是很高效地吸收震动然后让车身很快恢复安稳。

其实,PSA的底盘向来都擅长于在操控和舒适之间取得出色的平衡,远有当年的富康,近有标致307,都在出色操控至于具有很好的行驶舒适性。C5的表现其实只是延续了PSA的传统强项而已。

 

东风雪铁龙C5

来到这个级别,各家车厂都开始注意自己产品的静音表现。C5的静音不像君威般用隔音材料营造出来,它更类似昊锐,通过提升机械本身的静音表现来实现。发动机噪音不大,高速行车时底盘噪音、风噪都比较均衡,内饰工艺也扎实无杂音,总体静音表现在同级里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前文也有提到,C5底盘的路面震动过滤得不错,这跟所试驾的尊雅型配备了16寸的厚轮胎有很大关系,厚胎是应对中国多变路面的最佳(也最廉价)解决方式,加上C5的座椅不像致胜、君威般硬,对细微震动过滤有一定帮助,乘坐起来感觉还是比较平顺舒服的。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相比凯旋、世嘉的车厢,C5的设计更趋理性,各个功能控制回归到比较传统的位置。但论内饰造型设计,C5依然很有讲究,上黑下白的配色就自有一番格调,方向盘和中控台的设计也还是那么不遵循传统,请看下页。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方向盘设计沿用了凯旋、世嘉的“中央集控式”设计,但环身直径更大,中央固定部分体积也更大。从中控台的侧面可以看出,中控台上部和下部有明显错开,不光造型有气势,实际上也为前排乘员提供了更多的腿部空间。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空调出风口与仪表做成一体是新颖的设计手法,带来更立体的视觉感。中控面板的做工精致,空调按钮设计也很清晰易用。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将仪表右方的中控台部分做成另一个整体的设计,观感简洁新颖,只是双闪灯按键太过远离驾驶员,虽然使用频率并不高,但紧急情况下还是不够方便和安全。C5的门壁板设计很有层次,观感“肥厚”,门把手镀铬装饰也提升了精致感。

 

东风雪铁龙C5

相比凯旋和世嘉,C5的方向盘中央固定部分面积变大了,控制版面也比凯旋的更简洁清晰,相对更好用。但这么多功能按键大面积分布开来,还真像个“键盘”,如果想熟悉到可以“盲打”的程度,还是得花上不少时间。

东风雪铁龙C5

仪表的设计很花哨,但完全实用,中间为时速表,两侧的小圈为油表和转速表。在三个圆圈里各有一个显示屏,中央大显示屏可显示不同模式的行车信息,两侧各显示水温和机油状态。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前排中央手枕也有个很细心的设计,用手轻扣下方的开关,可以将手枕高度向前抬高,巡航时可以让手臂轻松一点。而用手臂轻压又可以将手枕降低,操作方便,又不影响手刹的操作。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C5的实测前排头顶空间有92cm,加上中控台上下错位设计增大了膝部空间,置身前排感觉宽松。座椅的乘坐感也偏向宽松,椅面不硬,真皮座椅为打孔皮面,主副驾驶都有8向电动调节,舒适功能已经很齐全,而顶配的尊贵型还额外提供加热、记忆和电动腰托调整功能。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C5后的排腿部纵向空间为78cm,跟凯美瑞的79cm相当,不过C5的后排坐垫比较长,所以留给小腿和膝盖活动的空间只有28CM,而凯美瑞的坐垫设计较短,其后排膝部空间就有34CM。这解释了为什么C5的后座空间乍看上去不是很宽松。

后排的头顶进行了“偷空”设计,也有正常的94cm头顶空间,但中间座位却没有做同样的偷空处理(多少也为了照顾后排阅读灯的布置),所以乘坐五人时中间乘客就压抑多了。总的来说,雪铁龙C5的后排空间跟同级里的凯美瑞、睿翼、迈腾相近,不属于以后座宽大为卖点的车型。

全车座椅的观感都很漂亮,唯一令人担心的是色调很浅的真皮,长时间使用很容易沾污而显旧。

 

C5的储物空间设计在欧洲车里是最有心思的,但也有不足,下面来细说。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C5的车内储物空间不少,但真实好用的并不多。手套箱位置低,开口也不大,但它的容积却比较可观。方向盘左侧的零钱票据格子很实用,但容积就偏小。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中控面板位置设计了两个隐藏式储物格,可以缓解挡杆附近没有储物空间的“危机”,但随身物品如手机,放在此处可能容易被遗忘。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雪铁龙的设计师看来并不喜欢在车上喝饮料,C5的前排只有一个杯架,而且门壁板储物格开口小,也不足以放入水瓶,两人乘坐就可能会遭遇尴尬。手枕箱由于手枕可高低调节,所以只有一层储物格设计。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后排情况,门壁板不能放入水瓶,靠背储物袋也不能“挤入”水瓶,但手枕可放置两个普通水瓶,甚至还能放置一个大号水瓶,照顾比前排还周到。

 

东风雪铁龙C5

C5尾部设计本来就偏短,439L的尾厢容积在同级中属于一般水准,但好在内壁规则工整,而且内弧形的尾厢盖造型带来了比传统更大的开口。最大缺点是后排座椅不能放倒,为实用性打了折扣。

东风雪铁龙C5

备胎诚意十足,为全尺寸的铝合金轮圈备胎。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尊雅型音响支持CD、MP3、USB播放,其控制面板右侧有一组方向键,可控制中控台上方的显示屏。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C5的定速巡航为全系标配,除了常规功能外,还有一个限速功能,当你设定一个最高限速后,怎么踩油门都不会超过最高限速。自动感应大灯只有2.3以上才有装备;而主动转向大灯只在顶配出现,不过其他型号的卤素大灯,全部具备弯道辅助照明功能。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东风雪铁龙C5

C5的高配版本装备导航系统,通过音响面板右侧的方向键操作导航,但此次试车没有机会去详细操作。初步使用感受也跟很多原厂导航一样,有自己独特的菜单结构,一时不易上手,地图界面也过于简单了些。

以C5的装备水准来看,ESP电子稳定系统全系标配是个亮点,但顶配型号没有倒车影像、硬盘这些同级常见的舒适装备,谈不上很周到。

 

C5有三个排量,共分六个配置。2.0L舒适型比2.3L尊雅型少了前排侧气囊、防盗报警系统、自动大灯、镀铬门把手、前排脚部照明、自动雨刮;2.3L尊雅型与2.3L尊雅型导航版差别只有中央大屏幕、导航系统、视频播放;2.3L尊雅型导航版比2.3L尊贵型少了侧气帘、自动防眩目后视镜、胎压检测系统、后排脚部照明、后排遮阳帘、前排加热座椅、驾驶座记忆功能、后排VIP功能、电动折叠后视镜等装备。而旗舰型号比2.3L尊贵型多出后排侧气囊、彩色组合仪表和JBL品牌9扬声器音响系统。

其中,我们本次试驾的2.3L尊雅型配置最符合普罗大众需求,而且价格也进入20万以内(19.99万元),是颇具竞争力的主打车型。

东风雪铁龙C5

 

雪铁龙C5在欧洲NCAP获得五星碰撞测试评价,参测车辆除配备ESP和六安全气囊外,还具备国产版没有的驾驶员膝部气囊。国产C5的安全装备中,全系标配ESP电子稳定系统是一个亮点,可以大大提高主动安全性;2.0L型号装备前排双气囊,2.3L尊雅型增加前排侧气囊,2.3L尊贵型增加侧气帘和胎压检测系统,3.0L旗舰增加后排侧气囊。

五星的评定同样的在C-NCAP碰撞上得到,总分为48.2分,非常高。三个碰撞项目全部都处于满分的90%以上,其中侧撞得到满分,40%正撞也得到很高的分数。除了在100%正撞时乘员胸部的保护分数略微偏低之外,C5在其他碰撞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可以说是一款对乘客保护比较全面的车。

 

东风雪铁龙C5


优点:

  • 外形设计漂亮,形象潮流;
  • 2.3L发动机动力细致完善,不会逊色于同级对手;
  • 六前速自动变速箱平顺性达到了同级主流水准;
  • 动力系统中低转比较安静,高转声音高亢悦耳;
  • 底盘扎实,配上厚胎后滤震很干净,舒适性上佳;
  • 过弯表现轻松活跃,转向准绳,操控较有乐趣;
  • 车子整体的静音表现让人满意;
  • 车厢设计比较新颖,观感也简洁,内饰做工精致到位;
  • 整体乘坐空间比较合理;
  • 后排储物空间充足;
  • ESP电子稳定系统全系标配;
  • 定价务实,有竞争力。


缺点:

  • 内饰颜色太浅,长时间使用容易变脏;
  • 中央集控式方向盘按钮操作复杂,需要时间适应;
  • 自动变速箱在轻微加速时偶尔会有换挡顿挫感(但程度可接受);
  • 前排杯架和储物空间设计不够周到;
  • 尾厢空间一般,并且后排座椅靠背不能放倒;
  • 导航版的导航菜单不容易上手;
  • 安全气囊不同配置差别明显。

C5是雪铁龙在中国市场国产的第一款真正中高级轿车,虽说在引进速度上,做不到和一些同级对手那样完全与国际同步,但东风雪铁龙为C5的到来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最卓有成效的就是打造了国内暂时独有的2.3L排量型号。C5的2.3L车型定位很清晰,就是要打入中高级轿车2.3-2.5L排量的主流行列,C5 2.3的动力和配置也达到了主流水准,实际驾乘表现都比较让人满意。

C5有很多雪铁龙(或者说PSA)的品牌烙印,它有以美为先的设计,例如低矮动感的车身、创新的车厢内饰、花心思但却有些花哨的各项小功能等。底盘功力也是其传统优点,这也是雪铁龙总能拥有一批忠实用户的重要原因。虽说有很多坚持传统的地方,但C5也有试图融入主流行列的努力,例如努力提供得体的乘坐空间,静音表现也很不错。应该说,雪铁龙C5的产品意图仍然是想提升形象、追求全面。

放眼同级市场,雪铁龙C5的“主流”基础不深,“全面”的说服力也稍显不足。反倒是在形象、动力、底盘这些方面的亮点,让C5容易打动那些讲究个性的买家。而这个细分市场里,最成功的无疑就是新君威,与之相比,C5的顶配装备不如新君威,但运动能力并不逊色,车厢空间还稍占优势。当然,东风雪铁龙想C5卖得好,成为主流,便需要提升这个品牌在中高端用户心目中的形象,而品质和服务的口碑也应该趁更高档的C5的推出,而提升一个层次。

试车评分(满分为5星)
外部形象 ★★★★
动力 ★★★
操控 ★★★★
舒适 ★★★★★
驾驶区 ★★★
空间与实用性 ★★★
装备 ★★★★
价格 ★★★★★
使用成本 ★★★★
安全性 ★★★★★

1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