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88年的历史如果写成书,我想其厚度肯定不是我能在2、3天之内读完的。况且这段历史是那么跌宕起伏,有追崇、有贬低、有一败涂地也有重获新生。我在想如果我的人生也像这样大起大落,我有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来面对这些。而这就是MG这个品牌的历程。他走过来了,还在不断为我们带来新作品。
设计感前卫的MG6在过去的一年中每个月可以带来两千多辆的销量,但这显然不够。MG6销量平淡的最大原因是价格,顶配的1.8T车型居然卖的比速腾冠军版还要贵,这显然是个瓶颈。所以MG需要一个新产品来拉低自家紧凑型车的入门门槛,这个任务交给了全新的MG5。
● 关于外形设计——这是MG5最得意的地方
在见到真车之前,我探访了一下MG5设计师的工作环境。他的工作台比我的办公桌还要乱,这让我很欣慰。工作台上的东西很吸引我,那些用铅笔画出的手稿和杜卡迪Streetfighter模型都是我喜欢的东西,只是最后我抑制住把它们都带回家的冲动。
虽然手稿上画出的MG5比真车看起来更愤怒,但当我面对现实中的MG5时,也觉得这家伙不好惹。它眼睛瞪得很大,而且眉头紧锁。是啊,世界上唯一能吃的东西总在不断涨价,搁谁谁能不发脾气呢?
明白了MG5为什么不高兴后,我们要看看设计师是如何表达出MG5的心情的。中网的线条设计很特别,比一般车型都要有活力。而前包围的样式让它看上去可不像只有1.5升排量,更像是5.1升的。
MG5全系标配16英寸轮毂。即便低配车型装的是钢轮毂,那它在尺寸上也毫不妥协,这让MG5显得很与众不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G5全系装配前后盘式刹车,这点超出了我的预期。
不客气的说,MG5的尾部设计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位置太高且过于细窄的尾灯使整个尾部的下半部看上去很空旷,设计师也没有用合适的线条来填充这块无聊的区域,所以在我心中MG5尾部设计远没有前脸那么成功。
● 关于内饰部分——细节设计很用心
当我打开车门准备进去瞧瞧时,忽然再次想起厂商人员反复说过的MG5密封隔音性能是多么多么的出色,甚至比一些强调舒适性的中型车还出色的说法。是事实还是吹嘘只有我们以后实际测试后才知道,不过就目前来看,MG5车门上的整圈密封条的确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虽然MG5的中控台面板没有布置太多按钮,甚至看上去有点简单,但材质的选择可以让视觉效果变得丰富起来。
我不太满意的是方向盘的材质。如果说较细的握环还可以忽略的话,硬邦邦的手感就是MG5的方向盘最大的遗憾,尤其是当我知道这辆是手动挡最高配车型时。
两年前我体验荣威350时,它的inkaNet系统令我印象深刻。而这次MG5同样装备了类似的系统,只是有了新的名字。不过其具体功能和之前升级为2.0版本的inkaNet基本相同,因此并不算特别新鲜的配置。
MG5的内饰设计感比同平台的荣威350要丰富很多。在一些细节设计上也体验出独特之处。不过就如外形上的尾部造型一样,内饰部分也留有一些遗憾。在我看来,如果能装上一个手感更好的真皮方向盘的话就很满意了,毕竟只有这里是随时触摸的。
● 关于乘坐体验——后排空间表现不错但只适合两名乘客
坐入车内可以比较明显的感觉到MG5的坐垫比较厚实,或许正是这个原因,MG5的前后排垂直空间都不算宽裕。而对于1.75米的体验者,后排的腿部空间能有近两拳的表现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MG5的设计诉求并不在此。
● 关于发动机舱——惊喜随处可见
前期上市的MG5全系均搭载的是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这和荣威350所用的完全相同。从数据来看并不算出色,而从之前荣威350上同款发动机的表现来说,也是乏善可陈的。因此我更加期待可能在今年年底上市的1.5T发动机,其157马力的最大功率才真正和MG5的外形相匹配。
相比发动机参数,MG5在发动机舱的细节做工上更有看点。隔音棉和双液压支杆都是在我意料之外的配置。尤其是后者,让18.58万的新速腾情何以堪啊。
全文总结:
如果从MG这个品牌的角度来看,现在的MG5看上去和之前的MG车型几乎没有半点联系。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同为英国品牌的捷豹身上。我们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MG5,它的设计、它的功能性、它的舒适性……今天的初步体验让我摸清了MG5是如何思考它未来要走哪条路的,毕竟前途并非一帆风顺,用出众的造型、细致的做工和可以令人心动的细节设计能否让MG5得到市场的认可呢?我现在不敢下结论,这还要等待价格、性能测试等一系列信息更明朗之后才可以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