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家族式外观成型,设计取向较为中庸
我从很远的地方就能辨认出这是一台中华,中字型格栅和镀铬包围的雾灯,中华独特的家族脸谱从骏捷开始到中华H530逐渐明朗起来,但这和大众、奥迪千篇一律的家族式前脸不同,这个家族前脸在中华每一款车型各有不同。至少第一眼看上去,大量镀铬饰件看上去很有档次,虽然并不怎么沉稳,但搭配在中华H530身上还是能隐约感受到厂家对其年轻的定位。
和某些自主品牌从模仿一路走来不同的是,华晨中华旗下每款轿车产品都是与著名设计公司平尼法瑞那合作设计,中华H530也不例外。原创性的较高的外形设计从中字型镀铬格栅开始,虽然远远看上去和宝马双肾的格栅设计很相像,但还是能看出中华独有的特点,从品牌的LOGO延伸出的镀铬增添豪华感,分割瀑布式格栅,配以镀铬条打造出不错的豪华感。
对于一款定位与家庭用户的车型,中华H530并不算棱角鲜明,尤其是形状圆润的前大灯和雾灯加深这层印象。六边形的镀铬条装饰的雾灯起到增强层次感的作用,这也与去年改款的中华骏捷十分相像。带透镜的前大灯采用了熏黑设计,值得一提的是,与发动盖相接处使用内“C”型LED日间行车灯,能运用在自主品牌车型中值得称赞。
通过车身尺寸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中华H530要比主要竞品均要长些,4708mm的车长甚至是部分B级车才有的数据。宽高方面,三者之间的差距细微,但轴距方面,2700mm的轴距在A级车市场绝对是优势,毕竟目前市面上轴距达到2700mm的紧凑型车还不多见,所以针对中华H530空间体验也是重点体验内容,如果您对这款车型外观、内饰已非常了解,可以直接转入<空间:后排腿部有两拳的空间,舒适性配置打折扣>
车身侧面比例协调,造型也十分流畅,从A柱之后看是不是很像奥迪A4,体积上当然是B5版的A4。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华H530轮胎的尺寸偏小,实拍车型的轮胎尺寸为205/55 R16,对于一款家用车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轮胎的品牌由上海车展上的固特异换为国产品牌万力,除了华晨中华外,万力的轮胎还用在奔腾、理念等车型上。
车尾的造型看起来很饱满,但和车头比起来略显保守,保险杠处上扬呈弧形的曲线和黑色护板加强尾部整体的层次感,不细心的看上去和骏捷FRV有一致的相似性。LED刹车灯的加增加了行车的安全性,四点式倒车雷达与一般车型平均分配不同,两侧两点距离较近对盲区情况更及时掌握,梯形镀铬装饰的尾排为整车增添了运动气息。
车身工艺体验——
自主品牌车型在细节上面的设计还需走一段时间的路,至少在接触到中华H530之前我一直这么认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自主品牌新标杆的车身钣金做工,在车灯和发动机盖处细密均匀的接缝已经表明这两年华晨中华也并不是无所作为,甚至是比较难处理的尾灯上下接缝中华H530处理的也很细密。总体而言,车身外观的钣金工艺和油漆细腻水平可以与合资品牌一争高低,以优质车身工艺出名的帝豪EC7,你压力大吗?
出于成本的考虑,车门采用了分体式焊接,做工相比外观工艺而言比较粗糙。细节方面,车门的内侧与门框处有两道橡胶密封条,看来行驶时的车内静音得到了保证。
后尾窗玻璃生产商为圣戈班,该品牌玻璃也被广泛采用在大众、宝马等品牌的车型上,这点让我感到很意外。当然也可以讲个冷笑话:如果您购买了非智能钥匙的中华H530车型,当钥匙遗落在车内,一定不要试图砸掉这块玻璃进入车内,因为它的价格不比那大块玻璃来的便宜。
悬挂方面,与骏捷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前后悬设计不同,中华H530后悬挂和科鲁兹一样,采用的是扭转梁复合式半独立悬架,这种悬挂结构的操控精准度不够好但过滤路面颠簸有效果,对这个价位的车来说,日常驾驶的需求基本可以满足。
外观总结:
这里需要提一句,中华H530实车比图片上好看多了!外观上,中华H530卖相对于年轻消费者也具有一定吸引力。它的定位很聪明,不管是车身长度还是轴距都有着和部分中型车叫板的能力,这两项硬指标对于紧凑型车买家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花同样的钱何不为自己添置台更大的。在帝豪EC7之后很少能再看到有实力挑战它的产品,中华H530万事具备,但是偏高的售价似乎是个不小的阻碍。
■ 内饰:用料很考究,中控面板争议大
进入车内并没有一般自主品牌车型新车发出浓烈的塑胶味,上深下浅的配色尤为适合家庭买家。不过,这个浅色并不是家用车型常用的米色,是一种更偏向奔驰C级车型常用的灰白色,看上去素雅整洁。实地体验也证明这个颜色的内饰真的不耐脏。如果后期能在1.5T车型上使用黑色内饰,说不定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讨好了年轻的家庭买家。
在实地体验前,各家网站对于中华H530中控台面板褒贬不一,有的说它反光不耐脏,也有说它看上去不够庄重。所以见到实车前我对这块面板持有一定的保留意见,甚至打算将它作为整车最大的缺点去描述。不过,实车还是与网络上的描述有所出入,这块面板初看可能有些耀眼,但看久些时间,电镀的光泽其实更偏向与灰色。至于晃眼的说法,除了对这块面板反传统设计有个适应的过程,基本无大碍。
当然,如何保持这块面板的干净程度是我所关心的,毕竟有着钢琴漆容易落满指纹的前车之鉴。实地体验这块镀铬面板沾上不同指纹后,在偏向灰色的面板光泽下从不同角度都看的不明显。同时,镀铬面板所在的音响功能区错落有致,按键做工和手感均属于同级别的领先水平,接缝处理也很到位,难得的自主品牌装配工艺。
既然在这里谈到工艺,虽然受成本所限,但中华H530内饰拼装接缝细致,用料也比较讲究,这些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准。尤其是采用了大面积的软材质的中控面板,极佳的手感和出色的纹路处理摸上去的感觉并不像一款10万左右的自主品牌车型,这种手感我在盛元珺编辑的宝马320里体验过。
中控面板的功能分区清晰明了,顶部的显示屏可显示一些温度及收音机等常规车辆信息,由于目前到店车型最高配为这款1.6AT豪华型,并不配备上海车展展车中的导航显示屏,不能详细体验也让我有些遗憾。下部为空调控制区,旋钮操作手感很顺滑,阻尼的设置非常理想,“嗒嗒嗒”轻微转动的声音很好听。功能上,除了六碟CD外,在手套箱内还提供了好用的USB和AUX接口,这些扩展功能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仪表的设计尽管简单,但可读性非常高,双圆仪表盘配合红色的指针动感十足,配以靓丽的淡蓝色背景时尚感十足。两个仪表盘中间为行车电脑显示屏。功能也十分强大,续航里程、车辆设置、瞬时油耗等数据均有显示。
良好的驾驶心情离不开一款设计、手感出色的方向盘,中华H530采用了三幅镂空式的运动方向盘,有人说它像科鲁兹,有人说它像君威,您看呢。除了造型雅致外,握上去的手感也很不错,尤其是底部的哑光银色饰条装饰的很到位。方向盘左右分别配置上前曲按键及音量大小控制按键,方便实用。但只有上下调节是否有些吝啬了?
我们所拍摄的是中华H530自动挡车型,这个挡把的造型和上海大众某款车型极为相似,在挡杆边还看到ASR防滑系统,增强行驶安全性。与此同时,编辑拍摄了店内唯一一台手动挡车型的挡把,精致的做工和出色手感握上去就很有驾驶欲望,挂上挡,清晰的挡位给黄正桥编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体验文章之后,他将为您带来详细的驾驶感受的分享。
■ 前排储物空间体验——
目光转向中控台左侧,方向盘的左侧功能主要有电动后备箱开启、大灯高度调节及电动外后视镜等。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方向盘左侧还有带阻尼的零钱盒和卡片槽,虽然并不是非常稀奇的设计,但是很贴心。
中央扶手采用真皮包裹,手臂搭上去舒适性较好。中央扶手可往前移动5cm左右,对于经常长途驾驶的消费者来讲绝对的福音。扶手箱内的空间也很实用,分为上下双层,上层的空间能储放一般票据及小件物品,而里层空间不仅进深、宽度都有不错的表现,细致的做工也是目前自主品牌车型中少有。
手套箱盖上的镀铬很有质感,甚至连开启的扳手做过也很精致,手套箱打开是带有阻尼,而不像这个价位绝大数SUV那样开启时“哗”的一声落下来。实际使用发现还提供小物品的分区,虽然不是很费心思的设计,但正是这些小细节处方能显出厂家的用心。
内饰总结:
如果外观钣金与漆面与帝豪EC7相比还有些差距的话,那么中华H530完全可以用内饰扳回这一局面。中控台大面积软材质的使用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整体上精致的做工,优良的选材,中华H530的表现让我非常满意。对于争议最大的镀铬中控面板,我认为材质的选择不错,如果换上桃木片装饰,视觉效果绝不会比现在出色。配置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6安全气囊、电动天窗、真皮座椅、ASR防滑系统让它有着不错的性价比。
■ 空间:后排腿部有两拳的空间,但舒适性配置打折扣
采用了中间浅两端深配色的车门搭配镀铬装饰很显精致,软质塑料和真皮的包裹的门板用料优秀。门板上储物槽是乘客经常用到的空间,中华H530为前排乘客考虑的比较充分,门板的储物能力不容小觑。储物方面,前车门储物空间较大,在车门下部均提供水杯的最佳位置。
而后车门提供一个较窄的车门储物空间,如果放在一般车型上我可能非常满意,因为储物槽中间的空间较大而两边有些窄,杂志等物品搁放无大碍。值得注意的是,后门板上的储物槽是后排唯一可以搁置水杯的地方,因为后排并未给乘客设置单独的水杯架,在照顾空间的基础上顾此失彼。
乘员便利性方面,电动天窗是国人喜好的配置之一,驾驶员处的遮阳板处的化妆镜和照明灯省去的毫无道理。被动安全方面,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华H530的气囊数量,较低配置的车型有四安全气囊,而实拍的1.6豪华型配备了六个安全气囊,相当到位!
前面已经介绍过中华H530的车身尺寸和轴距,想必已有意向车主迫不及待的点击来查看它乘坐空间表现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华H530的定位以舒适性的考量为主。尤其是达到2700mm的轴距,体验之前我习惯性的在脑子里比划出它的大小。从实地体验来看,后排的乘坐空间可以用奢侈来形容。
前排座椅配备了真皮材质,座椅宽大舒适性,柔软的靠背带来不错的舒适性,“柔软”“舒适”这些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华H530包裹性并不是非常优秀,但是考虑到这款车型基本以家庭用户为主,舒适性还是最为重要。较为遗憾的是座椅均采用手动调节,未免有些说不过去,或许我们对于自主品牌车型配置方面要求过于苛刻,但毕竟中华H530是一款10万元左右的车型。
体验者身高1.82米,调整好座椅坐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头部空间还有三指多的余量。保持前排座椅位置,坐进后排,这时候他的头部有一拳左右的空间,这还不是最夸张的,超过两拳的腿部空间绝对算是一个奢侈的成绩,喜欢大空间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空间上的优势并不能弥补对于后排乘客的舒适性连的缺失,应该设置空调出风口或者烟灰盒的地方空荡荡的,甚至连中央头枕都没有配备。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中央扶手和杯托架也被省去,由于地板的隆起挺高,后排第三名的乘客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在此希望厂家在产品配置的后期改进能留意这些位置,必要的配置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出于成本的考虑,中华H530的后备箱采用了常规的扭力杆而非液压支杆。令人欣慰的是,后排座椅可以整体放倒并与后备箱相通,方便了日常大物件的存放和取出,这也完全符合H530家用车的定位。备胎安放在后备箱的底部,型号为小一号的非全尺寸的195/65 R15 91V的钢轮胎。
空间总结:
2700mm的轴距绝对是同级别车型中的佼佼者,实地体验也是如此,两拳的腿部空间证明它在乘坐上的优势。不过,在得到空间的基础上并未对后排乘客舒适性照顾太多,希望厂家能注意并改善。储物空间表现中规中矩,前排储物空间相对较少。舒适性体验上中华H530做得不错,如果增加这些配置将会更完美。
来到动力的部分,显然我们本次试驾的中华H50 1.6L车型是先期上市的主打车型,而备受期待的1.5T车型目前则没有更多上市的消息。这款来自沈阳航天三菱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属于最新的4A9系列产品,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19马力/5600-6000rpm,峰值扭矩为151N·m/4000rpm,匹配的是5MT手动变速箱或5AT手自一体变速箱。
按下中控面板上的一键启动按钮,车辆顺利的启动,车内的噪音控制算的上理想,但还远没有到达优秀的地步。航天三菱的4A92S发动机采用了全铝缸体和缸盖设计,技术上来说已经非常成熟,但要用来推动1.34吨重的新车,我们还是有些担忧。
在此次体验中,我们并不对传统的5MT手动变速箱有兴趣,而是转而将目光转向了这款陌生的5AT产品。事实上,目前市场上采用5AT变速箱的大多为日系车型,如新飞度、凯美瑞、思域等,而自主品牌中也有瑞麒G5等车型在使用。可以说在4AT的低性能和6AT的高成本间,使用5AT变速箱在性能和价格上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平衡。
作为一个大众车主,在握下变速箱的那一刻,挡把的手感是熟悉的。事实上,油门的反馈瞬间就让我把注意力从挡把上移开,几乎没有任何延迟的动力响应使我对新车刮目相看,踏板的整个行程弹性均匀顺滑,没有一点儿发涩的感觉,用非常通俗的词儿来形容,很容易让我想到“好开”和“跟脚”。
变速箱的设定很明显为城市行驶做了优化,5AT变速箱前四个挡位的齿比设的非常紧密,车速未到30km/h,变速箱就已经稳稳的上到了4挡。我想在这里很多人都会对变速箱本身的表现感兴趣,例如我们所常说的顿挫感,或者降挡是否聪明。
事实上,这款产品和4A92S发动机的匹配程度甚至不输于丰田发动机和爱信变速箱的结合,正常的城市驾驶过程中,变速箱的升降挡几乎可以被忽略。即便是1.6L排量车型,转速通常也很少突破2200转/分钟,比4AT多了一个挡位的省油效果自然也很明显。EPS电子液压主力的作用也很明显,车速突破40公里/小时后就会明显变重,这种感觉比以往驾驶其他车型时来的更加显著。
若是进一步深踩油门,变速箱的降挡会在延迟半秒后产生,发动机的转速也会立刻飙升至3500-4000转,进入最大扭矩区间。我们往往会在需要超车的时候这么做,可事实上对中华H530而言,我建议大家还是将期待放到之后的1.5T发动机上,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形容1.6L车型再合适不过了,4A92S发动机此时给不了十足的信心。
又有朋友或许会说,如果是手动模式呢?没错,这款5AT变速线确实提供了手动换挡模式,需要超车时连降两挡,变速箱的响应速度很快,发动机的转速也会明显的提升。但车速的提升显然还是不够快,我们猜测这种情况还是受到了205宽胎的影响,结合车重和排量的关系,此时反而让我开始怀念MT了。
刹车的表现和油门异常类似,前软后硬的设定很容易上手,明显的减速会在踩下刹车踏板约1/3后开始生效。倘若全力踩下刹车,前后碟刹配合205规格的轮胎的表现相当稳健,ABS的作用也很明显,悬挂的点头效果控制的不错。具体有关刹车的数据等到汽车之家的测试文章出现后咱们再一起进行探讨。但出于安全考虑,我想换上宽胎,牺牲一些加速来换取更好的刹车性能是值得推荐的。
最后来关注一下悬挂的设定,即便车身尺寸接近宝马3系,但华晨中华H530毕竟不同于它的名门师兄。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给后排设计节约了不少空间,配合2700mm左右的悬挂才能够为后排腾出了如此宽敞的空间,这样的设计在家用车上无可厚非,WTCC上BMW的屡次惨败也证明了调教好的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并非毫无竞争力可言。
我们特别选择了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进行简单的悬挂体验,期间我们没有听到车身任何一处发生的异响,驶过高低起伏的路面也能够感觉到车辆本身比较“整”,没有松垮的感觉。悬挂本身的设定分为两段,厂方宣称H530的调教由保时捷完成,前1/3偏软,可以有效的过滤掉较为浅层的路面颠簸,而高速过弯或是紧急变线,后2/3行程的偏硬调教也让人备感自信。这样的设定其实有些法系车的感觉,适合城市道路使用,但倘若可以进一步提升噪音控制,或许就可以再减少一些单薄感,接近甚至超越同价位合资车的水平。
编辑点评:
来之前对于自主品牌造车功力的疑虑彻底打消了,从拿到这台中华H530试驾车开始,它不经意间给我许多惊喜。外观钣金工艺的进步,做工和细节上的提升与帝豪EC7几乎处于同一档次。达到2700mm的轴距带来充足的车内空间,尤其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夸张的数据实打实的告诉你它家用的取向。虽然进步可喜,但一些细节上的缺失影响到它更进一步的可能,例如像后排乘客人性化配置并不多,这个问题希望能在接下来的生产中逐渐改进。虽然变速箱很平顺,但1.6L的动力较为偏弱,即将到来的中华H530 1.5T车型的动力能否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