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销量的成功坚定了比亚迪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信心,G3便是在F3的辉煌光环下推出的一款全新产品,尽管比亚迪声称G3具备了与更高端车型竞争的实力并把自己定位与中级家用轿车,不过我们还是认为把它作为F3的升级版比较合适。
其实在半个月前我们已经对G3的手动高配车型尊雅版进行过性能测试,此次受比亚迪之邀来到位于河北的天下第一城,再次零距离体验了比亚迪G3,比亚迪对它的新产品也的确充满了信心。比亚迪G3一共有四个车型,本次的试驾车型均为1.5MT豪雅型,这也应该会是G3在家用车市场销量最大的车型。
● 外观篇
大家都知道,F3借鉴了不少丰田花冠的设计,模仿也好山寨也好,比亚迪丝毫不避讳外界的对它的评论,在销量面前足够让其它对手汗颜,中庸大方的设计非常迎合中国人的审美;从这个角度讲,G3的外形无疑也是成功的,环顾车身,并不能发现哪个地方能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不过对于家庭轿车往往越是普通平实的设计往往越能的到家庭用户的认可。
擅长模仿的比亚迪努力给G3的前脸和尾部注入自主元素,前后都没有明显抄袭的痕迹,大灯的两角微微上扬,这一小的拐角立马使车头变的精神起来,LED灯组的运用在点亮之后在夜晚看起来也显得神采奕奕;尾部的设计比较平淡,有点外凸的尾灯增强了视觉立体感,刹车灯也采用了时下流行的LED灯泡,具有亮度高和反应快的特点,新设计的尾灯也比F3上的显得更流畅。
侧面相比F3的变化并不大,看起来一如既往的熟悉,因为它仍然带着明显的丰田花冠的影子,2610mm的轴距比F3增加了1厘米。16寸的轮毂与整体车身搭配,显得有些小,轮胎采用了佳通WINGRO系列,尺寸为195/60 R16,在宽度方面符合紧凑型车的标准。对于G3的外形,之前我们也写过实拍文章,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详述了,既然是试驾和体验,还是多多关注一些G3的在做工和钣金方面等细节方面做得如何吧。
1.5豪雅型和已测试过的尊雅型在外观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从车身上还是可以看出比亚迪的用心之处的,后视镜上的侧转向灯在今天显已不算亮点,不过位于反光镜下面的迎宾照地灯在同级车中却鲜有配备,只要带着钥匙靠近G3,迎宾照明灯就会点亮,在夜晚尤其有用,这点体现了厂商在人性化方面的关怀。
同时令人欣慰的是,G3在钣金的平整度方面相比原来的车型有了不少的进步,车身各处的缝隙基本均匀,只是部分细节处缝隙还是有些不平整给人的感觉欠精致,看来制造工艺仍需提高。G3的关门声音比较厚重,密封条较厚但似乎有些脆弱,难怪经常在路上看到好多F3的密封条都裸露在车门外面,看来G3在这方便相对F3来说提升有限。
● 内饰体验篇
G3的内饰带有明显丰田卡罗拉的影子,因此看上去也并不陌生,不过在卡罗拉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空调出风口由方型变成了圆形,我倒觉得这样反而觉得更时尚,G3的方向盘也借鉴了凯美瑞的设计,与内饰的搭配也比较协调,总体来讲G3的内部氛围给人的感觉很优雅温馨。
除了最低配置车型,G3其余车型都配备了多功能方向盘,按键也柔软舒适,丝毫不生硬。G3的多功能仪表的确是一处亮点,不仅蓝色背光、白色刻度和红色的悬浮式指针搭配在一起非常漂亮,更重要的是它的行车电脑也十分强大,而且能非常清晰地用中文显示出各种信息,让人一目了然。当然,还有标配的一键启动功能,这是同级别车中鲜有的。
中控台的做工不错,已经脱离了国产车给人留下的粗糙印象,基本能够达到合资车的水平,不过在空调旋钮的手感上还是与合资车型有些差距。音响系统带有USB和AUX输入,便于扩展音源。
G3的中控台用料同该价位的大多数车型一样为塑料质地,不过上面的纹路削弱了它的廉价感,当然的质地固然好,不过对于低价车型来说,把塑料做得相对精致一些也没什么不好,其实G3的做工也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只是在一些小的地方还是能看到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转向柱上的塑料和接缝就让人感觉不好;天窗也是在最低配车型以上都有装配,但不是一键式的操作起来会有不便,而且天窗按钮需要较大的力度才能有反应。
● 空间体验篇
比亚迪G3的座椅软硬适中,类似日产轩逸的贝壳式座椅不仅非常舒服,而且支撑很不错,肋部的包裹性上乘,坐上去腰部也没有塌陷的感觉,这样对长途驾驶缓解疲劳非常有益。比亚迪向来喜好使用革质座椅,看上去倒是像打孔的真皮,座椅的靠背很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乘坐感受。
作为家用车,消费者对车内空间一定是非常在意的,身高为1.78米的编辑坐在G3的前排调到合适的驾驶位置,头部离车顶还有三指的距离;保持此驾驶位置不动坐在后排,腿部已经基本顶到前座,不过因为前靠背较空,因此腿部还是有些活动空间的,而头部到车顶有2指多的余量,我想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而言,这样的空间水平还是够用的。
储物空间方面,前排位置的两个杯座非常标准,深度也合适,中央扶手箱的深度也不错,普通矿泉水瓶放进去可以完全盖严。不过,其它地方就有些遗憾了,尤其是两个前后门板上的储物格非常狭小,对于有些习惯在这里放水瓶之类的消费者只能说非常遗憾,后备箱不能放倒或许也能使部分消费者感到失望。
● 动态体验篇
靠近车身,轻按车门上的按钮“嘀”声过后便可打开车门,无钥匙点火系统使用很方面,小卡片一样的钥匙平时完全可以让它在钱包里休息。在启动车辆之前需踩住离合或者刹车踏板一键启动才能工作,着车后,传入驾驶舱的震动和噪音很微弱。
比亚迪G3共有两个排量,主推的1.5L车型采用的三菱4G15S发动机,该款发动机技术成熟、保养维修方便,在多款自主品牌车型中均有使用。该款发动机在低转速时表现不错,而在高转时的动力反而相对显得有些羸弱,即使到3000转以后深踩油门,车身只会在瞬间给你一股推背感,然后便会以优雅的姿态不急不慢地把车速提上去。
方向盘的大小比较合适,而且回馈力度不轻不沉正合适,在日常驾驶中很舒服,当然超过三圈的方向盘会让你在行车中多做些“运动”,指向性上的欠佳与方向盘的虚位和圈数较多也有直接的关系。G3的档位的确很顺畅,虽然吸入感不强,但挂起来游刃有余,这点相对F3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G3的油门踏板行程较长,不会像很多轿车一样反应过于灵敏而需要时刻小心翼翼地控制你的右脚,同时踏板的力度也有些深沉,其实过轻的油门反而会使右脚更为疲劳,离合器踏板的结合范围很窄,这对新手来说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
我们的行驶路程是从北京南五环到位于河北境内的天下第一城,其中经历了高速、环路和一些路况较差的路段,这样正好可以体验G3在各种路况下的综合表现。首先经过的高速路段时速基本保持在100公里左右,此时发动机的转速表已经指向了3000转,这个数值相对偏高,较高的转速对油耗带来不利影响是一方面,对噪音控制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F3在中高速控躁方面的确显得有些吃力,轮胎碾过路边的声音和流过A柱的风噪丝毫不含蓄地进入你的耳朵,此时发动机声音的嗓门也不小。
比亚迪G3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拖曳臂的悬架,这也是大多数同级别车的标配,在接近目的地的时候,路面的状况并不好,底盘调教较软的G3很好地吸收了路面琐碎的震动,舒适性得以保障,在遇到较大的沟沟坎坎时,减震显得有些生硬,主要与减震筒的阻尼较小有关,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形容的生涩感,在这点上与合资品牌车型还有些差距的。
高速变线和转弯的时候,较软的悬架带来的侧倾时刻在提醒你这仅仅是一款家用车,为了安全还是不要进行过于激烈的动作,而且在时速超过100公里后,车身也会显出一点点的不安定性,也就是所谓的“发飘”,当然这种现象也不只是在G3上出现;刹车踏板的回馈力度比较适中,在以稍大的力度擦下刹车踏板时,车尾会出现一些不安稳,会以很高的频率小幅度地左右摇摆。
总结:
如今各家自主品牌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精品车型,至少比亚迪自己是这么诠释G3的,这种进步体现在外观、内饰和科技人性化等方面,而在动态行驶方面则提升有限。经过一天的试驾,坦白来讲,作为一款家用轿车,比亚迪G3在配置、空间和乘坐舒适性方面是合格的,不过不能令人满意的,就是行驶中扰人的噪音,除了以低价高配来吸引消费者以外,比亚迪更该在车身结构设计和细节之处多下功夫,让老百姓开上真正的国货精品。